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其他任何条件都不变,包括家庭,工作,(结婚了的,老公/老婆都不变),所有的一切以及其他都依旧,就只是自己年轻十岁,有何打算?
缘起,
此话题源于最近听到的故事,新加坡同事的老公,50多岁了,上周被HR叫去谈话,上午刚谈,中午就拿了支票走人。他是做大客户销售的,在公司很多年,客户人脉业绩都还尚可。公司裁人具体细节不很详细,好像是整体业绩欠佳,首先开始裁人削减成本。
到此,
我首先想到的是他40多的时候,在忙嘛? 估计是忙着找客户,给公司卖东西,然后供房子养孩子。(他们有个很大的EA,现在孩子上poly需要学费,他们把自己房子出租然后搬去跟亲戚一起住,他们两夫妻都是地道坡人,那大房,是90年代末经济危机前房价没跌时买的,五十多万。)
及己,
就想,如果现在年轻十岁,最想做点什么,才能聚集更多才与富呢。。。
思考,
如何再买套房?以房养老?
如何挤到更稳妥的职位?直到退休?
如何创个啥佳业?永不被裁?
十年,
真的能计划和实施很多事。。。
(介是个故事贴,不是个技术贴,莫较真。好吧,我把有漏洞的地方补补吧,他们两孩子,一个poly,一个读了两个月poly,后来专业的原因,转到一私立学校,而坡国私立学校的学位读下来是没有补贴的,学费好像是三万多,忘了是一年还是总计了,就是这笔钱促使他们决定出租房子的。他们还有一辆车。还有房贷,车贷。
幸亏我没讲一个朋友女儿要去美国读大学,每年学费六万美金啥的,这还得咕狗一下美国有奖学金一年多少,没有奖学金一年多少。。。得现在开始为了几个孩子攒几套房子才够。。哈哈。。。)
由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坡县很多人真实的生活,50多岁为了孩子读大专的学费 还不得不把房子租出去,搬到亲戚家住。。这样的家庭,即使在中国大城市都属于条件很差的了
在买车都是奢望、80%的人住政府经适房、只有10%多点的家庭子女能念大学这些事实面前,对外宣传的种种美好形象、各种领先的世界排名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看了楼主的贴, 我以为poly学费是天价, 需要出租房子搬去和亲戚住才够. 于是好奇的搜了一下, 一整年才要2000多块!!
不由的感叹, 要么楼主同事家过度消费, 要么是吹牛吹出来的人脉业绩都可以的大客户销售.
也许房贷还没还清,也许还有车贷,还有各种生活成本,一家人三张嘴得养活吧。。
买房,国内买一套,新加坡买一套公寓。我们是负担得起的 ,只是年轻时太没追求了,或者说根本不懂投资理财。这几年薪水涨,却发现根本涨不过房价。还有我会去读个master.
十年前还没来新呢,就从刚来新加坡说起吧,肯定不买组屋,俩人一人一套公寓。
照旧,一切不变。现在挺好的。
一楼里那一家估计是太太不做工靠先生一个人赚钱养家,所以先生被辞就断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才需要借住和出租自己的屋子,
楼主说是同事的老公.. 那么太太就是同事, 肯定是做工的.
Poly不是一学期2000吗?
有些人就是很省的。
楼主这是想着时光隧道的事。如果时光能够倒退10年,我将怎么怎么打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来不去考虑。我觉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来的。不后悔。
其实只要倒退几天就好了。呵呵。马上去买个mega million 的 lottery.
这种倒退肯定得是什么记忆都洗去,就记得你你曾经多活十年,现在回到十年前了。具体干了啥什么都记不得了。话说如果我回到十年前,肯定要先和我高中同桌表白。。。
一个普通家庭在经济上最有压力的阶段应该是在夫妻50岁左右,因为不像年轻时有竞争力,容易丢饭碗,而且父母年龄大了,需要医药费,而孩子刚好在上大学的年龄,学费也是一大笔支出。
如果…..
我的决定不变
正解。
尤其是在坡,年轻时虽然入得多,但出得也多。
如果一直打工,到50岁,不知道雇主忽然有什么主意,打工都没得打了。新加坡的雇主又是那么现实。
那么,我们也得现实点。
估计是胡编出来让大家警钟长鸣的。
用不着倒退十年,早知三日事富贵已千里了。
掐指算了算, 我50岁时候娃已经大学毕业了. 我好像计划的是45岁退休 …
我的物质欲望很低. 应该无需担心那时候的生活.
