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回国一趟,感觉亲戚们生活得都很幸福

楼主家乡魔都农村,不幸(抑或有幸?)未被拆迁,所以进城买房依然是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本以为按照魔都的房价,大家都很吃力,可这次回国见了很多亲戚,很欣喜地发现几乎每户都有了商品房,很多还不止一套,更有买起别墅者,大伙的生活很不错。

当然,不是说这些变化是突然发生的,只是楼主每次回国都待在家里,这次因为参加白事才一次性见到了那么多亲戚,下面我来八一八。

先说奶奶辈。这辈人普遍80以上,每人有2-6个孩子,已经或即将迎来自己的第四代,而儿孙承欢膝下也是他们最大的乐趣。一个婆婆说起来眉开眼笑的:上周谁谁又给我买了水果,都吃不完哟,昨天谁谁又来看我,塞了个红包。由于子女众多,他们会和其中一个儿子居住,而其他子女对他们的孝敬也往往补贴了这个儿子及其孩子。我不予以任何褒义或贬义的评价,只是说这还真是个普遍的情况。但就老人本身而言,他们是开心的,能为孩子买房做点贡献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再来说妈妈辈,他们年龄45-65左右,一般1-2个孩子,已经或者即将退休并有孙辈。这里补充下背景,亲戚们包括我家都是草根阶级,三代前有点家底也只能在那个年代带来不那么愉快的经历,而这辈人也普遍未能完成初中学业,所以他们是确确实实的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同他们的先辈一样,又是一批为子女呕心沥血的父母,同时,出于对受教育机会被剥夺的遗憾,他们对子女的学习看得比天还大,孩子的成绩永远是父母间最常见的攀比。在我的亲戚中,约30%家庭的买房是靠这代人独自实现的,他们往往买房较早,当年可能一套两室一厅10-20w吧,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孩子送进城里念书。
他们的付出有了回报,孩子们工作后,他们终于卸下了最大的重担,之后的生活,围绕着带孙辈展开。而当孙子女入学后,他们的时间便空余了出来,突然有了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于是,我亲爱的姨妈舅妈姑姑婶婶们,加入了广场舞大妈的革命浪潮中。君不见,每个休闲广场,每片空地,都有他们翩翩的身姿。更有甚者,我一个舅妈成立乡下两边跑,于是把广场舞在乡下也发展了起来,通过手把手教村里人,组建起了队伍。尽管网络上已经把大妈们黑出了翔,我对广场舞却并不反感,一个姑姑说:我就喜欢每天跳跳舞出点汗,那样晚上能多睡着两个小时。我突然眼眶有点湿润……而男人们也是不甘寂寞的,他们继续还在发挥余热。工厂门卫,小区保安,绿化种植,都有他们的身影。同时由于家乡那里工厂越建越多,很多人家里建造起了小房子出租给打工者,每月亦有三四千收入。加上老夫妻的退休金以及打工所得,月入可以上万,所以看到亲戚们尽管嘴里说着啊呀忙啊,但一个个精神头很不错呢,我也为他们高兴。

接下来说说我这辈的,年龄在20-40,有的孩子已经初中高中了有的还没结婚,看起来30以上和30以下的得分开说。30以上的,混的好的已经两三套房了,除了第一套是父母有赞助的,之后的大多是自己买的。他们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很多是中专学历(那个时候中专分数也很高,不输普通高中,因为可以农转非),之后什么夜大电大也都读了些本科出来。他们大多是技术型工人,不过凭着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工资也不少,加上加班工资能有7-10k一个月。另外有的单位有房补车补每人每月2-3k,真是羡慕啊,怎么在坡里很少碰到这样的公司。还有就是经常单位会组织出去旅游啊玩啊吃饭啊,这个季节什么采杨梅采樱桃,一个个朋友圈里po出来。不过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亲戚中物质条件最好的一批,却让我听到了最多的抱怨。他们感觉国外什么都好,对国内的各种现况不满,有极端的表哥(月入1w,房子三套)说哪怕去国外当清洁工他都愿意因为空气好,食品安全,没有政治腐败。
而30以下的表弟表妹们生活得暂时没有哥哥姐姐们那么舒适。他们有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大表妹还是研究生,她工作两年,月入


这算月经贴么。。咋隔两天就有一个类似的帖子出来


子孙孝顺不孝顺是看具体家庭的,你碰巧看到了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不意味着家家都是如此。也有老人养了好几个孩子都不去尽赡养义务,互相推脱的,这样的家庭也有很多啊


跳广场舞也被你拿出来当成证明“妈妈辈”们生活幸福的论据了。。你知道很多广场舞是在小区里面跳得吗?还放着高音喇叭。。自己是跳得“舒服”了,“幸福”了,有没有想过这给别人的生活起居造成多大影响?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真正的幸福吗?


