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37岁,携全家来新家坡重新开始,是否值当?

各位亲,烦请看看我这种情况适不适合来新加坡!谢了先!

先说说家庭情况,我和爱人都是37岁,孩子5岁半。我们在北京有套不大的房子(还要还十几年的房贷)。
我国内211本科,在北京工作近14年,现在北京的一家工程类外企工作,只是个senior engineer,年薪税前将近30万。
我爱人211专科,现全职妈妈。
孩子按国内教育的规定,今年9月上小学,学校是西城区一所二类重点小学。孩子目前英语水平很差。

现在的情况是,我在谈一份新工作,公司是国内一家民企,在新加坡有分公司,在新加坡有长期执行项目(8-10年),职位是project engineer,相当于外派到新加坡分公司工作。
我对这份工作要求的薪资是月薪8K新币(package),当然公司还在跟我讨价还价,还没确定下来是否给offer和最终薪资。

我想问大家的是,
1. 我如果拿着EP来新加坡,妻子和孩子是否比较容易申请DP, 如申请到DP后,孩子明年1月上新家坡的小学,是否有学校接收?看到今年貌似有很多孩子无学可上。还有一般小孩子能否在半年内英语水平达到小学入学要求?
2. 我们这种情况,全家在新加坡几年后比较适合申请PR,申请PR的时候是否夫妻双方都要EP?
3. 如果几年后申请PR未果,是不是只要有EP,孩子就能继续在新加坡上学,直至大学?
4. 最后问一个现实点的问题,现阶段,全家的生活费,保险,租房,孩子上幼儿园(估计公立没名额,也许只能私立)、课外班等等,8K新币是否够用?

先谢谢各位达人了!


呵呵呵,是新加坡,不是新家坡!


这个年纪,这个收入,不是特别推荐来。


孩子来了以后就算有学校接收,也不会进入好的学校,而且外籍人学费贵很多
至于英文水平是看个人,要是学习能力好的话,半年没问题
37岁才来,一个人工作的话,带孩子和老婆申请Pr很难,估计至少5年以上吧
8000要是租房,加上孩子学费,生活费,我只能说够用,但不宽裕,可能没月剩下的不多
另外就算你们拿了Pr,3年不能买房,孩子的学费跟公民的还是相差很多


公司包房租可以来。 孩子暂时别跟来,不然万一你不稳定又想回去,孩子会留级。老婆跟孩子还是跟你,想想清楚就好。

8K一月我觉得就收入上还可以啦。

补充一下: 楼主申请PR至少熬2年以上,还不一定会批,因为您年纪不小了,2年后39了。


1,DP容易申请,问题是有了DP也可能没有小学上,正如你看到的。
2,个人认为至少两年。
3,这又回到第一个问题,小一可能就没的上,别说以后了。
4,够了。


想问大家的是,
1. 我如果拿着EP来新加坡,妻子和孩子是否比较容易申请DP, 如申请到DP后,孩子明年1月上新家坡的小学,是否有学校接收?看到今年貌似有很多孩子无学可上。还有一般小孩子能否在半年内英语水平达到小学入学要求?

答:申请DP问题不大;明年1月上政府小学需要看今年下半年的报名情况,依今年情况看不是很乐观,但也有希望; 小学入学并无英语水平的要求,半年之内通常上小学已经没有听说障碍。

2. 我们这种情况,全家在新加坡几年后比较适合申请PR,申请PR的时候是否夫妻双方都要EP?

按目前这情况,至少三年以后申请才有希望;不必须都是EP

3. 如果几年后申请PR未果,是不是只要有EP,孩子就能继续在新加坡上学,直至大学?

这个要看你的EP是否可以一直有效,DP是跟着EP来的~

4. 最后问一个现实点的问题,现阶段,全家的生活费,保险,租房,孩子上幼儿园(估计公立没名额,也许只能私立)、课外班等等,8K新币是否够用?

够用,但不会很宽裕


中国人现在国外工作据说要向大陆政府缴税了。具体应该还没落实,你的情况估计2,3万人民币吧。


谢谢解答,不过还是要问问
不是好的学校,指的是普通小学,还是渣小?外籍人上公立小学的学费大概在什么范围?PR后公立中学的学费大概在什么范围?
我爱人是不是如果有工作,就比较容易申请PR? DP是不能工作的吧,得申请什么签才能工作呢?
如果5-6年内申请到PR,PR后要卖掉国内的房产吗?是PR三年后可以买2手的组屋是吗?

谢谢!


个人认为不值当,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拖家带口,没必要做试验。


如果到了,是否值得一起来呢?

