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闲谈到底上大学为什么,还需不需要上大学

最近总理演讲除了关于房子,另一个对非大学毕业生的改革挺让我关注的,这几天的新闻一直都说很多公司把能力作为首要考察的因素而不是文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文凭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有能力而又没有继续深造的人毕竟是少数,感觉新闻有很大的误导性,大家认为呢?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如果照此态势下,上大学是否还是每个孩子必要的投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先看文凭再看能力。所以,有那个能力的话,再怎么着也要先上个大学再说。


新加坡的立国之本是”任人唯贤”, 但”贤”的标准如何届定,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老李时代是IQ(学历)+EQ(Leadership), 其中学历是个硬杠杠,

现在显然是在弱化文凭/学历的作用, 我怎么一直感觉新加坡很多地方在向中国学呢.

若干年后, 是不是也变成”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 说不行, 就不行, 行也不行”


这样就很有可能变成任人唯亲了


老李那个时代机会多啊,只要头脑好使,读书成绩好,再去英国镀个金,回来就会受到重用。现在读书的多了,想要出人头地就难了。。。


学历问题提升到国家高度。

政府知道几十年根深蒂固的菁英政策,导致象牙塔社会。 每个人从小就削尖脑袋往里钻,进去了就养尊处优失去斗志。 外部低学历优秀人才也因为社会隔阂突破艰难而浪费掉。

打破这种社会传统确实需要自上而下,由总理来打破。 这肯定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新加坡社会活力。

象牙塔里的人因为鲶鱼效应而不得不继续提升自身能力。 低学历人才也可以破除学历壁垒而可以尽情拼搏力争上游。

要打破其实很容易,从公务员系统就任人唯贤,摒除名校履历的菁英传统。 擢升有能力的低学历人才。

坊间更无不效仿。。。


我只是觉得现在电视上大肆宣扬这种东西,本来有能力考大学的不上了,反正待遇都一样。挺不正常的。毕竟这边大学跟非大学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上过的都知道。


你看下一届大选他也没有派出低学历的候选人就知道他讲的是不是真话了


意义就在于有degree才能申请EP
有diploma才能申请SP
意义在于degree holder的起薪几乎比diploma高1000
意义就在于我们活在当下,而不能现在冰冻起来等将来解冻继续活

学历是一种简单高效区分candidate能力的方法,虽然有着很多缺点
但在另一种简单高效区分candidate能力的方法出来前,他的意义依然非常大。
从announce到构思到讨论到试行到最终实行到不断改进到行之有效,这要多少年?


政府一向不把外国人当人的,所以前两个没有意义。至于起薪,请看下文
http://www.straitstimes.com/news/singapore/education/story/non-graduate-teachers-who-do-well-be-placed-graduate-salary-scale-hen
当然,只是老师,而且是“perform well”


现在我们公司就是怎样,老板说谁行,谁就行。。。


感觉学历还是一个凭证吧。就好像老板出去谈生意要开豪车,并不是说开豪车的都是大老板,也不是说不开豪车就一定不是大老板,只不过经过岁月的积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我认为主要还是给新加坡人开拓机会。因为中国过来的人,要么是工人,要么就是Degree holder。如果学历成为门槛,那么很多新加坡Diploma holder就没有竞争力。反正如果学历不是问题,那么有些位置就可以任用新加坡人。

比如我现在公司,中层管理一半(60后70后)都是Singapore Poly毕业的。如果学历是问题,那么这些人晋升的机会就会被中国人抢掉。如果学历不是问题,那么他们可以凭着对本地市场和环境的熟悉,顺利晋升。


大学关键是培养人的学术能力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世界很大,所以需要能用不同的角度去探索。


用学历来区分能力,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却是最不坏的选择。没学历有能力的人是有,但是凤毛麟角。


这个可能性很大。新加坡需要以新加坡人为本。


对于一般的上班族,相应的学历是职业生涯晋升道路上必须的通行证,有时候即使自己很出色,老板也会告诉你,去,弄个degree,私立的也行,因为我打算升你。

除非整个体系摒除学历这样的硬性要求,否则不读大学,肯定不行。

当然,如果打算自己当老板,那就随便啦。


原本就有一些新加坡人可以上大学却选择上POLY。
因为喜欢某些专业。以后还有机会再上大学。

能上大学都会上的, 只是时间延后一点罢了。
现在上个大学不难


是的。我觉得总理说这些是为了安慰那些上不了大学的人。最近在宏茂桥的一次座谈会上:有学生问了是否“读书无用论”的问题,总理明确说他的意思不是读书没用了,要学生回家千万不要和父母说读书无用。医生和老师要大学毕业,否则他也不敢看医生了。


请注意,依然在study possibility。而且,就算实施这个,degree和non-degree双scheme依然存在。
只不过top performers可以“升级”。
这本身就和top poly student可以继续读Uni,而且还可以免去一年课程相近。

