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白小妞的小学生涯

2015,新加坡小学开学一周了,一直考虑是否应该记录一下小朋友的经历,因为作为新移民的父母,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觉得论坛比较适合我这个容易偷懒的妈妈,也比较容易和大家沟通交流,容我慢慢更新吧。

算是一个普通移民家庭,普通资质的孩子的求学之路。


1月2日,全家都跟着激动不已,妈妈我更是忐忑不安。白小妞一直在幼儿园放养,加上家庭环境,语言还是妈妈最担心的环节。

临上学前一个月,整个假期都在家无所事事的白小妞比上全托的弟弟还悠闲,妈妈我只能暗自着急。潜伏在小学高年级的家长群里,看得我是各种焦虑,恨不得把书店所有习题册都搬回家给小妞强化训练一下。直到机缘巧合和一位比较有心得的妈妈交流以后,才慢慢心里踏实了点,明白教育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刚好又参加了校外一个针对低年级小朋友家长的讲座,大概了解了一下目前家长的角色,以及能在哪些方面帮助孩子。

学校分别在2日和5日安排了两个讲座给新生家长,一方面,帮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以及如何帮助小朋友,另一方面,也让家长能近距离了解孩子如何适应新环境,而且这也是一个认识孩子同学家长的好机会。小妞所在的班,30个孩子,有一半的家长参与,2日下午WHATAPP的GROUP就建立起来了,一个星期过去,好像所有的家长都参与了进来,大家都像找到了组织一样兴奋。

我自己也是开了个小一群,觉得背景相似的家长交流,可能会更顺畅,然后意外的从中还找到了更多小妞同校同学的家长,很开心能有更多的交流平台分享心得。


对于小妞的教育,我们一直以放养的心态面对,觉得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可是越临近孩子正式读书,我反而不淡定了,一直在这里潜水,学习了不少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不得不去关注这个对于我们全家都是陌生的历程。

在13年,14年分别跟踪记录了两年的小一报名的大概流程。

2013小一入学报名记录

2014小一入学报名记录


14年8月,我们有惊无险的在2B阶段报上了名,什么确认都没有的情况下混到10月,才惊闻人家已经收到学校确认信。连忙联系学校,才得知信早就发出,还好人家愿意补发确认电邮,确认了11月的ORIENTATION。

其实在7月的时候小妞幼儿园就安排了参观这个小学的活动,但是孩子刚好要考级给错过了。所以直到11月,孩子才满心欢喜的见到了自己将要生活学习六年的校园。说实话,妈妈我还是有点小失望,校园特别旧,校长讲话也没有介绍的特别详细,和其他妈妈交流,人家学校甚至谈到了教学大纲。而且因为买书买校服的人特别多,我们啥都没买,就空手而归了。


放在一起弄一个精华帖


你家姓白呀?白小妞,名字真好听。


好, 支持加精


支持,我们老大明年也要报名,后年也要上学了。报了rulang的义工不知道会不会选上。先跟着你这里了解。


呵呵,我随便记录而已,思路很乱。


rulang义工不容易啊


恩,太多家长报名了,我们只报了这家,看运气吧。附近的其他学校都差不多,就顺其自然了。


白小妞福气不浅,有一位这么用心的妈妈。


请问怎样报名做义工? 直接去 office 问?需要表明做义工是为了孩子就学? 好像学校还有常期义工的?


先邮件学校或者电话问下想申请家长义工,应该怎么申请。
一般都是去学校拿表格填之类,很少的学校可以在网上直接申请。
家长义工最直接的好处是如果自己的娃是公民,那么在报名的时候可以优先。
除此之外的,不功利的话,比如家长比孩子先去感受下学校?让孩子上学的时候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长期义工,学校好像有的,不过我娃还没上学,所以还没去关心。


支持, 你好用心, 我怕我坚持不了, 6岁前的记录已经从一天一次,到一周一次,到最近的2周一次.


其实容我坚持六年再加精也不迟。。。;P
压力很大的。


我们家不是报的学校义工。一方面听说Rulang义工很难申请,另一方面我们夫妻也没什么特长。如果到时候选不上,就耽误了,所以我是在孩子两岁时推老公参加的RC义工。


谢谢斑竹鼓励,孩子的确有福气,不过不是因为妈妈用心,而是生在一个关爱她的家庭。


Rulang有一个PSG的组织(Parent Support Group),应该就是你说的长期义工。我们在Orientation的时候有填表格参加,目的也在于多了解学校的运作,看能从哪些方面帮助到孩子。目前也只开了个小一的家长what’s app group,有人数限制,可能不是所有家长在其中。


之前有细心的妈妈提到了小妞们的打底裤,的确是非常需要,在学校天天坐地上,既不卫生也太凉了。我后来还是淘宝下了一单,3条打底裤包括邮费50人民币搞定,质量也非常好,上周已经收到。


很用心的妈妈, 支持一下。


我家是去年2014申请义工,儒廊面试了,没选上,伟群我家是一到两公里,所以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最后就拿到了树群小学的义工机会,现在已经开始做义工了。


儒廊基本是10:1的比例。太难了,不过总算是努力了,将来也不会后悔。


你家看来比我家大一岁,我去年交的表格,等今年的通知。说是2到6月给消息。没想到rulang面试要求也很高啊?
如果有收到给我们面试的机会可以分享下面试的内容吗?
伟群树群我们就没有申请了。就等2C阶段吧。


儒廊面试就一个人是挺和蔼的,按预约的时间进去,也就十几分钟。因为很多人排队呢。
先介绍一下学校,报名人数多少,录取人数多少,问夫妻两个人能给学校提供什么服务,基本是按着你填的表格问的,然后就是说,我们会总结一下,然后给大家答案,说是十月会有结果。我们是十月第收到通知的,应该是email通知的。


就想很多人说的,他们不是看你的学历多高,而是看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义工。


儒廊的义工真的不容易,以前也有很多朋友申请,没有一个成功的。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所以就也同时报了树群和伟群,因为实在不想让孩子去德行,或者文园。


谢谢分享,
真不知道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义工,想想做家长也不容易啊,为了孩子,体力活脑力活,学校需要哪个我们就贡献哪个,如果不要,也不知道为啥不要。不过这个学校也不会公布。
看你一说另外两个学校,文园我理解的是boon lay garden primary school, 另外一个学校是什么。我又在犹豫了。


corporation primary school,就在我家过了马路就到了。


这两所学校真的好不好,我也不好说,只是看排名很靠后,而且是到3C之后还有空位的。德行虽里我家最近,但是学校附近都是草地和水沟,总觉得会有很多蚊子的感觉。
无意说学校不好,不过所有的都是我自己的感觉罢了!


我朋友儒廊抽签不中,去了德行。


两周小节

1.        第一天带什么?
PSG what’s app group给的提示,带简单的文具,一本故事书,英文母语都可以。有的学校在orientation的时候就非常清楚的给出了清单,可惜rulang做得不太好。有的小朋友带了很多书,有的小朋友什么也没带。然后Form Teacher却在第一天开始收课本,练习册之类的。带了的小朋友上缴,没带的小朋友,例如我家妞,就对着我表示很无奈。。。当然,老师有发通知,在第二天需要带什么,直接导致第二天孩子的书包奇重无比。开始我不了解买的书为什么上交,现在开始明白,练习册之类的,老师撕出来,一份一份给孩子做的。课本应该是在确保每个孩子有课本后,才发下来让孩子每天带。
2.        文具的准备
Orientation的清单,有列出必备与选备,以目前的感受,必备没得说,选购部分也一定需要有,如果家里有,就不需要买,家里没有的部分,最好还是要补齐,比如Art Lesson的要求就比较多。我个人有买包书的塑料书皮,纯属个人喜好,课本之类的我都有包。也有买铅笔帽,popular, daiso都有卖,以防铅笔被折断,效果不错,笔袋比较干净,可是小妞嫌麻烦。我还准备去买个放A3画纸的手提袋,要不然画纸塞书包都折坏了。
3.        零用钱
我们是下午班,中午11点吃了午餐去坐校车,放学得7点才能到家,下午2点多的Recess就需要买点东西填肚子。小妞很听话的不买零食和饮料,有时候带点心,所以花费不多。我们保证她每天有$2,多的存小猪里,小妞还能做到每天记账,我是希望能一个账本记清楚钱包里的收支,也能记清楚小猪的结余。不知道哪位能有好建议?
4.        孩子的适应情况
我家妞的个性比较大条,第一次就发现有旧同学同班,又在家闷了快两月,所以还挺享受小学生活。有同学的妈妈反映,敏感的孩子就想得比较多,担心没伴。这点学校安排不错,有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带他们三天。小妞很喜欢那个姐姐,以至第二天中午课间,我召唤正在参观校园的她,想问问情况,人家愣是没理我。妈妈我好失落!倒是让我每天挺放心。第四天在没有大姐姐带的情况下,小妞和同学学习了怎么用投币电话给爸爸打了个学习电话,虽然人家慷慨的投了2角的硬币,但还是挺得意的。听她的描述,很多同学都有点印象,叫得上名字,希望能和小朋友和睦相处,不知道是她自我感觉良好还是是真实情况。
5.        作业
这周三才开始有作业,都是以前幼儿园有学习过的,应该还是能掌握,而且孩子刚上学,似乎放学回来挺累的,所以我们也没有额外安排她其他的练习。有些家长每天都要在chat group里确认作业情况,第二天穿什么校服,带什么书。这个我比较看得开,孩子记什么就怎么做,如果她真得有遗漏,老师也不会太责罚,如果老师责罚了,那孩子更容易记住,下次上课就会认真记录了。
6.        钢琴学习的安排
我们现在把练琴时间分成两段,否则晚上孩子太辛苦,第一天直接罢工,第二天弹得要睡着了。有点担心这个爱好是否能坚持。
7.        学习的吸收
以前我们比较疏于培养孩子看书的爱好,现在尝试多给她创造机会。因为坐校车到校比较早,学校也是安排他们周一-周三看英文书,周四,周五看母语书。之前以为很多她会看不懂,现在逐步发现其实孩子的吸收能力很强。结合上下文,还是能理解,而且能很快用于实践。老师上课教的,也能用于生活中。老师教他们怎么在课堂间申请去洗手间。提到“may I” “please”,回家爸爸要拿妈妈包里的东西,小妞就自言自语“你应该先说may I,然后还要加上please”,弄得我们俩哭笑不得。
8.        各种不靠谱
小一的孩子还是有各种不靠谱,有时候中午吃什么都说不清。说某天吃了“鸡饭”,问鸡饭里有什么,“有noodle,有chicken wing。。。”超级无语。说有天花了0.70元,然后掏出1个一元,1个一角的两硬币,“咦,我到底花了多少?”她的同学就更好玩了,不是笔袋没带回家,就是家长在书包找到了别人孩子的书。还有两孩子同时告诉家里,老师让交13(30)张照片,家长觉得太不可思议,急忙找别人确认。反正现在晚上看那些讨论都特别有意思。


南华是在orientation的时候发了个家长需知,里面列了前三天要带的东西,和前三天孩子们和家长的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天校长有一个讲话,介绍学校情况,谈一些家长关心的问题,还推荐了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然后家长和各班的form teacher见面,老师主要谈班级要求什么的。我没去。
第二天是介绍各科的教学安排之类,我也没去。

前六天学校在recess时给小一的小朋友免费提供早上点心。把canteen里各家的食物轮了一遍。我去做了一星期义工帮他们分食物和吃完带小朋友们上厕所及回教室。基本上那一周小家伙们在学校都混得如鱼得水了。开始两三天有小朋友集合时哭的。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哭着拽着他妈妈,八点了还不肯进教室的。
我不知道南华有没有家长讨论组一类的,大概宅惯了,习惯独来独往。

我家的小朋友我送了三天,然后就和哥哥一起坐巴士上学。放学我去接。主要是很快小五的哥哥会忙起来,下午都会留学校,没法和她一起放学。附近一起坐车的颇有几个。我家楼下就有一个小三的男孩,这些天,也和我家两个很熟了。

我一般书单上列出来的东西都会全买。主要是懒。其实看了一下,估计明年就很多不用买了,比如调色盘,颜料这种,一年是用不坏用不完的,还有高年级后分科的大文件夹也是。我们的书单上有包书皮,很省心,每个年级是按他们的书配好了的。

上周六,10号,南华有CCA open house,校长鼓励小一的孩子也参加CCA。女儿对安静坐在教室里的学术类CCA一点兴趣也没有。表演类呢?也不要,学古筝回家还得练习,有钢琴已经够了,乐队太吵,跳舞?现在正为着练竖劈一字马连芭蕾课都想放弃了呢。合唱团?以前的老师建议我送她学唱歌来的,她乐感不错,声音也好听,但不感兴趣就是不感兴趣,最后转来转去,第一选择看上排球,第二选择看上乒乓球。自己回来就上电脑报了名,生怕晚一步就选不上。愁死。她是很娇滴滴那种小女生,希望参加运动社团她能吃得了那个苦。