孩子在北京的小学也算是北京小学教育强区的区重点小学,但是在所谓拼爹的西城区,我这个普通的爹也没有更高的能力保证他日后上什么好中学。

所以要是来新加坡的话,主要是为了孩子日后学习相对轻松,不在国内参与那么残酷的竞争。
另外,“霾都”北京的环境,你们懂的~~~~


非常感谢您的解答,孩子上学的问题让我很纠结~~~~


上不了好小学就是指人家公民和PR挑剩下的学校;现在小学学费500+新币每个月;不管是外国人还是PR学费一直在涨,所以等你孩子上中学时的学费估计没谁能预测出来~我们小一时外国人学费200多,然后300多,现在500多,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涨呢?

你爱人有工作,也要看什么样的工作,多少薪水,如果是SP和EP,应该有加分;目前政策持DP可以工作;

PR没必要卖房子,是你要买组屋才可能有这个要求,不过,还是那句话,等你申请到PR时政策又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是的,目前政策是夫妻双方都是PR满三年后可以买二手组屋。


亲的意思是,
先让孩子在国内上学,我自己在这体验两年?

我看别人申请PR时,如果家人在国内很难申请啊,况且要过两年孩子再来的话,他入学就得降级,而且同样不是很好找学校啊~~~


如果你2年或者N年后始终拿不到身份,要回国,孩子怎么办呢?

我朋友是新加坡人,回北京工作,带孩子去的,当时想说孩子要跟在身边,后来北京读不好,留级。 然后她觉得自己也无暇分身带孩子读书,孩子也叛逆,又转回新加坡读书,英语跟不上,口音也变成京腔了,学习不好又留级一次,现在比同龄孩子晚2年。后悔得肠子青了。

能不能变身份,全靠你自己实力,孩子老婆不是构成你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你要拖家带口的来,劝你坚持下去,拿不到身份就自己回去孩子拿学生证留这里读书也不枉你走一趟出国之路了。不然断断续续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感觉新加坡学习不会太轻松,每年小六会考也是牵动无数家长的心,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我觉得楼主漏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个薪水在新比起北京的生活品质如何?

我答:不如留北京


人生就像一场赌博,有时候就得当断折断,选定了路就硬着头皮都得走下去,lz的情况是还有选择的余地证明现实的情况还是很美好的。如果我是你我会来,在新加坡只要对物质生活没什么太高要求8000的薪水在新加坡住组屋,坐地铁,专心培养个孩子还是挺宽裕的。


5年前吧,我住的地方,主人房一对夫妻也是30+,小孩子2岁,妈妈告诉我 爸爸一个月差不多是6000+1200补助这样,还有年终奖一些,完成一个project也是奖励一些。
但是半年后 老婆也出去工作了。。。
我觉得是有存钱的,会辛苦,但是要看你怎么熬了
至少这对夫妻现在都是PR了。


你和你家里人大城市定居那么多年,生活大概也算安稳,再举家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拼搏,生活上心态上肯定会有落差,出门在外的开始几年,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年纪轻的话还能忍,拖家带口的,各种顾虑就多了。要是觉得调整不了这个心态的,还是不要来了。


还是那句话,移民要趁早。


讨论很深入。个人认为不值当


底薪多少?


这么多人说不值得呀。

我年龄40+楼带老公孩子来新加坡了,估计有人会说脑袋糊涂了吧。 我是实在受不了北京雾霾, 另外可能年龄越大越重视健康。

小学费用前两年政府给80%折扣,也就100元和PR一样。


另外我觉得楼主拿8k新币在新加坡生活不会比30万年薪在北京生活差。 北京房子出租,新加坡租HDB的话2500新币,吃饭1000新币(自己做饭)。其他孩子课外班,通信费,,偶尔下饭馆1000新币。

如果楼主想以后自己开公司,最好留在北京。还有互联网行业,北京机会多。


我们也是一年前一家三口举家从北京来新加坡,之前在北京待了7年,我觉得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下,供楼主考虑:
1. 工作是否顺心是对是否能长期留在新加坡很大的决定因素。
楼主来新是新工作,新加坡又是新环境,文化多少和国内会有不同。去年开始新加坡招工政策保护本地人,ep又很难申请。所以在申请到pr前当前这份工作很可能是需要一直做的,这份工作能否支撑这么久?如果抱着移民的心态,新加坡是否有比较多适合你的其他工作机会?
2. 生活质量是下降吗?
大家定义生活质量不一样,从空气、水、食品安全、城市基础设施角度看来新加坡生活质量肯定提高。从日常生活用品、衣服鞋帽之类的我觉得虽然新加坡比北京贵些,但从薪资水平看可能影响不大。但从下馆子的频率、出行方式看的话相比北京生活质量是下降的。以前我们在北京外面吃个饭人均150属于吃的比较好了,在新加坡一般般都要这个价钱。所以我们现在不像北京能想去哪吃去哪吃,这边得悠着点。在北京自己有车,这边做公车or地铁,虽然这些也很方便,但肯定还是不能和自己有车比。孩子读书这块我还不知道,我家娃还没上幼儿园。
3. 自己能否改变?
我们融入新环境也许需要我们自身的改变,有些改变很难时我们能否放得下身段来改变呢?


