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留新还是回国

只是想看看大家会如何选择。

新加坡有房有娃,待在一个大公司。月薪一万,福利齐全。非管理层,没有一点点升职的可能。国内一线城市给同等待遇,manager甚至小点公司的话Director头衔。

有必要折腾吗?不折腾不甘心,折腾又怕职业风险最后后悔。


公民还是PR? 国内同等待遇是税前还是税后?


如果只是一样待遇,只是给了头衔的话,果断不考虑。
好吧,我就是个不思进取的人。


回国,两年后你会发现你的圈子大很多,猎头屁股后面追。
留新么,两年后和现在差不了多少。。。


你的身份呢?如果是外国人的话,这边的福利又享受不到,也没啥放不下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是要自己权衡利弊,侧重点在哪里?小富即安,那就留在新加坡别折腾了;不甘于现状,赶紧折腾否则以后会后悔的。不要考虑的细到每一点或每一个方面,没这好事,想得越细你也就越不敢改变!


你给这点信息别人很难给建议。大家只能套自己的情况发表点感想而已。

财务上得全盘考虑 – 现金加福利税后比较,住房和小孩教育也是大头

职业风险多大?老婆孩子高不高兴?自己的圈子在哪里? 以后还想不想回来?

一家子人不是说走就走的。


如果lz是男生,并且还年轻,支持折腾!
折腾够了还想回新,回来就是了。


LZ只身一人回国,其他留守坡县,可进可退


补充一下。我不是公民也不是PR,来新的日子不长,圈子主要在国内。税前收入一样,那么也就是说国内拿到手的还会少一点。这倒是其次,就是职业风险会比较高吧,然而职业发展会有可能。在新加坡会稳定,然而再待10年也就是这样了,基本混日子。国内可以选上海或深圳,在那都没有房子。老婆小孩暂时都没意见。 没错这个主要是自己拿主意,不过我想看看其他人会怎么想。


这样的话要是我可能考虑回去:
圈子是很重要的原因,我跟你差不多,同学朋友都在国内,所以有时觉得新加坡很无聊
生活成本国内还是低些,朋友刚回上海,浦东租了个190平不错的房子也才一万三,似乎深圳更便宜
可以考虑拿个PR走,实在不行方便回来


不捞个PR回去,你算白来了。现在人口政策越来越收紧,以后你都没有什么机会拿PR了。很多牛人申请PR都被拒绝了。不像以前,保安都拿到PR了。
还有,孩子教育,国内的应试教育和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有些差别的,新加坡政府有钱,教育投资比较足够,比较个性化一些。
老婆孩子在新加坡的话,就别折腾了。如果一个人回去,老婆跟人家跑了怎么办呢?这个解决了,其他问题不大。


新加坡的PR真的没什么兴趣。


我也建议捞个PR先  虽然没什么兴趣 但是也不至于耽误你的事

至于上面  要是这个1W收入靠谱我倒是支持呆在这里 这个收入加上适当的理财 比在国内一样的薪水呆的舒坦


男生的话,果断支持回去!


有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建议拿offer回去


没错会舒服多了,就是没有发展前景。


月薪一万,福利齐全,很不错了,当年我来新加坡,每月拿600新币,过得也挺开心,还想方设法留下来。现在如果中国的公司给薪水翻一倍,我都不去。习惯新加坡了。


有钱且开心就行了 不是吗?

这个收入 在新加坡囤囤房  囤好了 收入可不少 很多人羡慕都来不及


看未来的增值空间,哪里大,去哪里。年轻时太舒服了,等到中年可能就不舒服了。个人感觉,如果觉得年轻,就是边奋斗边享受生活。除非觉得自己老了,享受生活高于其他。有价值的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不用非要局限在哪里。


楼主来新是为了什么呢? 自己搞清楚想要什么之后,可能就更容易选择了,在我看来,无论楼主是在新还是在国内,没有扎根下去,都像是浮萍在飘着


LZ觉得自己在这边的职位如果又被年轻人取代的危险,那不如乘现在还年轻早点回国拼几年


楼主多大了?


年轻有财啊。婚否?


人家说了有娃,但有没有老婆不详。
米版可以继续关注一下。


600块钱?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啊


觉得是奖学金一类的,20世纪末来新时的奖学金。


换做我 果断回国 不只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也是为了孩子 在新加坡长大的孩子 十有八九世界观相对狭隘 没办法 岛国病


既然楼主自己都说了,对于新加坡PR没兴趣,工作也到了瓶颈了,请问不回去干嘛呢???况且也有不错的offer, 毫无纠结的地方啊!


