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闲话“啃老族”

“啃老族”好像是这些年才出现的新名词,所谓“啃老族”,是指20多到30多岁,有谋生能力,却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
啃老族往往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二,三十年前推行独生子女政策时,人们担心的是将来这些独苗苗长大,两个年轻人要养四个老人,负担太重,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会养出这么多无法断奶的啃老族。
不少年轻人,每月会拿到两份工资,一份是打工的薪水,一份是父母的贴补。许多父母,其实自己并不一定宽裕,但是宁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不想让子女受半点委屈。

一位朋友,当年为了供儿子在加拿大读书,辞去事业单位大概3-4千元的工作,换去8千多元,但却属企业单位的工作,当时8千多元真算很高的工资。儿子毕业后,在加拿大没有找到工作,回国在银行找份工作。现在父亲退休了,退休金每月3-4千。如果他当初没有离开那个事业单位,退休金每月可以有8千多。命运弄人,这是没办法的。可是这不多的退休金,每月还得拨给儿子一千元。原由是,儿子结婚时,婚房是女方家长付的头期,朋友一分没出(想出,也没钱了),儿子为此和老爸翻脸。也就是说,老爸还欠了儿子的,要分期付款来还债。

另一位朋友,经济条件较好,可是儿子不爱读书,不愿吃苦,工作做几天就不做了,收入没有保障,但是却开跑车,住大房,全是父母给买的。现在娶了老婆,父母每个月还贴他们一万元,老婆也有工作。应该可以自己过了吧?可是还不行,工资和给他们的钱小两口全部存入银行。所有家用,大到电器衣物,小到油盐酱醋,全部保留收据,拿到婆婆这报销,理由堂而皇之:你儿子没出息,我没有安全感。


养出奶嘴男,除了活该还是活该。


养出这样的蠢货,还不如两脚踢出门去。


两位朋友,都是心慈面善的好人,也都聪明过人,也许,遇到自己的孩子,智慧会被溺爱抹灭?


我有时故意对我儿子说, 爸爸妈妈以后老了就靠你了。他点头, 我又追问, 靠得住吗?他很认真地回答,“靠得住,一定要靠得住的啊!不然以后你们老了怎么办呢。”我心里偷偷乐。
其实心里有数,养老当然还是要靠自己。如果孩子将来过得好, 还懂得孝敬我们当然是好;可是至少我们要培养他们,以后能自食其力, 自力更生。


儿子很乖巧,有福了。


这个讲的是国内的吧?做父母的有时可能也是出于无奈。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再加上要结婚就要买房, 不然丈母娘会不同意。这种情况下, 做父母的手上又有一点积蓄, 怎么办?就一个孩子, 看着不管? 再说,别人家的孩子都这样啊!可是我觉得, 父母帮归帮, 不能惯坏孩子的坏毛病。我的钱是我的, 我现在帮你你是要还给我的,起码你要懂得感恩。这样孩子才会去努力争取属于他自己的, 才能真正独立。


在国内的亲戚也有经济条件不好的,结婚后没钱买房就和父母一起住,对父母态度好点,父母还会帮忙看孩子。那些啃老族都是父母惯的。


是国内的。


经济决定一切。现在美国经济不好,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也是当起啃老族,跟父母住,吃父母的。


前因后果似乎搞反了,就因为有人啃老买房,所以导致女方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婚就要有房,这个要求本身就是荒唐的。
不过这是一个颠倒黑白的社会,早年啃老买了房的,都赚到了,从另外一个侧面避免了父母的存款贬值,坏事变好事了。所以,现在啃老就更加心安理得了。


唉,家庭教育的失败。
高智商、高学历的父母未必会教育好孩子。
说得不好听点儿,父母是自食其果。


是呀, 我觉得关键是在于家庭教育和父母观念。我表弟二十出头,书不好好读,他妈花钱找关系勉强读了个中专;又托关系找了个单位实习,指望着以后他可以留在这个单位工作。就这样他还不好好实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回头单位熟人投诉到他妈那里说这样不行,不然工作保不住。他无所谓,直接跟他妈说,:“你干脆花十万二十万帮我买个工作算了。”


我的观点是:啃老可以,但啃老是要有条件的。即啃老的子女必须要听从父母的话,要孝顺父母,交往男女朋友得父母看的顺眼才行,结婚对象要父母把关,婚后要跟父母住,经济大权由父母掌握。接受得了这些,就可以啃老,接受不了,请自力更生。总不成既想人格独立,又想经济依赖父母。父母既然是出资人,当然要享受董事长的权力。


如果家缠万贯,啃也就啃了,反正也许到孙子辈都啃不完。
可是有些父母,没有肉,连骨头都贡献出来给孩子啃。

知道一对夫妻,两口子月入不到5000人民币,硬是自费送儿子去美国读书,也不是因为儿子有多厉害读书,理由只是因为:班里同学大部分都出国读大学了,如果不出去,很没有面子。
去美国没进什么好学校,估计学完了,也是得回国。
学费从哪里来?每到该交学费时,父母就跟亲朋好友借钱。
这儿子在美国,活得开心潇洒,玩乐享受学会不少。
一个朋友多事,劝这孩子说:“ 你要好好读书,你父母供你上学不容易。”
这孩子说:“ 没事,我爸妈有钱!”
朋友说:“你不知道,你的学费都是爸妈借来的钱吗?”
孩子说:“是吗?”
愣了两秒钟,又开心地说别的事了。
我说那位朋友,你干嘛掺和别人的家事,朋友说,我看不过去,他爸妈以后靠什么来还债呀?!

