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zaobao……
大家仔细好好想一想。。。其实制度not so bad
赶脚小新的公积金像海上蜃楼, 水中月, 一场美梦。奏权当支持他们给自己搞福利上的37%税了。
从没觉得坡县养老有啥不好,吹嘘西方养老的人都是没在那边长居过的吧。欧洲所谓高福利国家,年轻工作时候交40%以上的个税,65岁退休,平均年龄不到80岁,也就拿15年左右的退休金,每月不过700-800欧,基本够生活所需而已,高在哪儿??
另外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东亚人的平均寿命高于西方,导致养老压力也要相应大很多。。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平均寿命85岁,香港新加坡排在前五。。都是65岁退休,日本人活到85岁=拿20年的养老金,西方人活到80岁=只拿15年,直接高了30%以上。。按人头来算 同样的钱、维持同样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够花了,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就不够花啊,这个怎能不考虑?
很多人认为公积金可以买房还贷款, 可是千万别忘了, 那用的钱早晚是要连本带利要还给他们的。神马? 用自己的钱也要还利息? 是的, 他们说。那还叫自己的钱?
也许很多人想, 还利息也行啊, 反正将来房子卖了会赚钱, 还利息奏还利息吧, 自己不用贴现金。而这种想法是以房价永远上涨为前提的, 是很不靠谱的想法。哪里的房价只涨不跌? 房价永远上涨只有一条路, 奏是继续大开门户, 放更多的外国人进来,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办法。如果没有那么多新增人口, 对不起, 他们说房价由市场决定, 你用了你自己的公积金, 你卖房那天, 无论你是賺是赔, 还本带利来! 神马? 卖房价不够还利息, 他们说, 对不起, 拿你的现金来顶!
俺有个朋友, 卖了房后, 不仅没賺到一分钱, 反而用另外的现金顶了一万多的公积金利息。还好, 他有逃跑路线, 他放弃了公民, 全体公积金走人了。只有这个办法, 才能把贴的利息钱再拿回来, 才能拿到自己的所有的公积金。
而大部分逃不走的, 如何能避免不给自己的钱发利息? 如何能拿到自己的公积金?
对, 给自己存的钱发利息, 天下还有这等怪事? 那不是说, 公积金不是成负资产了? 没错, 这奏是小新的公积金制度。
不缴才是利好啊。
如果本着政府不给国民养老的国策, 那么政府也不要干涉国民如何养老, 那么公积金应该是这样的:
1. 公司缴的17% 全进Medicare Acc., 4% 年利息, 只用于医疗, 彻底免除公民看病之忧;
2. 个人部分不缴如何公积金 ( 不要干涉或管制公民如何养老)。
这馊主意出的。连大美帝都不敢放任人民任意行事,何况新加坡这种小国。不管你怎么养老?怎么能不管呢?有点钱就得瑟的人到处都有哇。到时候满大街吃喝嫖赌挥霍一空的人等着救济,政府能不管吗?还平白增加额外的社会负担。
这哥们整天怨天怨地怨社会,可说出来的话还真没几句靠谱的。
没看懂。什么用自己的公积金还要给利息?
你用公积金交首付的时候, 和用现金交首付是不是一样的呀?有什么区别吗?
第二, 你每月用公积金还贷款, 又和用现金还贷款有什么区别吗?
第三,除非你租房子住, 不买房子。 那么就有区别, 因为租房子不能用公积金还租金。买房子, 不论是组屋还是公寓,用公积金和现金是完全一样的。
其实, 还有不同之处, 比如贷款利息高的年份,公积金贷款利息一直维持在2.6%, 比公积金存款利息高0.1%而已。
如果是用商业贷款, 可能是6%呢。
反之,在低利息年份, 可以选择用商业低利息贷款, 而存款利息则是2.5%的高利息。
===========
前不久乘出租, 司机老头抱怨政府不照顾他们,允许他们把大部分的公积金用来投资炒股,几乎亏光所有的公积金。
没有了养老金,现在不得不出来开出租。
哈哈, 政府怎么做都是错啦
公积金sa直接锁住。哈哈
用于买房子的公积金, 包括首付, 月贷, 等所有其他费用, 将来卖房子时(一定会卖的), 你不仅要还所有本金, 而且还要还本金的每年2.5%的利息。一分不少。
这里所讲的是你的公积金, 用你自己的钱还贷款给银行或HDB; 不是指HDB的贷款。
比如你用了你自己的钱10万公积金买房或还贷, 那你每年的利息是2.5%, 即2500的利息。当然你现在不用还, 帐先给你记着, 等你卖房子时一起还, 无论你房子是賺了还是赔了, 利息+本金, 一分不少地还给他们。
记住, 那公积金钱是你自己的, 不是向谁借的, 但你若用了, 你一定要还利息, 明白了吗? 即自己给自己的钱发利息。
别简单地听那些司机的话。关于用公积金投资股票或黄金, 有很多条件和限制。原则上只有普通账户余额经过复杂计算后的余额的35%, 用于股票和黄金。比如俺的情况, 奏只有不到OA余额的20%的款额可以投资股票。所以, 根本不存在神马公积金投资失败, 全部存款被花光的事。
55岁就可以提出来多余的公积金啊, 又不是永远不给你。
只要你在新加坡居住, 你总是要住房子吧?
