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入手公寓计划
先后几次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受到不同国内亲友们的“警告”
大致是克拉运河建成,马六甲海峡将受重创,新加坡经济也会走低
小女是在孤陋寡闻且对经济类才疏学浅
只想请教各位高人可否论证下
克拉运河会影响新加坡房价么?
若我先入公寓,公民后卖掉再换大组屋,可行么?
假消息。转一篇文章:
近日,有外媒爆出,有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运作克拉运河项目。随后,有国内媒体发文表示,参与运河项目的有国内知名的柳工集团、徐工集团和三一重工等企业。文章称,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进,克拉运河计划有望成为现实。根据工程计划,这条100公里的人工运河贯通印度洋和泰国湾,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将实行双向同步分段施工,工程投资规模1200亿元,预计工期五年。
文章还称,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将不再通过马六甲海峡。克拉运河相对原有的马六甲航线,直线缩短一千多公里航程,这为东盟自贸区的物流货运节约了大量的航运成本和时间成本。届时,东盟、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贸易体都因克拉运河的开通而受益。该媒体还从泰国商业部得到消息,泰国完全支持中国牵头建设克拉运河,他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消息一经爆出,迅速吸引了舆论,该消息被广为传播。受此传言影响,在股市大盘跌幅较大的情况下,三一重工和徐工股价涨超6%,柳工股价涨5.3%。
不过柳工的公告却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公司称:“柳工集团是克拉运河首席赞助商的报道不属实,且柳工集团目前未与泰国克拉运河修建项目有合作计划。”
这场“闹剧”般的报道虽然尘埃落定,然而,原本深埋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克拉运河计划又一次成为了话题。
东南亚在海上贸易中的显著地位已经愈发明显,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通往广阔的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大量的原油和其他战略物资都经由此地运送到东亚众多的港口。
在著名泰国问题专家朱振明看来,柳工、三一重工出来辟谣是在意料之中。因为泰国没有理由要在这个时刻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几百年前,就有人提出过要开发修建克拉运河。上个世纪90年代泰国甚至派了专人来中国考察运河修建事宜,看起来泰国对修建运河似乎十分积极。但在9·11之后,泰国也陷入了反恐战争中,泰国南部的武装分裂势力比以前更为猖獗,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正好是泰国分裂势力活动的区域。从国家安全和政治上讲,泰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决策者都不会为国内分裂势力人为地制造一个天然屏障。而事实上,泰国也已经很久没有提起修克拉运河的话题了。”
此前有消息传由中国广西柳工集团、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牵头的克拉运河筹建小组已经开始运作,拟建亚洲最大人工运河时,朱振明就感到十分震惊和奇怪。毕竟,在他的理解里,修建这样一条一旦修建,将改变整个东南亚的格局,可以称之为“世纪工程”的人工运河,必须经过两国长期而周密的论证和商讨,最后再由高层决定。修建与否?如何修建?所有的消息都应该由外交部等政府职能部门权威发布,而不是几家公司私自发声。
“至少现在中国政府和泰国政府都没有发表要修建克拉运河的消息,”朱振明强调。
开发修建克拉运河最大的“卖点”莫过于“解困马六甲”。“马六甲困局”的支持者认为:中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约有60%的能源需通过马六甲航道运输回中国,马六甲就是中国的“咽喉”,一旦有国家或势力在特殊时刻扼守马六甲,在中国能源运输航道上做文章,中国战略安全将无法保证。
但朱振明并不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
“如果遇上‘马六甲困局’中描述的极端情况,有国家或势力会封锁航道,那么封锁一条通过率更小的人工运河,其实远远比封锁天然海峡更简单。所以从军事常识来说,克拉运河的这一功能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修建克拉运河方案中所提出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并非完全纸上谈兵——缩短上千公里的航运距离,改变亚欧贸易路线——确实有可能实现。但实现这些效果并不一定要通过修建运河,朱振明提出:在克拉地峡修建深水港也能达成目标,而且更具有可操作性。
“克拉地峡的区位优势和缅甸皎漂十分类似,在克拉地峡修建深水码头停靠大吨位油轮,石油在克拉地海峡上岸,走中泰高铁直接进入中国,过程甚至比中缅输油管道还要快。而且比起遥遥无期的开运河来说,中泰高铁通车已经指日可待。无论是工程量还是开发资金来说,比起修运河这样的‘大动作’来说小得多。就算中泰高铁一时半会儿用不了,石油还可以走公路。”朱振明说:“泰国由南至北的公路宽阔且平坦,而昆曼公路也已全线贯通。这么好的陆路条件,如果仅仅只是走普通货运或人流的话,未免有些浪费。”
此外,有分析称,印尼和新加坡对于所谓的“克拉运河”并不感冒。相反,如果克拉运河完成,将可能实现“撇开马六甲”的设想,这是新加坡不愿意看到的。有人认为,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总结新加坡的成功,最为关键的当然是其自由港的定位,新加坡一直以来都实行低关税政策,货物运转极为迅速,自由经济的确受政府直接干预较少。假设运河能够开凿,需要使用马六甲海峡的国家和船商对印尼和新加坡的运作已久的航道管理和服务降低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受益国家经济地位的下降。
还有分析认为,“撇开马六甲”本身就不现实。作为世界五大海峡之一 ,马六甲的地位毋庸置疑,并且发展多年,相关软硬件早已运作成熟。而克拉运河还面临着很多未知因素,比如资金的筹措、未来的使用费用、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克拉运河该不该开凿,是一个还在激烈争论的话题。如果开凿,肯定将会改变该地域的海运状况,但是会不会上升到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的地位还是一个问号。如果搁置一旁,是不是又浪费了一个巨大的优势?总之,这样一个项目,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在构思和现实之间不断徘徊。
风险肯定是有的,而且不至这一个,比如李光耀去世的话对新加坡的影响可能比运河的影响还要大。问题是没人能具体预测风险有多大。我个人的看法是第一套房能上公寓就上公寓,早买早享受。买了之后就存钱买第二套公寓,到那时候再考虑风险。别惦记组屋了。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没有从公寓降级到组屋的理由,除非经济条件急剧下降,不得不为之
2楼是高手。马来西亚的港口理论上可以挤翻新加坡的港口,结果马来西亚的港口倒闭了。
泰国克拉运河项目理论上很厉害,楼主不必担心,泰国连社会安定都搞不定了,还搞个运屁喝啊。
别太在意人家的理论,大多数都是人家肚子里太都气了的缘故,随便放放的。
抛开克拉运河的问题,楼主要考虑自己离申请公民还有多远。
先买公寓,等公民下来再换HDB完全可行,但是公寓至少要住四年以上才能避免Seller Stamp Duty.
如果楼主1~2年之内就能申请到公民,先租房子再买HDB也不错~~~或者赶紧找个人嫁了。。。
公寓换组屋的话还有一个政策要考虑:公寓卖掉30个月后才能住组屋。
楼主活在屺国吧,呵呵。
这个已经是月经话题了,楼主去搜搜。
二手组屋随时可以买,半年内卖掉公寓即可。。。
超级好的项目要是让超级烂的人来做是个啥结果? 看看泰国的情况, 你自己觉得这个项目会是啥样呢?
克拉运河作用不明显。运河动工的前提,就是李克强承诺保证新加坡的利益。
买公寓就是个及早享乐的事情,享受第一,赚钱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