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普遍放缓,尤其是外国人增长率是去年的一半.
预期接下来人口就按照这个规模来增长了,我算了一下,即使按照现在的增长率,到2030年坨坨的到660万.
结果就是房子堪忧,没那么多人来了.
http://www.population.sg/population-in-brief/2014/
(联合早报网讯)我国总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去年6月至今年6月间的增幅只有1.3%,是过去10年来的最小增幅。
国家人口及人才署今天发布的《2014年人口报告简要》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的总人口有547万人,比去年6月增加1.3%。
公民人口是334万人,过去一年的增幅是0.9%,增幅与前一年持平。公民人口继续老龄化,年满65岁的公民比率达到12.4%,比去年同期的11.7%更高。
截至今年6月,我国的永久居民人口是53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
收紧外籍员工的措施发挥作用,非居民人口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去年6月至今年6月间增加2.9%,低于之前一年的4.0%。
报告指出,随着新加坡展开经济重组,企业未来还将继续面对人手紧缺的压力,不过新加坡将继续亲商业,也将协助企业成长,为新加坡人创造高素质的工作机会。(本报记者:杨丹旭)
一个对比是,新加坡花了过去8年时间从450万增长到540万人口,如果2030年到650万人口,那就是要花16年时间增长1百万.
而房子的供应呢,HDB就不说了,私宅在接下来的3年TOP将达到顶峰.
看来房子还是看涨啊,还是外来人抬轿子做法,真有新意!
房子作为刚需, 只要新加坡保持吸引力, 涨肯定是迟早的。但目前的政策似乎有意要持续打压到美联储涨息结束呢。
有什么问题吗?基本没偏离人口白皮书的长期目标。
问题是,人口增长率比去年少了一半,房子倒是没有减少.
房价在人口递增的过程中还是有需求的,所以价格长期来说还是会上涨,只是若到了2030年人口达到690万就不再增长,那时拥有房产就不见得是好的投资了。
北京已经2000万,香港可居住面积小于新加坡也早已达到800万, 为什么新加坡15年后就止步在690万呢?
北京可以不停的把周围县乡编入市区范围,理论上占用河北省也只是个中央点头的事,就算到3000万也不是问题。新加坡没有地,如果要保持一定绿化比例,人口的上限是很有限的。可居住性的造地的增长率也不乐观,总不能把马来西亚的领土纳入版图吧。
新加坡无疑会成为东盟的中心, 只要人口按计划增长,到时地铁线路翻番, 连入东南亚及中国高铁系统, 到时房价如何,自己去想吧, 呵呵。
3年后房屋供应量少了很多
人口增长率锐减,这几年房子供大于求了
政策一放松,人口马上就可以快速增长。
大选年之前无望放松了
何時大選?
人口太多了,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所以坡县肯定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人多不是问题, 不过得看是什么样的人.
新加坡想的。但不可以真的拿马来西亚的国土,但可以实际利用马来西亚的国土。双城计划听过吗?就是利用到了吉隆坡,双赢!还有各种生态城。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其实,一个国家的房子不一定要靠外国人来推动的。国家发展了,经济好了,通货膨胀了,都能让房价高起来。
中国的房子也是一样,不靠外国人推高的。这几年人口没有增加几倍吧?房价增加几倍了,算一下就知道,房价和人口不是理性的成比例的。人口只是一个因素,不算关键因素。
有城市规划师指出,新加坡可以规划容纳1000万人口,新加坡的土地容积率还有上升的空间,只要规划好住房与交通,1000万人口是可行的。
不对吧, 类似的, 只不过是城市化推动, 也就是农村人口填城市.
人口多了贵了,那人口少了就便宜了,对吗?那现在农村人口少了,农村的房子能便宜了吗?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老贵了。
要不并到美联邦?大家不要服兵役了
新加坡和北京上海能一样吗?北京上海本地人要有选票早出了一堆排外政策了,人口太多必然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至于经济不好不见得每个人都没工作,但人太多到处挤干啥都要排队,这种感觉搁谁身上都不爽。还是怀念06刚来新加坡时地铁上空空的感觉
城市農村化,最後魚死網破。 陳丹青10年前就提到這點了
走极端是不好的,谁能保证07那样的增速就比保持现在的增速好?拭目以待
也可以考虑 “新加坡特别行政区“ ,一百年不变。。。。
中国富豪转战澳大利亚 年花45亿美元买楼推高房价
http://finance.qq.com/a/20140926/002387.htm
剩下的一百多万住哪里呢,酒店?
造房的速度已经超过人口增长的数量拉?
这种指责中国人到澳洲新加坡香港伦敦买房,推高房价的论调,实在是可笑。
买卖自由。中国人要买,首先要当地人愿意卖。当地人不愿意,难道中国人是拿qiang指着当地人强迫当地人卖的吗?
中国人买房子,没给当地人钱吗?当地政府没少赚房产税印花税,好么?
卖房子的钱赚得爽爽的,回头再打中国一qiang说你们中国人占了我们的地盘。
2014年公民334万,PR 53万,外劳160万。政府的目标要增加人口,是要增加公民,还是外劳?哪个比例大呢?现在PR跟公民的申请难度加大那么多,要提高公民的人口不是更难?如果是外劳的话,那跟房子关系不大吧,因为外劳也只是租房而已。
典型的钱多人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