卖掉组屋,要不要买公寓呢? 那买公寓就需要用公积金啊,
还不是一次过都用完了。
55岁, 只要存够14万多公积金最低限度,其余公积金全部可以取现金出来。
如果有组屋或者公寓(用了公积金的话),可以抵消一半的最低公积金存款。
也就是公积金最低存7万多, 其余都可以取出来。
我自己是更愿意多存一些公积金,买年金非常划算。
可惜, 有限制的。
如果你公积金OA的钱大部分已经用在房子里, 房子用的公积金算一半, 另一半达到最低存款数也不容易。你如果只有一套房, 无法卖, 如何提现? 你关于很多公积金的规定不够准确, 比如最低存款额是如何计算的等等。最低存款额MS是SA+OA。 请看下面的官方说法:
The CPF Minimum Sum (MS) is the amount you need to set aside in the Retirement Account (RA) for your retirement needs. If you turn 55 years old between 1 July 2014 and 30 June 2015, your MS is $155,000. The MS applicable to other cohorts can be found here.
What is Medisave Minimum Sum (MMS)?
The Medisave Minimum Sum (MMS) is the amount you need to retain in your Medisave Account (MA) for your healthcare needs. You can withdraw any excess Medisave savings on or after 55 years old subject to the applicable withdrawal rules after meeting the CPF MS requirement.
If you have set aside the CPF MS but are unable to meet the MMS requirement when you make a CPF withdrawal at age 55 and above, you need to top up to your MA with all or part of the balances from your Special Account and Ordinary Account to meet the MMS prevailing at the time of withdrawal.
The current MMS is $43,500.
How much can I withdraw from my CPF Account when I turn 55 years old?
You can withdraw the balances in your Special Account and/or Ordinary Account as well as the amount in excess of the current MMS in your MA after setting aside the MS in your RA. If you are not able to meet the full MS or current MMS requirements, you can still withdraw up to $5,000 of your CPF savings.
Here are some examples on the computation of CPF withdrawal.
Use the CPF Withdrawal Calculator to estimate how much you can withdraw and the amount that you need to set aside in your RA.
按现在的规定, 你至少要有155000/2 + 43500 = 121000。其他的余额才可以提。而这只是现在今年的数字, 过几年MS上20万时, MMS上5万时, 至少15万被扣住。其他的剩余又有多少? 10年后, MS+MMS可能上20万, 哪还有余额了? 其实最可怕是年年上涨的MS和 MMS啊!
我说的14万多是退休户头,现在提高到15万5,当然, 还要存4万多的特别户头, 作为医疗用途。
我没有提这4万多, 因为本来就是特别户头, 不能用于买房的。工作几十年, 存款随便也足够好几万的了。因为特别户头利息也高。
就是这15万5的退休户头最低存款, 如果你有一套房子, 组屋或者公寓, 可以抵一半的最低公积金存款。
也就是7万多不到8万。就算加上特别户头的4万多, 一共也就13万不到。
你现在40来岁吧,再工作15年,一年存7~8千, 加上利息,15年以后很容易就够20来万了呀。
我同事里面,50来岁的新加坡人,只要是做技术的,每个人的普通公积金存款达到50多万以上。
他们当年的组屋很便宜,所以普通户头可以存很多钱。
你们来的晚, 组屋贵, 每月还贷款把普通户头的钱都用完了。
但是,特别户头的钱用不上, 都存起来了,利滚利还是蛮可观的。
再说了,如果用现金买房,难道你住着房子, 现金可以出来, 不也是套在房子里了吗?
我32岁才来新加坡, 中间读书几年没有公积金。
前几年又工作半天, 公积金也少。
公积金也基本上用来买房了。
不到50就退休了。
就我这样的,公积金总存款已经有17万了。
每年的利息有接近8千元。
再过5年, 利息收入有4万呢。
公积金总共有21万。
按照现在的最低存款,我的组屋可以抵一半的公积金,只需要13万,
就算每年提高最低额度,16万吧。
我还可以取钱出来呢。
当然, 我不会取出来, 还会往里加钱的。
不过,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很难存公积金,
一方面公积金收入是固定的,而房价越来越贵, 普通户口还贷很吃力,
没有任何结余。
另一方面, 每年提高最低公积金存款额。再过15年,真的是没有多余公积金可以取出来的。
也许你和你的同事收入比较高。估计你可能读到博士了,, 比较稀有。本地很多人没有那么多高学历, 也没有高收入, 公积金是个负担。
你说你的17万, 是在用了OA账户买房后的, 说明你月收入肯定过了5000那个顶限了, 高收入啊。
俺总感觉, 用公积金还贷, 等于5%的利息( 不用会得2.5%, 用了倒贴 2.5%); 用现金还, 是1%+的利息, 区别还是很大的。
反正, 同一个事物, 不同的人, 总有不同的看法。
严重的同意你的说法。。。。
其实雇主缴13%,自己缴20%,如果说自己缴的部分不需要存在CPF里,可以自己用,那么不同人的命运会不同:
1. 善于投资,并且投资年收益率在4%以上的人,自己运营钱是更赚的。
2. 不善于投资,年收益不能在4%以上的人,自己运营钱是赔的。
3. 但是政府最担心的事,很多人更善于消费而非理财,这20%给他们,确实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这些人老了怎么办?如果这些不把养老放在心上的人,到了退休却只有不到10万存款,怎么活下面的20年?