现实中很多工作都有个最低学历要求。对于最低要求是degree的岗位,有两到三年工作经验理工学院学生是同时qualify的。我不是HR,并不知道这两类人申请的机会是不是相同。但是薪水恐怕是有区别的。
但反过来,如果是最低要求是diploma,那么degree就over qualify(这里当然说的是公立大学的,私立不在讨论范围内),这时over qualify的不见得有优势,优势甚至是劣势。
不过,这两种岗位的起点是不同的。这就是degree带来的价值。
虽然这个起点上的差异对终点的高度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对爬向终点的路途还是有影响的。


李显龙总理傍晚出席在宏茂桥举行的第一场针对年青人的国庆群众大会对话会总理向与会者说,考取大学文凭并不是年轻新加坡人拥有成功事业的唯一途径。
总理也表示,并不是每一名学生学校毕业后,就适合直接上大学。

总理李显龙说:“答案因人而异,取决于你的兴趣,取决于你的志向,取决于你是否属于学术类型,取决于你是否希望先累积经验,然后在那个基础上提升自己和深造,继续升学和考取文凭。”
多数年轻人都希望考取好成绩和升上大学,家长也希望孩子能读大学。

总理说职业辅导是重要的,应该根据学生本身的情况给予指导。

李显龙说:“我想那是理工及工教院应用学习教育检讨委员会将建议的。就是给予我们的学生更好的职业辅导,好让他们清楚有哪些选择,并为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过,他们应该知道所有的选项,而现在人们并不清楚有哪些选项。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而且就固定在那个想法,只想完成它。我认为长远而言,他们可能并没有为自己作了最佳的选择。”
总理也提醒学生和家长考虑到大学文凭的素质,留意哪一些是只为了赚钱的海外学府。


还有这样的事情?能举个例子吗,就是先去读poly的啥专业然后以后再去读大学的啥专业呢?


这个和中国一样,60后,70后,80后面对的职场是不同的。
所以不能以60后的今天去推断80,90后的明天。


我只听过JC drop out读poly的。
Poly和Uni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阶段,都不是一个考试分流的。虽然都叫tertiary education.


要不要读大学这是个非常宽泛的话题

不同学校出来的degree含金量差了十万八千里。

比如在中国,211大学你去不去?但是成绩上不了好大学,只能混民办,只能混专科的呢?
新加坡也一样,上不上公立大学和去不去私立大学,这完全就是两道选择题。


你公司老板学历一定是不太好的。有些自己拿不到文凭的人,就一定诋毁文凭高的人。说: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工作。


这不叫诋毁,这是实话。确实不一定。
他老板就算是小学毕业也比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强吧,至少人家开了间公司不是?

但是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工作并没有否定学历的重要性啊。也没有说不会读书的就一定会工作啊。


通常来说,学历低的人往往比较不爽学历高的,特别是稍微混出点名堂的,例如当个小经理,小老板啥的,那手下的高学历员工就难过了。
原因很简单,当年失败的阴影伴随着一生,心里不平衡而已。
我以前公司的一个经理,poly出身,招人只招poly的,你说这让ntu/nus毕业的多郁闷


我遇到不少不会读书的人说这话,明显言下之意是:他不会读书,很会工作。


从统计规律来看,
能上大学的普遍比上不了的智商高,
能上大学的以后普遍收入比上不了的高,
能上大学的以后普遍社会地位比上不了的高。
当然,个例也是有的。所以有些人就把上不了大学和能力强画上了等号,这完全是一厢情愿。事实的真相就是既上不了大学,能力也差。


人艰不拆。

“考取大学文凭并不是年轻新加坡人拥有成功事业的唯一途径。”

总理其他的话没说出来:但是大学文凭是最主要的途径。。。。。

我也可以举肯德基老爷爷的例子说明老人家也一样可以创作自己的事业。但事实大家都知道,如果年轻时不创业,老了基本没戏了。


可以理解啊。毕竟恃才自傲的人,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太多了。

小公司可以随着自己性子来,大公司的老板就算学历不高就算看不惯恃才自傲的人也不会和业绩过不去。

不找degree的,说明他那个位置不需要degree的


不是,老板的学历还是很好的,只是喜欢好大喜功,喜欢溜须拍马的人,再加上公司的助学金制度,使得一大批低学历者搭上升职快车道


很多中学毕业的不知道怎么去弄个理工学院文凭,然后又上国大的part time,真的不明白,上学时成绩那么差,上班后,反而可以大学毕业。。。


要是举没有文凭还能成功的例子,那开国皇帝基本都是,刘邦,朱元璋,努尔哈赤,老毛,金大胖。
还有几个功亏一筹的,洪秀全,黄巢。
但是,王朝一旦建立,对皇子的教育都很重视。


