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全家申请PR,结果没有理由的情况下11个月被拒6了,2015年我们再次申请,大家觉得是我老公一个人申请几率比较大还是全家再一起申请的几率大?(我们情况是:老公拉新加坡5年了现在薪水一个月6千多点本科上海户口今年36岁。我在这边没有工作孩子上幼儿园)
全家都在新加坡就一起申请, 最好是你能拿个loc找份简单的工作有加分。
但是最近批下来的都市单个人的比较多阿,
36岁了拿这个工资还要养活一家人,确实少了点。坡县这边去年家庭收入的中位数是7800多,新PR家庭的收入总得高于这个水平吧,不然引进移民的意义何在呢?
另外不清楚你强调上海户口的用意?对于申请坡县PR而言,只要你拿中国护照,具体上海户口还是安徽户口没啥区别,只取决于你自己家的条件。当然具体到你们的情况,我的看法是明年无论个人申请还是家庭申请,希望仍然不大( 除非你老公工资有明显涨幅),所以最好还是早做打算吧,回上海也未尝不是明智选择,因为你马上要面临孩子入学的问题,回上海你们是本地人,而在坡县 外国人的孩子很难拿到入学名额,除非念国际学校,但以你们目前的经济状况这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看来坡县有好多来自中国的富二代啊,尼玛6000多养不了一家人,一多半新加坡人要去跳海了。
建议楼主找工作,
36岁只有$6000的全家收入已经低于新加坡薪水中位数了。
跟哪儿的户口没关系。
房租是大头,大多数坡人没有这个支出。
外地人能和本地人比吗?本地人可以住在家里,没有昂贵的房租开销,可以买hdb bto,一下子就节省几十万,政府还有补贴。子女将来上学的优先权和学费也不同,外国人交得贵不说,还很难拿到入学名额。外地人就算挣一万,也赶不上本地人六千的生活质量。
36岁工资6K是很OK的啊,并不是每个外国人来新加坡都拿高收入的。为什么6K供不起全家呢,生活都是看你如何安排的,没必要说行还是不行。楼主的孩子可能还小,又不能让老人来顾,所以妈妈才需要牺牲在家照顾,我觉得很伟大啊。当然如果妈妈可以开始找工,就更加分。新加坡家庭中位数只是个象征,不代表什么,看看就好。
可以再试试,有公寓的话全家申请。没有就单独申请。
孩子幼儿园可以上全天,你去找个LOC的工作,一家人共进退比较好~
帖子不是讨论6K可不可以养全家, 是6K比本地平均家庭中位数低。 毕竟女方没收入, 如果楼主有个3K/4K的工作, 申请条件就完全不一样了, 直接从below average跳去above average 了
6000比中位数低?新加坡的中位数是包括雇主给的15八仙的CPF你有考虑进去吗?再加一句:从另一方面考虑,LZ一个人的工资能顶本地一个家庭的,你说强还是不强?
我每个月房租就3k多,送baby 去child care预估也是1.2-1.8k. 作为歪果仁,6k是不够用的啊,不能跟本地人相比
家庭中位数不是你说还是我说的, 是统计出来的, 这有什么好争的。
楼主,问你这些问题:
1)你老公全日制本科学历是不是 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同济、交大、浙大、南京大学里面的一所
2)你老公学历和工作是不是都是理工科的,是不是对口?如果是理工科,是不是半导体?
为什么我这样问,因为看到不少例子和你类似,最后的结果不同,申请人区别就在学历和工作类型上了,八所大学容易过,理工科容易过,但是其中半导体不容易过
如果楼主你的答案都是问题里不利的那个回答,建议早作打算,同类申请人太多
您这就太纠结这八所大学了吧,你那是从MOM EP self assessment tool里面总结出来的。 ICA不是MOM。未必分的这么细,即使分的细也未必按照您所想的规则来分。
前段时间还有个同济的条件不错的悲剧的呢。
老婆没工作,建议一个人申请就好。。
因为你本身就非本地学历,有点吃亏
你要是有工作,全家申请几率比较大
慢慢申请,拿到上海房产都卖了这里直接买公寓。
呵呵,,买公寓也要PR阿
打算孩子上学了就去找工作。谢谢提醒
没看懂?按照中位数的统计方法,LZ的工资就是7000
开玩笑呢吧这是,lz家都不是PR,哪来的cpf,你给发的?
即使算上潜在的cpf,7k也还是不到全岛家庭的中位数啊。显然不符合政府对新移民的期望
反话看不懂啊?那我说新加坡所统计的中位数要扣掉15.5还是16巴仙,这样您懂了吗?7K不是中位数?那是多少?差很多吗?
中位数是7.8k,7k和7.8k哪个大 小学生都知道吧?你在争什么呢?莫名其妙
你赢了。
那新加坡的一个家庭的平均人口是多少呢?跟楼主一样3个?
4K+3K比6K+0K几率要大吧
好像就已有情况来看,还真6K+0要大些
6k薪水,算上cpf,有6.8k. 5000以上部分就没cpf了。
我没有纠结,只是提出我对楼主悲剧的个人的意见。除了ICA公布的那些模糊的条件,你觉得你能拿出比MOM工具更官方的要素来么?
即使是配偶工作,ICA也从来没有书面写成申请评判关键要素之一,和主申请的奖金一样,都只是参考条件。而关键要素包括主申请人的基本工资,学历,在新时间等。
八所大学已经在MOM的工具中体现了,不是我凭空造出来的,你说我纠结恐怕没有道理。MOM和ICA都是新加坡政府的官方机构,都是人民行动党在管理,都管理一部分签证,他们的数据是不是重要,楼主自己可以评判。
我周围知道的最近有5例(都是4年以上工资6000+的),通过的都是八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悲剧的都不是这个列表里的,你要说同济有人悲剧,他满5年了且工资上6000了?国大本科不找工作还批不了呢,所以光抽一个条件来看没意义的,你也可以依然认为是巧合,以上。
第一次听说8大,不过在我们公司里,只要不是南大国大,其它的中国的什么大也没什么区别,哈哈,英语好,比什么大都吃香。中国后50大的默默滴飘过,:L
额说的是中国的什么大,给你根火柴棍,支支。。。
哦,貌似编辑过了,在看到你的回复之前,抱歉。。。
咦,好像你引用的就是编辑后的哦,所以继续支:lol
全家吧。说起来比较不容易被挑刺儿
额,,,,现就就是纠结中
纠结拉。。。。。
没必要。纯粹不必纠结的因素。大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