如果政府管这些人,那就只能是用更高的税率去迫使工作的人去养活这些年轻时挥霍年老时伸手要钱的人。到时候工作的人会怎么想,这样是否公平?如果政府不管这些人,那么这个社会就要做好心理准备:那就是有人会饿死,大街上会有更多乞讨的老人,更多老人没有钱看病,更多老人要向自己的子女要钱(比如每月2000),总之就是更多的社会问题。
其实政府是否会放开CPF的自由度,取决于人的消费习惯。政府要对一旦放开,第3类人所占的比例做预估。如果是工作人口的5%,那么也许这个社会还负担的起;如果是30%,那恐怕让第1和第2类人去养这么大不够养老金的人口是会引发很多不满和社会问题的。
其实如果一个人的收入不是高收入,那么他所应该对应的生活水平也不应该是高水平。如果一个人真的学历或能力不行,工作很多年一个月还只能赚3000,然后还想着最好能把CPF扣的那600拿出来花好提高生活水平,那到老就剩着那点养老金,会发现可能连5年都活不下去。你现在每月只有2400现金拿,至少你退休后还每月有1800左右。你如果现在想每月拿3000,那你退休后每月就只剩下600拿了。(40年多600/月相当于20年少1200/月,粗估)
这和是否高学历没有什么关系。我刚来的时候薪水不到2000呢。从来都不是高收入。
新加坡本土的本科生, 毕业3~4年,多数的薪水都有4000左右。
POLY毕业生,则有3000左右。
POLY以上的毕业生占50%了。
而且现在新加坡的月入的中位数是多少了呀?
问题不是公积金有多少, 而是你认为公积金不发给你现金, 你亏了。
你说的用公积金买组屋利息吃亏了。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用公积金买房子比用现金买房子利息上吃亏的说法。
十几年前买组屋,向HDB贷款, 利息是2.6%。
而那时候商业贷款利息是6%。如果你向银行贷款, 利息就是6%。
谁亏谁赚呢?
最近几年,商业利息很低, 只有1%。HDB贷款利息则维持2.6%。
你可以退出HDB的贷款, 换成银行的低息贷款。
只是,换了以后,如果将来银行利息涨了, 你不可以再回头向HDB申请贷款。
因为一个家庭只能最多向HDB优惠贷款两次。
注意,向HDB贷款是优惠政策,并不是你想要就有的。
却被你说成是吃亏了。
不懂你怎么理解的。
另外,假设你到55岁有20万公积金,你可以全部取现金出来。
我很想知道, 你取出来准备用来做什么?
我的想法很简单,这20万取出来也没有很好的渠道投资,
不如存在公积金局, 每年4%的利息, 首6万还有5%的利息。
就当成是买国债呗。安全高息。
现在这么多人手上有点现金都不知道怎么投资呢。
我给你算了我55岁将有21万公积金。我不取出来, 等到65岁,利息就有将近10万了。
扣除大约6万医药公积金存底,25万如果买年金的话,
每月可以领取2300左右直到呼呼了。夫妻二人就有4600。
我觉得比我自己在55岁取出那21万公积金安全划算多了。
同意。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自己规划养老的。
所以退休金还是能保证最低养老,是有必要的。
虽然对于有能力,能投资的人来说,交公积金是不划算的。但是既然都有能力了,那么这一点点钱也就不算什么了。
如果你不卖房子,那么你也不需要还所谓的“你自己的公积金的利息“, 不是吗?
如果你卖了房子,你的公积金基本上都会超过最低额,那么这些利息你都可以取出,所以你还是没有损失啊!
所以你说的这个事实其实并没有对你造成损失啊!
现在男女退休年纪是多少岁了,还有退休后每月拿的退休金大概多少怎么算出来?
难道是我理解错了?我理解是,55岁时,提取公积金后的余额,被政府用来马上就给买了保险,没有利息可言了。而保险的年金,到65才可以支取,这10年间,钱都被保险公司支配着,跟政府没瓜葛了。
如是按你所言,那把钱放cpf蛮划算的。
俺从始至终没有比较银行贷款vsHDB贷款的情况。
俺讲的是用自己的公积金vs自己的现金, 还银行或HDB贷款的情况。用自己的公积金还贷款, 自己不仅要付银行或HDB的贷款利息, 而且还要付公积金局利息; 而如果你不用公积金买房, 不仅不还公积金局利息, 而且公积金局会给你利息。
两码事啊, 希望你能明白。
55岁以后买了保险, 没有利息?这个我不知道呢, 可否给一个链接
“用自己的公积金还贷款, 自己不仅要付银行或HDB的贷款利息, 而且还要付公积金局利息”
为什么要还公积金局的利息呢?
怎么还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就不用公积金买房子罗,
用现金买好了。 公积金存到55岁,多余的都提出来。
我也不清楚,只记得政府给算过一笔账,说如果现在55岁时,退休户头拥有规定的最低存款,65岁时便每月可拿1200元左右年金。55时便已经参加强制的年金保险了,我理解,这钱已经被保险公司拿走了。
嗯, 你的分析有道理~
你刚来就2000月薪, 整因为你的高学历(至少本科吧)。
毕业3,4年, 本科薪水上4000, 大专上3000, 俺赶脚没这么容易吧。要看人, 学校, 专业, 公司, 行业等因素。
有一种说法是, 公积金会员有3/4的人, 他们公积金余额达不到77500。
关于具体的统计数字, 官方没有明确说法。只有下面的官方说法:
The clearest answer came from Mr Yee Ping Yi, CEO of the CPF Board, last week. At the Forum on CPF and Retirement Adequacy, organised by the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Mr Yee revealed that the median cash balance of ‘active’ CPF members aged 55 in 2013 is $126,000.