觉得是挺典型的中国家庭:父母为子女,辛苦一辈子。

(解释“班里同学大部分都出国读大学了”:孩子读的是当地的外国语学校,当初是因为有亲戚在学校工作,拿到一个内部名额进去的。)


是啊,我也不能理解现在国内的年轻人。都是他们的父母给惯的。国内那些5,60后,小时候经历过文革,他们很多行为和消费观念挺奇特的,很能吃苦爱面子爱攀比。用自己扭曲的三观祸害孩子而不自知。
种瓜得瓜,抱怨子女不孝顺的,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个不同情,父母自找的。


是老来得子,疼爱过度。
夫妻已经退休。


啃老, 要有得啃, 才行啊!!
家庭教育失败。。


即使在新加坡也很多人啃老啊,不管新加坡人还是中国人。最讨厌啃老了还虚伪的说自己没啃老的,这帖子里就有这样的人。天天装清高,以为自己是王菲。


王菲啃老吗?


菲锋恋,现在是娱乐头条。


最讨厌啃老族,丢人。


如今少子少女,都舍不得孩子吃苦,估计也有不介意被啃的。很多人的想法是反正百年后钱财也是留给小的。人老了,即使经济上不依赖孩子,心理上应该是依赖的吧。想起听过一个段子:

孩子问老爸:“我们家有钱吗?”
西方爸爸说:“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得到这样的回答,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

东方爸爸说:“很有钱。这些钱以后都是你的。” 得到这样的回答,孩子会认为我爸是有钱人,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有因才有果。如果我的孩子以后不成器,要怨我就怨自己没教好她。


以后我的孩子要根我要钱, 就是我教育的失败。。:Q


啃老其实是程度上不同。你主贴里的例子是很过分了。
国内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年轻人都啃老。
因为房子贵, 年轻人结婚又必须要房子, 自己买不起,女方提出要男方买。只好家长帮助。

还有,几乎每个国家就规定父母养育儿女到18岁就算成人了。欧美国家的儿女上大学也是自己贷款, 以后工作自己还。
而华人就是靠父母的。

出国留学的费用也靠父母, 天经地义的好像。应该没有哪个孩子毕业工作后会还父母的。
新加坡很多父母是借公积金给孩子, 等他们毕业后还的。

所以, 这也是观念吧。


啃老既是父母教育的失败,也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好像我姨的孩子,在中国买房子都需要父母资助付首期,不论男女,而他们也必须事事听从父母的,比如说做的工作是父母认为很好的工作,结婚对象必须通过父母的面试等等。我就看不顺眼,可是我妈就说:中国房价太高,如果父母不资助,孩子买不起房子。我无语。


不要一概而论,我在国内的表弟妹们都是自己出首付。房子不大,凡事自己量力而行。

有些父母生生把孩子养成个废人,最后还说孩子啃老。


其实也有像我前婆婆那样,买房自己不掏钱,专向儿子伸手的父母。


关键问题是有一个表弟根本不想买房子,人家现在想出国留学,可是他妈非要给他买,还到处看房。估计是想把孩子留住。

有的父母就是这样,孩子不想啃老,她非要孩子啃老,仿佛不啃老九说明她不够爱孩子似的。


还有这样的父母?这么老了还没自己的房子?还要让儿子给自己买房?

不过如果儿子经济尚可的话,给父母买房也是表达孝顺的一种方式吧


我不否认国内很多孩子是不愿意啃老的,像你表弟妹们一样靠自己的。有能力的当然不必啃老了。

但是国内更多孩子光靠自己工资是买不起房子的,你要看到啃老的还是比不啃老的多啊。


原来住的房子出租,多赚一笔租金,还有新房住。看天涯就知道这样的父母其实很多,尤其是农村小地方出身的。


这样的父母也太那个了吧,自己房子出租,然后让儿子给自己再买新的?

我只能说我很庆幸我父母不是这样的,我公公婆婆也不是这样的。

天涯偶尔去一下,那里太多阴暗面,看得我心情很不好。


农村的父母如果没有退休金,这也是子女赡养父母的一种方法,活着的时候靠租金生活,死后房子还是孩子的。


但是买房子的钱直接给父母养老不好么?租金太少了


估计孩子也是想投资,不管是钱还是房子,人死了都带不走的。


看不懂了,养老和投资摆一块,怎么看怎么别扭。


没办法,会有许多人认为,房子在那放着,总会增值的。
(我是不会看啦。)


我看不懂,中国买房子按揭一直比租金贵,所以买房出租不是好的投资方法。就算一次性付清在三线城市买个房子,50万要不?还是30万就够了?每月租金多少?四百?五百?五百的话一年才六千,扣去税和维修,只能收五千吧,那要60年才能收回投资啊,值得吗?把30万押在房子,不如投资其他啊,每年给父母五千不是更好?


我只是这么猜想,毕竟我不是当事者,每个人自有每个人的理由,也许只是赡养父母的一种方式,有能力让父母住得开心,就顺着父母啦。


嗯,各人赡养父母方式不同。


你觉得佛山的租金会太少吗?
说起来前公婆都是大学生,就是心里住着个严监生。

所以有儿子的父母,一定要教育好自己不要啃小和自己儿子不要啃老,不然就是祸害别人的闺女。


有儿子的父母, 我看还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慎重选择人生伴侣比较重要。


本地的父母有掺乎的传统吗?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