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读一个杯具栗子有感

有位坛友说自己来新4年+,5000的薪水申请PR被拒
很多人说条件不够硬。
他小孩刚出生估计年纪也就30左右,按国内的一般做法可能才27,8。
同年龄段的新加坡人能赚到这个数目的绝对不到一半。已经不算低了。

大家谁都不是ICA对被拒原因的分析都是自己的理解,当不得真。
不过不少人对这个条件依然说不够硬难道新加坡申请PR困难到这个地步了?
恐怕是身边有不少例子作铺垫?

这位坛友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老婆孩子都在国内吧?如果是单身的他这个条件不应该被拒的如此理所当然啊?


就这么说吧,
即便是NUS, NTU的本科毕业,能在工作4年内涨到5000薪水的可能也就一半多一点。
5000的薪水不算高,但在这个年龄段也不是闭着眼睛就能拿到的。


你说那么多反驳别人的推测,最后表达的说法又何尝不是你的个人推测,大家都是推测,怎么人家的推测就做不得准,你的就是准的呢,哈哈哈哈。。。;P你特意发这个帖子也是挺逗的。。。


啊,目的不是反驳推测啊。比起楼主这个条件被拒,这么多人觉得被拒得一点都不奇怪,才是让我觉得惊奇的。

正因为大家不是ICA,对于目前批不批PR的条件的判断,应该更多是来自于身边听闻的例子(无论过不过)积累出的。

如果这个条件(只看年龄和收入)大家觉得被拒得理所当然,那现在非本地学历申请PR的条件真是很高。

我当然觉得不应该这么高,所以做出了老婆孩子在国内拖后腿的推论。也没说我推的就是对的啊。


毕业后,进什么样的公司,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加薪的涨幅,有的时候都是靠运气的。同样的学历进不同的公司就会有不同的命运了,并不是自己努力拼搏就一定能有高回报的。楼主感概的人学历,工资都不错,但是老婆孩子在国内会让人有种不确定因素,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是可能你终究是要回去的。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再等等看,看你到底回不回

楼主不用感慨他们的案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过好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就好。申请失败了,就应该拍拍屁股继续奋斗。拼不过硬件我们拼时间,哈哈


我觉得时间反倒是最蹉跎不起的
像香港熬个七年就有身份,摸不到至少能看到吧。
而且七年之后香港是个啥样子谁也不知道。

新加坡就更别说了。
1。不知道要熬多久
2。不知道值不值得熬

我所感叹的,并非那个坛友被拒,非本地学历吃亏哪里都是。你移民澳大利亚加拿大本地学历也是加很多分。
我所感叹的,是大家觉得被拒是理所当然的。


本科生毕业四五年能拿多少薪水这个数字就别细究了。
我也就是根据身边的例子随口一说。你的估计也没啥依据。
如果你的是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那就更加说明那位坛友条件不差啊。。。


拿准证的,说月薪四千五千,那个薪水是真实薪水吗?


按照我说的先离婚再申请应该已经拿到了


这帖子估计要火,帮忙分析下,我09年11月来新,现在是EP,薪水接近5K,老婆也是在新,当时14年9月30号申请的时候,孩子不在新,不过11分月孩子接过来了,但是2015年1月6号查询REJECTED,也是3个多月一点,


拿准证比这高得多的还有。

你说申请的时候虚报去提高批准几率也就罢了,被拒了还跑上论坛虚报有什么意义?


亲,真别太相信别人的分析。
多数客观条件都是无法短时期提升的。
比如收入啊在新时间啊学历什么的。

有时候是时局,有时候是运气。
我或者其他坛友觉得你条件不差,问题人家ICA不批有什么办法?

如果你喜欢新加坡愿意留下来,那么熬点时间也值得,毕竟等的这段时间也是在新加坡生活。新加坡的所谓优点你也在享受(当然住房除外啊)
如果你是为了个身份,那么就要掂量掂量等的成本了。毕竟新加坡的所谓缺点你等的这段时间也是一点不落的承受者。


要是离了也没拿到找你索赔精神损失吗?