发现个现象 国内来新加坡工作的都要求比在国内高的工资是为什么呢?楼主税前30万 来新要求8000新币(虽然是所有加在一起)那是否说明新加坡工作层次不如国内?以此类推 国内二十万 来新加坡就要6000?新加坡的雇主是怎么考虑的呢?


国内社保税费等公司负担很高的 多个40%很正常


咱年龄差不多,你的薪水应该比我还高点。
看了那么多人的帖子说薪水不够或者剩不了多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我现在一人养家,带两娃在幼儿园还有老婆。收入还有足够的结余。每年除去回国还有海外其他游玩,轻轻松松没压力。
租个租屋,最多就是与人合租。这样一个月也就最多1000左右。其他吃喝拉撒,只要不是任性花,一个月3000-4000足以。

其他费用居家过日子能有多少?
很安逸的

学校别操心,自然会有解决办法。但如果你儿子不肯学,在哪都没招。

北京我前后待过一年,我懂的。
祝好

另外,薪水谈好了再说。


是的 如果合租一千多一个月可以 但有诸多不便 比如不能随时大声说话 不要吵到别人 不能随时做饭 而且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里 杂乱可想而知 所以说生活水准跟在自己的一套房子比 就是个大幅降低 租整套至少2000加 孩子幼儿园学费也要1000左右吧?上学了500加 然后吃饭 一个月怎么也得一两千吧? 然后通讯交通费三个人加一起也得几百吧?相信刚来是要参加课外班的吧 至少英文要的吧 也得几百吧?买买衣服鞋子日常用品 给孩子买买书,文具,玩具,七七八八还能剩一些 当然一家人都不能生病,NUH挂个急诊就100多~一年回个一两趟国机票加礼物 就基本没剩多少了


不过,个人有个人生活的方式,楼上35楼说的也有道理~合租比整套一下子就少1000多,碰巧遇到公立幼儿园有名额,那又能结余出几百,补习班呢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快,英语能很快跟上,不上也罢,几百又省了,再说吃饭和吃饭也不一样,三块钱的杂菜饭是一顿,三十块钱的餐馆也是一顿,就算做饭成本也有高有低,看个人要求啦,所以说三四千确实也可以说够花。


如果想生二胎,来新加坡合适;如果想挣更多钱,中国机会更多。看你想干什么了。


摆摆利弊吧
利:
1. 空气治安好,食品安全
2. 小孩摆脱国内教育,从小接受双语教育
这些都是建立在你新加坡工作稳定并且可以持续往上走的基础上,如果3年后,月薪1w以上,举家能申请到PR,就可以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扎根新加坡了

但是,这三年的风险在于:
1. 是否能工作稳定并且可以持续往上走
2. DP能不能入学
3. PR申请政策

在我看来,风险还是大了些


陪完娃,收拾完自己,上来看论坛。
满眼的是各种感动,感谢大家从各种角度各种经历帮我分析利弊!
在这不逐一感谢了,非常感谢各位!如果有幸能去上新加坡,真心希望与各位成为朋友!


好多朋友说到收入与支出的问题,其实这可能是我最后考虑的问题,其实我并没有考虑到这个月薪能剩下多少,于我来说够花就成。即使在北京,无论我爱人上班与否,我们的原则就是多挣多花,少挣少花,我们都是月光一族,哈哈!惭愧啊~~~

工作的稳定性,我相信这个也是能够保证的,到了我这个年龄换工作肯定是很慎重的,要来新加坡肯定是冲着长期在新工作,并且日后有移民的机会来的,不会说一时不顺利不顺心就打道回府。面试时公司领导多次提及希望能将这个项目完成(项目执行时间8-10年),而这个公司刚进入新加坡两三年,正是公司上升期,相信公司前景不错,这个职位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楼主还是谨慎的对待新加坡的公司前景 你不了解新加坡现在的经济


一个国内公司,还讲这么多干嘛


不知各位是否了解北京的生活状况?
以我为例,天天朝九晚六,往返四十多公里的路程,总共要在路上开近三个小时的车,三个小时还算是北京的平均水平。中心城区的交通堵得是一塌糊涂,地铁里挤得都跟照片似的,太多的人太多的车,让这个城市充满了喧嚣和呱噪。
北京有太多的权贵,太多的特权人物特钱人物,我们这些草根百姓真的只剩下任人摆弄,说难听点是任人宰割的命运。
还有北京的天气,要想晴天就有大风,要想没风就有雾霾,一年难得有几个好日子。
如果有机会能改变这种现状,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放过。


且说说新加坡现在经济如何?有何不利?


