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回国请教贴: 待遇谈好了, 以后怎么样走着看了.

目前等到一个不错的机会,回上海发展。位置定位中高层管理, 具体的职责包括业务发展和高级项目经理(非IT类)。
个人目前在新的情况,中层管理,六月份加薪后,税后年薪(包括CPF+花红)大概S$140K。环境工作稳定,但发展非常的局限。
有个本地比较大的公司(非现任公司),在中国做了十年。下面五到十年,应该会进入一个高增长期。公司高层见了我几次,愿意派我回中国,但是已经告诉我是local term package,not expats (我已经拿了公民)。

几个问题, 请教大家:
1) local terms vs expats package大概区别在哪儿?
2) 按照我目前的状况, 薪水应该要求加多少?觉得50%最合适, 税后RMB100万,但算下来,公司实际要付到150万。国内的个人所得税简直没天理。所以心里也没底应该要多少?怎么谈?国内有什么合理避税的方法吗?比如说把一部分工资, 当补贴发什么的…
3) 去年去了 一次上海,感觉很不错,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大概的生活成本是啥情况?我是打算一个人回国,等情况稳定了,再看要不要家人都回去。公司在陆家嘴,租房子一定要在公司附近,网上看了看, 好一点儿的区,2室2厅2卫,预算RMB5000 - 7500,每个月回新一次机票RMB5000,其他如吃饭,交通不知道应该预算多少?目前估计RMB5000。算下来每个月的开销RMB17500。

有过经验的, 在上海工作过的或正在工作的, 给些建议,谢谢!


恭喜楼主拿到这么好的offer

没在上海工作过所以数字可能有些出入,但是在北京,外籍员工和中国员工的薪酬可以差到35%,主要是企业不用给外籍员工缴纳各种费用,诸如养老保险。所以厚道的公司就把这部分发给员工,而且这部分可以称为补贴,所以是可以拿发票冲而不用缴税的。这一点可以作为你谈判的筹码。


Expat 的,会有各种补贴,比如租房,还有家庭relocation的补助,如果不搬家,就是可以定期回家的机票可以报销,还听说过,有提供孩子受教育,配偶再次培训的补贴的。。。

如果是纯按本地员工待遇,就是工资和当地福利,以上这些就都没了。

因为你转公民了,不知道你这边CPF的咋弄? 国内社保你不上的,最好自己算清楚,按税后保险后待遇上浮30-50%去算个数,看看怎样。。。

我有个哥们,是从沪到坡,就说了一个数,已经高出上限,但HR也是给了offer。但他国内又找到一职位,比坡给的还高,就没来。


Expatriates package 的大头是租房和子女上学,有些包括交通,例如车,一年几次回新的机票

就算没有所谓的expat package,上面的这些也是可以谈,当然如果你满意公司给的加薪,那就当包括在里面了

回去的话,bottom line就是税后薪水一样,如果象你说的税后加50%,那其实非常不错了

避税的话,其实可以选择工资pay在这边,或者部分在这边,有专业公司做这个的,你们公司可以找找看


其实应该大概谈论一下待遇的。告诉local package 多半就是职务提升待遇不见得比这边高。当然,你可以提高要求。


很早就想来继续请教大家, 但是把密码忘了. 再次谢谢米版恢复密码, 赞一个.

先上个update:

最后谈下来的package只能说是过得去. 基本年薪(包括CPF+花红) S$150k + 生活补助 S$30k + 住房预算 S$30k (这部分不给现金, 实报实销, 感觉比较二). 基本年薪按新加坡原则交税, 其他免税 (其实是公司负担, 我就不操心了).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但看看这个行业的机会也就是十年的黄金期, 索性拼一把. 不然再过个一两年, 基本就没有心气回去了, 现在这个工作实在是过于舒适了. 另外的一个比较俗套的原因, 家里有年迈的父母.

国内工作的城市是上海. 有些问题向大家请教.

1) 工作环境: 集团进入中国十年, 除了并购了另外一个公司, 快速占领市场外. 几乎没有大的发展. 其间, 换了三个CEO, 七, 八个COO. 传闻办公室政治灰常复杂. 最近刚刚和那边HR的老大有接触, 整体感觉非常能算计. 即使是对我这种外派过去的, 也很小气. 感觉是表面上尊重, 私下里是不怎么在乎的. 我个人觉得没什么, 但是隐约感觉那边个别部门(如HR, Finance)权利过大, 对以后办事肯定有影响.