However, this is only half the truth as this $126,000 includes “savings withdrawn for accumulation of housing assets”. In fact, when you look at Annex I of the CPF Annual Report, you can see that the median balance would be between $100,000 to $150,000. Again, this “include amounts withdrawn under Investment, education, Residential Properties, Non-Residential Properties and Public Housing Schemes”.
你给我举一个例子算一下, 我才能明白。
比如,一个家庭买了一套组屋,32万。
公积金首付6万4, 向HDB贷款分20年还完。每月还1370。
20年后, 房价不涨不跌还是32万。
屋主卖掉组屋, 得32万, 公积金全数归还到公积金局的个人普通户头。
屋主实际花了 64000+1370*12*20=392800
那么还贷利息是7万2千8百元。
你的意思难道是, 屋主除了归还卖屋子的32万公积金以外,
还要额外再交7万2千8百元的现金给公积金局?
如果没有多余的泥? 那些月收入1千, 2千的人肿么办? 还是问题啊。
不对啊! 那39万是本金, 在此基础上还要再算2.5%利息!
这奏是问题的关键! 这奏是俺 “用自己的钱, 还要付利息”的说法。
而如果不用这些公积金买房, 政府会付给你利息。一正一负, 多少钱?
因为哈, 有一半的成年人是妇女。
而全日制工作的可能达不到一半。 至少1/3是全职妈妈,
还有一些是半薪工作。40多岁不工作的也比较多。
这部分人公积金是非常少的
蓝领工人公积金也非常少, 这部分人可能也占40%以上了。
我觉得, 政府帮他们管理公积金是为他们好呢。
也许你认为是高薪者交高税, 然后给低薪者高福利比较合理。
以前外国人拿EP 的也要交雇主雇员公积金, 各20%。
后来就是有人抱怨现金少, 要求不交公积金。
政府就决定所有外国人都不交公积金了, 雇主雇员都不交。
PR第一年只有5%, 以后每年递增。
那些EP气死了。PR也少了很多公积金存款。
如果政策不改, 你们这些后来的EP, PR 可以多存很多公积金呢
房子付清了卖掉还要归还利息? 那如果卖了再动用CPF的钱买房子吧
义顺说的是, 银行利息比cpf低的时候。千万表拿cpf去还清房贷。 以为是没利息了,其实还清了利息更高
这个我明白,但是我不太明白为何要归还CPF的利息?能给个example吗?
这个不大可能吧。我曾经买过一套二手组屋,
5年后卖掉,房子增值3万6。
好像没有印象还要还公积金局额外利息呀。
谁卖了组屋还了额外利息的可以来说说。
如果是这样的话, 我绝对不卖我现在的屋子了。
你那7万多利息, 是你用公积金还给银行或HDB的贷款利息, 跟公积金局收的利息没有一点关系。
公积金局不给贷款的。别混淆公积金CPF(或CPF Board)与建屋局HDB两个概念。
你还要另还公积金局每年2.5%的利息。
那房子卖了,马上就入手另外一个房子,那公积金怎么操作呢?例如,像你所说,房价跌了,房子卖了,要把用公积金还房贷还有首付加上利息全部还给cpf,但是要补现金,但是手头现金不够。准备新入手的房子,需要用cpf买,这个咋操作?不还回去就买不了下一个了,是吗
我以为向HDB公积金贷款,就是向公积金局贷款呀
2.6%的利息就是还给公积金局的。
难道说, 贷款给我们的是HDB, 不是公积金局?
不过向银行贷款确实, 我们还给银行利息,而不是公积金局。
还要还给公积金局7万多利息。
ok, 我明白了。
这7万多利息,应该是还给公积金局自己的个人户头吧,还是自己的钱。
并不是给了公积金局了。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回去细查你与公积金局关于你那套房子的所有交易单据或文件, 你肯定给公积金局还了利息的, 跑不掉的。
如果你现在还在用你的公积金还房子贷款或首付, 无论组屋或私宅, 你登陆自己的公积金网上帐号, 你会发现, 所有的欠他们的利息, 政府都一分不少地给你记录在案, 奏等着你将来还吧。
请深刻理解”用自己的钱, 要付利息”这句话。
我已经知道要还本息这个说法了。
问题是, 还的利息是在自己的公积金账户吗?
如果是, 那还是自己的钱, 只是暂时拿不出来而已。
所以,再次用CPF买房,这个利息就break even了,是这个意思吗?
还公积金局的利息, 不一定有7万那么多, 因为39万是常年累计的, 不是一次性的”借款”。
利息当然进自己的账户, 可是自己拿不到, 又有何用?