现在孩子在身边,也没有那么急着要身份了。主要是考虑拿工作准证,不是太稳定担心万一哪天公司倒闭,或者被辞退了。如果能申请过了倒是可以节约孩子的一点学费


不要听他虾说,ICA里面经常提到,第一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婚姻的稳定性是加分的,只是不在坡可能减分,不知道哪个分重点


我当然知道他是瞎说
这不是陪着玩嘛
嘿嘿


经济不好,新加坡人一样裁。

我这么说不知道对你是不是一点安慰。。。。


有些东西不能太上心,越上心越不来,还是随遇而安一点,过好当前就好。要是真的不行,回老家去把那一亩三分地接手过来


这么讲,PR也一样没有安全感,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稳定多了,但是现在新加坡的平均工资都往五位数上面跑,一浪盖过一浪,没几年又觉得不稳定了。


看的我唉声叹气了,好好工作去了,


你说家庭平均吧?那个毕竟有各大富豪在被平均。
个人平均工资才3200多呢,也就是说那个数据里面平均一个家庭将近3个人在赚钱算的。


在中国有一亩三分地的可不是一般人。。。


其实如果因为准证问题回国并不是问题,只要你在30岁以前,你还年轻,一切都还来得及,如果一直拿准证到了40岁,就很难选择进退了,我觉得PR跟准证唯一的差别在于,被裁员了一样留在新加坡,工作不爽了就甩信走人,就这一点,没了


关建是这个“家庭”是如何统计的。
个人平均反倒比较直观。家庭可是有大小的。


农村里,随便大把抓,这把身份给透露了


买房啊,小孩读书啊,差别还是不小的。


potential 拆迁富啊。。。
未来的土豪先让咱抱个大腿?


potential 拆迁富啊,你想多了哦,那也要看位置啊,要是在一线城市旁边可行性比较大,不过我这个N线小城市就算了,


说到买房就吐血,说PR买HDB,但是现在新加坡买HDB,是不可以海外有房产的,查到了就让你7个月内卖掉HDB,如果PR RENEW有问题,你要88了,你还得一样卖掉HDB,小孩读书也是公民和PR有差别的,公民优先的。


大家是知道的,国内的房产那是哗哗的涨啊!!!!


先PR,再SC嘛,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你想想,如果40-50岁了,卖掉HDB那点钱,回去面临高额房价,你可能只买得起个50,60坪的房子啊,一把年纪了啊,同学都买小别墅了,开着好车。


今年小一很多dp孩子没学上,失学在家,要么上一个月3000新的国际学校。pr还关系到孩子上学问题


三个月差不多吧。我老公一样的在新年限一样的基本工资,年龄29估计也跟他差不多吧,就多一个ntu master的学历也是pending 5 个月悲剧。我看那个pr统计表都要基本工资8k才稳过的现在


给你们贡献个例子,我看关键还是收入。我09年12月到新工作,国内985本科,EP 7200,老婆孩子在国内,2012年2月全家申请, 申请时35岁,有老板推荐信,2012年11月批准。


个人认为对于双非申请人来说,确实困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个楼主个人的条件顶多也是卡在线上而已,再加一个双非且连人都不在新加坡的配偶更是减分。年龄27/28月薪$5000确实不低,可这个年纪也只是你猜的,况且比这个条件好的还大有人在。你看看最近批准的双非申请人就知道了,这个在新时间配上这个收入,确实不出彩,所以有啥奇怪的呢?


你这话要是跑到隔壁论坛说,小心被喷死。


隔壁论坛贫困线在5千到8千。


楼主,你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真就是觉得现在的难度,5年不到,5000薪水被拒就是“理所当然”的,和配偶在不在国内甚至没关系,在新加坡一样会被拒。

当然,如果多数这样的人意识到这个现实,他们就会考虑离开,这不符合一些人的利益。

你要和NUS毕业生薪水比,这没意义,因为谁都知道不是光看薪水的,马来华人,POLY 1800都轻松批。你要算配额来算!

一年现在总共就3万名额,加上放水期收紧后积压下来要去掉,其他种族的去掉,本地配偶的名额去掉,POLY马来华人的后门去掉,NUS NTU等本地学历的名额去掉,你觉得还剩多少名额?

留给国内学历的人名额七七八八算下来,能有个3000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再去掉家属的名额,这根分数线已经超过5年5000的标准了。而我们感受其实要慢半拍,等感觉到水热的时候,标准已经提高相当相当多了。

再不服,你看看EP标准提高了多少就大概有数了,几年前3000轻松拿EP,现在没有本地学历工资不到4500你试试看。


申请个PR都能搞出“后门”论,呵呵


有人说了句5000是很多坡人一辈子迈不过去的坎,被集体吊打。都没有人敢出来帮忙说话的。。。。

我也不知道那群人急着出来反对是为何。MOM又不是没有数据。坡县人整体收入水平确实不咋地。
哪怕你说有career advancement,有多少人真的能advance很远啊?
是不是出来嗤之以鼻一下能显示自己收入很高呢?


哪双非?非本地学历?非本地人配偶?