没有完美的地方,新加坡长夏无冬气候是硬伤。


在新加坡长大的孩子, 普遍感觉要单纯点, 可以说是优点, 也是缺点.


如果你还年轻,个人感觉还是回国好。在国内的发展比这强。


很好奇楼主是做哪一行的,在新加坡不是管理层,毫无升职的可能,每天混日子,却能拿这月薪一万的薪水~


说得好。我也是经历过生死的人,也不会拿钱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就是觉得一直蹉跎,有点浪费生命。

人就是这样,不会满足。累的时候想找个有闲有钱的工作。找到了又想实现更多的价值。


国内有机会就回吧,有句话很好,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好脏好乱好快活。如果收入能保证的前提下,我是觉得回国好,毕竟中国在发展,也越变越好。

作为楼主的同龄人,我打算半年之后回国,和楼主一比我好惭愧,国内一点着落都没有,还要找工作。。。。。。


看楼主自己了


全是大神啊 。。。。

做为同龄人, 我还在为奔小康而努力, 楼主已经高大上的考虑走,还是留。

杂 差距就肿摸大泥 !!:L


新加坡1万SGD和国内5万RMB的税差的不是一点点吧
一外国人在新加坡买房痛苦指数恐怕和外地人在沪深买房子没啥区别吧。。。
论绝对价格国内恐怕还低点。

从现在发展趋势来看嘛,中国增速肯定是要好过新加坡的。当然增速能不能体现在你的生活水平上那是另外一个事情。
发展快=机会多=竞争大=不确定因素多


不要拿pr,赶紧回
拿pr回国后,过几年还要考虑要不要过来续re-entry permit. 纠结不是一点两点


楼主就是真正的牛人。来新不久就有房了。非PR公民,买的肯定是私人住宅了。说明楼主钱很多。34岁月薪1万,已经秒杀多少人,哪怕新加坡大学生很多也比不上楼主。
楼主完全有资格不稀罕新加坡的PR。回去当一个小公司的director,多爽。注意了,楼主说的小公司,是相当于大公司而言,其实不一定小。


痛苦个什么?没看到楼主贴就说新加坡有房。非PR公民有房,那只能是私人住宅。楼主是有钱人。对于有钱人,我一向的观点是哪里过得爽哪里去。


公司大不大不要紧,要有潜力。

说不定过2年上市了。 你拿着几千万股票,这些薪水都不是东西。


50k人民币月薪到手大概是36k。
1万SGD,扣掉1000块公积金的话,再扣掉税,到手大概8500吧,按现在汇率算39.9k而已。
况且两地净收入差距被住房成本这一项就已经抵消掉了。


太夸张了啊。就是一个普通打工的,买了个小condo而已。倒是付了不少税钱,欠了million dollar的房贷。这种情况下也不敢胡乱跳槽了。只不过心里总还是纠结,想换个生活方式。

目前来说还是想再稳定个一两年再说。跑回国内很可能不适应加班和压力了。


说到点子上了。可是要会看潜力,也不容易。


我脚得,年轻,要去试试。


公积金PR要扣,楼主不是PR也要扣吗?


如果他打算长久呆在新加坡,变成PR和公民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所以我说如果换了汇率两边收入相同的话经济上肯定回去强。

对于绝大多数工作来说,是很难找到新加坡一万中国五万的职位的。如果已经有offer,那还真不妨考虑下。尤其是楼主自己说本公司升职无望的背景下。

至于有房有娃嘛,就看楼主自己取舍了。有的人为了工作不介意长期和家人分开。但如果是举家回国,机会成本就确实大了些。


如果 中国收入 换算了 和 新加坡收入一致,是我就回去了,国内 各种成本还是很低的。


很多比楼主更有钱的依然跑出去拿个身份什么的。
论坛里很多看好中国未来的但依然不见有啥离开新加坡回国的打算。

多个身份多条退路,恐怕很多人是这样考虑的吧。这也是为何很多中国PR宁可多付ABSD也不换国籍的原因吧。

谁知道政经局势会如何变幻呢?历史又不会简单的重复。


长久在新等他拿到蓝卡粉卡说不定工作都换了,选择题也变了。。。


拿了PR回去的好处是,国内的个税,可以免一些。不知道这点好处是否还有。

但一般来讲,两边薪酬相当的情况下,国内的强度应该会大一些。看个人。


楼主现在都想走了,不一定是我们这样的想法,千方百计想成为PR甚至公民。
他这样的来新加坡没有PR的话,一般会拿到外派配套,每个月多2000-5000新币的外派补贴的,拿了PR就没有这个补贴了,部分就变成CPF了,部分就被公司省了。所以拿PR对楼主这样的没有太多吸引力。


