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一些城市再现“弃房断供”现象。在新加坡,也有屋主无法偿还巨额房贷,房子被银行收回拍卖。由于最近房地产市场惨淡,租金持续下跌,加上全球经济并非太乐观,本地屋主无法偿还房贷的例子层出不穷。
最近,苏州朋友告诉我,当地有不少房地产投资者因还不起房贷而“弃房断供”,问我新加坡有没有这个现象。
据这位朋友说,最近中国一些城市再现“弃房断供”现象,今年中以来,多个城市都有业主因房屋贷款逾期未还而被银行起诉的案例,而且案件有增加的趋势。这些案件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几乎所有业主都声称“无力还款”而断供。
“弃房断供”是指那些向银行借钱的购房者,因为“无力还款”而停止偿还分期付款,决心放弃该房子。这通常发生在房价持续下跌时,购房者发现他们购买的房子价值不断缩水,欠银行的贷款额甚至超过房子市值,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已成了负资产,于是一些业主就选择把房子扔给银行,从此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
在新加坡,也有屋主无法偿还巨额房贷,房子被银行收回拍卖。近期因为房地产市场惨淡,租金持续下跌,加上全球经济并非太乐观,本地屋主无法偿还房贷的例子层出不穷。银行为了收回屋主未缴付的贷款,而将这些房子拍卖。
其中一个例子是:一名跨国公司高层2000年中期在圣淘沙一带购买了一个滨海公寓,当时的政策有利于高净值的外国人在本地置业。同年末期出现了几轮大小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外籍员工的福利大幅削减,房价也随着政府推出的降温措施而滑落。
那位跨国公司高层后来也不幸地被公司裁退,最后他因无法偿还巨额贷款,面对极大压力,硬着头皮尝试出租房子,但始终租不出去。房子即使降价求售,也无人问津。
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只好让银行收回房子,在拍卖市场的木槌下低价卖出,总算解决了问题。
今年截至10月 近百私宅遭银行拍卖
根据本地房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的数据,今年截至10月,共有98个私宅因拖欠贷款遭银行强行拍卖,数量是去年同期的7倍,去年同期仅有14个。租金持续下滑,加上转售交易淡静,不少高档私宅投资者无法偿还每月贷款,而被迫拍卖房子。
被拍卖的高档私宅当中,就包括吉宝湾映水苑、圣淘沙升涛湾及滨海湾居公寓等。专家认为,目前外国买家减少到新加坡投资房地产,是导致高档私宅需求有所下滑的一个主因。
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预计接下来遭强行拍卖的私宅或有增无减,估计今年全年被拍卖的私宅可多达160到170个,但预料不会比2008年和2009年的情况更糟。
房子遭银行强行拍卖的情况,虽然多数发生在高档住宅屋主身上,但也有一些中档公寓业主,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根据资料,过去几个月,有多个位于第19、15、14、17、21及5邮区的新公寓被银行强行拍卖,其中还有一些刚取得入伙准证的小单位公寓。
最近在一个活动上,就听到朋友说,有一对年轻夫妇因拖欠房贷,他们位于中部的公寓遭银行收回。这对年轻夫妇都是执行人员,2人的总收入约7000元,几年前以120万元买下该公寓,是在政府实施总偿债率限制之前获得银行批准80%贷款,每月分期付款近3000元。他们原本打算出租公寓的一半空间,夫妇俩住主人房。最近领了新房钥匙,还额外贷款把屋子装修一番。
没料到房子一直租不出去,少了租金收入,每月的分期付款无力偿还,之前的如意算盘无法实现,最后也遭遇房子被拍卖的命运。
这对夫妇虽少了房贷的压力,但生活仍不轻松,由于房子20%的首期款是向亲友借来的,至今他们每个月还得偿还。
更糟糕的、也几乎让他们陷入崩溃的是,房子被银行回收后,因为需要申请房屋补贴,他们不能在30个月内申请组屋。他们万万没想到,当初的一个决定,会搞到今天两头不着岸,无家可归。
据知,这对夫妇现在很后悔当初好高骛远,没有量力而为。
这虽然仅是少数人中的一个例子,但它可以警示年轻人,买房子要量力而为,不要刚踏入社会就想一步登天买私宅。
在借贷前应衡量风险,不要有“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看到房价水涨船高,看到售楼处门前排长队,就冲动跟风购房。应当有长远规划和风险意识,对自身还款能力要有正确评估,否则一旦遭遇变故,无法偿还巨额贷款,最终会陷入房子被拍卖的尴尬境地。
中国“弃房断供”被视为炒房客行为
根据统计,今年第3季的市中心私宅价格,和去年第1季相比,下跌了5.7%。市场一般预期贷款利率会上升,接下来屋主必须每月缴付更高的房屋贷款,如果他们拥有多个房地产,无法负担房贷的压力将会加剧。一旦屋主的贷款已达到顶限,私宅市值又下跌到低过贷款数额,屋主就必须补上差价,否则房子将会遭银行强行拍卖。
中国的“弃房断供”被视为是炒房客的行为,因炒房团资金链断裂而“断供”的例子层出不穷,也有的是房价下跌导致房子变成“负资产”而主动弃房。
还有一种情况是银行放贷时,对借贷者的信贷资格审核不严,借贷者的收入状况可能造假,导致贷款能力被虚假抬高,最后落得后期面对还贷压力,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情况下,主动将房子“丢”给银行,让银行自行处理。
本地的情况主要在于业主拖欠房贷,在迫不得已之下,房子遭银行强行拍卖。尽管一个是“主动弃房断供”,一个是“被动弃房断供”,但两者对本地房地产市场、购房者都会有所启示。
(本文刊在11月23日《早报星期天》·财经拼盘)
有没有个人观点,纯发报纸,这个新闻已经很旧了。
上周报纸我就看过了。
小丽还是和原来一样爱粘贴。 呵呵。
这个我有一点没明白的是,按说这几年房价一直在涨,那么
欠银行的钱 < 当初房价的80% < 现在房价的80% < 现在房价 那些屋主为什么不把房子卖了换贷款,而是要到被银行拍卖呢?
可能屋主欠很多钱?
某些豪宅,和某些当初卖价就大大高于市场价的房子,你便宜个20%都没人要。豪宅是因为总价高,后者就算便宜了可能也只和当时的市场价持平。
所以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擦亮了眼,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很多人真的是想都没想就把房买了,连最基本的research都不做,此楼楼主之前有贴过Telok Kurau的某间3房1.14mil说是比市场价低20-30%,其实我觉得应该这么去看,这房子放到现在就值这么多,早4年买还花了150w的真的是 有钱!!!任性!!!
有钱!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豪宅现在跌得多,将来取消或者放松ABSD的话,会不会反弹得也多
月入7000就敢敢买120万房,印证了一句话,小心使得万年船
妹妹好久不见了
是啊,鼠版,最近比较忙,忙过应该会来的多些
刚来的时候,租的新加坡人家里,HDB,屋主有五个孩子加上肚子里一个,男的送货司机,后来失业,车子被拖走,房子被收回。
HDB也会被收?银行还是ZF?
也不是很清楚,反正一家八口自己找去处了。
照新闻说,月收入7000,房子月供3000。
就算不出租房间也有4000零用,我觉得小两口不仅够用,还能节余呢。想不明白怎么就到了拍卖那步。
可能首付有部分是借的,资金压力大,本地人又喜欢自助餐旅游电影享受生活,平常开销不低,所以选择不要房子。
老铁,鼎起来, 撞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