用了cpf的钱买房子,卖房子后,需要连本带公积金的利息全还回去,跑不了的。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我举例哈
32万的组屋屋主已经还完贷款, 现在卖掉, 得60万。
屋主连本带利息还了39万多。 但是本金是32万。按照道理屋主可以取出28万盈利。
可是公积金局要求再归还7万多利息到屋主的公积金账户。, 也就是归还39万多到自己的公积金户头。
屋主只可以取出21万现金。
但是, 如果屋主再买新屋子在留存了最低公积金存款以后,
仍然可以用归还的39万多公积金来买新房子。
不买房子, 等到55岁还是可以取现金出来的。
只是钱放在不同的地方。
公积金局要的是保障公积金会员留足最低公积金存款而已
你说来说去就是计较那20来万最低公积金存款拿不出来呀。
政府都講了,要以房養老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合理。没什么好计较的。最后钱还是自己的。
“请深刻理解”用自己的钱, 要付利息”这句话。”
你似乎刻意的避重就轻的误导网民以为利息是入公积金局的口袋。。。。
嗯, 大致是这个意思。 现在没有20年, 30年的
就是永久的年金。每月拿少一点。10万年金每月拿900多1000这样。
男女因为寿命不同, 有一点差别。男的拿多一点。
如果CPF裡面沒有錢呢?
你的例子举得太好了。俺还有更好的, 3.5万买的, 87万卖掉, 不仅白住40年, 而且賺了80万, 欧耶! 绝对够养老的! 太爽了。
哦。 还是可以选择的。
我举的例子只是说明钱还在自己的账户。
当然, 你的意思是房子跌价了,还要交现金填补公积金。
我可能比较自私, 只考虑自己比较有利的。
没有考虑那些穷人。
如果房价跌了, 就不要卖屋子。
自己住还可以出租一两间房子, 每月租金怎么说也有几百1千多吧。
香港有30%多的人住公屋, 廉价租的政府房子。面积很小, 20多~60平米。
这些人没有自己的房产, 怎么养老呢?还有接近20%的人向政府买廉价屋,但是以后要平价卖给政府, 不能盈利。
是要归还利息的啊。
Sale of Property & Refund of CPF under PPS
Q: Can I sell, mortgage or transfer my property that has been bought with CPF savings?
A: Yes, you can. However, you must obtain the consent of the Board before the property is sold, mortgaged or transferred. When the property you bought with CPF savings is sold or transferred, you have to return the CPF savings withdrawn and the accrued interest to your CPF account.
http://mycpf.cpf.gov.sg/NR/rdonlyres/58772607-FE6D-43F5-9A65-EC249646B4A7/0/SaleofPropertyandRefundofCPFunderPPS.pdf
恩,明白了,之前我还以为归还的利息拿不回来。原来还是在CPF里头。
譬如買了房子後,移民了
1. 本来说好的, 55岁时CPF可以全提出来; 现在不行了, 有最低存款额了, 10年以后估计MS+MMS至少20几万, 那是必须的。问题是如果人活不到65岁, 75岁, 85或95岁, 那剩下的钱还是那个人的? 人活着时为神马不能支配自己的钱? “人一有钱就马上挥霍, 之后没钱奏向政府要”是一个假命题啊。你喜欢存在那里, 别人喜欢拿出来。拿或不拿, 为神马不是个选项, 而是强迫?
2. 用自己的钱, 要付利息, 哈哈。
3. 在你眼中轻松20几万跟玩儿似的, 在很多人眼中, 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低学历, 低技能, 失业, 生病, 灾难, 其他事情等, 都可能使收入停止。
存15万cpf,养老的时候才1200新币,还是20年后的1200新币(不知道到时米多少一斤的),估计只够苟且的活着,6000人民币,放到中国现在的退休金都不算高,我妈工厂的工人,现在退休都有3000了。
公民,買了BTO,移民了,CPF是0. 是不是以後就沒有退休金了?
20年后肯定不止155000了。按现在这么个涨法, 加上通胀, 20年后, 最低存款25万都有可能。
奏是个大坑啊。
國內要交金,但是以後估計國內也沒有那麼好退休了
對。但是有貪欲,想3邊拿。
问题是很多人存不够25万啊。
那時候2K,估計價值現在的400
绝对是个大坑,用cpf的钱盖hdb,在卖给你(最近的bto价格是一路飞涨)。然后再贷款给你。简单的说,用你的钱盖楼再贷款给你。
按照房子还贷20,30年,到55的岁的时候很难有15万的MS,估计到我55岁的时候ms 是20万了。因为最大户头OA 几乎是空的。打工了一辈子,养老都没了。
國內交金了嗎
你和yishun的看法属于是鸡同鸭讲。
你的角度是从社会整体负担的角度,他/她的角度是从个人利益,更进一步地说是穷人的个人利益。
CPF是什么?其实类似人寿保险,就是那种每个月都放一笔钱去银行/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到了一定年份了,投资机构再退回本金加利息。
CPF的原理其实就是类似这个。当然,CPF的具体运作和人寿保险是不同的。最主要的差别是CPF是强制性的,后者是自由选择。香港的CPF名字直接就叫强积金。
CPF的存在首要目的和功能就是维持社会稳定,因此各种限制条件是必须的。
但在反对人士的主张中,CPF的钱是自己的。他们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基于这点。从这点衍伸出去,从CPF去买房子的钱要付利息,要设定最低存款额,等等一切限制性都是不应该的。
两种看法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特别是那些手上缺钱,CPF却有大量CPF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是不能接受的。
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对CPF产生意见。因为社会的现实是穷人是比富人多的。
在欧美发达国家,因为有配套的养老福利(前提是高税率),因此这种冲突会被缓解。而新加坡因为是低税率,没有配套的福利,因此缺乏缓解的空间。
可见在新加坡,两者之间的冲突会越来越严重。
“人一有钱就马上挥霍, 之后没钱奏向政府要”是一个假命题啊。你喜欢存在那里, 别人喜欢拿出来。拿或不拿, 为神马不是个选项, 而是强迫?