8000块足够了,咱们又不是富二代,平时不就是搭个公交、吃个巴刹、去个圣淘沙。。。


37岁。45岁才能买上HDB。变数太大。不建议来。况且薪水只比北京多2K新币每月。职位还低


37岁了还月光,你胆子够大的。。。
如果按照你的说法,现在最大风险是小孩上学,如果进不了政府学校,就得一个月多花2K上私立
不过有机会逃离北京,值得赌一把


就是普通小学,入学前要参加考试
至于学费,幼儿园的学费很贵,外籍人要差不多1000新币一个月,小学和中学都不贵,大概100多新币一个月
但如果你是读私立小学或者中学,学费就贵了
PR的学费比外籍人的学费现在已经差不多了,便宜一点点而已。只有公民的学费便宜
你老婆如果有工作相对来说申请Pr更容易一些,要申请工作证才能工作
目前的政策pr3年以后可以买组屋,但5,6年后的政策不好说,也许到时候Pr不能买组屋了


你的年龄稍嫌晚了,但是现在不来,以后不是更晚么。。。
8K的收入不算少,成为PR之前不要太过追求生活质量,这个收入就算是家庭收入也不算少了,论坛上一向对发帖人薪水的要求很高,不要太过在意。。。
以目前的情况看,8K的话2年左右可以申请到PR,但是这个移民的情况一向是变来变去,你来了可能跟当年一样一个月申请2个月拿到,也可能跟后来一样,一拒就是2年不允许申请,新加坡移民,看运气。。。
你们一直拿EP还是也是可以读书的,不过外国人学费高过本地人很多就是了。。。


谢谢各位的鼓励,虽说现在才考虑移民的事是有些晚,但最起码还有机会,错过这个可能以后更难有机会了。所以我还是决定拼上一次。

我和我爱人都不是北京本地人,在北京也就这些年交的几个朋友而已,其实新加坡也好,北京也好,与我们来说都是异乡,没有什么割舍不下的。

关于国内的社保,只要一直在这家公司任职,北京公司这边就可以继续给交5险1金,可能每年年终还能有个10~20%的bonus什么的,但愿吧!

新加坡的社保是怎样的呢?是从PR开始交社保还是公民后开始呢?大概比例是多少?
或是需要自己买保险?


就是普通小学,入学前要参加考试
至于学费,幼儿园的学费很贵,外籍人要差不多1000新币一个月,小学和中学都不贵,大概100多新币一个月
但如果你是读私立小学或者中学,学费就贵了
PR的学费比外籍人的学费现在已经差不多了,便宜一点点而已。只有公民的学费便宜
你老婆如果有工作相对来说申请Pr更容易一些,要申请工作证才能工作
目前的政策pr3年以后可以买组屋,但5,6年后的政策不好说,也许到时候Pr不能买组屋了

我可以回复你一下吗?

正常小学报名是不需要入学考试的
至于学费,小学外国人是500多一个月,PR是100多,差得还是蛮多的!中学更贵好的中学可能要千多~
私立小学很贵同意
PR便宜不是一点点,是500-100=400S$
他老婆如果有DP,不需要申请工作准证就可以工作
同意PR三年可以买组屋的政策,五六年后应该变了~


非常感谢指教上学的费用!

按照你的情况和经历,家庭收入>1W, 双方都是EP, 4年还申请不到PR, 岂不是说明现在这条路很难走?甚至于说等到我申请的时候基本希望渺茫?
另,你孩子上学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谢谢!


忍得住的就来吧。其实也就短短那段过渡期,不过有人是坚持不住的,不是说生活质量有多差,其实生活质量要比国内好,只说每个人对生活质量的定义不同,有人觉得看不了国内电视剧就要死要活了,或者不能每天吃餐馆觉得没劲,那也无语了。

主要是出门在外,有很多零零碎碎的烦心事,小孩上学,老婆工作,邻居,工作,同事。其实在哪儿都有这些琐事,要是北京可能就不是个事,但是人在异乡,对这些小事的反应可能会更大。

房子是个可以让家庭安心的重要因素,下定决心要移民的,不推荐长期租房,把国内的房子卖了,来这里买个2手公寓。


如果只是来做个engineer的话。。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啊。。


是的,你和我们当初来的情形有些相似~


GEP 是考的,不是选的。这是非常公正的考试,没必要拿这个来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我知道是考试~


不知道你从哪里看的申请频繁,我们只申请过一次,是第一次申请。


哈哈,进小一当然不用考试。。如果是插班,就要考试
至于学费也许涨了吧,当时我读书的时候才100多一个月,我那时是学生准证
Pr的学费当时70多
公民才10多块


你知道还说这种误导性的话?

引用: 因为我这小孩学校里整个年组前三名的孩子全不是新加坡人,包括我家孩子,她们的成绩都相当好,但是很遗憾,都没有被GEP选中。所以我们原来曾经希望在小三时逆袭换个好学校希望也破灭了。

这是因果吗?