你说的这些可能是一个general的情况,但并不能对号入座到具体情况,而我在帖子里所说的只是我的亲戚中那么一部分人。
因为我们那儿的广场舞是没有高音喇叭的,我亲眼见过好几个点,而他们不会在小区里跳这是共识,这是出于对小辈的爱护,他们自己说了,孩子们工作很辛苦,不能打扰人家睡觉。


谢谢你的回帖,是不是月经贴我不知道,因为我很少上论坛,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吧。


你既然说的只是你亲戚和一个小区的情况,就不要用“回国大家都幸福”这样的字眼来吸引眼球,麻烦你把标题改成“回国一趟,我亲戚和他们居住的那个小区生活的很幸福”,谢谢


好的,谢谢你的建议


你那么较真干嘛?楼主只是发表他自己回国的感受而已。


因为隔两天就有人回国了啊。
我们不能只让路人甲发表感想,不让路人乙发表吧。


楼上的都很可爱。。。。。。


真的是月经贴,如果真的国内机会大把,早就自己偷偷跑回去发财了,还在这里做雷锋?


和楼主握手:):)

最近回国出差一次
发觉不光是我的亲戚们很幸福
我的邻居们更幸福。。。

幸福的根源 就是大家都有好几套房:(


不是很同意楼上,留在哪里不仅仅看发财的机会,有时是讲得出的理由比如气候比如嫁了本地人等等,有时仅仅是因为习惯了懒得动


握爪~~
羡慕他们啊,不过在坡的话,只要赶上那段好时候,也是随便买个什么房子都能赚翻的,现在也许手里condo也不止一套了。看来时机比地域重要?


坡县03、04年甚至09年的时候买房也是很便宜的,在合适的时机出手,在坡县拥有几套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即使人在坡县,也不妨碍你以前在国内投资买房啊(限购政策最近几年才出来的)

说白了,某些人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投资眼光差。。喜欢把自己混的差的原因推给大环境


这位仁兄逻辑有点偏啊,为什么别人过得好能推出自己过的不好?为什么别人在A地过的好能推出自己在B地过的不好?
不管是在新还是在国内,又不是个我加你减的关系,大家都过得好不行吗?不是很明白怎么能扯到投资眼光差上。


只能说雾里看花,楼主看得都很片面。也不多说了,真正生活在上海的上海宁懂其中苦乐的


你的帖子我帮你都添加进了1楼的楼主帖子里面,便于大家浏览阅读。

谢谢你的分享。

回一趟国,每个人的感受虽然都是不同,但是感受都是很深的。


读楼主的帖子很欢乐 很接近我们那里的生活 感谢


都是房事。


楼主已经说了,家里是在上海的乡下,当然近二十几年生活是越来越好。上海的工厂一直往外搬迁,那么城里产业工人的机会越来越小甚至下岗,同时乡下的农民

一夜之间同时拥有了土地和好的就业机会,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生活在市里没有高学历、没有高技能或没有经商细胞的小市民是很可怜的。