和哥哥小一时比,我觉得南华细节上很体贴家长,当然对家长的要求也更多更细致。


太感谢了,我真是抛砖引玉了。

就是希望看看其他学校是怎么安排的,多多了解。

RULANG这方面真的差很多,校舍也旧,学校的传承方面也做得不够,还是有历史的学校吸引人。

难怪之前说有的学校在小一入学之前已经开展新生活动了。


对了对了,你们对辫子有什么要求?南华只准梳两条麻花辫,要么就短头发。至多变花样也就是把普通麻花辫改成法式麻花辫或者根部也扎起来羊角麻花。我开始不知道,梳了马尾,老师还专门打电话给我。晕。放学接孩子时一水儿淳朴小村妞啊。


是呀,我们顶了一周马尾,然后就被老师点名了。

回来我就教女佣辫蜈蚣辫,小妞碎发多,麻花顶不住,女佣那个吃力呀。

想商量是不是要剪短,小妞又不舍得,然后说如果是短发还要有刘海的那种,哎,真是诸多要求。

本来上学前要求的全黑橡皮筋,发卡已经让小妞不开心了,哈哈。


真是一个有心的妈妈。


一月小结

好快呀,小一的一月就要结束了,妈妈我还没反应过来。小妞的适应还算挺快,没有让爸爸妈妈太担心,还慢慢成长为老师的小助手了。
1.        学习知识的掌握
目前的知识点真的很简单,全都是小妞在K2学过的,可能难度甚至不如K2。好在之前我们上课Dr Li的课有了解到,小一小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扩展孩子阅读范围,开拓思路,所以我现在比开学前淡定很多。基本上是跟着学校的步伐,并没有安排额外课业给小妞,总觉得她回家挺疲劳。不过每周总有一天晚上回来还有点作业,不清楚是不是小妞还是动作稍慢。
2.        书包的整理
有一天回家说要贴一张照片在一个本子上上交,可是在书包没找到本子。我就质疑她是否是没听清,或者是本子没带回家。人家很自信的说,每天放学前都会把课桌里外检查一遍,不会出现不带课本回家的情况。我还暗暗惊讶了一番,第一周有有过漏掉一本书在学校的情况,我们只是嘱咐不能忘了,但并没有特别强调,挺意外小妞会这么在意这件事。FORM TEACHER有列一张清单,大概一周怎么带课本,我没怎么上心,因为课本也不多,觉得孩子全带上比较省心,不用我天天检查。今天早上临出门,留意到小妞昨晚已经把今天不用带的从书包拿出来,看来人家已经很自觉了。
3.        零用钱
每天都固定要问吃什么了,怎么花的,记录下来,该存小猪存小猪,该补足补足。不过因为账本设计不大合理,我自己都觉得记的很无聊。小妞为了学习去BOOKSHOP买东西,跑去买了一支用不上的圆珠笔,我们就有提出来,买什么最好都提前通知家长,提前讨论。自从在BOOKSHOP壮了胆,人家买老师要求的画画本也没手软,听说还帮过其他小朋友去买过文具,忘记提醒她应该带小朋友去学习,而不是单纯跑腿。
4.        校园暴力
之前有妈妈提到孩子在学校有受到欺凌,没想到昨天小妞同学的妈妈就反映他们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居然在校车上被小二女生打。我第一反应怎么两小妞不一起表示抗议?再厉害的小二女生看着数量上的差距也不敢怎么犯浑吧。我家小朋友在家再怎么争吵,在外绝对互相维护。感觉怎么引导孩子面对这些校园暴力还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畏惧,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5.        怕输
这周就有新加坡本地家长在PSG群里说中国来的小孩子怕输,班里前几名都是中国孩子,同时就有家长附和,说中国孩子拿了A,家长还要求孩子要拿A*。话题虽然被群主制止了,不过实在觉得挺无奈。力争上游怎么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就像这两周,华文和英文都开始有了小测试,有打分。第一次华文小妞拿了A,表扬的同时就鼓励孩子下次拿A*,因为真得挺容易。难道只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是要不断努力进步吗?望高年级的父母指教一下。听小妞说,真的有的孩子在测试时不知所措,或者的乱涂一气。
6.        领导能力
据小妞说,她在华文课上是喊“起立,老师好”一类的。如果哪天帮老师拿了东西,做了事,回家就会特别汇报一下。每天也是她和另一个同学带着其他同学去看牙医。总之就是对这类事情很在意,似乎有点官迷。学校安排下周二有个什么LEADERSHIP PROGRAME,不知道是不是选班干部什么的,也不了解到底都怎么选。担心要是选不上,应该如何安慰小妞?
7.        严厉的老师
在他们班的家长群里,有家长反映孩子觉得FT很凶,不知道是不是孩子敏感,就问一下其他孩子的感受。大部分家长反映都还算合理,小妞的回馈是FT确实严厉,不过是被批评的同学有过错,说话的神情就好似自己是那个头痛的老师。似乎这位老师的“恶名”连别班的家长都听过,呵呵,还是替孩子捏把冷汗。
8.        学校的canteen
有几位家长反映,有一家卖印度餐的会乱收钱,还好小妞到现在就盯着另两家吃。真是头痛,她也不觉得腻。好在目前只是下午茶,随便她了。
9.        课外杂志
之前真没想过,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对于那些宣传资料一概不理会,谁让我们放养呢。这周学校先发了个science adventure的资料,临到截止前一天睡觉之前,小妞才提说想买,我们才开始考虑,妞爸的一向态度是,强制就买,不强制就不买。研究半天资料,对那个购买配套也看不出所以然,我就说先向高年级家长请教一下,真的是临时抱佛脚。第二天一打听,买的人不少,不过大部分人更推荐young scientist, 还好了,而且果然当天就带回了young scientist的宣传资料。不了解老师在发资料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态度,也没个引导,高年级家长的经验真的都是钱堆出来的。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还真没那个财力次次跟风,妈妈我要做好平衡,不能让孩子失望,又不能浪费,真的是前路漫漫。


学习好的会被老师挑出来做小官,小妞应该挺不错。


说起怕输,感觉那些说小话的家长多少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OK,我家孩子只能拿到B,那么拿A的一定不正常,肯定是家里管得严,要求高。
小孩子们自己有时也这样。儿子说每次考完试,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会来挑衅,说什么你肯定拿鸭蛋之类。以前他会很烦,后来醒悟那些来挑衅的都是成绩比他略差又不服气他的,也就只能在这个时候来给人添添堵。想明白以后就可以对这些人一笑置之不会象以前那样一激就跳了。

接触过的本地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怕输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那种对孩子成绩比较放任的大部分是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辅导不了,扔补习又觉得开销太大负担不起。

但是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这辈人可能自己从小的环境如此,大部分中国家长管教孩子时语气比较生硬严厉,给别人印象就是过于严苛。象南华校长说她要求她女儿放假时做额外的数学习题,(她女儿今年小二,不在南华),会诱导说我们的头脑和身体一样需要每天锻炼,所以是不是要和妈妈一起做点头脑锻炼之类的哄孩子的话。
一样是怕输,看是威逼还是利诱而已,目的相同,手段各异罢了。

其实早教做得好,孩子此时自己多数也知道上进。难道还因为怕别人说自己怕输就不好好学了么?


我家是星期天晚上给一周的零花钱。给了以后我基本上不管他们怎么用。闺女是小鸟食,吃得很少又挑食,但她享受自己拿钱买东西的感觉,拒绝自带食物,所以早餐我们通常做得比较丰盛。她在学校就只吃酸奶或者果冻。偶尔去书店买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送给我们。上周她买了一包泡水后会膨胀到很大的珠珠送给我种植物,还和哥哥凑钱在学校book fair买了一本minecraft的书,因为这类书我是拒绝出钱买的。
哥哥以前也很少在学校吃东西,自己带也只吃水果。现在大概在长身体,比较饿痨,才不那么挑肯吃学校的东西。

她的partner是个超级调皮的小男孩,有一天疯玩时撞到丫头眼角,青了一大片,我要联络老师丫头说没事,也没多痛,再说那孩子也道歉了。哼,平时哥哥摸一下她她都假哭告状。过了几天回来说她的partner又跌在她身上,结果鼻子撞到出血了。言下颇可怜那孩子。

我们基本上也没有学校功课。偶尔上koobits做数学。我有要求她每天练习五到十分钟分钟左右的打字。到高年级,很多东西要用电脑打出来,打字速度太慢是很闹心的。
也有一些中文习字的额外功课。哥哥是前车之鉴,他阅读能力很强,但错字满篇,中文听写常常错到一半上下。做阅读理解时照文章抄答案都会写错字,结果几门功课中文反而最差,差到他说要考中文他会做噩梦那种,得很走运才能考到八十分。去年假期揪着他每天习字听写,现在才勉强看得过眼。
小丫头自己会花一点时间在朗读上,中文英文都有。她也很爱做卷子,这件事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不过她在功课上的确不是顶聪明那种。大部分时候就是看书,她也什么都看,但比较注重趣味性一些,也就是说比较符合她年龄的孩子气。哥哥当年喜欢的murderous maths对她来说概念太深,属于完全无法看懂也不感兴趣那种。

书包自己整理,我在大门上贴条提醒出门前检查钱包,车卡,水壶,故事书,结果上星期两次忘记车卡,好在书包里有备用零花钱可以付车费。一次忘记钱包,哥哥借了些钱给她。一次忘记带英文练习册,头天拿出来向我们展示她每次都拿到奖励的印章,就忘记收回书包,结果上课时人家做练习她只好在那里看故事书。报名break time concert的表格一直忘记交给老师,还是忘记带练习册那天老师帮她翻书包翻出来才收上去。真是让人操心死的小孩,她还什么都要自己做,拒绝我插手。

关于老师,以前邻居的孩子说,如果你是好学生,就不会在乎老师凶不凶。三十个孩子,不严厉一点根本管不住。我们去做了一周义工就知道,我们这班老师挺和气,小朋友就炸了窝似的到处跑,根本拢不住,排个队要五分钟。旁边一班老师挺凶,那些孩子就乖乖的,一叫排队马上就排好了。

杂志这些是很烦。每年年头爸爸都忙着开支票。英文有小红点,中文有小拇指大拇指,数学有+venture in maths,科学有science adventure和highlight,我们自己还定national geography kids和成人版,学校各种book fair。我通常会怂恿他们把压岁钱,生日收的礼钱什么的都花在买书上。


真生动的描述。
成长需要时间,孩子快乐着,父母操心着,他们就慢慢长大了。。。

新加坡杂志怎么定? 杂志清单到哪里找?
适合小一小朋友的杂志有哪些? 中文,英文,科学类,还有青少年国家地理之类的?
是邮局吗?
多谢啊!


杂志都是学校发单子下来填。估计在网上找找也能找到出版商直接订。国家地理系列在cold storage和一些卖杂志的地方看见有卖的。我们只订了我提到的几种。其实我自己是不怎么喜欢science adventure或young scientist,但小朋友还挺喜欢的。可能我对漫画有偏见,基本上我不愿意给孩子看漫画,觉得画工粗糙内容浅易,缺乏美感。


小姑娘很厉害!我女儿就只爱读不爱做功课。


不知道图书馆里是否有那些杂志?
去图书馆看书也很方便啊?


感谢分享,你家孩子的课余时间好多哦,我每天都觉得小妞比我还忙,真不好意思再给她增加额外的习题,阅读。

感觉早上时间还能挤点,可是我们都不在家,完全不能帮助她合理利用,苦恼。


关于社区义工

之前我有一个帖子提到2014年学校报名的时候,老师提到社区义工有其他六个选择,当时不了解到底是哪六个
http://bbs.sgcn.com/thread-15569825-17-1.html

今天找到了教育部出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http://www.moe.gov.sg/education/admissions/list-of-schools/


转眼又过了半个月,小妞如愿做了华文科代表,一边给老师跑腿还一边得意着,老师的话是圣旨,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经历的一样。
接受了一个leadership training,好像就是每个小朋友都有职位,然后把同一职位,不同班级的小朋友集合在一起活动。
PAL开始了,每周五早上就要到校。在学校呆一天,饮食基本没办法保证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两学期他们是学各族舞蹈,家长们反映孩子回家都没什么表现欲,小妞说根本就来不及记住各种动作。
收到了enrichment lesson的通知,选择有:Rope Skipping, WuShu, Robotics, Gymnastics, Drama(EL), Chinese Orchestra。对我们来说就是给孩子一个活动的机会吧,研究讨论后,应该是会选择Drama(EL)。
2月13日,学校安排体验civil defense day,不了解老师怎么讲的,反正周日拉警笛的时候又费了一番劲解释,也不知道是否真明白。
都说小一小二是培养学习习惯,锻炼写作业速度。这点我很困惑。其实作业不多,貌似她的速度也不慢,她有时做到很晚是因为作业上有些涂色作业,她为了完美而花很多时间。这个我得怎么引导?说实在的,如果是我自己,我也快不起来,好多种颜色,很细小的地方她都不放过,也不能让她乱涂一气。
小妞读书面不广,妈妈我看了那么多牛娃也挺着急。可是真的是时间,精力赶不上。看帖的时候各种想法,一天12小时下班回到家别说孩子,自己也是特别疲惫。有时只能安慰自己,能做到多少是多少,总是默默提醒自己淡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天。