恩恩,现在不同了,PR和公民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没想到自己说的是误导~


还真没满


“这里的小三会有一个GEP考试,”你看不到,我帖子里有说这是一个考试吗?


我看你喋喋不休的一再在说本地什么什么独一无二,实在有点烦啊。不一样的国家不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大小不一样的地理,哪能直接拿来比较呢?

李嘉诚是人,你也是人,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能不能说,在“人”中,你混得这么惨,也算少有的了?


作为普通的中国老百姓老说,一句“为了孩子”足以让万千父母为之付出一切! 我想我也做好了这种准备!

只好孩子上学的事能解决,当然了不是国际小学那种,苦点累点,对于我这种“工程”男来说,都没问题。
在北京,我们最愁的也是教育,绞尽脑汁想让孩子接受最轻松的教育还能不落后,可这对于我这种草根爹来说很难,唯有不断压榨孩子的潜力让他进步,不知道这种“痛苦”的生活何时是头……..
至于电视啊,吃饭啊,无车可开啊,邻里相处啊,相比教育,这些也都不算事了!

不管在哪里,房子的确能让人心安,能让人踏踏实实滴为之努力,当然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下一个目标了~~~~

所以,签下offer,搞定娃的小学,一切从头再来!


孩子读书问题给你点建议仅供参考1:如果真决定要来,一切办理妥当了,赶紧帮老婆和孩子申请dp。2:中国小一入学报名一定得报,把学籍先拿到手,留个后手。3:新加坡小一报名没记错应该是在8,9月份同时进行,论坛里有很多帖子可以参考。


你如果一定套用国内的那些肮脏思路,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子女教育版有很多孩子考上 GEP 的家长,你去那里问吧,那些大妈们会以亲身经历教育你的。


这边一个外国人家庭税前月薪8k的品质能超过北京有房税前30万吗?这里随便租整套HDB都是2000多。

国内电视剧要肯折腾也是能看到的,何况楼主搞爱踢的。这个其实不是问题。
吃其实是个不小的考验。年纪越大越难改。如果在国内在外面吃惯了自己也不怎么会煮在这边还真是个考验。
然后交通,虽然北京交通差但自己开车怎么着也比坡县挤公交强。坡县买车?那一个月又要多少钱?

你说8k其实已经超过新加坡家庭收入中位数了。不过楼主这种在国内也算高收入,显然不能指望他们一家三口过着很憋屈的生活。


不是指你说的什么国内的什么,我是说人家着重想培养的是新加坡人,而不是外国人。或者说即使录取外国孩子也有一定比例,至少要多给新加坡人机会。
而且我也说了也可能是那几个孩子的成绩不够好。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时间
短短的过渡期这话还真不好说
尤其是现在日渐收紧的移民政策
如果以那个PR为目的,熬的时间是不是“短短”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时间一长,机会成本就大了好多好多。。。
毕竟拿个EP做工各种受限。


GEP 考2场,完全是按成绩录取,连最民粹的新加坡人都从来没有对这个表示过猜测,你和你的小伙伴们怀疑得毫无理由。
平时成绩好不代表GEP考得好,这是常识。何况GEP考的是难度不浅的英文,和近似智力题的算术,而不是平时的功课。
至于人家想培养新加坡人,而不是外国人这种话,也只有在失败的人群中才会传说。


亲,百分之一万的肯定,我们在北京的生活要比新加坡的生活(如果来的了的话)安逸、舒服多得多!!!即便每月要还7千的房贷……

不过,即使在北京,电视在我家,除了我看看球,和我娃连连IPAD看看科普节目外,基本是就是摆设。我爱人是文青(37岁的中年文青,嘿嘿),最爱的就是看书,基本不看电视。
我爱人还有个最大的爱好,烹饪~~~~所以我是个胖子~~~~~


所以他要买房,至少让自己安心、安居下来。
北京房价那么贵,把钱套出来,大概可以在这里付个首付。


他是这个版块上的精典,看问题只看表面,只做表面文章的代表。省省吧,歇歇吧,哪里来的呆哪里去吧是他的口头禅。


楼主的起点不低,“熬”的时间可能要比其他人短。


谢谢你的提醒


另外,我真的不是搞“挨踢”的,俺是工程男,做项目滴。透漏一点,是地铁项目…….

至于Project engineer的title是低了点,如果选择这家公司国内的岗位,那么title是PM,收入在税前36W左右。
我想大家都会选择这个PE的职位吧~~~~~


各位亲,不要因为帮我,而产生争吵,各位的经历,对于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不管年轻年长,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吵架。这也是常识。。。


亲,我说的是物质生活上,压力冇那么大~~~
但在教育,健康等其它方面,那就全是压力啦!


我看你是本末倒置了吧。还本质?说真的,你连下面两个问题都回答不了。
1,为什么新加坡要控制人口?
2,新加坡为什么要保护本地人?