这不是假命题,从整体的角度来说,是客观事实。比如抛硬币,对某个人来说,他去抛几次硬币,结果是未知的。但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正面和反面的几率是50 50。
如果允许公积金的钱自由提取,究竟是被花掉,还是会妥善理财呢?对某个人来说,也许花掉,也许妥善理财。这是看个人,是随机的。但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这钱被花掉的可能远远高于被妥善理财的可能性。更何况,越是呼吁CPF的人群,其实越是需要拿CPF来花的人。因此,”人一有钱就马上挥霍, 之后没钱奏向政府要”不是一个假命题,而是可能性非常高的结果。
是的要还利息的。我们之前卖了5房换4房,公积金多还了10万的利息。还好房子有赚到。
要搞清楚这不是私人恩怨,不是两个人签个免责合约就行了的:你说要拿的,你拿了后出任何事情都不管我的事啊。
没有哪个政府敢对人民说这种话,出了事还得管。
底子越厚的国家对放任人民自己理财反而越保守,譬如纽澳西欧,那是把老百姓的薪水干脆一把抓过 40-50%,放我这儿,我替你保管,等你老了,有饭吃还能下馆子。新加坡其实是相当平衡的了,替你保管一点薪水,等老了保证你吃杂菜饭,想要吃好的?自己想办法理财吧。
楼上诸位不要忘了CPF不管个人还是企业交的都是免税的优点。。。
也不至于那么悲观。现实也是可以改变的, 大家不懈地争取吧。至少要争取减少MS, 增加55岁可提出的比率和总量。
搞个全民公投得了. 如果不想存公积金, 则没有任何特别福利, 到时候饿死也不能找政府, 可行吗?
如果从饿不死的角度看, 自己有房住的情况下或没有居住成本, 以现在的物价水平, 每天15元足够。那么每月给500元最基本生活费的公积金养老奏可以了。那么公积金的MS也许可以减少到7万左右。
除了MS+MMS, 其它所有的多余的款额都应该让公积金会员选择, 是提出自己管理还是继续存在公积金拿高利息。
这也许是个折衷的好办法。
公积金制度是帮忙大家提高收入
雇主也出了不少钱啊。。
有啥不满意啊。。。。:)
没太看懂你说的3万多。俺的理解是, 5000封顶, 即每年最多可存入公积金 5000X0.37X13=24050, 大致奏这个数。
不可行
那些不存公积金的,就算赌咒发誓签字画押按手印写血书,信誓旦旦说饿死也不找政府的,
在花完自己的钱后一定会去找政府
逼迫政府用纳税人也就是勤奋工作,勤俭生活,不乱花自己钱财的人的血汗钱,去为他们的挥霍买单
东哥, 俺不是穷人一枚吗, 差钱啊。
听说天价BTO的价格里有60%是土地成本啊, 好像那个大部长说的。
房价上先賺上一大笔, 再HDB贷款接着賺, 再还公积金利息2.5%, 月月杂费, 年年房产税, 无穷无尽啊。
真愁人啊。
我对公积金逐年提高最低存款额也有一些看法,
还有就是某些病人都快要死了, 却不能取钱出来治病,公积金原本的目的是帮助人民管理财产,
结果却使得一些人在最困难的时候用不上自己的钱。 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和完善的。
至于, 你说人民把钱取出来以后挥霍掉是假命题, 那是你不了解新加坡人。
你以为都是你这样的会过日子会打算会投资的?
穷人,之所以穷, 除了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之外,
更多的就是没有计划的, 过一天是一天的。
有些人取了公积金出来赌博, 包二奶,很快就把钱花光了。
我一个前同事, 以前是船员, 收入非常高,他又好多信用卡。
可是呢,大把花钱,后来失业导致欠了几家银行的钱还不了。
他有三个孩子, 老婆没上班。他选择每月分期付款还这几家银行。
他白天做安全官,2500的薪水全部用来还债。
晚上去某庙里守夜, 薪水1000元用来养家。
一家5口靠1000元过日子够苦吧?
