分类
投资理财

【大家怎么看?】我国人口仅增0.1%创14年新低 — 来自早报

公民和永久居民人数在过去一年里小幅度增加,非居民人口则减少1.6%至164万6500多人,主要原因是建筑业和海事与离岸工程领域表现疲弱,持工作准证的员工减少所致。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人口在过去一年里略增,但外籍员工人数显著减少,使新加坡总人口过去一年仅取得0.1%的增长,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对投资有什么影响吗?


人口调整是优化产业结构必然现象。
只要相信,有信心,坡县一定会成为高科技创业等N种世界中心。


NUS的教授说新加坡目前最理想的总人口在750万,个人认为政府还关心的是面对高质量移民,如何提高本土居民后代的竞争力,比如智商社会观教育背景


人口增加太少了,经济活力衰减


人口多,商業繁榮,生意好做一點!


人口少,商業低迷,生意難做一點吧


很明显的就是影响房价啊。 不过难道不是好事吗?  现在外面东西那么贵,不就是高房价带来的高租金影响的?


吃人口红利是有代价的。
希望政府好好规划经济发展,智能国家赞成率只有不到40%,我觉得这国家觉悟还很低。

比如FB有人说日本也能用现金啊,为什么我们要追随中国。

我只能呵呵哒了。


杞人忧天而已。大批优秀人才还在苦苦等候PR呢。有中国,马来西亚,印尼等等国家做劳动力后备,根本无需担心。


我感觉中国的劳动力自己都不够用的


怎么还是到处看到都是人?坐地铁的就知道了


如果把地铁问题搞定,总人口多50万人出来应该是没感觉的


前一两年京沪家庭平均资产就秒杀了新加坡家庭平均资产,现在强二线也很快就超新加坡了。还不急?真的等到国内三线城市家庭平均资产超新加坡才急嘛?啥中心、啥科技都不实在,家庭平均财富上不去扯那些有啥用?


最近去过如切路的餐厅吃饭吗?人少到都不敢进去吃饭。


天朝的统计数值你咋理解都行。新加坡的人口统计说人口总量仍然在微升,但我的直观感受是人少了。


那都是纸面富贵而已,我党很清楚,账面上值再多,能套现的是少数,套现的能跑出来的更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套不了现跑不了路,封闭圈自己和自己嗨而已。


衣食住行,人类最大的消费就在房子上,房地产是万业之母,房地产兴,万业兴。


没见谁真想在国外买房真的受限买不了的。海外房产大把大把的天朝买家


2016年天朝1.22亿人次出境,这数字小吗?


不要真的以为现在往境外汇款有多难,普通百姓钱来的合法,金额不是太高,控制在数百万以内,用个一年左右时间,肯定还是有办法转到境外的。国家知道有漏洞,没想真堵死。但要企业境外投资现在难度就大一些了。一句话钱是你自己的,没人有办法从根本上控制住你花向何方?


那是因为你的见闻,我这边可不是一样的故事,
另外不要说转100万出来,有时候转家人的生活费都有一定被冻结的风险。


其实这些都是国家政策出了问题的结果。。。。移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对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来说玩不起啥人道移民或其他。
过去20年的移民政策只看到提高人数,对移民素质失于控制,陪读妈妈,厨师,技工都轻易拿到pr,大的经济上不去,这些低素质的移民带不来经济提升,反而挤压了本土的就业市场,人心惶惶,自己生计都有危险,谁还顾得上生下一代。。。


怎会把钱转出来,不要局限在这论坛,看看其他论坛,目前仍有大把的天朝买家在全世界各地买买买


你说的生活费可能有时会麻烦一天,但人家要境外投资买房,为了赚钱就不怕麻烦了


麻烦一点


知到在香港工作的有多少人住在深圳吗,天天往返深港两地上下班,蚂蚁的厉害知道吗


这漏洞国家知道,没真想堵死,就是稍微难为一下不聪明的


除了蚂蚁的方法,到了香港那个地方啊,你就


开窍了


没办法,深港联系太紧密了,大量深港人民有肌肤之亲


大家不要以为房子是纸面财富,国内还是好多人卖出房子持有现金的。我周围好多人有500万以上的现金,银行里理财千万级客户也不少的。另外说的高素质人才这个事情,我觉得现在国内顶级人才应该不太会来新加坡的,原因有二:国内工资收入也不比新加坡低,国内外快也多;再加上本地喜欢洋大人,过来给自己找不愉快啊。


现在全球是人才的抢夺,新加坡对人才有啥吸引。就像淡马锡当初放过阿里和腾讯的投资机会,就知道我坡对人才的定义了。


所以晓林说新加坡的补助少给了一些人或者给错了方向


國内向外匯款,一年20萬美金應該沒事,再多可能就面臨風險了


人行規定5次以上屬於螞蟻搬家,偏要匯款8次、10次是屬於爲難人行了;在境外換個接收人一樣可以接受匯款,又不麻煩人行,大家都有面子,不是挺好的嗎?