我的孩子今年也是小一,2个月总结下来的结果是:1)已经适应了学校作息和各种规定。从上学后的一周,他就说他喜欢学校校园生活,问原因,他说学校只上半天,上学之前,他一直是上全天的child care. 听完后,让我哭笑不得。
2)上午30分钟吃点心的时间,他不愿意在学校餐厅买,就是要从家里带。给我们的答复是给我们省钱。我算了一下,我每天给他带一罐牛奶,一个面包或是蛋糕,再加一份水果。肯定超过他们餐厅买的价格。他们餐厅买的食物在$1-$2之间。但想想,他只吃鸡饭,其余都不吃。就随他了,但是想让他学会买东西,学会计算钱的想法就只有另想办法了。
3)回家后作业很少,有时不用半个小时就做完了。小一小二应该是适应阶段,学校给的作业极其少。他本人总说很简单,但是有时不主动,需要我提醒他看hanbook.他才会去做,否则一回家就玩他的骑刃王。写完作业再玩的自觉性还没有养成。
4)课外阅读读物,喜欢看跟车,飞机,恐龙,昆虫,科学有关的书。最近迷上看yong scientists. 还有就是漫画书。我的理解是不是因为他的词汇量不够,不能读太多文字类的书籍。而漫画,大多数都是图片,他们容易理解。这儿也需要请教群里有经验的人士,如何提高孩子的词汇量,我的孩子记忆力不是不好,他对于感兴趣的,记得很牢,对于不感兴趣的,刚教完,不到1分钟就全部忘光了。但有些知识不是说你没有兴趣就可以不学的。

教育孩子任重道远,老公说孩子的习惯都是家长养成的。想想是不是要改改自己的习惯了。


小妞做领导了,真不错。我家的俩个都没这方面的才能。
上学对大部分小一新生都是很快活的事儿吧。看闺女每天都兴高采烈地。

我报名了早上上课前给早到的小朋友讲故事的义工工作。心里有点怵,生儿子前还专门去学幼教,没想过做幼稚园老师,就是指望着学点东西知道怎么带自己的小孩,但还是和小朋友相处无能。我家大的从小我就拿他当大人平等对待,他在爸爸面前很皮,但和我一起就严肃正经得不得了,聊天都是学术问题,烦死了。小的乖巧爱撒娇,但除了时不时亲亲抱抱外,也不和我玩的,会自己看书后再也不要听我讲故事。求问你们觉得给小一小朋友讲什么故事能吸引他们注意力?

周一穿新年衣服去学校。妹妹有一套曲裾汉服,上装白色提花缎镶阔边紫色织锦,下面是紫色雪纺纱裙,虽然我觉得会热,不过她坚持要穿。家里也有各色小旗袍,她不喜欢,觉得穿的人太多了。果然汉服回头率高,很是出了点小风头,我去接她放学时还有家长拿手机偷拍她。不过也有些同学误以为是和服,她解释半天,老师也帮她说明这是旗袍之前的中国古代女孩子的衣着。


分享一个网站,可以打印字帖给孩子练习中文字,我是根据孩子每周的练习来打印,要不孩子也没什么兴趣去写专门的字帖。这样比较有针对性: http://www.yes-chinese.com/tzg/


女儿也是时常要抱抱。英文阅读我早已跟不上她的程度,不过华文我还是远超她的。她时常找些华文故事书让我们读给她听。


多谢分享。英文需不需要练习书写啊?有没有什么好的网站推荐?我觉得我家K2的娃字写得难看到要命,不论中文英文。一个字写得部首或字母之间间距巨大,常常和前面或后面的字粘在一起。我常笑他本该是一家人的一个字,却常常分开来住到左邻右舍家去了。


我觉得也要的,我的孩子之前也是写的歪歪扭扭, 叫他们练习之后好一些了, 我是在大众书局买的English Penmanship的一本练习, 等我回家拍了照给你看。


也说说我们家的小妞, 她是上午班,下午作业都在student care写完了,回到家我也没时间检查,只是督促她练琴就不再管她了。 书包都是她自己收拾,零用钱不够了就给她2元。 小妞很自觉,从来没买过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前些日子回来说老师让她当班长了,我很开心,因为她没有姐姐外向,这样可以锻炼锻炼她的胆量. 她总是说学校的东西很简单,所以我是想先放养着看看,等到5月家长会时听听老师怎么讲,如果成绩不理想再花力气管她.  学校还没有发CCA的letter.


就是这本。


好的,多谢啦。


lz有小一的群吗?


感谢分享,越来越觉得男孩子和女孩子差别好大。 现在已经很吃力了,不知道以后怎么面对老二。


小妞也是很爱上学,让我还挺意外的,印象中,自己小时候也没这么爱上学。

说故事我还真没经验,总觉得这第一学期怎么就这么快的度过了,自我感觉是疲于应付。我家都是孩子主动和我们聊天,我很少去给她讲故事。最近有点问题,小妞以前的表达清晰,明确,可是最近发现,中文都说不清了。有时候她要说学校发生的事情,绕了一圈又一圈,把大人绕糊涂了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有点担心这种情况如何处理,而且因为每天时间有限,也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耐心的了解孩子的想法。

有时觉得自己很贪心,然后执行力又有限,反而容易误导孩子。如何从最基本的去引导孩子呢?


英文也需要练习,个人觉得,书写工整在考试的时候还是能加分的,至少是印象分。

我是找了些英文格,即使是打草稿,也是在正规英文格上写,应该也能规范一点。


我到现在也还是觉得早上课好,下午班就是恶性循环。

这周已经连续三天10点还在做作业,我怀疑老师是不是完不成布置的任务,临放假来给孩子们加码。


你家小妞早上是在家女佣看还是上student care?功课什么的早上再做比较好。

我们几乎没有功课。偶而一两页数学。


我记得用MS word时有一种自带字体和学校要求的字体一样。
我是用那种字体,然后把颜色调成比较浅的灰,内容嘛就人各有好了。我用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打印出来,一天描一首诗。
不过这个真看人,我估计女孩子会好些,闺女基本上没怎么练习不管中文还是英文都写得工整漂亮,连格子都不用打。哥哥写了几年了也就只是能看的水平,比之前的狗爬的略好些。


哈哈,我记得是你说过,字体是Comic Sans MS,之前我有试过。

男孩女孩态度太不一样了。


早上是爷爷奶奶女佣在家,按时起床都非常困难,更不可能给她检查作业。

所以我都要求她晚上做,我们再给看看。

这周看到人家华文的课堂练习居然有B,我要吐血了。。。


写在小一第二学期开学时 第一学期结束,带回一本My Progress Card,类似我们小时候的学生手册,除了没有考试成绩。从五个方面来衡量孩子:LANGUAGES, ARITHMETIC, APPRECIATION     OF THE AESTHETICS, PHYSICAL COORDINATION, AND LIFESKILLS。4个等级,A(EXCELLENT),     B(GOOD),C(AVERAGE), D(FAIR),每方面都有详细的区分。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小一课程简单,老师的评价会以鼓励为主,一看到小妞的成绩是B比A多,着实有点胆战心惊。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学校的策略,提醒家长不能放松,或者让家长在下一次评价(TEAM 3)时看到孩子的进步?小妞最后一次华文听写居然是B,老师对笔画要求很严格,都是某个点没有出头之类的错,我是拒绝签名了,小妞转而找爸爸帮忙。其实我很高兴老师能这么严格要求,希望小妞能因此长记性。英文方面,爸爸下的功夫比较多,小妞还是挺迷糊,每周的JOURNAL花费很多时间,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反反复复也写了半本练习本,妈妈我要求低,看着还挺有成就感。因为之前课外活动的时间表遗失,所以第一次给FT发了邮件索取,顺便也询问孩子的情况。老师回复:孩子功课没问题,就是容易开小差和其他孩子说话,特别是课前或者是收发作业本的时候。唉,一头汗水,我都不敢说妈妈我小一也是这么被老师评论的,算是和老师有了第一次接触。第一个春假,趁着课业不重带孩子出游了。小妞表现很不错,非常配合大人,也能克服晕车不适,相比淘气的弟弟,让爸爸妈妈非常省心。身体状况也很不错,一直担心体弱的她会出状况,看来体质是随着年龄增长增强不少。看来在学校跑跑跳跳还是有帮助,就是变成小黑妞了。假期结束时,几个同班的新移民家庭聚了一下 ,孩子们玩疯了,甚至比上学还开心。妈妈们讨论到小妞的同桌是前后左右同学都欺负到了,的确头疼,不过我没打算要求老师换位置,希望小妞能适应环境,从而突破环境对她的影响,不知道这么考虑是否合适呢?当然,我会留意孩子的反馈。很开心小妞的第一个学期适应还不错,学习基本能应付,钢琴练习也没耽误。每天都开开心心,没有负面情绪,愿意和父母分享学校生活。接下来,希望能帮助小妞增加阅读量,毕竟课外活动有要求,MINI TEST也都陆陆续续要来了。


我们还没journal,所以感觉没啥作业。功课都是课堂上做的,我想操心都操不到。不过我家完美主义小丫头基本上拿回来签名的功课和听写都是满分。只有一次漏做了一题。我还蛮惊喜。因为一直还挺担心她。但她沮丧说同学觉得她英文不好,她说英文他们都听不懂,只有老师才听得懂。我觉得老师好厉害,我家这只说话逻辑很诡异,我连她的中文都经常听不懂。

上学期末有选star pupil,两男两女,她因为偶尔忘记带作业之类的原因没选上,委屈得不行。不过书包是她自己收的,怪不得我。老师有赞她很乖,据说如果保持,下次会选她做star pupil和班长。以她在家行为,是个很bossy的小孩,其实我不太喜欢她这样。


姑娘幼儿园是在英文环境强还是华文环境强的幼儿园上的?


羡慕你们这个完美主义小丫头,我家妞完全继承了妈妈马马虎虎的作风,昨天拿回的练习题都是什么不该大写大写了,漏掉句号之类的错误。

还好继承了爱收拾的习惯,书包什么也是完全不用担心了。


方便分享一下你们的指导资料吗?


谢谢你的分享。这个很好用呢。有没有类似的汉字练习的呢?


51楼有中文的。


如图,还有范例什么的。


学习了。都是牛妈


每个星期五早上我六点半去学校,在升旗礼之前给早到的小一的小朋友读故事书。

很有趣的一件事。有一次读《阿罗的房间要挂画》,就有小朋友愤愤不平地提出疑问说为什么故事里的阿罗可以在墙上画画不会被罚。

今天顺手拿了本米尼狼系列,里面有一个故事是漂亮的露娜,是说班上转来一个漂亮女孩,米尼狼很喜欢她,用各种方法想让女孩注意他,结果适得其反。后来妈妈建议他送小礼物,温和有礼貌地对待女孩,女孩果然愿意和他一起玩。里面有一副图是女孩亲了米尼狼的鼻子。听故事的小朋友有志一同地捂住眼睛说:“咦~~”。笑得我几乎讲不下去。


好羡慕你们学校啊,还有人给讲故事,我们都是自己带书看。 好吧,其实我也有收到邮件,邀请义工家长帮忙带孩子学华文,我们上班,实在是没工夫去。也没听孩子提过,估计是没什么家长响应。 这才是素质教育应该做的呀,我对自己孩子都没什么耐心给讲故事,惭愧。

我觉得小朋友在一起的表现和单独在家的表现很不一样,谢谢你的分享,非常可爱。 现在小朋友接收的资讯很多,我家妞这方面的表现更为“镇定”,往往“不以为然”,可是和同学,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又很容易“一惊一炸”,我有时候挺好奇她的想法。


放假了。半年好象一下就晃过去了。今天拿report book,成绩超乎我想象的好。老师的评语也非常好。

我终于忍住了我在哥哥身上总犯的恶习,就是打探其他孩子的成绩。小丫头估计也不知道。她好象不太在意这个,平时和自己较劲的时候多,所以我还是别带坏她了。

说真的,我家这个真的是各种熊。什么事都特别有自己的主见,和她说道理完全没用,威逼利诱也不动心,软硬不吃。有时好好说一件事大家看法有分歧她才不管在哪儿周围有多少人,立刻发脾气。我对她基本上是惹不起我总躲得起的态度,很多时候都心累得很。她还精力特别旺盛,小不点点和我们出去徒步,走三四个小时都不叫累的主,发起脾气来持久力和破坏力都吓人。在学校里倒是乖巧得很。所以我从不去做班级外出时的义工,怕我们半途吵起来,俩人都没脸。
幸好她还争强好胜,即使看起来不象哥哥小时候聪明稳重,学点什么倒也不太要人操心。


恭喜了。


您好,不知可否分享下您家娃是如何进的南华?做义工吗?
非常感谢!