这种机制,要能留住人也是不错的。
就怕人家用你的助学机制当跳板


学校为了创收,愿意送钱过来那是举着双手欢迎。
而且还有一个更冠冕堂皇的理由,鼓励终身学习。
不过这样搞还真是挺辛苦的,白天上了班,晚上还要去上课,不容易呀。


本科part time 和full time有区别吧。
我所知只有engineering有part time叫bachelor of technology。
课程和full time都不一样,module code也不同。
http://www.nus.edu.sg/registrar/nusbulletin/faculty-engineering/undergraduate-education-part-time-programmes

这点和master不一样,master的full time/part time课都是一起上的。文凭上也没有区别。总学费也一样。


是啊,拿到助学的都是中学,ite,poli的然后扶摇直上到公司的中高层到中高层,反而正规出身的


是不容易,但是搞不懂,上学时学习不好,工作后学习倒好了


老毛的文凭在当时算是很高的了。虽然比不上老周老邓这些留洋派。


只要这种机制下公司能正常发展,也确实没啥可指责的。
degree holder另谋出路咯。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威版最会“READ THE LINES”了。能上大学肯定要上大学了。考不上,没办法,也不是天会塌下来,再谋出路。


现在是公司吃老本,那些不会表演的有学历有能力的大部分走了


你老板是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成功的吗?


现在一样的道理。看总统和总理的孩子是否读大学就可以了。


很多阿。隔壁子女教育就有,数学不好,选读POLY 的动漫专业,
成绩非常好,然后再读大学。
我的新加坡同事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其中一个同事,他女儿当年O水准11分,可以上很好的初院(比如维多利亚,淡马锡,英华等)
孩子选择读POLY, 学大众传播。
然后工作三年,再兼职上国大。学历没有区别的呀。


是啊。现在的人过于追求文凭。
本来学生应该尽力把书读好,
可是牺牲所有只是为了读书,为了一个好的大学去拼,我感觉性价比不合算呢。


没文凭不是问题,问题是连文凭都没有。。。。


不是,但他也是助学体制的受益者


你的老板是公司雇佣的管理者吧?这样,他当然喜欢拍他马屁的人了。公司倒了,又没他的事。


是的,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就算是公司的真正老板而不是职业经理人,也会出现用奴才导致公司倒闭的事情。蒋委员长不就是个活活的例子,重用家乡人重用黄埔系,不管实际才能如何,结果被老毛给赶到岛上去了。


怎么感觉说的是自己,完爆躺枪:lol


哈哈,你心惊了?看了工作后智商见长啊。。。。。纯属玩笑。


私人公司更容易出现任人为亲。再牛的经理人也比不过自己的亲戚子女可靠


智商都差不多,情商比较重要…

您可以考虑换份工作,如果对老板不感冒


呵呵,谢谢建议,正在考虑


能力这个词要看怎么用,如果一个拼爹的做你的老板,拿你说他是有能力还是没能力?没能力可他却是你的老板啊,你觉得比他有能力那怎么不是你做他的老板呢?有学历不代表能力很强,但也不是说有学历就是没能力,没学历就是有能力吧。学历是杆秤,虽然不是每次都准,但大多数时候是准的。如果学历真没用了,那么我们的孩子们从现在开始就不用上学了,因为有能力的没学历也可以的。这不是打回蛮荒时代,乱套了嘛!


严重同意


就又好像学高等数学一样,我们日常生活里,加减乘除足够了,那大学里为何要读高等数学,因为那是个关,过不了这关,那就是说逻辑分析力很有可能没有办法把其余的学好是一个道理。


感觉总理座谈的那个ITE背景的女强人就是你所说的那种,
了解点底细的知道她的技术有多差,
只能想象她EQ高了:lol
胜不胜任工作另说,至少人家爬上去了。
那里确实大把的这种人呢。


我只想问一句,那些没有学历却机缘巧合的人,是否会送他们的子女去读书?


我觉得吧,所谓有学历的人也要摆正心态。。。
不能看到学历不高的人爬上去就各种中伤。
甭管人家拼爹还是[关键词屏蔽]好,至少人家上去了不是?

你管他是出身好皮囊好还是应试技巧好呢。

歪门邪道也好,旁门左道也罢,只要不违法,你行你上啊。

网上不是有段子吗?比尔盖茨辍学当了首富,我辍学当了民工。
这个社会的底层人士,多数是教育程度低的。
读书,是让你更快捷的走出这个层次。
至于上流社会,光文凭是远远不够的。能混到这个层次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哪怕是过人的爹妈。
他们能在那个地方,是因为他们有过人的能力。
如果不具备这些素质,那么不读书只会让自己成为社会的垫脚石。


大家猜被屏蔽的词是什么?


