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存款变得有风险之后
我理解,中国经济在2008年危机之后有一个增长模式的转换。从08年前的“出口-投资模式”转到危机之后的“信用-投资模式”。这种转换的含义在于,“出口-投资模式”可以积累经常账户顺差,顺差是整个经济体的利润,有利润的补充,经济体的杠杆率提高是不明显的。而2008年之后,中国转到“信用-投资模式”,转而主要依靠国内的信贷等信用投放,来维持高投资和较高的经济增长,这大幅度的推高了中国经济的杠杆率水平。用高杠杆来维持高投资。现在央行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降杠杆”,等于是降信用、降投资、降GDP。这是我的体会。
下面我作一个关于今天债券市场发展主题的发言。我所工作的单位是第一财经研究院,为第一财经日报的下属研究机构,报纸工作的特点是有一些细节观察,我先提一个工作当中的疑问。
茅台公司可以算是中国的“现金奶牛公司”,2012年,茅台有200亿元以存款形式放在贵州银行,其实我们很纳闷,茅台为什么敢把这么多钱全部放在贵州银行。假设在美国,这样一家银行倒闭的话,茅台这个公司就死掉了。我们看到,美国最大的“现金奶牛公司”是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有几百亿美元、上千亿美元的现金,它干吗了呢?他成立了一家对冲基金,这家对冲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在2006年到2012年这几年时间以来,苹果公司只获得25亿美元的分红,获得的利润并不高,但苹果为什么这么做呢?茅台为什么这么做?
很明显,在中国目前的银行体系当中,茅台公司的存款是享有得到隐性本金担保的,即如果这家银行倒闭了,在清算过程中,茅台的全部存款都可以得到本金保全。而苹果公司在美国就很难这么做,因为比如在2008年危机的时候,连花旗银行都是有破产可能的,在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之下,10万美元、2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是没有本金安全的。美国银行体系并不能提供限额以上存款的本金安全。
这就是中美金融市场的主要区别。可以发现,在2008年危机的时候,像花旗银行这样的银行都要倒闭,存款从银行体系离开,去追求债券市场,所以这时的美国国债甚至是负利率的。投资者为了保障本金安全,为了追求国债市场到期偿付时的本金安全,是能够接受负利率的。这一点在2010年的欧债危机里也同样发生了,整个资金体系从银行体系离开追求德国国债,德国国债也出现了负利率。2011年8月标普下调美国国债评级时,美国国债反而是上涨的,因为美国国债是美国金融体系里信用风险最小的资产,所有资产都没有本金安全。
而中国金融市场,本质上是一个银行体系可以提供本金安全的金融市场,在发生某种危机或紧张情况时,资金是从股票等资产市场,从有信用风险的债券市场离开,去银行体系求得本金安全的。
这一点,是中国和美国金融市场,或者说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最大的区别。这个区别整体性扭曲了中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导致银行业独大的局面,因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只有银行体系提供本金安全。
比如2003年至2012年,整个银行业规模从27万亿到现在的120万亿,我们知道其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规模并没有这么好的发展,为什么?就是因为银行体系能够提供这样的本金安全。
这种区别就在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区别。中国表明上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但实质却是隐性的全额担保,存款是避险资产、无风险资产。而在美国,存款是限额以下有本金安全,限额以上则没有本金安全,存款是风险资产。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一书中有一句话,我认为谈到了根本,他说:“我国搞存款保险,表面上是从无到有,而实际上是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的隐性保险走向显性保险。”在三中全会的解读中周小川也特别强调,要变成限额偿付。
我理解,中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要在本质上是把中国的存款市场从一个无风险的本金安全的避险资产,变成了一个有本金安全的风险资产特征的存款市场。
而这一个格局性改变,将整体的改变中国居民部门,尤其是高净值人群和企业部门的资产配置。
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资产配置的结构,以2013年二季度最新的数据来看,美国居民部门总共的资产是88万亿美元,其中有61.8万亿的金融资产,有26万亿美元的非金融资产,主要是房地产21万亿美元。金融资产62万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很清楚,储蓄有9万亿美元,债券是5.5万亿美元,股票资产11.5万亿美元,非上市股权8万亿美元,养老金19万亿美元,基金6万亿美元。在这样的配置,存款是一个非常小的规模。美国的非金融企业部门,我们只看金融资产,规模是16万亿美元,其中储蓄只有1.5万亿美元。
我们再来看中国,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第三季度的数据,住户部门存款达到了45.6万亿,非金融企业存款35万亿。这样的规模总体扭曲了中国资金对债券市场等一些领域的基本配置。我们设想,如果设立存款担保的制度,把存款从事实上无风险资产、事实上本金安全的资产,变成一个限额、显性担保的风险资产的话,将起到一个很直接的效果,就是存款将有压力从银行体系离开,而去追逐有到期本金偿付责任的债券资产,尤其是高信用等级的国债资产等等。
这样,中国金融体系有了内在的动力,把银行业规模做小,把其他债券市场这样的金融市场做大。股票市场也同样会得到更加充分的资产配置。
现在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这一点是未来真正改变中国金融体系结构,同时为债券市场发展创造出最大需求的改革。刚才鲁政委一开始讲的时候也谈到,中国目前债券需求结构中,最主要的投资主体是银行,在未来这一点将得到根本性改变。
我最后用一分钟结束我的发言,存款的本金风险这一点,有什么理论基础?我理解这是源于货币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68年美国参议院取消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之后,美元变成了纯粹的法定信用货币,而不再是有商品支撑的货币,自此整个世界体系的货币全部变成了法定货币、债务货币。债务货币的特点是,货币不再具有财富储藏职能,而只是有定价、支付、清算、结算的职能。在美国,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可以发行美元;在中国,人民银行购买美元可以发行人民币,发放再贷款可以发行人民币,银行体系放贷款可以发行人民币。
人民币的担保基础主要是美元,而美元本质并不是资产而是债务。从整个社会的存款人来说,要进一步认识到货币理论的变化,不要再对货币有财富储藏职能、对存款的本金安全有太高的奢望。这种新认识,是债券市场发展的真正基础。
(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副院长,本文是作者11月6日在债券市场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你破产,民买单。惊叹,惊叹~艹淡!
社会如此黑暗。。。。。。何时民有保障。。。。。。
偶看不懂T_T
哈哈!终于有回复啦 俺还想是不是太长木有同学看呀 :lol
这个发言告诉我们天朝存款也木有保证袅 尤其要提醒我们的长辈。。。
你欠银行1000块,一年后变1W
银行欠你1000块,一年后变900不到~
存2W支付宝,压压惊~
我先是懒得看,后来看一半,那不是跟以前一样么,美国存款有风险,中国没有嘛。
伊人一回复,吓醒了,中国也学美国吗?
现在就是要把国内的钱移来新加坡的时候?
上月尾小试牛刀余额宝 趁小马同学刚开始推余额宝小玩一下:lol
妹妹新加坡银行不保险呀,有钱钱分几个银行存吧 降低风险:)
哎,反正都没啥利息,偶看还是拿个食品袋装了压在枕头下睡觉得了。
昨天去posb银行询问为什么我的新卡激活了还不可以用,看到又有1.5%的利息,六个月,又心动了。
哈哈!使不得呀 妹妹没听说过吗 大妈把钱放鞋里家人不知道把鞋卖废品了 还有老人把钱放箱子里被老鼠磕碎
话说坡银行也是保一些的 在理财版看过忘记保3万还是多少了: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