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有娃明年报P1, 所以对周围小学关注多一些。但都是道听途说,所以定义为“传言”,看看是否属实。
传言一:
去年,楼后邻居女娃,五进一的比例,进了名校,全家欣喜,开学初收到班主任邮件一封,学期末收到另一封,学期期间也找不到班主任,所以也无从得知娃在校的情况。夫妻两的结论是,靠家长,不能靠学校。。。
传言二:
去年,另一邻居男娃,五进一的比例,未进名校进邻里,全家失望。开学初收到班主任邮件,之后电话沟通,发现这夫妇不常发邮件,班主任说,那有事给你们贴条,孩子的作业本上,一学期下来,本上条子不少,上课说话的,作业抄错,成绩进步的,老师还时常给家长直接电话。
还知道一些传言。有空继续更新。
这很正常, 我一直的观点是,名校成绩好, 是因为家长重视, 老师不起作用, 切身经验是, 名校老师的水准还不如转学前的一般学校。但是有机会, 还是要去名校, 因为竞争产生动力
同意,从认真程度来说,名校老师普遍不如普通学校老师,名校老师可能进名校不太容易,当上老师都有点懒懒的。。。
新加坡小学本来多是靠家长督促。。
孩子本领就是要靠家长督促,不能完全依赖老师。何况,在名校里面全部是家长紧张过老师。家长怕输的情况特别明显。
小学真的是要靠家长督促的。小孩子玩心重, 我家的不督促的情况根本想不到看功课那些, 就是玩玩具,看电脑。看故事书已经算不错的了
孩子的以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所以不能把学习的好坏寄托在老师的身上。小学阶段家长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重要的。
小学,老师只是领头, 监督,提高都在家长。。
真是花在小孩身上的心思一分都不能少:L
对邻里学校老师的印象特别好,老师对孩子的疼爱,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孩子非常排斥转学。相信在那样的老师教导下,孩子一定很有爱心,只是当时在重视情商还是重视智商之间,我选择了后者,至今还是很惋惜,放弃了那么好的老师。
其实,我听到的都是,小孩转学时,都是父母要转,孩子不要转。父母大局为重,还是转了。
看你怎么跟孩子灌输了,
也在考虑孩子转校的事,
看着这里的各种故事,
昨天和孩子聊转校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小二的孩子说,读完这一年才转吧,
意思是让她享受完这剩下半年的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明年去默默努力,
因为她们学校PSLE真的不给力,我们常说,她也知道。
关键是邻里学校也有不怎么样的老师,这个要碰运气。
所言极是. 概率上说, 邻里学校碰到不怎么样的老师的机会还稍大一些呢.
很简单, 一所学校如果校长老师都给力, 几年以后, 就算是邻里, 也是很难进的邻里名校了. 儒廊不就是邻里学校嘛.
小学是要靠家长督促的,一个老师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孩子呢!家长很重要。另外是看校长抓什么了?会抓教学的,老师就会督促紧些。
关键这边的老师教的科目也多,还是要我们家长多督促,小学时期一定要把握好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