请问在上海工作过的朋友, 在上海的外企职场, 应该注意什么? 我说的是生存和掌握权力方面?

2) 工作的地方在徐汇区, 需要租三室二厅二卫, 预算RMB12K, 但看那边都要压一付三, 中介费是月租金的35%. 怎样才能确定中介是靠谱的? 或者怎么才能找到比较靠谱的中介? 公司介绍了一个机构, 感觉一般.

3) 以后要经常来回两地, 怎么订机票最好最便宜?

基本就是这些了.  


你年龄多大 基本工资是多少


往返机票还得自己出??最便宜的是春秋航空廉价航空,最好的是新航头等舱。


既然是外派,可以申请M字签证,或申请APEC商务卡,每次在中国逗留2个月,这样就可以免办工作签证,就无需缴高额的税。。我就是这么干的。。况且,中新在个人税务上有协议,不重复征个人税(即如果你工资是新加坡发,税就在新加坡交,这样外派到中国,就美必要缴税。再比如以前单位外派我到新加坡工作,工资在新加坡发,所以我给新加坡缴税,给中国不缴税。)


公司给机票, 一年两次 (所以说不大气啊, 本来觉得也要一个季度一次吧. 不过是真的觉得这个机会不错, 有了欲望, 就很很难谈条件了.).

我想问的是定票有什么诀窍吗? 比如提前多少时间定, 在哪里定什么的? 因为要常回来, 所以可以把时间大概都安排好了.


关于租房子大家有什么建议啊? 主要是如何找到比较可靠的中介.


只要在中国工作半年以上,税肯定是在中国交


一年两次,是有点小气了..如果是家属一年报销两次,还差不多…
暂时想不到特别的诀窍..一般情况下,要去官网定,比如说东航,新航..经常留意新航的promotion,经常有飞上海的promotion,价格很合理.. 不要去第三方订票平台订票..


但楼主你拿甚么签证在中国常呆?如果是外国人就业准证,必然要给中国缴税的,你公司帮你掏了.


对, 有个词叫什么tax equalization, 我理解的意思, 我不用交税, 公司会搞定.  发表于 15 分钟前

不是你不交,是公司搞定了。中国的个税太高了


对, 我说的公司搞定的意思, 就是公司交我的个税. 也就是说我的个税, 公司负担了.


对啊, 就算这两次机票还非要上海的HR给买. 都说了我自己买比公司买便宜, 我直接报销不就得了. 但HR不同意. 所以隐约觉得HR的权力过大, 管的太宽了. 不是个好事.


你可以去找找service apartment,那种住的比较舒服


在找, 感觉和service apartment签合同, 还能省去中介费用.


我公司也是,可能是为了做账的原因,新加坡公司只买新加坡到北京段,,国内转机段我自己买,然后找国内公司报销..我说直接在官网可以定联程机票,便宜多了..他们为了做账,分担cost,就得分开..而且我发现他们定的仓位基本都是全价的,,我也很乐意,因为积分多,如果在官网买联程的机票,有时候票价很便宜的,但0积分..


大概是吧, 你也在上海工作?


我觉得楼主这些问题更像是刚毕业的学生,而不是工作多年的老鸟。


哈,我也想去上海工作啊,坐飞机方便,回老家也方便,可惜暂时还没这样的机会..


我就权当这是夸奖把, 说明我心态比较年轻.

一直在新加坡, 因为工作环境一直比较简单, 所以想法比较简单, 甚至可以说是单纯. 这也是我自己最担心的, 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国内的复杂.  可不迈出这步, 就不会知道前面有什么. 其实也知道职场的事情问多了没用,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可既然有机会, 那就干了再说, 边干边学. 如果被干掉了, 就当是个人生经历, 其实这也是很宝贵的.

个人比较欣赏马云的江湖气和执着. “不要怕, 不要怨, 不要悔”. 论口才, 咱没法比, 最起码, 也要有同样的心态哈.


不过想请教, 工作多年的老鸟, 都会问些啥呢? 还是人根本就不问, 平躺.