不拿PR,多拿1000块每个月,但税后收入差距也没法拉开,最终还是要抵消在房子成本里面:
租房的话,就不用说了,新加坡3-4k租的房子国内7-8k就能在上海/北京租到了,深圳只怕更便宜
买房的话,因为不是PR/公民,白交15%的ABSD不说,另外也只能买condo,而且condo的价格也一点不比国内一线城市便宜。


据我所知,一般的公司expat package不会一辈子给下去的。给个三五年,要么就把你调走了/调回母国,要么就不给了。除非是very senior management,但看楼主的收入也不像,他自己也认为没有晋升可能。

所以不用想太多了,这1000块钱CPF交还是不交,根本也拉不开收入差距。


新加坡PR不是长久的。除非换国籍,不然长久来说没啥用途(就拿身份这点来说)。
[size=13.63636302948px]论坛里很多看好中国未来的但依然不见有啥离开新加坡回国,别人我不知道原因,拿我自己来说,一是来新加坡太久了,落地生根了,二是没有机会。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去中国,比如楼主说回去某个公司当director,我是愿意的。
楼主才来不久,圈子全在中国。


很多人来新加坡10几20年了,也就买得起组屋而已。月薪1万就工薪阶层来说,你可以查查全新加坡的工资报告,秒杀绝大部分人了。
当然如果非要和那些富豪比,比如刘强东陈欧级别的比,楼主确实是穷人。
我的看法是,有本领的人应该在中国这个大地方混。新加坡适合超级富豪过来花钱,也适合打工阶级过来混日子。但实在不适合年轻人大展拳脚。


如果有公司请我去做Director,我也是愿意的。特别是5万一个月的那种。做一两年也可以。


不用跟刘强东比,跟您比我就是穷人。


我是没搞懂新加坡PR公民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孩子服兵役就不说了,基本没啥福利。如果是澳大利亚的PR公民,就不一样了。风景好资源丰富,福利好。花40万刀搞个带700平米地的四个卧室的House。没事看海冲浪钓鱼。岂不快活。当然工作不好找,不然我就去了。


不要薪水, 只要移民


个人看法新加坡PR最重要的只有两点:1是可以买二手组屋。2是可以容易找工作,因为雇主请PR不需要受配额限制。
楼主两点都不需要。房子你买公寓了,工作你也是找到了。所以新加坡PR对你来说真是浮云。


就是。有director不做,做一个普通员工听上司的话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何必啊。


做管理和做普通员工有本质不同 管理层是靠经验吃饭 换句话说 越老越有价值 (身体健康情况ok前提下)  lz这个情况我觉得太清楚了 应该拿国内的机会 而且不太需要担心家庭问题 这个薪水可以给孩子教育环境


我以前也喜欢自己亲历亲为,现在比较喜欢指手划脚了。。。什么事情都是给搞定了,只要过去点个头就可以了,挺好。


楼主这中情况,拿了pr再回去,会发现pr是坑爹货,还不如不拿


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在美国也一样只不过新加坡更显得纠结一些.
不过一个地方好不好真看个人,自己的优先是什么.当然同一个人也分阶段.


性格决定命运。。。


PR 回国工作个税可以免一些?那里看到的?免多少?