可是, 他每月还花400多买多多马票什么的, 指望发财。
还会偶尔租一辆汽车玩一两天。
每个月的25号就没有钱吃饭了,向我们借钱。但是, 这人很好,借了都会还钱的。
三个孩子都读中学,POLY的。我劝他,让老婆去工作,随便做什么都可以赚1000元的。
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又生一个老四。
当然,他们的老大快要毕业了,可能会帮助父母养家吧。
我看报纸, 时常看到一些散工, 工作不固定, 收入1000多元, 养育3~4个孩子。 老婆都不工作的。
不反对cpf的制度,但是MS这么高,看到到65岁只能拿1200,瞬间萎靡了。1200,,,够等死。最可恶的是BTO起价真tmd快,10年前4房bto只要10万,现在最便宜的也要30万。位置稍微好点的就不用说了。政府老是说是因为东西起价了,油价有起3倍吗,钢铁水泥有起3倍吗?最近好像还掉价了,还有,人工有起3倍吗?人工是有起点,政府WP 的levy已经到1000/m,连女佣税都不放过,还鼓励人民生育呢。生了谁来照顾,让老婆待在家,傻了,又没cpf养老了。
有孩子的家庭应该取消女佣税,支持这点
别那么悲观,1200至少还能吃上杂菜饭,不至于有人会饿死,政府对人民的基本义务就算是尽到了。想过好的生活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常年的累积,如果自己没有规划,CPF那点钱即使拿出来对生活也不会有什么改变,CPF对新加坡人来说是个福利,没有CPF就没有HDB,没有HDB就没有居者有其屋,没有居者有其屋,没有杂菜饭,就没有稳定的新加坡,所以,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且行且珍惜”.
你举的那个同事的例子, 听上去他好像没去政府那里又哭又闹, 而是积极生产自救,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恰恰证明他懂得找政府也没用的道理。
至于其他国人包二奶, 赌博, 找乐等挥霍钱财的事情, 每天都在发生, 还少吗? 不是吗? 那又是如何解决的?
实在不让55岁一次性全拿, 奏不能分几次吗? 比如跟世界杯似的, 4年一次, 一次25%, 16年拿完。
为神马奏不给? 到底是神马原因?
确实有新加坡人卖掉房子挥霍一空然后跑去HDB要廉租房的
HDB的人说我们照顾的穷人不是你们这样的,我们不鼓励国民像你们这样做,他们就理直气壮的威胁说要投诉到报社。。。。
是不是说退休户头的最低存款部分每年还可以拿额外的利息,这利息从55岁起可以每年提取吗?
小坡这种低福利低税收国家,强制保险基本是不二的出路。
亚洲人,不储蓄的,不多。
但欧美国家,高福利高税收,倒是有很多人不储蓄。
除了强制保险,自我储蓄,亚洲人还喜欢买房,走哪都买。
追根,估计是以前都穷,穷怕了。国家和人民都有恐惧心理。国家也怕以后会有又老又穷的人“啃国家”。
cpf 在n年前55岁可以提完的。后来的总总社会问题才演变今天的MS.
那么55岁以后再进那三个户头的cpf可以拿出来吗?
那cpf就相当于工资的一部分了,可以随时取出如果愿意的话,很好。
这点同意。
不过到底MS多少才是合理,这个需要讨论。
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工作,55到65岁之间该怎么办啊?
靠拿出来的超过MS的部分过活吗?
我很纳闷,新加坡在2012年被报导是全球家庭百万富翁密度最高的国家。
除自住房和奢侈品以外,有超过100万美金资产的家庭占17%,这个比例这两年还在上升。
接近20%的家庭有可支配资金100多万美金, 也就是125万新币。
我们新移民,只要是技术人员,在新加坡工作20~30年,一般都是在新加坡人的前20%吧。
还需要担心或者说在乎25万公积金是否在自己手上握着?
看来还是要努力存钱,才能55岁退休啊!
不然只能去foodcourt刷盘子了。。。:'(:'(
Zuo 的人有两类:
1 真缺钱的,提取 CPF 或许真能帮助他解决某些问题的。可是法规制度不会为一小撮人而特列。
2 为反对而反对。自己的利益比天大,其它什么理由都免谈。譬如芳邻公园的那帮人。
说到芳邻公园的那个女的,22岁,不想着怎么赚钱,而嚷嚷还她CPF. 不太理解呀!
对于第一类人,我认为政府应该有具体的条例照顾真正有困难的人。
至于第二类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和政府对话, 让政府制定更符合人性的政策, 对人民是福音。
但是一味的质疑政府, 看不到政府的诚意,就另当别论了。
我是说多数呀。 当然只有一个人工作, 存款就比较少。但是中国人都很会存钱的。没有100万, 几十万都有的。
你看让儿女出国自费留学,只是怕孩子考不上顶尖名校,考得上,不少家庭几十万也出得起
其实新加坡的CPF制度和操作真没什么可以质疑的,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应该是最适合小国的。
就连最喜欢给 PAP 到处挖坑的 WP,都没怎么拿这个当话题来攻击。可见只要有点公民意识有点社会责任的,都不会强求个人利益最大。
俺奏是穷人, 所以真在乎那20几万啊。本来说好55岁全提, 为何说改奏改, 而且年年提价制造个人拿不出的困难? 为什么退休了不让俺支配自己辛辛苦苦賺来的钱? 你利息高, 可是俺不需要啊。
都存了几十年了, 又不是别人的钱, 每一分都是自己賺来的, 为神马不给? 实在说不过去。
我觉得你是刚来不久, 薪水不高,开始几年EP和PR都没有公积金。又遇到房价猛涨, 目前看来确实是不爽的。
过几年,十年再看, 你会有不同的想法, 我觉得。
呵呵 他来了很久了。。
。。。:)
手上有一堆开需。。。
义顺哥被质疑了,快把秒杀CPF的4%的赚钱方法分享出来。。
看你那么着急的想把CPF变现。。
还不简单,50多岁时割了与新加坡的联系,拿CPF走人,难不成入籍了?如果是就悲哀了。
我这几年每年都去CPF存钱。
东哥又来取笑俺来了, 你咋不知道哥欠了银行一屁股债啊; 等那利率涨起来, 那钱都是银行的呀。
小五子, 那钱是哥用来过日子的, 和供孩子娶媳妇买天价组屋用的。
纠正一下,公积金三个户头利息分别为2.5%,4%,4%,每个户头的前2万增加1%利息,也就是3.5%,5%,5%,注意这是三个户头的前二万,所以公积金的利息并不高。
主动把现金存入公积金户头,还不如换成人民币寄回中国存5年期的定存。yo
如果有普通户头,普通户头的首2万附加1%的利息,特别户头首4万加1%的利息。
如果普通户头没有钱, 那么就是特别户头首6万加1%的利息。
Additional Interest of 1%
As part of the government’s efforts to enhance the retirement savings of CPF members, an additional 1% per annum interest will continue to be paid on the first $60,000 of a member’s combined balances, with up to $20,000 from the Ordinary Account (OA). This works out to be 3.5% per annum earned on the first $20,000 in a member’s OA, and 5% per annum earned on the first $40,000 (up to $60,000 if no OA savings) in a member’s SMA and RA. Around 60% of members are effectively earning 5% interest on all of their Special, Medisave and Retirement Account savings.