没关系,仅供参考


算了,对牛弹琴也不是一两天了。


真的没考虑8000的组成是什么…….

如果是一个人过去,公司貌似是有宿舍的,如果全家过去这个福利就享受不到了。

亲的意思是再跟公司谈谈是否能有住房补助一类的?
对了,一般在新加坡外派员工都有什么样的补助和津贴呢?


别啊,我还要多多向你请教呢~~~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都是实打实的过来人,很有可能我日后与你的情况一致啊!

还有啊,祝愿你早日通过!必须滴!!!


如果我是你就不会来,相信我否则你一定后悔。


你这话就片面了,举服务业来说,三星级酒店的总经理,条件好的EP全报销,租房全包,配车,小孩教育全报,吃全免的人太多了。就看楼主的公司能不能有这个魄力了。还有就是楼主自己的条件了。

身份在这些人眼里,呵呵,nothing.


请放心
真不是为了帮你而吵
而是自己爽。。。。
即便没有你,也会有其他话题吵,就算没话题,也能自己找话题吵。。。


冏冏说电视只是泛指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差别。。。。

不过你过来图啥呢?


嗯,他个人条件自然不错。
但他不是一个人,而且是拖家带口。
熬是三个人一起熬。。。。

而且政策变化这个太难估计了。
像当年“阿猫阿狗”(前房东原话)都拿到了PR
现在双5都不见得有戏。。。。


case by case,天差地别
搞工程的宿舍。。。。
您这地位就别勉强了。还是要个房补吧


三星级酒店的GM算高端?呵呵,我没话说了。


来新加坡图什么?

这真是个问题,泛泛地说,孩子教育,食品安全,身体健康。
但现在首要的孩子的教育可能还真就有潜在风险,很有可能面对无书可念的情况~~~~~

另外不知亲在国内是否体验过每家餐馆都用地沟油做饭,和连续一星期的雾霾天气~~~~~

当然,移民可能是最终目标~~~~~


呵呵,不是简易棚,是员工宿舍,民居的那种~~~~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貌似要的就是基本月薪,没说补助什么的!

我绝对是一切为了PR!

我想请问一下,如果说相同职位,在新加坡正常情况只有5K月薪,而公司给我的是8K,那么ICA会不会觉得有问题呢?


不同公司薪水差别很大的
同样一个职位,大公司给8000,小公司给4000都很有可能


抛开其他一切话题不说,北京税前30W来新加坡能拿8K,这薪水是给的挺高的了。
其实可以这样,国内的房子别卖,做好心理准备,带家人过来干个两年试试。试试才知道。


按你的意思,这个职位本身不值这个价位,那公司犯糊涂啊,花更多的钱请外来人才?

事实情况是,公司在本地花8k,根本请不到类似有楼主般经验的人才。他们搞的是地铁项目,一般PM级别薪水在15k以上,有10来年经验的project engineer也在10k以上。搞地下工程的,自然比搞盖hdb,盖公寓的来得强。


亚洲外籍人士小学300+吧。欧美外籍人士500+。
至少我今年看的还是这个。


请教下年薪税前30万,每个月能拿到手多少呢?


这个新加坡分公司实际上是2012年和2014年分别收购的两家新加坡本地公司,这两家新加坡本地公司之前独立经营也有十几年了,至于之前效益如何,不得而知。

从你的观点看,ICA在评判上对这个新加坡分公司会有特殊考量吗?


8k算中上了吧,只要不买车不餐餐上馆子,其实也还蛮好的。


你说的略有偏差,亚细安东盟国家学费确实不到500+,但不包括中国,中国的收费和欧美是一样的,这个无须置疑,我们每个月都交学费,教育部应该不会让我们错交。


说对了,同等资历经验的,大陆人才要8k,本地人才就得要10k,而且搞地下的,新加坡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怎么搞,本地人才何来的经验,所以公司自然要请外来人才。 个人感觉楼主要是铁了心要来,熬个2,3年,PR什么的,不难。


对了,告诉楼主一个好消息(这个政策目前应该还在执行吧?),DP孩子前两年的学费是按照PR标准收的,从第三年开始按照外国人标准收费。


感觉上,版上好像出现了ICA官员,那么正式的讨论我连想都不想到的地方;P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再弱弱滴问一句,小一小二,现在DP在享受PR学费待遇的时候要交多少银子~~~~


热泪盈眶滴感谢各位热心的相助!

这个帖子立马从普通的咨询帖升级为EP-PR的科普贴了!