有些地方性政策减免,比如深圳前海: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8/13/c_116930098.htm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暂行办法》规定,“在前海工作、符合前海优惠类产业方向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前海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已纳税额超过工资薪资应纳税所得额的15%部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给予财政补贴。申请人取得上述财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同时实施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认定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须具备四项基本资格条件:具有外国国籍人士,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才;创办或服务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属于前海重点发展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产业领域;在前海创业或在前海登记注册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工作;在前海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上海自贸区、新加坡财税政策对比www.pelawyers.cn/upfile/2013926125759.doc

二、个人所得税深圳前海:前海工作、符合前海优惠类产业方向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前海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已纳税额超过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的15%部分,由深圳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且上述财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认定名额原则上不设上限。珠海横琴:外籍员工将每月工资减4800元人民币扣除额后,按5-45%超额累计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个人所得税参照上述政策执行。因工作关系而在横琴任职、受雇或在横琴提供独立个人劳务并在横琴新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拥有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的个人;该办法适用于2013年1月1日起及以后的个人所得。根据该办法的规定,个税补贴的范围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十一项应税所得在横琴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与其个人所得按照香港、澳门地区税法测算的应纳税款的差额。此外,纳税人取得的上述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上海自贸区:
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对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可递延(或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有些地方有政策性减免: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8/13/c_116930098.htm同时实施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认定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须具备四项基本资格条件:具有外国国籍人士,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才;创办或服务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属于前海重点发展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产业领域;在前海创业或在前海登记注册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工作;在前海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www.pelawyers.cn/upfile/2013926125759.doc二、个人所得税深圳前海:前海工作、符合前海优惠类产业方向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前海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已纳税额超过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的15%部分,由深圳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且上述财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认定名额原则上不设上限。珠海横琴:外籍员工将每月工资减4800元人民币扣除额后,按5-45%超额累计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个人所得税参照上述政策执行。因工作关系而在横琴任职、受雇或在横琴提供独立个人劳务并在横琴新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拥有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的个人;该办法适用于2013年1月1日起及以后的个人所得。根据该办法的规定,个税补贴的范围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十一项应税所得在横琴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与其个人所得按照香港、澳门地区税法测算的应纳税款的差额。此外,纳税人取得的上述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上海自贸区: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对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可递延(或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详见天朝的“个人所得税法”。

da法的细节,有空得去查查。很久很久没看过了。。久到忘得查不多了。


这是因为中国和新加坡都没有发生大变啊
应该说两边的人都算安居乐业吧

可是万一呢?恐怕不少人这么想的吧


确实,新加坡,中国,美国还是哪个地方好不重要
你在那个地方生活得如何才是重要的。

都可以是天堂,也都可以是地域,但绝大多数可能只是人间。


感叹一下,想象十几年前不需要考虑到现在的犹豫,这世界真是变化的快。


1.你先拿到国内的offer了再说    2.你拿到pr了再说     3.如果真如你说的,你是底层的,真的有basic salary1万的话,g告诉大家,是哪间公司?


简简单单一句话,选择一个国家,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已经涵盖了,房子,老婆,孩子,教育,职位,工资等等。
其实来新加坡的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间,考虑过这个问题。

不必太纠结,一辈子短短几十年罢了。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快乐的生活,才是结论。


新加坡有几个小钱会生活得不错,问题是90%的人都在为高昂的生活费用在努力,生活质量堪忧。职业上发展空间小,创业也没几个创业成功的,个人奋斗远远不如祖荫遗留的产业有用。这儿来的基本上都是国内的佼佼者,。。。还是别说了


说得好。

算了近两年不折腾了,在这里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吧。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什么工作前景都太虚了。过几年再说了。


又被大伙儿劝退了一个想回国折腾的啊


在国内月薪5万也就那么回事,2010年我在上海月薪3,4万,比现在的5万购买力还高,可过的也不怎么样。
房贷+养车+生活开支随随便便就2万以上了,另外上市公司扣税扣社保非常正规,每月到手就2万多。

后来来新加坡,月薪几乎没变,但到手收入高很多,生活开支变化不大,而且没国内那些屁事,过的就很滋润了。


中国特点:机会多,可以走得很高,也可能勉强糊口。
新加坡特点:如果是上班族,基本各行各业,想要做到管理层,还是非常困难的。(升值到管理层的取决因素并非在于工作年限),但一家三口奔小康还是比较容易。

为什么要选择留在新加坡?是烧了香拜了佛以后还担心公民悲剧,还是手持PR随时都有把握换成公民?
如果是前者,留在新加坡比较好。如果是后者,为什么不考虑回国折腾一下?回国折腾,有机会走得很高,也可能几年下来没什么成果,勉强糊口。如果折腾完了没成果就再回到新加坡,当然在国内浪费了折腾得这几年时间,应该不如一直呆在新加坡,但两者不会差很多。

如果现在还没有PR,就别纠结了,先混上PR在考虑是否留在新加坡,或者直接回国。


一针见血,说得太到位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