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朋友的朋友,可是还是有打击的感觉。每次在这里看到都不太相信,不过现在是看见血淋淋的例子了。
这个条件虽然普通,可是拿个绿卡对我来说算是不差的啊。怎么说把最美好打拼的那几年都贡献在这里,专业人士而且怎样也是个正常本科生。到底被批的三万人都是什么条件啊 。。。。。自己现在也怕怕
工程师男,国内本科,不到30,来新工作四年多(申请的时候), 4.8k (基薪),单身
这样的情况大家如何看?上诉吗?
非本地学历的这个条件,个人觉得正好卡在了可批可不批的线上了,薪水能上$5000最好了。
上诉试试吧,差不多的节奏
国内的本科感觉这边都不太认可
现在都是本地配偶跟本地读书绝对优先,
国内学历的标准水涨船高,学历上非211,985学校基本就直接被pass了,然后到了薪水方面,4K以上只是勉强保住个EP, 5K,6K才算的上有竞争力···········
只能说是时过境迁啊
pending多久?如果pending超过一年,就是说收信时候已经满5年的话建议上诉!
请问lz什么时候申请的?pending了多久?
学历211 和 985 的在这里也不被注重啊
那天看见一个帖子说阿三的老婆来了不到一年没有工作都可以批。到底他们是如何遴选的?什么标准?
虽然对007有些言论不太苟同,可是还是觉得他有些人性的。想要人支柱这里的经济劳力,可是又不肯给身份,没有身份造成的生活局限老大, 真是太那个 。。。
只是因为poly?其他的层面就可以忽略了,经济上的贡献还有他们所谓的融合?引进像我朋友的还是阿三poly 的老婆对这个国家的整体政经文教比较好啊?
关键是不知道要怎样走下去。很喜欢这里,可是又不知道审判的标准是什么,时间一天一年过,个人或是家庭就这样耗着
是的所以我说搞不懂他们的标准
CASE BY CASE. 申请PR没有标准的。不然你问他们为什么马来华人这么容易拿到。
搞不懂很正常呀。
反正继续提升工资,或者读个公立的书,
再或者找个条件差不多的PRSC结婚都是有帮助的,
现在批的要么poly,要么本地人配偶,要么条件好的非本地学历P1,你朋友啥都不沾边。。。
在09年前申请一定批的。新加坡小,政策变动很正常。有松的时候自然有紧的。
这种什么case by case真的是害死人。这像是先进国的榜样吗,什么透明清廉的政府都是口号吗
理论上当然只可以这样子了。
只是发发牢骚,对这种摸不着边的标准和对未来的彷徨。
话说,我真的不觉得我的朋友条件很差啦。P1 的也是杯具,外国学历SP 级的有批。根本没有模范可言
985 只有三十九所
刚才不是有个帖子说北大本科也杯具吗。这样看来985算不了什么吧
比不是985的好
关键是薪水。国内的985本科足够了,且学历只是第一个门槛而已,关键看经济贡献(薪水或收入)和居住时间,楼主估计5.8k可能就批了(6.8k就差不多妥了,8k以上基本稳了)
不建议上诉,等涨工资了或者年限久了再申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