老大GEP.老二搭顺风车


老大好样的


是个用心的妈妈!我们家的老二属于happy go lucky 的性格。什么都不是 很 特长还特别有信心。开学我曾鼓励他好好做个好学生说不定老师会让他做班长。过来一段时间,小家伙跟我说老师已经选好班长来但不是他,完了自己加一句,“我想下个学期就轮到我了”。:lol羡慕你们这些名校的孩子,我们的就是邻里小学,基本放羊。


上一次更新,小妞还在紧张备考,转眼这第一个长假期就过去一半了。
4月24考了英文SHOW & TELL。
5月第一周,考华语口语,数学图形题。
5月第二周,英文,数学,华语三科的MINI TEST。

前面说过,SHOW & TELL的准备挺充分,稿子是提前写好的,也有选几个同学试讲,老师点评。基本上,考试只是一个让孩子学习考试流程,适应的过程。

而华文口语,我是直到考试前的那个周末才知道他们平时也是有练习。这个算是我们家长的疏忽,除了作业,关注完全没有放在华文上面。他们有一本华文口语的指导书,大概有练习三个题目,同时老师也有发口试要点作为指导。我是在考前复习才发现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孩子基本上就自由发挥了。因为英文的SHOW & TELL很轻松,我还挺意外华文口试居然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考的,而且还交换老师监考。小妞华文课学号排行第一,第一个考完特别轻松,还调侃排在后面的同学好紧张。

其实学校在第二学期初有发一份该学年的教学大纲给,发下来的当天,我觉得好有用啊,可是第二天就被我们不知道丢到哪了,直到有家长提醒,我们才找出来备考。各科的考试形式,考试范围,知识点都是清清楚楚地。恍然大悟,其实学校还是有所作为的,完全在于家长是否跟随。同时仔细看了看孩子整理的学校练习,真是挺忙的,数学甚至有些发散思维的练习。说实在的,学校做到这样,我们还真不知道怎么指导孩子的复习,直接出现了“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然后考完华文MINI TEST的那天,居然又有作业做到11点!导致有妈妈把睡了的孩子拉起来,因为妈妈们讨论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有遗漏,哈哈!妈妈们实在没想到,怎么考完了不给轻松一下,还有这么多作业呢?反复确认几遍,太不可思议了。

考完了,等成绩的日子里,相对还是轻松的。学习上,老师继续课业安排,做好下学期的准备。随着成绩的逐步揭晓,我们还是挺满意小妞这半年的表现,总分,老师评价都很满意。去开家长会的娃爸也特别开心,少有的把心情写在脸上。其实华语口语第二天,群里的妈妈特地告知小妞得了班里唯一的满分,被华文老师点名表扬,说这个科代表没选错。为小妞高兴,虽然我们也知道这点小成绩有很多人的功劳,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吃幼儿园的老本。

5月最后一周,白小兔中了手足口,原本就因为没老人帮忙而忙碌,更是弄得我们手忙脚乱,轮流请假,一直注意隔离小妞,最后还是没能幸免。好在小兔一周就好了,因为早早就安排6月假期回国,没办法小妞回国就又是验血,又是挂水,着实折腾了一周。24小时和俩孩子在一起,我才真正感受到小妞真的是很乖,对小兔真是欲哭无泪,完全不受控制。希望这番折腾,以后就少一个病毒威胁,哈哈,是不是中过就不会再中啦?

这周小妞才开始在家的假期生活,还不错,布置的任务都能完成。希望能在开学前好好调整,继续紧跟学校的步伐。


哥哥为了花掉参加Hackthon挣来的大众书局购物券,又买了一堆书,本来家里书架就已经告急,这几天都在忙着倒腾书,分类重摆,算计得再买多大的书架回来。我看见他的同学看电子书,也和他推荐过,但他觉得喜欢的书,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收一份纸质的。和我一个德行。

翻出两本几乎全新的junior brain workout给妹妹打发时间。妹妹翻了翻说她知道,她们班在学校学后托管中心的小朋友就得做这些东西。略汗。不过她对这些兴趣缺缺。现阶段看起来,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故事书和自己写故事。
我们回国过暑假,坐半夜的航班,小家伙开着阅读灯一路写了差不多半本作业本的东西。附近座位的人以为她抓紧时间做暑假功课,觉得这个小朋友实在是了不起。她正色说:“我正在写小说。”至于假期作业,那是什么,她直到回来拖到最后一个星期天下午还是我提醒了无数次才好不容易拨冗写完的。
为什么面对这小丫头,我老有种无力感。


你家这小妞还真不是凡人,这么专注这么执著,在这个年纪真的是难能可贵。


小丫头蛮厉害!
鼓励她多去投稿,看到成绩会更进一步激发她的天赋。


中文我知道可以投小拇指。不过她都写英文的。她说写中文字太累了。汗而且她写的东西太长了。暂时流水账形式。也不适合投稿。更不想为了投稿限定她得去写什么。就玩玩吧。


对了,介绍一下怎么学华文呗。你家小妞华文好棒。

我家俩只华文都是最差科目,郁闷死了。我明明觉得他们华文实际水平也没那么差的。丫头数学英文都满分,我们入学表格里填在家只说中文,结果好打脸。
以前还想哥哥小五就把他扔去雪梅老师的补习班,结果搬了家,离太远。我现在头痛死了。


好棒,磐的两个孩子天资好, 妈妈也是一个超级有方法的妈妈!


我们就一普通孩子,完全是学校考得简单,加上吃幼儿园的老本

据我所知,南华的华文本来就是各学校最难的,你们家长义工还那么帮忙,应该是足够了。


好文收集:
教育,就是帮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生命方式”


最近忙着追帖子,都忘记纪录小妞的生活了。刚刚又被惊到了,居然有妈妈为幼儿园里的孩子没带月饼去学校而难过,真不好意思,我们就是那种不带月饼的家庭。。。

小妞愉快地度过了小一的第一个长假期,前两周回国,后两周在家无所事事。然后,居然到最后一周来赶网上的作业,最后一个周末来赶阅读报告。往往看似不重要的作业,反而花费更多的时间,觉得挺矛盾。我们家长没有足够重视这两项作业,帮孩子合理规划,这个假期算是浪费了。

在小妞的满心期待中迎来的小一第三学期,这点小妞和小兔截然不同,从幼儿园开始就很喜欢上学,能去学校就算发烧也要去,小兔就很差劲,会自己找借口不上学。目前似乎还处于过渡期,学习什么都是按部就班进行。好像华文也要开始SHOW & TELL,这个我就有点迷糊,上学期的看图说话和SHOW & TELL的区别是什么呢? 这周二是E-LEARNING DAY,小朋友们放假在家网上学习,刚好有妈妈提议聚会,我这个不负责任的妈妈,想都没想就把小妞丢给人家了,后来想想还真是不好意思,对其他妈妈不好意思,让人家帮我带孩子做作业还要带着玩;对孩子也不好意思,人家小朋友都是妈妈带着,可是自己连接送都是女佣。

没办法,作为一个每天在外超过12小时妈妈,真的没时间和精力顾及太多,就好像前面说的,小妞幼儿园的好些活动我们的参与度都不高。刚好她的幼儿园时常要求父母参与,带食物,亲子作业都不少,我们还真有过要求带食物不给带的时候。三年的家长会我没去过一次,都是家里老人代劳。因为孩子体弱,以前也很少给零食孩子吃,到现在,俩孩子都是喝温白水,拒绝冰饮料。导致小妞对人家给的零食分外感兴趣,小兔就什么零食都要但是都不吃。这几年从没帮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有一年连礼物都准备好了,临到生日反而忘记了,当然,家里的生日从没少过。曾经问过小妞,是否会觉得遗憾,是否羡慕其他在学校过生日的同学,她不置可否,我们也就心安里得的过去了。有时候也会问自己,这样的家长在老师眼里应该也是不大关心孩子的吧?那老师是否也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孩子身上呢?事实上小妞的幼儿园生活也还是挺开心的,并没有投诉哪个老师。

昨天又有本地家长反映班主任比较凶的问题,我们几个中国孩子和妈妈的反映出奇的一致,还真是文化差异。我们的孩子领教了家长们的“残暴”,对老师的“凶”产生了免疫力吗?哈哈。

我一直在追虎妈,有夸张的成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作为家长,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是应该蒙住孩子的眼睛耳朵保护起来,还是推孩子去面对?我觉得应该是引导孩子去面对,即不过度保护,也不能让孩子独自面对。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学业状况,及时对学业目标,时间安排作出调整。就好像小妞和小兔有好多不同,就不能用同一种培养方式,对他们的期望也就有了不同。我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引导,使他们就不感到压力,从而不丧失求知的欲望。当然,说起来容易,妈妈我每天在这看到的都是牛娃,如何来消化人家带给自己的压力,从而转换成带给孩子的动力,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小妞七岁了,周六妈妈下厨做了大餐,周日吃了饺子,今天还要吃面,吃蛋糕,收生日礼物。用爸爸的话说,连庆三天,这是大庆呀。。。

七年前的今天,姥姥刚到坡一周,小妞就急不可耐的提前8周来到这个世界,小猫似的,姥姥都不敢抱。一转眼,都能帮妈妈干活了,太不容易。越来越大的小妞反而感性起来,看小兔最近那么粘妈妈,原本就粘妈妈的小妞开始吃醋,今天和弟弟一起不乐意妈妈上班,还哭了鼻子。妈妈我真是受宠若惊,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昨天小妞提到班里那个调皮女生,在ORIENTATION那天是她的PARTNER,好像很遗憾似的,说刚回坡的新同学也不乐意和那个女生玩,因为那个女生对其他同学也不友好,我乘机和她说了一个自己经历的小故事。我的公司刚搬到新的地点,一楼是一位印度籍女保安坐镇,同事们都觉得他总是一幅冷面。可是有位同事就每天主动热情地和人家打招呼,然后人家也会热情回应,我之前和其他同事一样的感受,后来也试了,果然有效。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主动与人为善,人家也会回应你,就算一次两次无法打动人家,只要真心对人,人家一定能感受到!现在的学校生活,以后长大回想起来,都是很美好的。现在的调皮同学,不见得以后就不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其实不知道小盆友懂了多少,但是那个小女生真的挺可怜,感觉家长也不怎么上心,如果小盆友们真能好好相处就太好了。

我自己挺珍惜同学之间的感情,特别是最近,我远在异国,妈妈生病,我20年没见,刚联系上的同学都去看我妈,我真的有被感动到了。很希望小妞能珍惜这些纯纯的友谊!

上周的华文SHOW & TELL,我们没来得及准备照片,最后就爸爸用拍立得给拍的小照片。写稿子的那天也很匆忙,周末我看她写的稿子都要哭了,什么呀。。。不知道讲的那天华文老师有没有吐血,只当自己在学习放手吧。


我家的也是,她的班主任非常惊讶的说,没想到,你女儿的华文成绩在三科中最差。


小妞,生日快乐!一直在追这个帖子,工作的妈妈都那么用心。觉得自己太惭愧了。


lz,我也想要加入小一群


谢谢楼上妈妈们的祝福!

我家妞也是被人家说,你家爸妈都来自中国,华文一定好啦。好吧,只当是大家都认为小一很简单,继续努力学华语。首先就要捍卫华语在家里第一语言的地位!这点妈妈我一定要也一定能做到。


华语在家里第一语言的地位, 好还是不好呢?
我们在家也是一定讲华语的, 尤其还有老人. 但是这造成了孩子的英文表达能力有欠缺.
老大已经上中学了, 各科里面一直是英文拖后腿, 我对他英文成绩的要求一直是, 班里平均分就好.
老二也一样, 讲起华文, 每个人都会觉得她聪明可爱, 可一到纯英文的环境, 她就不爱说话了.
毕竟这里是新加坡, 英文弱会吃亏很多的. 我一直在想, 也许我们在家讲英文会更好一些?  


没办法,我自己英语不好,还是不要误导孩子比较好。

因为后续的结果我也没法预见,只能给孩子提供我能做到的吧。

我能帮小妞的就是端正学习态度,纠正华文字,数学方面暂时还能应付,其他的只能靠老公,至少目前老公的讲解孩子能领会。


我们国内来的家庭背景, 孩子英文成绩和 在家是否讲华语等关系不是很大.
主要是英文不是母语,  大多英文程度达不到本地家长那样. 家里大人日常换用英语对话也程度不深用处不大.
感觉孩子上学后英文用的少,  还是得从性格,社交等方面入手了解,看看是怎么回事.
他们上学课间, 和同学交流,基本上都是全英文的.  我女儿她的某个同学特别喜欢华文,但家里 看她们在一起玩时候(小学3-4年级开始), 也是全程英文.


我觉得可能也只有老大能坚持华文为主。我家丫头大概五六岁和哥哥说话就基本上不用华文。开始会有语法和用词的问题,但后来随着她看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她的英文也越来越溜。假期回爷爷奶奶家,亲戚们都说她英文比中文流利,她说英文基本上是不假思索,但说中文就老要停下来想。英文老师还选她参加英文的讲故事比赛。很无奈。我不可能和哥哥一样整天和她聊天,累。现在只能抓着她多读中文书,多听中文故事,多多习字。


我觉得家里是英文,还是华文环境对孩子讲英文的影响不大。我庆幸家里是华语环境。不然我家老大根本不愿意讲华语。她在上幼儿园前是纯华语。所以华语口语的基础比较好。现在讲华语还是很溜的。不过她基本上是能不讲就不讲了。


这个还真是,小妞在Nursary的时候就被幼儿园老师要求在家说英文,那时候着实着急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一次发现小妞和同学在一起,就好像启动了开关全程英文,虽然不全是对的,可是至少没有我小时不敢开口的问题,那时我才淡定下来,觉得家里说不说英文应该不是大问题。小妞确实是属于外向型孩子,而小兔就相对来说比较胆怯。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发现不到一年的childcare,他也学了不少单词。小妞和小兔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的参杂英文。
为了华文,在家多说华文,为了英文,多看英文书吧。


你们这个小丫头已经上升到另一个境界,属于语言能力超强的孩子,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啦。


紫藤: 我可以加入你们的小一群吗?


