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和同事聊天,说起孩子教育,小学生的那种鸡兔同笼问题,追及问题等等,用方程轻松能秒杀。但是同事说不行,一道题不光有结果分,还要分步走,必须按照老师讲的那些步骤来,方程解出的只有最后的答案分。
我一下子晕了,如此刻板的教育,有病吧。方程是最符合人类思维的方式,舍宝马不开非要骑自行车?
看来以后孩子还不能过早教方程,否则学了方程,大脑会拒绝用老师教的笨办法去解题的。
早期禁止方程为了锻炼思考能力。方程简单易用,但是确实扼杀思考能力的发展。
最简单的例子:什么数减去3得2?
在没学方程之前,孩子会用3+2,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些思考的。
在学方程之后,写上x-3=2,然后因为老师说搬过去减法要变加法,所以x=2+3=5,这个过程是用规则去代替思考。
方程固然重要,相关题目在O水准大约有30%比重,A水准可能依然有10%。但大部分题目和方程无关,思考能力的培养我觉得远比知道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重要,尤其是智力发展比较快的小学阶段。
*PSLE是允许用方程的,老师一般在小6也会开始介绍方程,让孩子同一道题有两个备用手段解决。
哈哈,只要plse能用那就ok了,多谢这个信息。
至于方程式和原始方法哪个更能锻炼思维能力,这个就是见仁见智了,我的数学能力从小到大一直很强,从来不觉得那种原始方法能锻炼什么能力。
另外,解方程一个数搬到等号对面要变号这属于机械思维,没有真正想明白为啥要变。
同意楼上的楼上的。用方程式固然简单方便, 可是小学生却失去了宝贵的思考能力的锻炼。现在孩子的一些数学题,如果用方程式会很容易做出来, 可是我从来没有跟孩子提起过有关方程式方面的知识, 我自己也在尝试不用方程式来解题。
孩子做奥数题, 有个关于shortage and access的章节, 书上有一个model, 孩子照着这个model做, 很快而且很正确。可是后来我发现他其实不理解model为什么要这样子做。所以我要求他每一题重新做, 还要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认为孩子不仅要懂得怎样解题, 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解。这样才算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时候学的方程式,反正后来是只懂用方程式思考了。
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问我数学题时,我就教给他方程式的解法,看他一脸疑惑的表情,估计我说的跟老师教的不一样,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照我说的去做。
当时没想到老师不允许这么做,不懂有没有害到儿子。
小六的时候可以用方程式。
可以用方程解题,答案正确就得分,但如果计算错误,是不给步骤分的。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新加坡这种解题方法,发现它比方程更能够拓展思维能力,有时甚至比方程简单。
让孩子多掌握几种方法未尝不是好事,也能互相验算,提高准确率。
我简直无语了. 只能说感谢楼主经常来子女教育坛活跃这里的气氛. 呵呵.
有高见就说出来听听,说些阴阳怪气的话,只能让人鄙视。上过大学吗,学过基本的数学吗?
方程就是一种方法, 小学不鼓力用是因为解方程要很强的计算能力, 或整式变换能力,分数方程还要通分等等, 很多知识在小学低年级时还没学到。不过学校平时不鼓力但考试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做对就行。GEP考试或数学竞赛也不管用什么方法,做对答案就得分。
总之要用方程, 就要熟练,否则一点错误, 整题就没分,还浪费时间。
我是认为最好学校教的或方程都要会最好, 然后根据题目看哪个容易就用哪种方法。方程在设哪个未知数, 很多低年级学生有时很难做好。
有些网友看来深受存在就是合理的影响,认为既然老师这么教,那就一定有其道理。其实未必。
举例来说,高中物理是不少同学的恶梦,一旦到了大学,学了微积分,发现中学的物理就是个渣。为啥,没有微积分这个工具,物理当然不容易学明白。
个人认为新加坡的小学应用题思维方式只是不想过早学方程的不得已的办法。其实对扩展思维什么的没什么用。
其实鸡兔同笼, excess and shortage的题, 如果不打算理解它背后的解题思路, 在新加坡小学中也是有公式可套的.那也是秒杀, 不比方程复杂.
这类题在高年级也就是2,3分的小题.
这样的呀?!那可能是我对孩子要求太高太苛刻了。总是想着让他聪明的小脑袋瓜多多动脑筋,再聪明点,更聪明点。:)
正是小学低年级的算术式锻炼了你的数学思维,你在高年级才能理解方程式的意义。正是中学物理解题方法让你理解了物理原理,你在大学才懂得怎样用微积分去轻易解题。方程式,微积分只是一种在理解了基本原理之后为了解题方便使用的高级解题方法。不懂基本原理,高级解题方法会再多也是白搭。因为会用高级方法而忽视或鄙视让你懂得基本原理的低级方法,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吃了6个烧饼,吃第7个时,吃了一半饱了,于是他很懊恼的说,早知如此,我就直接吃这第7个烧饼不就行了。
我们以前好像小学也没学方程式阿,初中才开始的吧。。有谁还记得?
觉得这边的方法挺好,画好图, 清清楚楚。。
中国小学从来也不学什么model,什么画图,你觉得中国学生的数学思维怎么样,比新加坡人强还是弱。
新加坡小学低年级学的model就是中国小学低年级学的算术式(或称列式计算),画的图和中国画的差不多,估计欧美的小学也是学习类似的方法,基本的数学思维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这位网友只怕是忘记自己曾经吃过的6个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