楼主那些羡慕国外空气好,食品安全,没有政治腐败的亲戚如果真正了解了第一代移民在国外的艰辛,

就不会这山看着那山高了。


楼主的帖子告诉我们,上海经济高速发展已告结束,今后将进入平稳期。


我怎么觉得和你说的相反,应该是城里有套老房子的地发展要用了,拆迁一夜致富。

如果像你说的,那么楼主比较贴切的主题应该是"回国一趟,觉得上海硬盘都过得好幸福 。。。呵呵


我比较中立,想出来的朋友,我会劝他们有能力还是早点出来看看,亲自体验一些心里就有谱了。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还是温水煮蛙都不是重点,人生阅历不是用钱可以买的财富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谁赶上了这波房产牛市而已。在国内的,早早的结婚的生孩子的,顺理成章的赶上了不奇怪。而在坡县打拼的,这段时间多半在上学以及刚开始工作,搞得好的赶上个尾巴,搞不好的就错过了。至于有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很幸福,地沟油都吃出了幸福感,这样的p民可真好糊弄。还有人说空气污染食品安全不是个事,什么外公都活到了一百多之类的,对这样乐观的看法同样无语了。还有人说国外移民第一代如何如何艰辛,如果说是那些体力工作者还情有可原,受过高等教育的,无论是打工还是赚钱,你和本地人相比没啥太大差别呀。


本地人都很幸福啊!我家附近的地铁站附近的房子都是给本地人拆迁分的房子。好几套!!!!!!!!!!!!!!!!

现在致富靠拆迁啊!本地人往往好几套房子啊!有些人在拆迁以前把自家的柴房(就是本地人堆柴火养鸡的那种楼)往上盖好几层啊!!!!简直令人羡慕!

好吧,楼主稍安勿躁,以后你家房子拆迁后,致富的日子在后头!

允许只有一套房的羡慕你!


我赞同你的看法


上海农村。。。。 这条秒杀好多人了。


时机很重要,赞同


是的,越写越发现,有没有房、有多少房同幸福的关系好大。肯定不能说有房的就幸福了,但各种不幸至少还有点遮掩,而没房不幸福则有更大概率,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我八一个不那么幸福的例子。
此男是我小表妹的堂哥,虽然和我家没有亲戚关系但住一个村里,所以各种鸡毛蒜皮全村人也是知道的。八此人,以下简称堂哥吧,最好做个对比,就拿小表妹夫妻吧。
堂哥家和表妹家的父辈都是普通工人,儿女都不是学霸勉强念到中专就开始工作了。论家境半斤八两算温饱吧,小康绝对称不上,而主贴中提到的老人补贴儿子的事在这种一家生了儿子另一家生了女儿的家族里太常见了,所以加起来比较呢,堂哥家能强上那么一截。但终究是没钱啊,两家都没啥买房的欲望和能力。
在那个提到万元户大家都会肃然起敬的时代,社会风气却在悄悄改变,以前只是少部分人能承担起的商品房越来越多出现在了人们羡慕嫉妒的口吻中。堂哥父母想过是否要买房,但看下房价,觉得简直是天价,用他妈妈的话说“这么多钱得用多少麻袋装啊!”于是他父母很快舍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觉得自家有漂亮的小楼房,也算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堂哥渐渐长大,终于到了要娶媳妇的时候,而这时,商品房却已经成为大部分姑娘相亲的硬件条件了。凭着英俊的外表,堂哥不需姑娘们前仆后继地送秋波,但真谈了几个,却无一不被女孩父母棒打鸳鸯。堂哥父母这才后悔不已,再想买房却出于比较心理又心有不甘:当年我买一套只要20w,现在却要40w,那我这些年白干啦?!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说给乡亲们听的,于是,为了”争一口气“,他们继续不买房。堂哥在婚恋市场上的行情每况愈下,最后,找了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老婆,热热闹闹在小楼房里办了酒席,婚后马上生了个儿子。
故事并没有结束,婚后老婆开始闹着要买房了,因为要考虑到儿子入学的问题。此时房价继续它上升的脚步,堂哥已经不想”争口气“了,他屈服了,他要买房,却发现已经再也付不起首付了。于是老婆对他不再热情,嫌他没本事,堂哥作为长子长孙从小顺风顺水地长大又岂是好脾气的,于是两人三天一吵,五天一闹,打架从家里打到村口引来围观无数。终于,在儿子三岁那年,他们离婚了,儿子判给了堂哥,老婆很快嫁了个有两套房的二婚男。如今,堂哥依然独身,家里少了一份收入使的买房的目标更加遥不可及了,而他的儿子就读了乡下的小学,听说一个班近40人大多是民工子弟,本地孩子只有3个。