交公积金还可以免税。
是他们攻击了也拿不出解决方案。破容易,立难
交公积金的部分可以扣收入税
比如10万收入,来自薪水的公积金最高是30400,这部分收入是扣税的。
然后每年你自动交公积金的部分也是扣税的, 假设每年自动交6000公积金,
总共36400扣税,
100000-36400=63600需要交收入税
当然啦, 6000公积金能免的税不过几百元。
交进去,就很难拿出来了。
应该是30600. 公积金顶限是每月5000, 5个月花红。
自己填补也可以扣税, 但是每年有限制。
薪水的公积金部分,顶限是 30600。扣税最多也就是30600,
如果你要拿出来的话,55岁可以取出来多余的部分。
55岁时都不懂贬值成啥样了。
想了想,自动填补的部分应该是包括在顶限30600里面了。
刚才查了,每年可以自动填补7000元。
如果自己的公积金达到定限了, 可以给配偶填补7000元。
40多岁的人才会填补公积金。年轻人谁这么做呀
他们的解决方案就是他们想从CPF户口提钱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允许他们提。
顺便说句,他们也认为新加坡政府赚的钱(包括过去累计的储备金)也该拿出来按人头分一分。
不是当家的嘛,就像你们家孩子说我们家住三层楼为何零用钱这么少,可能还比不过班上某些家住HDB的。(打个比方)
新加坡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算是左派?
俺的心情是复杂的。要说按人头分钱,咱肯定不吃亏,哈哈。CPF的钱要是能自己把握,我觉得应该有信心回报率会比CPF的利息高。因此从个人利益出发,俺是赞同某些人的主张的。
但俺怕的是,按照某些人的主张,会不会将来造成社会动荡?纠结啊。
Overall
rank [4]CountryOverall life
expectancyMale life
expectancyMale
rankFemale life
expectancyFemale
rank
1 Japan84.682187.32
2 Andorra84.280.8887.61
3 Singapore84822873
4 Hong Kong (PRC)83.882285.65
5 San Marino83.58228511
6 Iceland83.381.4685.29
7 Italy83.180.41085.84
8 Sweden8381.4684.613
9 Australia8380.5985.56
10 Switzerland82.880.41085.47
11 Canada82.580.41084.613
12 Spain82.579.5158511
13 France82.379.41985.29
14 Israel82.180.2138419
15 Luxembourg8279.51584.515
16 Norway81.980.21383.622
17 New Zealand81.779.4198419
18 Austria81.578.52484.515
19 Netherlands81.579.51583.525
20 Ireland81.479.22283.622
21 Cyprus81.279.12384.318
22 Germany8178.52483.525
23 Greece8178288419
24 South Korea8177.53084.515
25 Malta8179.41982.632
26 Belgium8178.52483.525
27 United Kingdom8179.51582.533
28 Liechtenstein80.777.82983.622
29 Taiwan80.6782883.228
30 Lebanon80.578.92782.538
31 Portugal8076.93782.831
32 Slovenia8077358330
33 Costa Rica79.878.32781.339
34 United States79.877.43282.235
35 Finland79.676.12883.228
36 Chile79.576.53882.533
37 Denmark79.577358236
38 Cuba79.477.43281.438
39 United Arab Emirates79.277.23481.240
40 Brunei7977.53080.546
41 Barbados78.576.23980.845
42 Kuwait78.275.54180.546
43 Czech Republic7875428142
44 Panama77.874.6448142
45 Poland77.573.55181.537
46 Croatia77.574.54580.546
47 Dominica77.575418052
48 Uruguay77.374.24880.449
49 Mexico77.274.24980.250
50 Maldives77.276.23978.273
life expectancy 前50名只有10个亚洲国家,何来西方寿命低之说?
义顺说的大体方向是对的,用公积金还贷款,卖房后,还贷的本金+贷款利息都要归还公积金户头,还要加上这笔钱如果存放在公积金户头所赚取的利息(2.5%)。
不过,指出一个错误,向你贷款的是建屋局HDB,不是公积金局CPF board,所以贷款利息不是被公积金局赚去的,是被建屋局赚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