20年后的通胀和物价水平难料啊,45岁退休你真敢?
真事。
有感而发。
是的. 争取45岁前有3个fully paid的房房.
不是吧, 我刚刚google的, per year 2k4
早婚早育比晚婚晚育的有太多好处了。。。
Lucy姐有钱人啊。。3个fully paid的房房 加上税怎么也得3个million吧,按现在30岁算,再工作15年,除掉吃喝一年得净攒20万呐
你猜中了号码,没有买么?
而且我只有一个娃..
我50岁俩娃也大学毕业了,我想55岁退休,给娃多攒点钱
无需什么无贷款房子,只要租金能够抵过贷款,这就是正资产,放心拿着慢慢走就是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要不得
亲, 俺叫lucky, 不是lucy.. 这个不太对, 因为假设了现在储蓄是0
目测他已经完成近2/3
楼主一个案例就让你对新加坡这么失望。
美国那个有个占领华尔街的行动叫99%行动。认为富裕的人只有1%。
里面收集无数个案例,都是属于99%里面的,辛苦工作却得不到财务自由,为生活而困苦的人群。
你要是看到那些美国人的案例,按照你的逻辑,美国所谓的世界第一大国,也都是宣传而已?
这是美国99%行动的网站
http://wearethe99percent.tumblr.com/
看看美国人的好日子是怎样的
两娃比人家lucky姐一个娃的,要晚退休十年。。。
以此类推,
三娃的,就得65岁才能退休。。。
哈哈。。。
经常听到一些人对养孩子的说法。如果不看事实,光听他们说,我会认为新加坡是天价幼儿园,天价小学,天价中学,天价大学,天价婚礼。。。。。总之,他认为养一个孩子是天价
看看美国人真实的收入水平吧
孩子大点,我还是希望回中国去养老,自己的故乡,自己的跟在哪儿
幼儿园组屋楼下那种my first skool, little wings是每月650-700,
私立幼儿园800-2000多不等,
如果是公民,还有每月300补贴。
收入低的家庭,额外还有每月150补贴。
比天朝的一线幼儿园的双语幼儿园差不多。还行,不是很天价。
小学,中学,如果是公民,不是没什学费吗。
中学之前都是课外的东西花钱多。
估计以后真去了英国,美国读大学,才真是费钱和天价。。。
养娃,投资不得当,将来成为啃老族,就是一辈子的负债。。。
希望从小从点滴做起,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和家庭都价值的正资产。。。
300 补贴是妈妈也去上班才能拿的哦
儿孙自有儿孙福
有钱或者孩子自己读书好,去美欧留学可以。不行,那就别强求。
真可能过度消费 MRT上中学生模样的都拿着高大上的手机
总结:结婚生娃投资创业攒钱,啥事都要趁早。要不然10年后你就来后悔了。
为什么生孩子也要早啊?不理解
另外几个小孩最好呢?三个的话真心养不起呢
如果大学不要钱还差不多
一般大学毕业是23岁?还不说读到博士的。
至少读到大学毕业,可以出来做工,自立了。
然后看父母的年龄,
如果,
父母25岁生娃的,那时就是48岁;
父母30岁生娃的,那时就是53岁;
父母35岁生娃的,那时就是58岁;
父母40岁生娃的,那时就是63岁。。。
试想,
一对25岁生娃的,跟35岁生娃的:
当都到40岁的时候,人家娃15岁,你娃5岁。。。
不复杂,看着就是数字而已,但实际上很残酷,白发一揪一揪了,娃还嗷嗷待哺,亚历山大啊。。。
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要比亲家年轻,这样照顾孙子就有优势了。
哈哈,看孩子也得要看竞争优势。
从美国,加拿大,再到新加坡,全世界到处是飞着给孩子看孩子的中国老头老太太。。。
其实看孩子挺技术活的,我估计也比将来的亲家大不老少,这活儿以后交给亲家去做吧。。。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让我们有了一点点遗憾, 在该生, 能生的时候, 错过了。。
这里只是讲如果, 因为没有过, 所以才会有这样想。。
该怎样还是怎样。
如果再来一次,我就不生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