接下来是对比表妹,同样没钱同样不买房,表妹一家过得宽松多了,究其原因,我发现竟然只是男孩和女孩的区别,表妹可以把买房的负担转嫁给老公一家,于是她的父母只是把积蓄都贴给女儿女婿但比起亲家强多了因为他们没有负债。这不能不说是个黑色幽默,对重男轻女的一记耳光。而在家乡多年前已经出现了”生女喜,生儿悲“的现象,表姐一同事本来兴冲冲地等待麟儿降生还定了个代步车,结果一落地是双胞胎儿子,据他自己描述是”晴空一个霹雳“,于是车也不买了,老老实实攒钱吧。扯远了,那表妹老公一家又是怎么做的呢?称他为L吧,L的家境比堂哥家其实也强不了多少,但是感谢早恋(?!),他得以买下小小一套房。怎么回事呢?他和表妹初中就开始谈恋爱,理所当然地被老师和家长收拾了,但L没有放弃,两人继续地下交往。后来表妹父母劝闺女,L家那么穷,肯定买不起房,不能嫁。是的,这是个励志的故事,于是L下定决心要买下套房来。作为没什么学历(同样中专毕业)没什么特长的孩子,L磨着父母去各个亲戚家借(额,貌似也不是那么励志,这看起来是个啃老的故事),终于,他办到了!此时,他不是一个人!(废话,那么多亲戚的钱都在里头呢)
付了首付定了期房,终于在去年开开心心把表妹娶了过去。而L的技工经验也为他带来了工资的增长,他已经把亲戚的欠款还上了一部分了(峰回路转,这还是个励志的故事),并经常加班,为了自己的老婆和将要出生的孩子。


支持楼主!花那么多时间码那么多字写回家的见闻和感受,我们看了很有亲切感,谢谢!


是呀,国内变化很大。


结论是:平时很少回去。我基本上是每年回去2次,所以不会少见多怪了。


致什么富啊,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上海很多普通市民原来没什么像样的房子住,好几个家庭挤在一栋老式的楼里,大家共用厨房厕所。

每家夫妻加上两个子女挤在一间房子里,拆迁后分到了一套新房,也是在几环以外。卫生条件改善,自己有独立的空间而已。

而拆迁空出的土地盖上了高楼大厦,或高档商品房(买主大多是外省市的有钱人)。


有上海人调侃:市中心讲英语,二环讲普通话………以后要想听到上海话要到四环五环外喽!


说起空气污染,昨晚跑步少树叶的味道一阵一阵飘过,心想这是锻炼身体呢还是糟蹋身体呢。
————————————-
回复点评,会糟蹋身体。所有焚烧物颗粒进入肺部都是不好的吧。。
运动时呼吸加快,相当于人肉空气净化器啊。有害烟尘进入肺部被粘液粘在里面,比较难清除,你说有没有害处?
还担心今年雾霾呢。。


lz也是说的部分人吧。
20年前的郊外现在都被扩张成了新市区,随之而来一批幸运儿。祖上的土房变成了N套房。
当年市区住楼房的就比较苦逼了。当时没有买房的必要。现在依然住着破旧房子。


额外问一下,杭州的房子降价很多吗?怎么看58上面的房源,可以在西湖区以110W人民币买到60+平米的两居室。西湖区和上城区可以找到单价1.5W左右的商品房。有人说杭州跌得很猛,请问的确是这样吗?还是不良中介放在上面钓鱼用的。


Lz写得很有生活气息,赞!版上一些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见不得任何褒奖某地的言辞。贬低别人并不能提高自己。反而只是让自己沦为井底之蛙。


早一些年拆迁那些还是有捞到好处的


支持楼主,写的很贴近生活,很好!有些人就很奇怪,看不得别人说国内好,好像这样证明自己在国外很失败似的。广场舞怎么了,我就很支持广场舞,有些人专门抓住那些不好的新闻选择性的说事,真无语。


看到国内的
兄弟姐妹 亲戚朋友日子过得好
应该发自内心的高兴。

谁也不希望自已摊上一堆穷亲戚吧。。


你要是说国内的亲戚们开公司创业都发财了还差不多,靠祖上的屋子拆迁发财了,那只能说中了彩票了。这种幸福说了有啥用,又不能复制,也不能说明国内大环境改善了。


非常感谢亲的支持,看到亲戚们生活的好我只是很纯粹地高兴,就好像我对别人说:你这衣服真漂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难看甚至想和对方换。


希望所有人都能幸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