非常同意nvm上面的看法。资本本身就是资源。
爹妈留给你500w,全部买成股票吃股息,5%每年都有25w,这钱比大多数人的年薪高多了,就是躺着拿的,不服也没办法。
我同学中有家境富裕但是资质一般的,家里出得起钱,去美国读了个硕士,毕业后找个工作,人家在美国活的爽着呢。没钱但是资质更好的,在国内累个半死考研,毕业后只能在国内公司混,想去美国那是难上加难。
类似的例子多的举不胜举,大家自己体会吧。


学历高成功机会高点。

总理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学历低的也可以努力奋斗最后成功,可是这个成功率多少?3%?5%?TOP POLY STUDENT或者ITE STUDENT才能成功啊,那还是要拼在POLY和ITE的成绩啊!

POLY的TOP学生,GPA到一定程度才能读大学啊。

总理请大家颠颠自己分量,有能力去拼学历,没能力都去做点实际的工作吧。 不然都叫外来人才把下面工作做了,自己人失业等高级职位,太给政府负担添堵了!


网上的段子:

吾日三省吾身:高吗?富吗?帅吗?好,滚去学习


但是在国内的情况又不一样了,如果能上一流的大学,那还是上。如果只能上个二流三流的大学,而家里无权无势的,那上大学就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了。上了大学出来,也没学到什么了不起的本事,但是总算是大学生吧,干最底层的活又觉得不对头,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了。
如果直接去学门技术,例如修车,美发啥的,慢慢练好技术,反而能走出另外一条路。


也不要把学技术说得多好赚钱一样。
乱七八糟的培训学习和乱七八糟的民办大学一样都是鱼龙混杂。

成绩不好的人里面,没有学习天赋而有其他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
这里面的多数人,是干什么都干不出成绩的。

手艺要学好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去乱七八糟的培训学校学个厨师学个汽车修理出来,总比去乱七八糟的民办大学学个计算机出来有点用吧。又不是要做米其林三星级大厨,能在普通的餐馆炒个菜就行了,攒点钱以后还可以开餐馆呢。
不是说学技术出来一定就能发财啥的,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


还有,为何现在大学生贬值?
清华的还是清华的,北大的还是北大的,虽然经过多年扩招,他们的身价并没怎么掉。
问题是那些no standard的大学,高职高专太多了。这些人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理论不扎实(虽然本科哪怕博士生也未必扎实不过怎么着也比专科的好),技能基本没有。
这些人,以前是没办法读大学的。而现在计入了大学生范围。
但是你说这些文凭就一点价值都没有吗?恐怕也不是这么绝对。


去乱七八糟的培训学校学个厨师学个汽车修理出来,总比去乱七八糟的民办大学学个计算机出来有点用吧。

这个我真持怀疑态度。


这个很好理解吧,学个计算机出来,职场上面临的是正规军的竞争,民办大学的能打个酱油就不错了。而学个厨师修车出来,高中毕业生在这个群体算是学历高的,理解能力也更强些,学的更好些。


给个赞!看的豁然开朗,知道问题在哪了。


同意,文凭就像一本护照,虽然没有护照也可能机缘巧合的进城,但是进去后就会发现城的里面都是有那张纸的,大家应都是本着提升的心态进城,但越大的城里制度就就越明确。

外加一句,不过这也和行业有关系。


也和行业有关,像是sales,有没有文凭关系不大,薪酬也是commision性质的,老板管你啥学历,东西给我卖出去就行。
但是做技术方面,虽然没有文凭也有可能做得好,但是凤毛麟角,老板没那个功夫去当伯乐。


Sales里面也要分。
有些Sales是要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的。。。。


理解。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公司的sales分两种,一种是大概懂一些产品知识,主要是用社会关系加上吃喝玩乐去打开局面的,等把客户忽悠的有点兴趣了,就说这产品还有很多牛逼的地方,我找个专家来给您详细讲讲,然后技术方面的sales就登场了。


前者叫BD
后者叫Product Owner
哈哈哈哈

其实我想说的是,很多专业的产品,尤其是服务产品,那真的是要懂行的。
特别是corporate sales,因为公司尤其是大公司里面一般都有相应部门懂行的,很难蒙混过关。
比如新加坡,如果你什么都说我去问我们的Product team/technical team,就会给人留下非常负面的印象。

当然那些超市里卖的,确实看你能怎么忽悠——这也是本事,不要小看。


要大选了,感觉总理讲话的政治用意大于实际意义,相信政府不会放弃精英制,那是新加坡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基石,没有了人材,新加坡还有什么?
除非能找出更好的考核机制,否则,学历还是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目光太短浅了。如果只是在新加坡竞争,不看文凭也就不看吧。如果本地公民去别的地方工作,没有文凭可能连门都看不见。


现在这么提是因为zf发现学历普及了,生产力确负增长,后者对国家更有用。不过全球性课题,贫富悬殊老龄化,无解的新常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