首先,你自己心里有一个价位,开给公司就可以了,公司会衡量然后给出一个offer,上面一切条件都写的清清楚楚。如果有本钱可以和公司谈判,那就对希望提高的条款提出来商量,双方讨价还价后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即可。
至于租房子交税啥的,信息社会,一切都可以从网上获得。
至于办公室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越到高层越是如此,无须再问,一定如此。


弱弱的腹黑一下,楼主来晒收入的;P


如果公司出机票,楼主不必那么在意价格了,来回新航,必需的。


中国的地产中介一般不分卖家中介和买家中介的,就是在某个中介地产放盘,有人看中了,中介公司就把两家撮合下,办办手续收收钱。不知道你遇到的是不是这样的?
中国的地产中介里面,中原地产是在香港做大了去中国的,富力地产是内地大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公司富力集团开的中介。两个都算大中介,也都打过交道,服务质量主要还是跟业务员素质有关。档口的业务员好的遇到过,自己炒更拉业务的也遇到过。档口的业务员与客户起了纠纷,客户不还中介费了,中原地产追讨客户发律师信倒是很专业,找房子的时候没觉得多特别。
其它还有美联(还是美林?)地产,常见,没打过交道。

买房子的时候要找好中介办手续,租房子主要还是看房源,看中的房子人家业主放在哪家中介的,一般就用哪家中介了。新浪等网站上面很多房源广告。

还有就是,给中介留过电话以后,过了n个月n年还是会有业务员不停打电话来。你的信息会一直留在他们的记录里。

祝你一切顺利!


感谢, 听了太多故事, 回去眼睛可要睁大点了.


说到力争,觉得没回去把情况摸清楚之前。暂时先看看状况。


明白了。组织是要对局势有话语权的。现在的问题是作为外企,总公司需要有掌控局势的能力,这一般是由公司的高管来实现。各部门权力越大,把高管架空,出乱子的可能性就越大。换了那么多COO, 算是具体体现。现在在仔细考虑自己的定位,既然去了想做点儿事,从一开始心里就要有个策略。现在我的优势就是我不是高管,是高级项目经理。至少目前那边应该不会把我当作一个威胁,但防着我的心是有的,同时也会找各种机会踩一下。


谢谢忠告。


具体来说:


1) 业务是公司一直都想发展的,但是这么多年,因为我提到过的问题。一直没有大的发展。而且这个行业水比较深,目前对外资的一些政策壁垒才刚刚开始消除。感觉公司是很看看重中国市场,但一直都糊里糊涂的。2)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做一个项目,我的位置是个项目的高级经理,也就是这个项目的主管。团队目前没有,等项目开始铺开的时候,我应该会负责找人。是也许哈,这也是为什么HR权力过大,一定会对我有影响。人事任免权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决定有没有自己的队伍。我目前是汇报给国际部的老大,但是要和国内的老大合作。这个关系是很微妙的,如果公司信任国内的老大,我这个职位应该由他决定,但现在相当于是总部招聘我,派驻上海负责这个项目,和中国的老大像汇报关系,又像合作关系。具体的,只有进去了,才能感觉的出来。3) 待遇方面。hotmale2009的待遇很强。我的公司明确的告诉我,不会提供family package。从这点来说,两边的HR都差不多。说到底,老大面试我的时候明确告诉我,他在考虑几个人选,国内的也有。而我又真的很想抓住这个机会。从谈薪水的角度来说,我是没有太多优势的。而且,我觉得没有把价值体现出来,新公司基本也不会上来就给高薪。归根结底,是自己不够强大,所以底气不足。既然谈到这个样子,既来之,则安之。把心思放在项目上多一些。老板终归是需要能做事,能来事的人。国内的环境,我去年去过上海,作为游客感觉不错。现在去工作,见招拆招吧。


既然已经接受offer了, 我们也就不说什么风险了, 能说说是哪一个行业吗


才发现楼主已经接受offer了


感觉是石油行业。


大家见谅,行业就不便提了。Offer已经接受了,机会不等人。权衡风险是为了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影响我回国的决定。


不过,刚才陪孩子睡觉。孩子哭了,说还有一个多星期,爸爸就要走了,没人陪睡觉了。听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只能对孩子说,爸爸每个月都回来陪你,好吗?爸爸舍不得你们,可也不想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孩子看着我说:“爸爸,你赚够了钱,回来给我们买个带花园的房子,好吗?这样我就可以养狗狗。” 我看着孩子:“我们现在分开,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在一起,爸爸会尽全力。” 但这心里真是觉得对不起孩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