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ZT)虽四连跌 私宅价第三季跌幅减缓

韩宝镇 报道
[email protected]
新加坡私宅价格今年第三季继续下跌,跌幅为0.6%,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季度下滑。今年以来,私宅价格已下滑2.9%,若把去年第四季的跌幅包括在内,私宅价格在过去四个季度内已下挫5.6%。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地区的私宅价格虽然都下跌,但跟上个季度相比仍有所减缓。
不过,有分析师认为,目前买家多持观望态度,卖家和发展商又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削价,对房价起支撑作用,因此预料今年全年的房价跌幅不会超过6%。
市区重建局昨天发布的预估数据显示,私宅价格指数从今年第二季的209.4点,下跌至第三季的208.1点。
高档私宅(核心中央区,CCR)继续领跌,但跌幅从第二季的1.5%减缓至0.9%;大众私宅(中央区以外,OCR)下跌0.2%,也比第二季的0.9%跌幅来得少;中档私宅(其他中央区,RCR)的价格微跌0.1%,而第二季0.4%。
第三季有地私宅价格跌幅,跟第二季一样保持在1.7%。
高力国际(Colliers)研究与咨询部主管谢岫君认为,屋主具备持有房子的能力,以及发展商具有维持现有售价的财务能力,给房价起了支撑作用。
她表示,许多私宅屋主都从2005年以来上涨的房价中获益。许多当年进场的屋主,若不是从较早的房屋交易中赚了一笔,就是已经在账面上获得盈利,因此他们都不急着卖屋。
潜在卖家也预料利率还要过一些时候才会上调,而那些有财务能力的都不太可能降价卖屋。他们也在等候适当时机卖屋,避免或减少卖家印花税(SSD)。
她也表示,发展商从2005年房价上扬以来已赚了钱,因此有能力维持现有售价或只给予买家小额折扣。另一方面,买家则预料短期内房价会下跌而迟迟未出手。这些都造成房价出现僵持局面。
世邦魏理仕(CBRE)研究部主管沈振伦则指出,市建局预估数据是根据季度的首10个星期计算出来的,还没有包括都在9月底才推出的金殿路Highline Residences和位于马林百列区内的Seventy Saint Patrick’s的销售数据,前者以每平方英尺1900元卖出140个单位,后者以每平方英尺1630元卖出96个单位。若把这些销售数据考虑在第三季市建局价格指数内,预料将不会低于0.6%。
他预料第三季卖出的新私宅介于1500至1600个,而第二季则是2665个。
ERA产业主要执行员林东荣指出,第三季有更多发展商推出项目,而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卖家印花税和总偿债率(TDSR)框架的综合效应,迫使发展商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推出项目以推动销量。价格微跌可能是价格走稳的迹象。
ERA的研究显示,新项目的销售占私宅市场销量的三分之二,转售交易占三分之一。
林东荣表示,高档私宅继续受到总偿债率限制冲击,因为贷款限制造成许多买家倾向于避免更高价的房地产。投资者也因为额外买方印花税而避开高档私宅市场。


私以为,估计还要跌5%左右就要开始企稳了。


所以也就是说,总共跌10%左右。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买的没有卖的精


港占中能打击房价, 还能拖累小新


怎样个拖法?
会不会像97前部分香港人逃来新加坡,抬高房价?


还是卖的少,好房还是能卖好价钱。


倒是觉得有些大陆有钱人会放弃香港,改投新加坡


卖的不算少了吧。


所以对新是利好消息咯?


只是跌掉了一个PR额外印花税,现金支出还是增加的。


掉一点是一点。。。


其实,这个问题不复杂, 读过点经济学得应该都明白, 供给和需求
对房地产而言,供给比较直接, 即使饥饿营销,也学不了小米和苹果
但需求就有, 普通需求, 有效需求的不同, 而有效需求到了一定的阶段,更需要测量”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了解了这一点,在数据的基础上, 走势(注意是走势,不是具体价格)不难把握

您抓住了吗?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