我儿子现在还在前两年优惠期,100出头点


pr小一,小二100多块不贵的,外国人300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要能进政府学校学费对你们这种家庭根本不算什么的可以忽略。


为什么都说是300多?一种可能是最近一次涨学费之前是300多,一下子涨到500多,还有一种情况是新加坡一些邻近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学生的学费可能是300多,但不包括中国,中国孩子的学费好像是从2013年就开始500多啦~


反正我看到学校发的学费表上面最贵的就是外国人那栏300多。


难道学费有调整?一切皆有可能~好的,我check一下。

查了一下MOE网站,还是500,东盟国家是350,中国不属于东盟。


sorry for forgeting the information “小学费用前两年政府给80%折扣,也就100元和PR一样” that you gave to me last night!

于我来说,现在摆在面前需要搞定的事就是
第一,签offer,拿EP
第二,拿DP,找小学

亲们,期待能与各位在新加坡成为好友!


刚查了一下MOE网站,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学费350,中国不是联盟国家,学费500,另外还有几块钱的什么费,每月500零几块钱。


DP可以和EP一起申请~


东盟国家350, 中国不属于东盟,500,此外每个月还有几块钱其它费用。


赞!
又涨一姿势!!!!

这个DP是单位可以一起给申请?


我觉得有必要lower 你的expectation。

比如地沟油啥的,中国是不是家家都用不知道,新加坡的餐馆的厨房你也是不能进去的。我也听说很多内幕比如蔬菜不洗之类。Marina Square那个自助餐的老鼠还是新case。
当然我不是说新加坡就一无是处,总体而言食品安全和环境是比中国好,但对于这个“好”你要有比较理性的期待。。。。有些你在中国遇到的问题,来这边依然会存在,只是程度上的差别罢了。

你自己也意识到,来这边会有某种程度上生活品质的牺牲,那么你做出牺牲所期待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倒觉得是你应该多调查的。
你问新加坡的中国人活得如何,那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哦不是,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新加坡的“好”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新加坡的“不好”也不是每个人都经历了。何况“好”与“不好”,本身就十分的主观。。。。

但有一些客观环境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当你以移民为目的时。
1。移民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当然目前看来你们家条件不错,但将来如何不知道。
2。移民的成本在逐渐加大——比如等待的时间,比如等待期间作为外国人成本的增加。以及PR和公民待遇差距的拉大——这个差距是以牺牲部分PR的利益而不是提高公民的利益得来的。


单位不管DP的吧。DP是你个人的事情啊


楼主,我来给你现身说法,我家两口子基本月工资2w+(奖金不计),我公司可以报销我家庭的医疗开销(门诊和住院,包含私立医院,话说你公司如果不报销,你一定要给全家买医疗保险,新加坡看病超贵的),主申请人来新加坡有5年了,来的时候月薪(奖金不计)已经超过8k(时间隔太久,不记得是多少了,我自己5年前收入多少我也记不清楚了),我们夫妇比你们夫妇年轻,申请PR半年了还pending, 所以千万别相信你家庭月入8k+在新呆满2年+40岁这样的条件,能够2年后拿到PR。
听说今年大量DP小孩都入不了政府小学,因为报名人太多了。不过,如果你直接买公寓房,在那种附近没太多政府组屋的地方,说不定小学报名人少,孩子就能挤进政府小学了。我也就这么一猜。
你们是月光族,如果来新加坡,还得考虑以后孩子读大学的费用吧,如果在新加坡,或者在英国,美国,诸如此类的,很贵啊,所以得攒钱啊。除非你又让孩子回中国读大学?


要让公司online apply DP的吧。我当初来新加坡的时候,公司的代理机构就来问我有没有家属,需要公司帮忙申请DP的


你还在pending啊?


来了就后悔啊!新加坡不是你想象中的天堂,纯粹是个劳动,除了上班就上班,一年到头夕夕节节都没时间过。想买部车用车证太贵,而且还只有十年,所以你一家三口靠你一个人上班赚的工资花的七七八八了剩下一点一年全家回趟国在花花几乎一年就白干了。而且新加坡要俩个人上班这样PR会更容易拿到,单靠你一个人申请全家PR还是个问号?


这世界上有天堂吗?


