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热门中学已陆续开展计划,有者和华助会合作举办活动,接触低收入家庭学生,有者则颁发奖励金,以期吸引学生报读。
陈秋华 报道
为鼓励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报读,让学生背景更多元,本地顶尖学府与华社自助理事会以及各小学合作,主动接触这些学生。
热门学校渐演变为贵族学校近年引起关注,官委议员陈庆文日前在国会上就以母校莱佛士书院为例,指现有教育体制或阻碍社会流动性。实际上,一些热门中学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陆续开展不同计划,主动招募低收入家庭学生。
华侨中学自2012年起就主动联络各所小学,请校长帮忙推荐出身贫寒但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之后受邀到华中参观,实地了解华中的校园生活。与此同时,校方也从去年起和华社自助理事会(CDAC)合作,邀请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参加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华文营。以常年的科学营为例,校方都会为华助会的学生预留10个名额。
接下来,校方准备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招募工作。
华中发言人回复本报询问时,没有透露在这些计划下成功招募到的学生人数,但表示这主要是响应李显龙总理去年在国庆群众大会上的演讲。
总理当时表示,对一些热门中小学成为封闭的圈子表示担忧,希望我国教育的多元渠道持续保持开放。
华中发言人说:“校方决定全力配合,确保弱势家庭的孩子也能享有高素质的教育。其实,华中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我们学生群中有很多都是领取助学金的。”
南洋女子中学校则是从今年起开始跟华助会合作,主要是安排人手协助学生报名,并免去80元的报名费。南洋女中校长王梅凤受询时说:“学校确实发现有这样的一个趋势。或许为了生活忙于奔波,一些家长对直通车计划缺乏了解,因此我们决定主动帮他们了解计划并协助学生报名。待学生入校后,我们也有各种助学计划,确保他们能无后顾之忧,专心学习。”
除了政府提供的助学金,南洋女中也有其他援助金助家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渡过难关,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受益。
单靠奖励金未必能吸引学生
莱佛士书院和莱佛士女中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吸引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报读。过去四年,莱佛士书院每年都颁发现金奖励,给来自低收入家庭、品学兼优的小六男生。
过去,每年都有20至30名学生获得这1000元的奖学金,用其支付学费。尽管当中,好些学生最后的小六会考成绩都符合莱佛士书院的入学标准,但真正入读的却只有一两人。他们提出的原因包括学校离住家太远,以及父母担心孩子无法融入等。
为此,莱佛士书院将考虑提早一年把现有的奖学金颁发给符合资格的学生,同时安排较年长的学生充当这些学生的导师,除了在课业上为学生提供帮助,也会分享一些时间管理及目标设定等生活技能。
莱佛士女中则主要通过路展和开放日来招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校方透露学校内大部分的学生其实享有教育部或是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或津贴。
英华自主没有类似的计划,但他们受询时表示,学校在跟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话时,都会强调有需要的学生所能享有的援助计划,在学校也会不时做相关提醒。
发言人说:“学校在处理援助金等事务时非常敏感,会顾及学生的自尊。除了教育部的助学金,学校每年也会通过学生福利基金和学校零用钱等方式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协助他们抵消学费、书本费用和课外活动的制服费用。”
助学金也不好拿。
首先是学费。政府中学每月多少,而这些名校多少钱?12个月x4年。朋友的女儿读南洋女校,6年很后悔,不如当初选德明。
我终于明白了为何感觉很一般的学校为何也能吸引到260+270+的学生, 看来本地人眼里是有阶级和圈子的, 相反新移民根本不在意这些, 我们就算没钱也不觉得低人一等
助学金还算好拿。华中家庭收入少于7000+的就可以申请部分学费的免除。这个门槛还好吧。
小学名校成为贵族学校是可能的。中学怎么可能成为贵族学校呢?中学难道也是有钱就能读?难道不是根据PSLE成绩录取的吗?
能考上好学校的还是有钱人多些。。。
如果贫富差距太大,家贫的孩子可能不容易读好书,长期而言,中学就有可能成为贵族学校!