嗨,认识下,我下周来新加坡,paiwo.co/light 这个算自我介绍吧,嘿嘿^^


过去的一个月,妈妈们都挺不安心的,哪天作业少,或者没有作业就要互相问问。实在是担心因为之前的家长投诉,而打压了老师的责任心,对这个班放任不管了。之前家长投诉以后,学校领导还找了几个孩子去了解情况。听说这个班不是义工的孩子,就是老师的孩子,还有校董的孩子,老师的压力该有多大?而且其他老师也反映孩子们很淘气,一般的老师也镇不住。大家也在猜测是不是第三学期在学年中间,又夹杂着重要的50年国庆,还要忙着小一招生,所以比较放松呢,反正过几天就有妈妈担心一下,然后大家又自我安慰一下。

之前和小妞谈到友善对待同学,一知半解的她,第二天就跑去和同学说要和那位不受欢迎的孩子做朋友,然后就遭受到好朋友的“鄙视”,扬言“你和她做朋友,我们就不和你做朋友!”苦恼的好几天。。。没办法,又开始做思想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朋友,而是友好地对待别人,感染别人,大家一起进步。孩子的世界也是好复杂啊,我们也不想孩子被孤立,只能选择妥协?

昨天收到月底的考试安排,20-21日为小六华文口语考试让路,其他年级放假两天,24-27日连续4天mini test。不明白,考试之前放四天鸭子,鸭子们还会考试吗?所以说本地教育靠家长,还真不为过。不过好象有的学校已经在七月完成了第三学期的mini test,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好意外啊,那不就是第二学期的知识吗?

话说我比较意外他们这学期已经接触乘法了,而且乘号两边的数字意义和我们学的完全相反,希望我之前没有误导小妞。有些字的写法也是,不容易注意到的一些细节,“父”字的“八”要分开,不能和下面的“叉”贴在一起,而“爸”“爷”就贴着,这是我从来没有留意过的,跟着孩子继续学习。这学期实在是闲得让我们很不适应,只能适当用速算,字帖让孩子打发时间,每周去上钢琴课的路上背背乘法口诀,现在已经从我“指导”小妞背,到小妞“指导”小兔背了,哈哈。

当别人在准备mini test的时候,他们学校的孩子却忙着准备国庆的表演。开始我们没怎么上心,孩子倒是不时唠叨一下,有时还跃跃欲试要表演来着。直到收到了学校的通知,才知道还是大事件呢~居然之前老师让她弹琴也是为这一天,一直以为只是老师要了解孩子们都有什么课余活动。于是在国庆假前一天,妈妈我特地请假半天,还带上小兔给小妞加油打气!第一次参加新加坡学校的升旗礼,着实体会了一把“爱国教育”,也再次体会到孩子们的激情!相对于我们小时候的一板一眼,整齐划一,我更喜欢本的孩子们的自由发挥,那些节奏感很强的口号,动作,感染力极强,很容易带入观众的情绪。小妞的钢琴表演中规中举,相对于同学激情四射的钢琴表演,那是相当逊色,不过这也是小妞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现,能做到不紧张,不出错,妈妈我也略表欣慰。还真是觉得这孩子少年不知愁滋味,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紧张。团体舞蹈,也都挺尽兴,大前提是孩子们开心,家长更开心,不同角度的视频都分享了好几段,家长都是最忠实尽责的观众。


米尼狼的这本也给儿子读过,不过他没什么反应。老师说他即使是在同龄人中也是比较单纯的(我想不会是说他傻吧?)


这事上单纯也没啥不好。

我家两个这方面都单纯得很,大概因为不看电视吧。哥哥就是一板一眼的小书呆。读书,妹妹受哥哥影响很深,对公主王子类的故事完全没有兴趣,比较爱冒险类的和升级成长类的。可能也是因为家里这类书多。对她的选择有所引导。我是希望她晚些开窍,女孩子太早熟比较让人担心。

家里囤了那么多书,女儿翻翻捡捡,终于开始看Murderous Maths了。这也是为啥我一直赞成买纸质书。图书馆借书很好,但很难不动声色地引导孩子看你想让他们看的书。我试过几次,他们基本上只借他们喜欢类型的书。借了别的,他们翻一下就扔在一边,直到拿去还也不会再看。但家里的书他们总是会踅摸踅摸不定期拿来翻翻,没准哪天就看对眼了。我基本上过一阵就会整理一次书架,把我希望他们看的书放在他们房间里书架最方便拿的地方,而把他们特别喜欢的书收在客厅书架最不方便拿的地方。有时他们想看书,又懒,就会去翻我挑出来的书。很多时候看看也就迷上了。


也许是已经随着孩子逐步适应了上学放学的日子,转眼间小一的第三学期的假期都要结束了。

学业方面,各种放假之后,老师们对孩子是相当“体谅”,三门MINI TEST加上华文口语,试卷是相当简单,考的就是胆大心细,居然还有一题开放题,“10 _ 40 _ 68”请写出空格中的“possible number”, 小妞是算两个数的中间数,反正结果出来,只要敢写的孩子基本都给对。这越简单的试题,男孩子就越吃亏,女孩子跟着老师的步伐,解题过程一清二楚,作为男孩子妈妈这是今后要苦恼的问题。口试方面成绩还不知道,不过小妞自己倒不自信了,上学期的成绩可能是初出牛犊不怕虎。

娃爸办了一张知新馆家庭年卡,正式开启了电影溜娃模式,带着孩子看电影不再担心人家反感了,想想小兔能一场电影去三趟厕所也是醉了。以后的标准作息就是每两周一次场大电影,一场科普电影,一场射击。
最近小妞的饮食有点夸张,处于养不起的边缘。有一天是午餐两碗米饭,晚餐两碗面条,身体都是个小圆球了。大家一致认为,小二的CCA应该选择跳绳!

假期生活很让上班妈妈苦恼,好不容易找来的资料,安排的练习,根本就没办法按时完成,抱怨多了,人家还不乐意。有一天回放摄像头的内容,是越看越火大,又无可奈何。爱玩,磨蹭都是孩子的天性,除了苦口婆心,目前真的没办法。


我们是正式感到名校不好混啊。上学期最后的数学小测验,她看错一题,没有拿到满分,同组的其他几个都是满分,她回来很委屈说那几个男生嘲笑她。太凶残了,记得儿子小一时考试班上一般也就两三个拿满分的。

安慰她说不要紧。其实我也真没觉得怎么样。她平时做练习,学校练习好些,家里练习时常有一两个错,基本上我确定她弄懂了也就过了,特别不希望因为哥哥在数学上的成绩给她压力,她会很骄傲哥哥在学校集会上因为竞赛成绩被表扬,每天很自觉做数学练习。慢慢来吧,哥哥小一结束时成绩才排班上十名左右我当时也没急过。至少她一直都还挺热爱学习的。


名校真的好不一样啊,我们的考试完全是送分来着,问其他同学成绩,完全一问三不知。我现在的疑问就是,小一学得如此简单,是不是真如传闻中小二到小三会有一个阶段性的跨越?担心被现在的轻松麻痹,可是又不了解这个跨越会有多大,到底要如何使力。
很谢谢你如此有经验又愿意分享,很多人说小一还早着,家长太紧张会适得其反。只是我想目前多听,多了解也挺有必要。毕竟很多宝贵经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好习惯,基础的知识都是每一天积累而成。假如到了小六再来做功课,再来努力,恐怕为时已晚。


我家的小一生很糊涂, 英文考试helping words或者阅读理解文章里的单词拼写或大小写抄都能抄错的,平时已经叮嘱很多次了。又不喜欢阅读英文小说,只喜欢科学类的。词汇量大大大的不够。让他背短语或者句子, 非常不情愿。唯一优点是学校有功课回家会先做完。可是我给他布置的作业,他又趁我上班不在家大吵很难。


我家也会出现抄错的情况,除了反复说,也别无它法。

妈妈们讨论,不管是什么书,只要爱看,都是有帮助的,特别是科学书,里面的词汇也不少,反而是故事书,对知识量的增加用处不大。如果阅读量大,背不背单词,词组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他就是阅读量不够大, 我才想让他背短语句子的。 写作文用的上。
不过他做学校作业很认真的, 回家第一件是就是做作业, 做完了才会玩。
而哥哥是看喜欢看书,不止科学类的。 但是学校作业不会回家后就主动做, 一定要盯他一下。有次我没盯他, 他就没完成, 到最后时刻才赶。


话说这个乘法口诀很有意思,我们七月开始是带着小兔一起去学琴,路上的时间很无聊啊,就让妞背乘法口诀,有时也让小兔跟着念。一周一次,平时也没空提。上周妞的混合运算题错了一题,周末我就想起,出问题考她,她就有点生疏,我就提议那你从“一八”开始到“八八”,到了“五八”居然又停下来了,到是小兔立马接上“五八四十”。估计小兔是条件反射,我正好找到榜样作弄小妞,看弟弟都会了,你怎么还不熟呢? 昨天把小妞做的口算题拍了几张给某位老师“鉴定”,因为她有些写了所需时间。我猜测是把老师给吓到了,特别确认是不是小一的小朋友,认为运算速度太慢了,不停安慰我不要着急。我自己反而乐了,估计是我平时的“怕输”形象深入人心,搞到人家高估了小妞。细细了解才知道,原来我一直误导了孩子。所谓口算心算,讲究的就是速度,而我们要求孩子,得反复检查。我后来把老师的基本时间要求告诉小妞,人家很委屈,说:“我其实只需要那么久,可是你让我检查,时间就多了。”现在看来之前是闭门造车,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率是第一保证,做完每项作业检查也是有必要的。这个我们认为是对的习惯,原来不适用于任何地方。。。


本周一下午考了第四学期的华文和英文口试,华文是读短文,看录像复述内容,英文是看图说话。全部是非任课老师监考。因为华文是看录像,小妞直接拒绝复习,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提供怎样的录像来指导,据说这是今后小六口语考试的形式。按照孩子的复述,我们认为基本是不达标的,常规需要了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她完全就不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自然也是没有复述,不知道老师会如何评判。

这学期的假期实在是太多了,孩子已经没有了紧迫感,每天浑浑噩噩,安排的任务基本很难执行。妈妈我可能被烟霾熏晕了,也都默默接受。今年的烟霾,导致了一天停课,人家学校老师都临时布置了网络作业,可我们学校,连停课都是家长义工通知的。作为不大负责任的妈妈,前一天晚上我还在琢磨第二天送孩子去学校的可行性。潜意识里觉得把孩子交到学校,学校会负责,否则孩子留在家,上班反而不安心。

上周小妞很委屈,周三说同学上课传小纸条,班主任转身回来认为是她,就被罚站了。我们很奇怪在家能说会道的孩子,怎么就不敢和老师说实情呢?朋友分析应该是老师不听孩子理论,会认为那是辩解。孩子说的时候眼睛都红了,我们还在研究是否需要和老师沟通一下,未果。周四回来就说没拿到班主任的儿童节礼物,因为有一份复习资料没有带去学校。这个孩子倒是没怎么往心里去,可是当妈的心里就很不好受。虽然孩子有错,应该惩罚,可是不发儿童节礼物这种方式是否妥当?本来一个开开心心的节日,却给孩子一个失望。其实作为家长很理解老师的繁忙,不容易顾虑到每个孩子的情绪。我个人是觉得需要和老师沟通一下,担心孩子会给老师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毕竟还要在这个班上一年多,同时也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可是妞和宝爸都持反对意见。一个觉得无所谓,并不在乎老师的想法,一个觉得孩子应该学会面对对她有不同看法的人,想想也是有道理。我自己小时候也碰到过对我印象截然不同的两位老师,一位就是我怎么做都看我不顺眼,一位就是怎么都觉得我挺好,也都过了6年稳稳当当毕业。

小兔在幼儿园似乎也碰到类似的事情,从他口齿不清的复述,应该是被同学打了,我们第一反应是,老师知道不?不知道。哭了不?没哭。打回去了没?没。于是我说,你要是委屈,要不你就大声哭,哭到老师知道;要不你就偷偷打,打了不能让老师知道;不然就不要回来和爸妈说!这真是往熊孩子教,可是没办法,我们这贫民幼儿园两英文老师加一中文老师带30多个孩子,怎么能指望他们都顾过来?