牛人不少这个我承认
只是有那么多牛人想拿新加坡PR吗?


8000绝大多数行业title 不上manager确实拿不到。
有些manager都不到8000。。。。


其实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双非,无非是坡政府的一种计谋,老婆孩子要随EP把生活重心留在新加坡,但是你要养得起老婆小孩,意思是赚钱的留下来,赚不够钱的要走不送的意思。


你们说的本地学历是指本地本科?还是master PhD也算?


你说的双非又是啥?


总理前两天才说的,准证申请会更紧,可以想像PR未来两年的申请。三万是底线吧,不可能再失误了,而且690万人口是误会,所以越来越紧是肯定的。


Facebook去看看吧,具体指什么方面的准证没有明说,但是要控制人口是肯定的。我的看法是继续控制EP/Sp的申请,不影响外籍劳工在重体力职业上的比例。


我无意评论5000到底是什么收入水平
只是如果一个不到30的人假设),在新5年5000薪水还不够格申请
那确实世道比较凶险….
而且这些人也真没必要留下来等PR….


看你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啦,
跟poly比,跟新加坡本地人比肯定高高的。
但个人认为双非的人还是跟双非的人比,
那就确实不出彩啦。


今天看你这个帖子,忍不住我必须得评论一下了。本人国内本科,27,来新3年半,薪水5000多一点,就自己一个人,pending 正正 8个月,今早收获rejected。这真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女朋友今年会过来读书,这样的话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安居乐业。心灰意冷,现在准备拿公司的一支mark笔,去ICA乱涂乱花报复社会了。


我没说很高啊
而且要论出彩新加坡人里面也有不少年轻有为的。
不过我们说所在位置,得拿有意义的人口基数对不?

在新的双非工作人士,5000所在位置恐怕不低了。即便是我们除去广大的WP——因为他们都不能申请。
截止2014年6月,EP 176,600, SP 164,700。这里面每年公历大学和poly毕业的才多少,多数都是双非吧?
这34万人里面,估计5000的位置能在哪?还不考虑年龄段5000的位置。

如果真是那么凶险,只能说名额太少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牛人多的是,不如我的应该也不少。其实开始也没打算一次过,但是拖了8个月让我有了点信心,结果又是当头一棒。政府什么政策其实别人都没资格评论,这就是游戏规则。能玩就玩,走人了政府也无所谓。可是真有点不理解这么政策对国家发展有什么好处。要appreal?感觉无力,没什么好解释的都。熬时间吧


名额太少而已。
比如说按比例你的条件不错,但按绝对数量可能就比较吃亏了。
至于为何双非的吃亏。。。。世界主流做法吧。在本地读书的便宜占大了。


这完全是凭感觉,还不如那种国家给评分的,我同事跟我说,他家楼下的按摩小姐都是PR..


说的就是名额太少的问题,到底有多少呢,你看看这个基数。
http://bbs.sgc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84218&highlight=%E6%95%B0%E6%8D%AE


感谢分享 请问您申请时是接近3年?  另外请问前几年工资一直5000多么 都是基本薪水?


曾经的大放水。。。。
不具可比性
不然你让她们现在申请试试?


申请时候将近3年,其实杯具意料之中。之前的公司开始3000多 后来到4000多,申请时候5000多,等今年涨了再试试吧


新加坡本地人口替代率达到标准的情况下,不难想像政府说不定连PR申请都会取消。


感谢 要是申请时3年半 一直是5000+就不一样了


这个倒不会:
1。PR的缓冲意义还是有的
2。本地人口替代率达标这明显是mission impossible嘛。。。


个人觉得,结果可能还是一样,三年多还是不长。


薪水都是在上升的,很少有一直不变的吧。还是靠时间吧


这是当然的。所以移民要乘早啊,现在也不算迟,越往后价码越高。


控制,不是收紧。但是相对的,其它国家的移民潮太大的话,这些人就要面对更严酷的竞争。类似国内毕业生找工作的问题。水涨船高是一定的。


隔壁论坛月薪过万的NTU,NUS毕业生一大把,工作5年之内月薪2到3万的也不少,求问如何做到的?


问了没人肯告诉我啊


如果女朋友来了,结婚了,应该希望很大,单身的可能不太容易批~第一次申请pending 8个月是吧,够久啦!


是啊,我感觉啊,等她来了,毕业了,工作了,我自己也该能拿到了吧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喜欢新加坡,那就不妨在这边熬熬时间。不用急着拿身分。

如果就是急着拿身分,那真不如早作打算Plan B。。。。


乱扯什么, 你怎么能把poly 跟马来华人扯一类。 政府学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