本地的普通人对莱佛士之类的名校是有一点敬畏,他们觉得那是有钱人聚集的学校,因为他们自己不适应与有钱人交往,所以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不适应与有钱人的孩子交往,其实小孩子的世界比大人的要单纯多了。
我就听过不少的本地朋友说,贵族学校,同学会攀比,开销大,家长会吃不消。我就不理解了,像莱佛士书院,大部分孩子都拿政府的奖学金,穿一样的校服,吃一样的饭,攀比什么?顶多是向学校捐款时,捐得多的比较有面子。我们的社交圈子不在这边,所以没有这种要面子的情结。孩子在学校,真正比的是学习,学习好才有面子。其实真正很有钱的人,孩子的学业并不一定就好,专业人士的孩子,学业一般会好。
今年开始, 教育部对中低收入家庭有补助, MOE Independent School Bursary (ISB) Scheme
http://www.moe.gov.sg/initiatives/financial-assistance/
家庭月入在7000元以下的就可以申请补助, 可以大幅缩减学费. 需要是新加坡公民.
在相关学校网站上也有申请表格和说明.
其实这些顶尖名中校,就怕考不上,不怕上不起。
不见得,我知道我社区里一个学生,住在租赁组屋里虽然他考上了华中,但考虑到学费因素而放弃了华中而选择了学费便宜的德明。他们家很穷,全家总收入不到2千,不过这孩子确实很努力也很懂事,成绩非常好,每年靠CC的助学金升学
对于外国学生是不是什么奖学金都没得拿呀?
他的PSLE分数拿不到MOE的奖学金吗?新加坡有太多的援助来源了(只要成绩够好)。还是要自己去挖掘,争取。像你提到他家住赁组屋,估计他父母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援助。
有再多的援助, 德明也比华中便宜. 所以他们的选择也是很好理解的.
有啊, SM1, SM2, SM3, 都是奖学金
对啊!也要看离家的距离。不过大家想法分散是好事情,要不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孩子更不容易了。
如果是公民, 如果是今年上的, 靠 MOE Independent School Bursary (ISB) Scheme 补助, 华中不一定比德明贵,因为像他这样情况, 应该学费 杂费 书本费 (甚至电脑费) 都免了.
可是低收入的家长们没有你懂得那么多啊. 他们和我一样, 认为名校就是贵啊.
所以才有了这个楼的标题” 名校主动招募贫困学生”. 太符合逻辑了.
什么是SM1、2、3,可以帮忙说明一下,谢谢!
他们当然问过华中的奖学金但是德明给得更多,所以以他们的经济能力首选是德明。说真的很佩服他们家的孩子个个都挺优秀的。
奖学金是MOE统一给的,怎么会德明给的多?只要你邻居高兴就可以了。
需要声明的是他不是我邻居,是我去做家访而了解到的,因为德明除了给奖学金之外,还有特别补助别的东西,据说是电脑具体什么东西不方便问。
新加坡已经在2011年后停止了SM1、2、3计划。
详情可看这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6%96%B0%E5%A5%96%E5%AD%A6%E9%87%91%E9%A1%B9%E7%9B%AE
奖学金MOE给的一样,但是,还有不同学校,不同的社区,基金会给的。女儿学校培华基金,考的好,期末有钱拿。家境不好,父母收入少过5000,成绩好,给更多。她的学校,中一招生230分以上,第一志愿,给1000块,安排第一班,有好几个被吸引过来。
奖学金是小头。真正花钱的是日常开销。每个礼拜的零用钱,参加课外活动,服装,鞋子,孩子去购物中心,吃午餐,看电影。放假,同学说的是到哪旅行,到什么律师楼,那个国家的建筑事务所实习,很不一样。
其实那两间名校,本地的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即使PSLE考过也不敢去,大多会选择德明政府中学,主要是政府学校学费和小孩的各种开销肯定少!再就是中低家庭孩子跟富人孩子在一起,肯定自卑和攀比。
心理问题。你去问中国农民如果儿子考生清华北大,他怕不怕孩子自卑?
父母就有问题。我儿子也为单亲家庭自卑过,我跟他说班上有爸爸的成绩都没你好,你是不是很厉害?(大意)不知道中学生会攀比什么?顶多交通工具不一样吧。
是家长的心理问题。其实炫富的孩子反而会受到鄙视,同学间不谈论家庭的。
名校的孩子,住组屋,乘公交的也不在少数。
至于旅游,在本地已是稀松平常事,除非说是上月球去了一趟,否则,说出来也没人羡慕。
论语里说子路,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唯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觉得这个对教育孩子很好,不管男孩女孩,穷养富养,顺境逆境都得有这种气度。“是道也,何足以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