这真是成天和孩子斗智斗勇,和老师斗智斗勇。


我们没有考试。于是,一直放假放假放得都没有上学的感觉。倒是在家里我尽量抓紧。每天的中文英文朗读,中文听写,数学小练习和科学阅读都基本上能保证。她小时候我放任得比较厉害,关键她小时候那脾气我也不敢管她,太烈了,完全软硬不吃的,现在约莫大了,比较通情达理,终于可以沟通,要求就多些。

儿童节前一天正好是闺女生日。结果她不开心,因为不管是否生日,都会全校庆祝,一点都不显她生日的特别来。班上最淘的男孩和她同天生日,两人相互鄙夷了一下,强烈表示跟对方同一天生日真是糟糕透了。我们家长只有呵呵……
感觉这快一年的时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改变就是开学时得梳蜈蚣辫才能勉强扎起来的刚过肩的碎碎的头发现在居然齐腰了。


看录像复述内容谈感想,妈妈也可以帮助复习一下,其实和过去的看图说话大同小异,复习一下如何描述常见的错误行为和正确行为就可以


小一,一共开几个科目呀?都有课本吗?课本名字是什么呢?听说有理财和性教育,是这样吗?儿子小一没办法回新加坡读,但迟早还是要回去啊,真担心跟不上,想找来小一的书本,自己学着。


请查收论坛消息,传图片有点问题,不是很会加附件。


理财和性教育?数学课有学“钱”,班主任也有教什么“person space“,不知道算不算。

课本名字我会发给你,其实整个小一都挺简单的,要不买套练习册也行,不至于回来跟不上。

主科就是英文,华文,数学,其他的都是什么公民课,ARTS,音乐,体育。


小妞很有自己主见,最近疏于跟进,也不是太清楚他们的状况。他们之前用的一本华文口语书还是挺标准的。

前两天找到一张高年级家长分享的口语回复模式,居然和小妞他们第二学期的拿到的模式一模一样,太标准化了,就像他们老师说的,上课听讲的,就能考好。。。


哈哈,小妞们怎么都纠结头发呢。。。

我家前两天就在说,要不是六月剪头发,现在都多长了!


嗯,都一样的,基本模式不变,但是在阐述个人观点时我觉得华文程度好的孩子会表述得更有条理


要放假了。差不多从进了十一月,哥哥去泰国,闺女自己在家就放羊了,天天玩电脑游戏,偶尔刷一点koobits的题,最后居然还挣了个hero 徽章。因为谐音,爸爸开玩笑说她现在是哭鼻子的hero 了。小丫头气得满屋子追打爸爸。
小丫头算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小一的学习,成绩进了最后年级和班级的获奖名单。虽然还没有拿到report book,无法知道具体情况。第三学期也拿到star pupil,小遗憾是没有当上班长。当然,我私下觉得她那种很独的性子绝对不适合做班长。人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是对自己和对别人都要求特别高,真心很难相处更不能服人。
对闺女的学习,我一直是比较平和的态度,心里不是不焦虑,主要是她个性太好强,根本受不了别人指手划脚,不象哥哥小时候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实到气闷。她的数学一直只是跟着老师进度,除了额外有做一点课外练习没有单独辅导过。英文开学时被同学嘲笑口音,到后来老师选她参加讲故事比赛,作文被当成范文给同学抄写,都是她自己的努力。我的作用大概就是她在学校开心不开心都会有好多事情倾诉的垃圾桶和让她扮小BB撒娇,当无尾熊时挂的那棵树吧。
家里两个小朋友,就已经可以感觉他们之间巨大的差别。小孩子真是一种神奇得让人惊叹的动物。

召唤紫藤,想看白小妞近况。


姑娘好样的。名校还真不一样,很多邻里小学小一小二不考试了,所以颁奖大会也没有小一小二的事。


今天去学校买明年的书。两个小朋友的书和文具加起来二十公斤重,本来昨天就打算买,下雨天懒得出门。假期时候买人太多了,动不动排整上午的队。我前面一个uncle帮三个孙买,书打好包拿不动,在那儿打电话紧急叫儿子请假来接。


看来你们家两个都很强大呀!你要知足啊,多少人眼红着呢!包括我在内。 家里还有一个明年小一的妹妹,小时候那个叫精灵古怪会讨人喜欢哪,我心里暗想这个比哥哥强。现在要读书了,才发现根本和哥哥是两码事,有些感慨。算了,顺其自然吧。自己安慰自己,说不定去小学她就自己开窍了呢?
昨天南华 open house,你要昨天去买书,说不定我们还能遇上呢


白小妞现在处于自我修炼中,妈妈我忙到差不多每天都是11点才能回家,顾不上啦。

有一次小妞三天没见妈妈,已经要求我换工作了。

学期末成绩也挺让我们满意的,可惜我应该是不能参加她的颁奖礼了,深深自责。

等我忙过这段再详细写吧。


过去的整个月因为工作都特别忙,不仅之前忙里偷闲的更新无法继续,连家里最基本的生活都顾不上。虽然宝爸很给力,敌不过下班后时间不够加上淘气小兔,小妞就只能自我管理了。学校基本没有作业,于是我要求她至少每天一篇汉字,一篇口算,一份练习,完成情况马马虎虎。

12-13日考完口试,连忙打听感觉如何,她说得很含糊,感觉没有年中那时候的自信。也没有像年中那样第二天听到老师表扬,心里略有点小失望。
接下来就是小六的MARKING DAY,四天的假期,实在是假太多了。。。
10月最后一周考了三天,数学两天,英文一天。数学最后一个三分题小妞没把握,和爸爸一交流,确认是错了。我为此纠结了好几天,这是一个考前做过的题型,因为当时没错,估计宝爸也没给仔细讲解。英文基本问不出所以然。
11月2日,一天考完华文的听力,卷面,作文。考前复习也就是看看老师平时的练习题,妈妈我一再叮嘱,错了不怕,但是不能允许省题不清,抄错答案的现象。小妞很担心作文,因为我也没经验,没有看过任何参考书,于是直接和小妞说,对分数不做要求,我们都没接触过,明年我们再来努力好了。

其实看看带回家的学习资料,所有考试的题型都至少有两套完整的考前复习。

于是小学的第一个学年,小妞就这样完成了全部的考试。学校算分很仔细,第二三四学期分别占有一定的百分比,基本上每次都要认真投入,和上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台阶得踩稳。而接下来的日子真让我傻眼,除了发考卷的订正,不是跟着老师出去玩,就是在教室看Mr Bean,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卷面成绩,华文扣了一分,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不能抄错的问题,“尖”课本不要求写,给抄错了。数学两份试卷,错了那个不确定的题,老师给了1分步骤分。英文最伤心,25分总分,最后的阅读理解6分,人家直接错了5分。得到这些消息,心都凉了,猜想剩下的听写,作文,也很难要求满分,心里充满了自责与无奈,觉得因为工作而放任了孩子的学习。

11月第二周学校的通知单,交待小六最后一天,交待了颁奖日,其他年级的最后一天,同时还有新学期的书单,我期待的家长会只字未提。听说只有班级前三名才能参加颁奖日,老师还特别交待通知只会私下给前三名的同学。问小妞自己感觉,她说自己可能也就前五名的样子,好失望啊,也就是连学校有哪些奖项都没机会了解。可以理解学校遵循MOE指示,不公开排名,不给学生压力,却让孩子们少了点上进的动力。

16日刚好是我的生日,小妞带回了一个让我惊喜的生日礼物–参与颁奖礼彩排的通知书!她不但是班级前三名,而且老师还私下告知了他们三人的排名,小妞拿了第一。很意外,可能是之前已经不抱希望,最后能参与颁奖还真的是挺开心的。同时又很遗憾,颁奖日妈妈我要上有政府补助的培训课,连请假的机会都没有。教训,以后一定不能安排11月的培训课!同时也带回了Report Book,总成绩,总评都很不错。同时也带回了试卷,因为第二天要交,连忙让爸爸给重新分析了错题。

颁奖日同学妈妈传来前方报道,小妞居然有惊喜给我们,还拿到了华文年级第一,以及全年级唯一一个校友奖学金。看见三个小妞的照片,当时就有股想哭的冲动,后来听说孩子们送父母礼物时,有个妈妈就没忍住,让我更后悔没有第一时间与小妞分享她的喜悦,虽然她比我淡定多了。

小妞以令人满意的学业成绩结束了小一这一年,虽然妈妈我很开心,也深知低年级,小女生仔细更有优势,而且低年级的差距很小,最多就是1,2分。还是那句话,今后要想取得成绩,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真是乖孩子。实话说儒朗的数学题每次都有一个大题太过超前,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的女儿做了2014名校考题,很多名校(包括南洋)的试巻能拿满分,唯独在儒朗的考试上要丢掉一个大题分。


你家小妞的华文学习更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女儿华文太差,是我这个妈妈不重视的缘故。要检讨一下了。


在我向姥姥汇报成绩后,我家姥姥发来了一段长微信,以及一篇文章:英国一所小学附在成绩单后的信“我们都分亨喜悦,好好犒劳她一下.千万不要给孩子施压,你们有什么计划目标放在你们的心里,不要在孩子面前念叨,引导和鼓励他们朝你们的目标努力就是,我相信XX会读书,优良的基因多少会有作用,大人自己不要给自己施压,压力大了,孩子会受到负面影响,适得其反,学习上越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感到轻松快乐就行.效果会更好.孩子们都太小,学习气氛一定要轻松不要分数至上搞得太紧张,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而不会去厌倦,这才是低年级期间最重要的,学习的路很长,大人一定要把捏得住.每次考完发现有错误不要埋怨,帮忙分析讲解,孩子就会明白以后就会提高.孩子们学习刚开始好不见得以后好,反之,刚开始不好不见得以后不好,这都是正常的,大人要有耐心,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娛乐性的去指导和关注他们.” 虽然姥姥唠叨,不过的确有道理,收藏了,以后不理智的时候多读读。 朋友圈有人晒了一位很负责的华文老师发的短信,平时课业的提醒,考完试还提醒各位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因为孩子们都很努力,觉得好温暖。不管孩子们学业成绩如何,至少都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了小学,每个人都有成长。比如小妞,多次要求帮忙做家务,更会照顾小兔,有空的时候还帮忙给小兔读书,当然还是有些小毛病,耍小聪明,可是也能听从爸爸妈妈的说教。小学前都不怎么看书,现在也能坐下来一本一本看得很入迷。周末我给整理了这一学年的所有在校练习,惊呆了,有限的在校时间里,孩子们真的没少用功,不得不感慨,老师们也不容易!


从来没研究过他们的考题难度,也没比较过,似乎没见过在名校试卷中有他们的试卷。

小妞的华文并没有多好,只是普华,可能要求不高。试卷有扣分,最终年度总成绩居然四舍五入到了满分,确实有点意外。


都是好厉害


榜样的力量

小一开学之初,学校安排5,6年级哥哥姐姐带他们熟悉校园,当时得意洋洋的照片还出现在学校的FACEBOOK。小妞一直对带领她的姐姐念念不忘,那个小姐姐名正好是自己的名倒反,小姐姐又在学校的典礼上讲话,今天在学校见到小姐姐了。。。

我们一直以为那张照片是机缘巧合,可能这个小姐姐是个小领袖一类的,直到年底的颁奖典礼彩排,小妞说小姐姐是今年的大赢家。然后从娃爸拍回的颁奖典礼照片,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小妞碰到了大神!那张照片也是沾了小姐姐的光。英文,数学,华文,科学全是单科年级第一,自然总分也是第一,全校唯一一个ALL-ROUND ACHIVEMENT AWARD,正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据说最后也取得了283分的小六会考成绩,真的为她高兴!

恍然大悟的我们,才知道小妞时常念叨小姐姐的原因,不清楚她是不是暗暗将小姐姐树为自己的榜样,只能默默希望小姐姐的优异表现能激励小妞今后不懈努力。


小一总结

入小一之前,有经验的家长都劝说小一小二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不需要太紧张,那时候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如今小一结束了,才真正有所领悟。

目前看来,小妞这个阶段的过渡还是比较理想,第一学期被老师抱怨过爱说话以后,后来的评语都非常好,年中,年终都是“Excellent”,低年级的小女生愿意跟随老师的指导,更在意老师的评价。

1.        小一的知识点大多是重复K1、K2,孩子们不会觉得上课听不懂,心态会比较轻松,每天到学校就好像度假一样,即使是考试期间。
2.        需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家庭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循环,让孩子们形成规律。我们家上学期间就好过放假,放假松懈下来,很容易荒废时间,在新就比在国内更容易管理。
3.        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建立。这一点,小妞只能打80分,基本上还是需要家长监督,自觉性比较缺乏,态度也比较懒散。路漫漫,还需要长期监督和引导。
4.        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是在今年才开始,基本都是client reading的时候,或者早上在家,阅读的内容都是同学间互相影响,我们家长没有刻意引导。所以对于孩子阅读有多深入,我们并不清楚。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吸收足够的知识,我们也没有把握。目前孩子中英文没有明显的偏好,所以也没有强制阅读比例。
5.        家长的心态,之前我会很紧张,很急躁,现在才慢慢淡定,就好像有朋友说的,网络的好处是获取资源很容易,但是随之而来的比较难以承受,消化。稳定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家的节奏,是我需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地方。
6.        辅助练习的选取。我家买的不多,可是仍然有没有完成的练习册,挺浪费的。家长到书局,很容易迷茫,很容易选一堆,但买回家孩子又很难全部完成。要明确孩子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量也要掌握,不能让孩子有逆反心理。
7.        捍卫华语在家庭交流的地位,争取保持华语的优势,毕竟以后口语在华文学习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针对小妞今年看图说话的不自信,我已经买了两本华文作文指导书,在了解本地作文要求的基础上对她进行引导。
8.        同学之间的相处,幼儿园时期,一直担心英文不好而被孤立,目前看来可能还好,大家都能以Singlish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9.        小妞的逻辑性似乎不太好,目前看来不是什么GEP,奥数的材料,定位在努力保持中上游应该还是合理的,这样孩子大人都不吃力。