多找几个人头,多法并举,不怕投资海外没有钱买房,就怕你哪里都没钱。哈哈哈


还认为坡坡的是高层次人才,竞争力世界第二,N多科技创新中心。
在帝都说坡坡别人会认为呵呵原来是乡下来的。
过了40岁的前坡人最可怜,如一些同事还生活在混不下去就回国当教授的幻觉里面。每次都想打击下。
在养老院一呆20年还会什么实用的技术,国内好点大学里面如今最不缺欧美名校三十来岁的博士。
在坡坡发发牢骚就算了。
小科员真失业了还能加入日益发展的服务业。前途大大的,


呵呵,混不下去就回国当教授的确是做白日梦,缺啥都不缺人。涂博士跳楼已经有十年了吧


根本就没有很多人坐地铁。显得很多人坐地铁的唯一唯一唯一原因就是发车间隔时间太长了。不是夸张,要是按北上港地铁的发车间隔,新加坡地铁几乎会人人有座位坐


查查香港地铁港岛线的发车间隔,再搜索一下香港地铁人流图片


天地良心,新加坡人太少了。


香港700万人口,好用的土地只有2百多平方公里。新加坡没高山,几乎全境土地都可开发利用。按香港人口密度,新加坡为一千五百万人口提供生存空间都没问题


人口一少,想成啥中心都困难。


我感觉,如果经济长期低迷,人口政策有转向的可能,再来一次大放水,不是绝对没可能。


异想天开,扯创新,转型,有那么容易吗?


把基础设施搞上去了,就能再接纳新的人口了!


香港不是可以用的地少,是李嘉诚张嘉诚王嘉诚这种社会蛀虫太多了。你看看新加坡排名靠前的富豪是干啥的,再看看香港排名靠前的富豪是干啥的,就都清楚了。


但是人口问题绝不单纯是经济问题,也是极强的政治问题,选民的意愿起到极大的作用。


地产商绑架政府对香港政策有影响,香港总面积大于新加坡也是事实,但香港真的可以开发的面积却小于新加坡这也是事实。新加坡几乎像一张平纸,中间起一点小包而已。香港地理条件就确实差多了。


没道理新加坡人口少于香港。完全可以放开人口政策试一下。


国内硕士以上毕业的,来两年就铁定给PR,不算离谱


当然人口政策事关每个人,大家想法可能不一样。


国内很多城市早已经就不是只想抢人才了,是人就抢。有人就有一切


没人就没需求,没需求,啥创新都是扯淡。


我个人的观点,pr应该优先考虑这些人,全家在新加坡,家庭收入超过新加坡社会中位数的,也就是要过8k,有孩子的优先,教育程度至少大本以上的优先。这些人才是对新加坡有较大贡献的人。
单身狗,收入不到中位数的,学历不到大本的,先不忙着给。本国人单身的都那么多,引进单身移民,穷移民,低学历移民,这对社会弊大于利。


一些年长退休的人,有了一定财富储备的人,从个人内心来讲是不希望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越紧缩他们养老的钱越值钱


人口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建設花園城市、宜居城市、養老城市都不需要引進人才;但是建設創新城市必須引進人才


目前的移民政策,搞到一些985的本科生五六年都拿不到PR,他们娶妻生子买房都有很大困难,面临很大不确定性,这些人目前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已经来了,没法就这么一无所获的回去。他们在默默的接受煎熬,


但他们的经历比任何语言都有说服力,哪个985的学生现在感轻易就来新加坡。


他们的学长在新加坡很不容易,学弟还敢冒险吗?


尽管现在本科生多如牛毛,但985的本科生去哪国都算人才。到新加坡来30岁了还不一定保证你能买上政府房子,有婚房结婚生子,PR 还要3年后才能买房,一系列的政策把国内的人才真的是吓够呛。个人意见真的该松松了。


还有一个就是新加坡PR政策不透明,让人心里没底,不知什么条件,多久可以拿到。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的排斥人才因素。人才很多选择,为啥冒险来新加坡死博这么不确定的东西。


珍惜已经来新加坡的人才吧,不要让他们太艰难。每让他们多接受一份煎熬,就少一份人才没来还想来新加坡干事业的想法。


新加坡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我做梦都希望它繁荣稳定下去。


同感,希望中国和新加坡都繁荣昌盛,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同感,都希望这个国家稳定,繁荣


天朝,香港有选举吗?新加坡PAP政府确实可以大量已经外来人口,但换来的很可能是几年后大选大面积选区的丢失,来这么几次可能连执政权都会丢了,这就是手中有选票和没选票的区别


说句闲话,有些人也不知道是啥奇怪的心理,有话不能在一个帖子说完,每一句话发一个帖子,一连就是发好几个。

难道是在网上做小买卖留下来的习惯,自己给自己顶帖顶顺了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