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讨论dollar cost averaging

看到有些理财顾问喜欢用这个词客户也听得模糊
其实中文里有个更精辟的词叫补仓
而这个DCA看着高大上不过是叫你定期补仓而已

并不是某种产品的特性, 也不是什么稳赚的公式
只不过让你赚的时候赚更少, 亏的时候亏更少,

至于补仓的好坏, 大家自行百度可以看到正反两面的专家的评析。


可以展开来说说吗?


跌的越多买的越狠,涨的越多,卖的也越狠。


加仓。减低持有成本。越赌越大。


当年国军主力奏是死在增援的路上的。败在老共围城打援, 国军死得好傻好怨。


在下是这个做法的支持者之一。:P
  说一下在下的个人看法。

  在下认为,这种定期定额补仓的做法,是一种储蓄方式及投资的风险管理方式。
  定期把自己的每月收入放入一个投资工具(基金或股市),这是一个不错的退休或孩子的教育基金规划。
  要大赚特赚,基本是不可能的。但要把亏损的机率降低,增加赢面,这是个好方法。

  理由就在于,每个月定时投入一个固定的数额,在价格高的时候,就会少买一点单位。在价格低的时候,就会多买一点。平均下来,虽不会是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入,但基本上会肯定是比平均点低而比较接近低点的。
  打个比方,买个月$10。假设三个月中,价格分别是$1、$2和$5。价格$1的时候买入10股、$2时买入5股而$5时买入2股。直接计算的平均股价是$4,但是,若按照持有股的平均价的话,会是$1.8。基本上,平均价低了,收支平衡点也就降低了。潜在收益,也就高了许多。

  这基本上在不稳定的市场,或周期性市场是最理想。若一个人有10年以上的储蓄期,那这种投资方法基本上十分理想。不会真的赚很多,但基本不会亏,多少有赚。
  当然,投资期短的话,这就不是很好地方法了。定期补仓是一种长期投资战术。在短期上效果不明显。

  而,定期补仓的缺点在何处呢?
  若市场基本一飞冲天,那一开始就全数投入的话收益会更大。
  若市场基本不动,这战略基本无效(故此,只有股票或证卷基金/ETF适合DCA,债卷是不适合的)。问题是,市场不懂那什么战术也没用。
  若市场是大跌特跌,那不如等见底了再一次性投入;问题是很少人知道会何时见底。巴菲特和索羅斯例外。

  面对短期内很可能跌,或是或短期内浮动会很大,但基本面没问题,长期会赚钱的市场,这种定期补仓的作法,能降低风险增加回报,是很不错的。
  基本上,DCA是适合不想整天看住市场,希望能慢慢赚钱,做一个储蓄的人。可以说是一种方便省时省事的懒人投资法。回报是会比根据市场变化而进出市场来得少,但优点是不费心不费力,风险低。

  但是,定期补仓的最核心要求,就是市场/股票本身基本面很稳很强。不会彻底崩溃,即使大跌了之後也会东山再起。股票的话公司不会倒闭,基金的话背後投资的公司不会集体倒闭。故此,定期补仓的前提就是必需在开始定投之前做好功课,确定自己要买的股票或基金的前途基本是好的。然後再开始定期补仓。

  以上,在下个人肤浅愚见,不足与谬误之处,尚祈诸位多多指正。谢谢。^^


我给这种做法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死磕”!
往小了说是:“磕!”
往大了说是:“死!”
哈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