希望各位小朋友的2016都能顺顺利利,取得好成绩。


我们今年终于当了monitor ,很得意。但我觉得她太丢三落四了,还没开学就把华文习字本弄不见了。买了一本又丢了,现在用的是第三本。幸好大众书局有卖,幸好家旁边就有书局。放学回来找不到作业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开学两周有三天忘记带车卡和钱包,哥哥得把自己的早上点心钱借给她坐车。

CCA open house 去哥哥童军摊位那边捣乱,哥哥不理她,她就又哭又闹,最后老师都没办法找我们告状。哎~我家的小朋友总是长着长着就倒着长。去年我还觉得终于熬出来,可以讲道理了呢。


monitor是什么职位?你们家妹妹是不是还没转换假期模式,还在慢慢适应?好在你家哥哥已经可以完全放心了,我现在才把注意力转移到小兔身上,都说我太晚了,担心耽误他。


是班长,全班最大的官。


好姑娘。


恕我无知


小二开学两周

小二一开学,小妞的华文课代表就转给同学了,我还挺意外,怎么没犯错就换人。人家说,因为我今年是chairman,怎么能身兼两职呢?好吧,官迷你就继续得瑟。。。其实我已经开始纠结这些所谓官职,她之前每天在control room已经感觉是在混时间,这个时间同学们都在hall里面认真读书呢,我们这唯一的读书时间也这么消耗了。无奈现在所谓的要看leadship,作为家长只能感谢老师给孩子机会,鼓励孩子好好把握。

学校安排第一周前三天都是小二的orientation day,然后就听小妞说一直彩颜色,想着是让孩子们慢慢从假期过度。大概看了看handbook,和小一一致,第一学期什么考试都没有,我们也就放任自由了。第一个周五就是家长会,我们家照旧是爸爸出席,简单传达了本学年学校的各种安排。才恍然大悟,学校基本就是年头和年中安排家长会,年头是集体“面圣”,年中是个别“面圣”。

第二周慢慢步入正轨开始出现作业,英文听写表也发下来。然后就邀请华文母语的家长周末到学校参加workshop,建议出席,却又没说关于什么。突然,昨天放学回来就说华文分班了,虽然不担心她,不过还是挺意外的。据我所知,其他学校有的小一就分了,有的也是没消息,我们这之前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呢。他们是根据小二华文课本安排,分成了导入,核心,深广三个等级。孩子们倒是很淡定,听说因为她们班成绩好,进入深广班的的孩子还挺多,好朋友都在一起,也就无所谓了。

今天一大早赶到学校参加分享会,原来就是分班的说明会。具体解释了如何分班,为何分班,以及不同等级的不同安排。其实他们只是分组,一周12个华文课时也就2个课时分开上,所谓因材施教,根据过去一年学生华文成绩以及老师对华文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估来判断。导入阶段的孩子,这两个课时会注重生词的学习;核心阶段的孩子会使用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进行口语方面的练习;深广阶段的孩子就注重在文章的鉴赏方面。因为那个华文组主任特别强调”校本“的独特性,一度让深广组的家长误会核心组更好。根据教育部口语越来越重要的指示,老师也特别分享了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提高口语,获益匪浅。可是后来老师又分享,核心组的小一小二生可以好好利用绘本,让我吃了一惊。这可是国内幼儿园的水平,新加坡的华文教育确实还是路漫漫。

开年第一周,k1的小兔也是被要求show&tell,加上小妞学校一再强调口语的重要性,使我们一面庆幸小妞的伶牙俐齿,一面不得不直面小兔口齿不清的问题,好字的”h”发成”d”的音。根据姐姐的经验,我可以不管他目前会不会认字,会不会写字,可是总得让人知道他说什么吧?虽然人家在幼儿园还挺受欢迎,小朋友居然也都能听懂他说什么。很幸运,有好多朋友给予了及时有用的信息,也已经预约到专科检查,希望能及早纠正,爆发他的”潜力“。


chairman是班长吗?第一次听到这个官职。


monitor 有几种,class monitor 就是班长,其它可能还有各科目的几个,卫生一个。


不好意思呀,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在小妞的概念里每个同学都有职位,都有各自应该负责的事情。


谢谢指点,老师们为了孩子们真是煞费苦心,五花八门的名头。


2016年2月1日,7岁半的小妞,爸爸送到车站,自己乘公交到校。
磨蹭小妞错过了校车,弟弟生病,新阿姨才刚到,爸爸分身乏术。爸爸送到车站,自己乘车,再步行到校。再三叮嘱,到校给爸爸打电话,还是被得意冲昏头脑,抛到脑后,急得爸爸马上联络老师,确认到校才安心。
一个让爸爸妈妈忐忑不安的历程碑。


今天老师打电话告状,learning journey 从飞禽公园回学校,到教室点名时发现我家闺女不见了,吓得她一身冷汗,掉头下楼去找,小丫头坐在foyer 那里自得其乐呢。

这是今年以来闺女第五次走丢了。前四次是放学,和哥哥约好一起回家,有一次和哥哥吵架就自己跑了,一次哥哥老师拖堂,她先走了,一次两人走岔了在学校互找了半小时,一次在公车上她下错站。哥哥每次打电话回来说妹妹不见了,一开始紧张得要命,到现在都疲了。
以前哥哥班上有个小朋友每次learning journey 老师都指定家长必须跟去。我估计老师很快也会对我提出同样要求。


这也就是在新加坡. 国内你敢吗?

老婆要带小女儿回国玩, 我千叮咛万嘱咐, 千万别跟在新加坡似的心大, 丢了可怎么办啊.


哈哈哈,好可爱的小丫头。我的女儿出门和我寸步不离,生怕把自己弄丢了。上了小学也是超级乖宝,什么课的乖宝宝奖都拿了好几遍。今天又乐呵呵的从音乐老师那里得到Bookmark,说是要最听话才能拿到。


每次回国前我都会给他们看网上各种关于拐卖儿童的报道。

说真的不是心大,有这么个孩子我也很心塞,但她从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自己认准的事情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的。基本上有自我意识的两岁左右我面对她的感觉估计和那种家里有青春期叛逆孩子的家长相差不大。当然她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熊,她绝大部分时候特别小天使,学习自觉,会关心别人。我和她的很多矛盾都在于她太过急于证明自己的独立,超过了她能力。她的尽善尽美不是乖孩子那种样样听从家长老师的完美,而是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苛刻。

今天的事问了她,她说她的确没听见老师说要回教室,因为她在后面下车。又觉得反正已经回到学校了。我只能让她尽量考虑一下老师的心情。这对她来说有点难。就象她觉得她放学后自己跑回家我们既然知道她有能力自己回来就不该瞎担心,很理智但有点凉薄的孩子。


呵呵,我下次也要给他们看看网上的报道。每次我都是苦口婆心地讲那些儿童被拐卖的事情,讲到很悲惨很恐怖。可我发现他们都是眼睛大大看着我,半信半疑仿佛这些事离他们很遥远的感觉。

你女儿好机灵可爱也好有个性哦!


哥哥真是棒哦!我这边还看到不少小五小六家长还在接送的孩子。要是换我儿子让他带妹妹回家我估计不敢,别回头两个一起丢了。


上学期只有阶段小测。三门课都是满分。不过平时听写和作业成绩一直起伏不定。

鉴于她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自立,从今天开始,放学后就自己去做公共汽车回家了。我不接她,哥哥也不特意等她一起。其实我还是挺放心不下,我们住得不远,巴士五站路,几分钟,附近比她高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几个去年我看见也是自己上学放学。但她的性子太不稳重,不是那种能让人放心的孩子。


很少看到像你家妹妹成绩好又这么独立的小朋友。我一直鼓动儿子考NUSH,就想等他一上中学就踢去住校,我好回国逍遥。


我胆子小,儿子要这样,可能会抓一次,揍一顿,然后两个一起罚。家规贴墙上,爸爸妈妈说的话要马上立刻去做。


我自己小时候也是无法无天,叛逆又倔强的孩子。长到十八九岁时才略懂得为别人着想。

和闺女的斗争从她两岁大小开始,我们输多赢少。这样的孩子顺毛摸至少还能教点道理给她,一味强压她只会反抗,拒绝接受任何东西。所以她争的一些事,我考察后觉得她可以也就会让步,即使自己还是担心,也就忍着,至多多啰嗦几句。反正有了她以后,感觉自己老得飞快。

周末出去碰到爸爸的朋友一家,人家的孩子又乖巧又懂礼貌。我家的俩熊孩子几分钟就吵起来,哭哭啼啼打打闹闹。只有儿子时看见别人家孩子在外哭闹都觉得父母没教好,现在深知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家长真的是有心无力。


六月回国,不得不小心,要玩好几个地方。可以看看星座属相,有相应的攻略应付。一般姐姐把弟弟管的严严的。有个朋友有三个女儿,唯一的儿子被姐姐管的死死的。


女儿昨天开始也是自己上学自己放学做巴士回家了,车上时间大概20分钟,也是有些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 昨天回来说没害怕
女儿很独立,自己蒸蛋器热好了午饭才去上学, 我会不时打电话视频回去监督她做什么,有时她会偷偷看动画片呢,呵呵。
从昨天开始她当上班长啦,姐姐说妹妹很霸气怎么能当班长呢?一定不是同学选的,结果人家真的是同学投票选的呢我也很奇怪年初才转学过来怎么这么快就当班长了呢?还是有这方面能力?小一在原来学校也当过班长呢。呵呵,不好意思啊,也给我的乖女儿赞一个!


我小五再让她自己回。好多小四的都不坐校车,开始自己回。


感觉再不更新,估计自己都打算弃帖了,只能说帖子的更新程度和我对小妞学业的关心程度成正比。主要是我们家长自己适应了他们学校的节奏,对小妞的日常学习生活就没那么上心了。

第一学期没有考试,三月假期也基本在混日子,所以前半年小妞是过得相当的惬意。我不加班的日子还能布置或者检查一下第二天需要完成的小练习,如果加班,那就是彻底放羊。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一放松,小妞基本上就是能混则混。

一方面是自己心里发生变化,之前觉得自家孩子又不笨,家长能帮的时候就帮她,推一把,以后机会也更多。可是了解了一些“凤尾”孩子的不如意,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反而开始怀疑“凤尾”是否适合小妞?能让孩子开心成长吗?私以为以她现在的状态,只要保证跟着学校步伐,理论上还是可以保证PSLE250分吧。

另一方面感觉越来越难掌控如此有个性的孩子,放手也是无奈之举。小妞的独立个性越来越强,想法很多,碰到妈妈我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候,一度被她气哭了,关在房里好好痛哭了一场,人家却和没事人一样。学校的作业开始出现拖延,有一次老师周一布置周四华文演讲,她周三才准备,根本没想到周四还有数学小考,占学年成绩15%。这样毫无计划安排,我们却无能为力,问她她都是没作业就打发我们。课业也是马虎的不行,扣分扣得我心疼,考前两天还叮嘱过她,一定注意不要习惯性把“0”写成“6”,人家愣是继续在同一个细节丢分。再要不就是过程都写得好好的,选择项就那么空着了。说上周第二份数学试卷才给20分钟,只能“检查”6遍,表情无比遗憾。娃爸感叹,自己这辈子考试都没检查过“6遍”。。。出了道除法题给她:考试时间20分钟,做一遍试卷,检查六遍,那么一遍需要多久?

最近发现小妞的小责任感爆棚,原本当老师的跑腿已经是屁颠屁颠,还被同学妈妈私信连同学弟妹都给照顾到,同学受伤也是忙前忙后,甚至连同学呕吐以后也是她负责善后,听得为娘的无比惊讶,无法想像她是怎么做到的。

上月的牙科检查显示牙齿状态不错,身高有点快得让我担心,毕竟女生还是要后劲足才好。最令人担心的是视力,原本的天生近视,度数下降更多了。咨询了一下验光师,7-8岁是眼球变化比较大的阶段,视力下降也是可以预见的,给配了预防视力下降过快的眼镜,希望能控制住。

因为不靠谱的小妞,不靠谱的校车,已经好几次自己去上学,相信小三能很好过渡到自己坐车上下学了。


就当自己写给自己的日记。弃帖真的很可惜。


加油,继续写吧。一直在关注这个贴,虽然没有发言。相信还有很多默默关注的读者。家里有个顽皮小男孩刚刚上小一。更头疼,更挫折。妈妈们一起努力吧。


我们在她某天自己回家结果坐车坐到了港湾站,被好心人士捡到打电话给我们去接回来后取消了她自己回家的资格。实在太让人操心了。幸好认识的家长纷纷安慰我她们都有孩子走丢迷路的历史。可能真的因为是新加坡,大家都太放松了。

我们也是第二个term对她作业和小测的状况极度不满意后开始做名校试卷。每周各科各做一套。一开始各种状况层出不穷,题目没看清,整页漏了没做,没在规定的地方填写答案。成绩折算后基本上没有上过九十分,把能犯的错几乎都犯过了一遍后,作业和小测终于回到满分或只扣一分。哥哥当年也走过这么一遍,我记得还是wd前辈说练习必不可少。真的是不可以懈怠,象我们这样要求不高的不用题海,但不能到考试了还手生。


等你拉仇恨哪…..


小二的前半年结束,又可以开开心心玩一个月。

尽管小妞强调自己“检查了6遍”数学考卷,可是她还是很“遗憾”地遗漏了一道应用题的答案部分,又给空出来了,没有拿到满分。当她知道成绩的那天,明显地大气都不敢出。一向淡定的宝爸知道缘由时直接咆哮“你别吃了,给我去罚站!”唉,这倒霉孩子,立马就哭了。吓得我这当妈的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护犊。

接着就发生了小学生跳楼事件,宝爸和我讨论,让我以后对孩子还是要淡定,立马反驳,“你那天的表现也不好呀,连我都吓到了!”真的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还好小妞是个心很大的孩子,至少愿意和爸爸妈妈交流,有啥说啥,不闷在心里,也不会记仇,也愿意和大人交流同学之间的小问题。

这孩子很宽容,很有责任心,也很守规矩。霸道的同学,她虽然不开心,可是会学着忍让。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学期末,老师让她帮忙装同学的成绩单,我们这八卦爹妈就打趣,你没看看其他同学成绩多好?她回道:“这是不可以的!”多么有原则的孩子。我们问,那你自己呢?她说:“老师说要是不那么careless就好了。”想想,老师还真了解你。。。于是,拿到成绩册,满篇去找careless,居然没找到。问她,原来是老师口述的。

年中成绩,并不太理想。英文满分,可是宝爸严重怀疑是她运气好,她不会的知识点全都没考到。华文卷面满分,可是总成绩没有,华文老师的反映是,看录像说话出现了跑题的问题,虽然监考老师提示后又给拉回来了,还是扣了点分。宝爸的总结是显然是逻辑出了问题,这方面需要加强。话说如今这口试的比重是越来越大,特地找出今年考纲,第二学期华文口试占全年总分10%,笔试部分只占5%。数学就不用提了,三次careless,基本就只有哭的份了。

老师的年中评语倒是着实让我们高兴了一下,不再是什么“hardworking”,“enthusiastic”,转变为“exemplary character”,“independent“,”confidence“。太感谢老师的慷慨了,让我这当妈的连续加班一周,回家累得不想动,还激动得半晚上睡不着。

学校的小三分班,原则是年级前100个孩子三个平行班。8月的icas考试也不知道要怎么考,假期回来再考虑吧。

小妞的小学一年半生涯,在收获第三个”excellent“后结束。接下来好好陪他们两周,补偿一下前段时间作为妈妈的缺席。


小妞太厉害了, 成绩又好, 又这么贴心。不过粗心真是难免的, 有时候自己检查自己的, 怎么看都很完美。 所以我让孩子把答案带到题里验算一遍, 就这样, 这次数学考试还是作对了答案,却抄错了数字。
至少要写到小三考完GEP吧。


看着宝爸咆哮那段,很有画面感。


女孩子面皮薄,我家熊孩子一样因为粗心数学试卷被扣掉5分,还振振有词“班上有比我更差的”


小妞的表现很强劲的。只是小妞的爸爸太虎了。我家女儿数学也因粗心丢了一分,自己回家哭得稀里哗啦,爸爸却安慰她,说她已经很不错了,说哥哥考试不及格都没哭,还在说不及格的班上有一大半。若是让老公给女儿讲数学,女儿直接爬到爸爸腿上,又是要抱又是要亲,那功课简直没法讲。女儿懒得动脑子,一撒娇,老爸赶紧把答案送上了。老公还教女儿要向哥哥学习脸皮厚,别把事往心里去。


GEP数学95分,已经够让人膜拜呢。


满分100还可以放过他,问题是总分只有50!


数学总分 50?跟我们的不一样。我还以为 GEP 试卷都一样呢。。。


GEP试卷是一样的。


那我家的为什么不是 50 分的卷子?


是不是60分的卷子?


不是60,也不是50。


问下老师吧,我孩子的老师说全部9个中心一样的考卷。


我没那么好奇,反正卷子都看过了,确实总分不是50也不是60。


考卷是50分,总评另有算法。我家期末也是狂粗心被扣5分。孩子说“我太粗心了”,我就说“没关系,小孩子粗心挺正常,慢慢会好的”


总分 75 吧?part 2 (25 分) 先考, part 1 (50 分) 后考。考卷可能一样,可能你们没算 part 2.


想起来是有个考基础的part2,多数人满分,考卷应该是一样的,否则没法横向比较


小妞的妈妈很忙吧?很久没有更新了啊
想问下,小妞有放在托管中心吗?


谢谢惦记呢,的确是蛮忙的,再坚持两周。
小妞没放托管,她是下午班,平时家里有女佣,小妞属于晚睡晚起的孩子,所以早上磨蹭磨蹭就该吃午饭上学了,还在苦恼明年早班怎么办。


小二的六月假期是轻轻松松度过的,老师连篇作文都没布置,孩子们不知多高兴。小妞回国疯玩了两周,自己都不好意思,计划着回新写一篇华语作文,一篇英文作文,按照他们老师的习惯,估计一开学,这两篇文章跑不了,那就省得临时抱佛脚。我还挺高兴,谁知道想像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直到开学,我们连两篇文章的草稿都没看到,常常晚上回家还要听女佣投诉各种顽劣。

放纵的假期,直接导致开学第一周的爆发,周一晚上被罚饿着肚子写检查,十点才吃上晚饭,周三直接就被罚免除晚餐。每天的表现完全不在状况,下班回家苦口婆心也不接受,采取不理睬,默默掉眼泪的态度。和宝爸私下讨论,有点担心叛逆期提前到来。及时和小妞举行了卧谈会,必须及时准确掌握她的心里动态,还好她没什么想不通的地方,认识错误并道歉。我也转达了作为家长的想法,希望她能理解体谅。

因为假期回国,耽误两周练琴,于是放弃了老师提议的参加国大杨秀桃学院的钢琴比赛,小妞很失望,为了弥补她,转而参加了琴童家长群的音乐会。表现中归中举,技巧都算到位,只是对于音乐的理解方面尚有欠缺。这方面我还是算淡定,一方面是家庭的音乐氛围,家长的音乐素养,再就是老师这方面的引导不足,直接导致了孩子的兴趣不大,不可能走专业道路。那么就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求孩子,保持现有的状态,掌握一门才艺也就是妈妈我的最低要求了。从来没想过今后用才艺去DSA好中学,自认为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这条道路会更艰巨。

整个7月,在校时间大部分都在为8月8日的VOR表演准备,各类表演项目吸引着孩子们热情参与,孩子们开心了,家长们却担心。这两年的感受就是这学校的第三学期,学业方面就是每天去打个酱油,侧重点全部转移到国家凝聚力,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各种才艺的培养。等活动结束,基本就是收心准备小测试,老师们很贴心,题目是简单到没法简单,难道是怕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 考试虽然简单,可是平时的练习一点也没马虎。英文作文的练习非常细致,文章的每个部分要如何写,第一遍参考提示短语分成短句写;第二遍将句子组合起来成文章,同学间相互修改;第三遍在同学修改后的基础上整理,老师修改;第四遍才出来最后的小作文。感觉这样写个两三篇以后,孩子们至少文章的结构不会出错。至于如何遣词造句,那就是各个孩子的自我修炼了。可是数学就有点懈怠,相对其他学校进度慢,似乎难度也不怎么样。直到放假前夕才开始进入分数的学习,这时候,群里的孩子们已经吃了好几轮PIZZA了,因为家长们感觉只有在吃PIZZA的时候,孩子们才能理解分数。华文方面,学校练习也非常充分,很可惜,考试连一个华文字都不需要写,对于本地的华文教学要求略感失望,唯一安慰的是,几个学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视频口试,的确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会说少做比会做少说的人更得宠,这也是新加坡教育务实的地方吧。

8月26日是今年的小三GEP考试,不但小三的家长们热血沸腾,小二的家长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能真的圈子不一样,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几位应届家长反而是淡定的。如今的孩子,在各位家长眼中都是聪明的,所以,有位老师宣传的,在他那刷刷题就能入选,我还真是相信。可是,靠刷题入选,意义何在?这点我就不大明白。个人认为让孩子接触一下各种题型,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下这些有趣的思维方式倒是可取,即开发了孩子的思维,又促进亲子关系,比单单把孩子丢去补习中心,刷题中心更有意义。

学习的主体是老师学生,可是很多家长本末倒置,非要孩子超前学习,使得孩子在正常的课堂上吃不饱,被动的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懂得如何分析老师上课的重点,这种弊病将影响今后的几十年学习生活。有的家长为孩子掌握到超出几个年龄段的知识而自豪,其实所谓学海无涯,超前学习有个头吗?目前低年级的孩子,家长还是要分析一下孩子的试卷,再来评判,如果家长为名次,为分数论英雄,对孩子未免太不公平。

9月假期前,碰到教师节,小妞分别给两位老师准备了一封感谢信,毕竟明年升到三年级就要换老师了,很感谢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作为我们这类不时常联系老师的家长,其实也是打心里感谢老师们对孩子一视同仁,倾力付出,我时常在傍晚7点的地铁站遥见班主任回家。

9月假期,小妞再次回国,和妈妈我一样,8岁的时候爬上了长城,当了一回好汉。希望回来后能再接再厉,毕竟下周就开始数学小测验啦。。。这安排真是醉了!


请问国大杨秀桃学院的钢琴比赛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吗? 可以稍微扫盲一下吗


报名是公开的,我们是5月前老师私下提议,可以让孩子去见识一下,她个人觉得今年的评委在本地很有水准,是琴童被发掘的好机会,即使是去打酱油。后来5月音乐学校就给了报名表格,可以在学校报名,也可以自己在报名的网站报名。没有最低级别要求,但是有分年龄段,不限曲目及数目,需要背谱,报名费用和曲长相关。我大概就记得这么多,没有保留当时的报名表格。群里那位钢琴博士有学生参加,她应该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咋能加入琴童群啊。据说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多参加各种表演机会,不知道新加坡的各种表演机会都在哪里。从您的帖子学到了国大有个表演机会,琴童群家长组织表演。谢谢信息。另外大家还知道有什么样的可以自由报名的表演机会呢?国内的时候孩子表演机会挺多包括钢琴老师跟家长一起组织的新年音乐会啊,不管水平如何,孩子上台表演都好高兴,家长还认真的组织和给孩子打扮。发现准备考级以后,家长的功利心导致孩子就不那么快乐的学琴了:(


参加琴童群请联系斑竹吧,国大那个不是表演机会,是比赛。因为我们是在音乐学校学,所以每三个月就有表演课,开始孩子还有兴趣,多几次,孩子就没感觉了。参与表演,可能要看孩子个性,我家属于不知者无畏,没有舞台恐惧感,在学校课间也会在CANTEEN弹一下,学校的活动也会参与一下。我最开始让孩子学琴,只是为了让她学习一门音乐才能,同时锻炼她集中注意力,目前觉得是很有效果,顺便也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持之以恒。所以对于考级和表演我都是顺其自然,有能力和机会就参与,并没有额外去留意。


看标题吓一跳,我也姓白,从小也被叫白小妞。。。。


很难得,在这年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居然能有空敲几个字。

整个第四学期就是考考考,玩玩玩,开学第二周就开始考,感觉前后持续了有一个月,因为我天天加班,倒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可是忽视小妞的结果就是在学期末,一套2015年的名校试卷居然没做完,完成的部分我们还拖到12月假期才有空批改,讲解错题。这一点来说,名校试题对我们家来说并不适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有效率得完成,同时还无形增加家长孩子的心理负担。同时了解到,这些试卷的答案也并不是学校的标准答案,很容易产生误导与歧义,特别是华文和英文的阅读理解部分,答题方式很不一样,这时我会和孩子讨论,如果孩子能明确说出老师的要求格式,我会接受她的答案。而且华文这个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孩子也会抱怨很多内容不是学校要求的。所以我没有打算继续购买16年名校试卷。

学校的记分考题非常基础,令我们疑惑的是学期末还增加了一次不记分的数学考试,因为不记分,我们甚至忘记了这么回事。事后听孩子八卦,考题很难,而且结果会作为分班参考,着实紧张了一把,因为小妞考砸了,这就是所谓重视程度和结果成正比吧。

还好年终总成绩还不错,给了妈妈我第一次参加颁奖大会的机会,感觉自己比孩子更激动。从各年级众多的单科并列第一,估计各年级的考题都很简单,更多的考核还是在认真仔细方面,为了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学校煞费苦心。ICAS的数学成绩也拖到了学期末才公布,结果还是满意的。

学期最后一天提前回家,马不停蹄赶出了国,痛痛快快玩了一周后,小妞就在家关了整整一个月,说来也是挺可怜,天天嚷嚷要上学,要见同学。看着朋友圈的刷屏,心里是对小妞深深的内疚。

妈妈我深深惶恐的小三科学即将开始,满脑子问号,不知道小妞会如何面对。如果英语不过关,估计看完考题,人家都动笔半天了。现在的打算只能是见着拆着了。


写的很好啊。怎么不更新了。很长见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