以现在的形势,不觉得lz的情况待满2年能拿到PR。。。


是啊,不指望靠工资了,现在就指望靠宝宝加分了


像前面有人说的,月入8k也就是住组屋搭MRT的生活水平,最多也就是组屋+私家车或私宅+MRT。

组屋+私家车,私家车没有身份限制可以马上买,组屋按现在条例,实现这个组合至少六年。

私宅+MRT,外国人买私宅税高,拿到pr买至少三四年,前提首付准备30w。

如果要求不高,愿意过这生活水平就过来,想过中产的日子还要继续加薪。

重要的是dp孩子还不一定能进政府小学,进不了上国际学校一年至少准备三万,8k月入要负担不容易噢。

感觉在国内有房有车的中产,在坡月入万元以下的,过来坡县就是另一轮的从头开始,是来历练而不是来享受的。


对我来说,那里是地狱。吃得不好,玩得不好,赚的钱还要去养活不认识的若干人。


至于是不是误导,我想楼主会有自己的判断,我只是列举了身边的事例供他参考~


孩子是DP,以往DP100%可以进政府小学,这两年有许多DP报小一被拒。
DP属于国际学生,政府学校国际学生所占比例有所限制。以往PR的孩子都是PR,可以在2C阶段报名,第3阶段报名的国际学生中,有优先权的就是DP;现在许多PR的孩子拿不到PR,也归类到国际学生里,优先权就归PR的孩子。除非政策调整,否则DP被挤下来的情况有可能会逐年增多。
第3阶段报小一的录取权在教育部,DP录取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外界还在瞎猜阶段。
楼主如果主要是为孩子的教育而选新加坡,风险是明摆着的。
如果小一报不上政府学校:
一是让孩子参加政府的入学考试(ASIS),通过了就可以入学;
二是选报国际学校,好的国际学校,年费在新币35,000左右,也不易报上名。一般私立学校不要考虑,只会耽误了孩子。


没看完全文..
楼主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的意思是,如果男孩,还要考虑服兵役


各位亲,

大家关于DP孩子上学的信息汇总起来,让我心里有些发毛!
如果真的没有小学接收,那是否可以继续再在幼儿园里呆一年等第二年再上?第二年是否比较容易接收?
或是在国内上了1年半,再来新加坡,降一年从小一上起,是否有学校接收?

其实对于男孩来说,晚一年也无所谓,俺娃心智成熟晚


多读一年幼稚园,政府幼稚园不收,私立的不清楚。
除非在这一年里能拿到PR,否则一点帮助都没有。
如果实在不想放弃新加坡的offer,最好的办法是:孩子拿DP,立即过来上政府的幼稚园,参加小一报名程序,万一报不上,参加EAIS考试,万一考试过不了,回国内上小一,时间上没有耽误。
家长在新不停顿联系学校插班,联系成功,孩子过来。


大人拿到PR,小孩子就有保障(目前的政策)进政府学校。


亲,你这策略部实用,国内比新加坡小一早上4个月
我家娃现在5岁半,在国内今年9月上小一,在新加坡明年1月上小一。


北京的话,如果在适龄年度没注册报名上学的话,第二年都没法再网上注册报名


孩子9月在北京报名上学,新加坡这边找学校你去跑,等新加坡学校确定了孩子在过来。中国注册了学籍拿到了就不怕了随时想回去读都可以的。


发重复了~


第一年没报上,第二年超过报名年龄了还可以报吗?好像不可以吧,否则为什么那些孩子要参加AEIS考试呢?
在国内读一年半再过来,大于小一报名年龄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小一报名的年龄范围内了?可能学校要靠父母跑腿找碰运气了~
假如你晚一年入学,然后以后PR了,还要当兵两年,那大学毕业可不小了~


看了这么多讨论,要我说想出来就来喽,车到山前必有路。呆稍久一点太太也可以找份工作做,孩子从小就接触英文和外国文化环境帮助还是很大的,起码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只是想着将来上清华北大,现在我们就觉得牛津剑桥更值得追求,眼界决定高度吗,一切都是再变化的,新加坡政府的政策在变,你们自己的追求也会变。即便两年后回国了也终是收获大于损失,镀镀金回去工作薪金岂不是要提个档次?所以一起经历都是财富,做自己想做的吧


噢。
那就先在国内报名上学,同时报这边的小一,报上了就转过来。


孩子是PR,一定是优先的,因为可以在2C阶段报名。

孩子不是PR,不管父母是什么身份,都在第3阶段报名,才有了谁有优先权的问题。父母是公民或PR,会有优先权。


第3阶段,应该是父母是公民或PR的孩子有优先权。
因为还没有听到PR的孩子没有报上名的情况。
父母是EP,孩子是DP,没有报上名的挺多,评估条件还没有找出规律,并不是单以薪水来排队的。


正常的小一报名程序,对公民来说,法律规定适龄生必须参加,不报名属于违法,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迟入学,必须报请教育部批准,批准后下一年可以参加正常的小一报名。
PR不需要报请批准,超龄也可以参加小一报名程序。
国际学生,超龄了就不能参加正常的小一报名程序。


我在MOE的网站上看到2014年的政策
大概是这样吧,如果是孩子是DP, 只能在第三阶段注册报名,且须完全服从结果,没有调剂。

Registration Phases
For children who are not Singapore Citizens or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Phase 3
For a child who is neither a Singapore Citizen nor a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
Thursday, 28 August 2014
Announcement of Results:
By Friday, 14 November 2014       

Registration Procedures
Phase 3
Registration at Primary School
Registration is conducted at the primary school with vacancy in this phase. The hours of registration are from 8.00 am to 11.00 am and from 2.30 pm to 4.30 pm on the scheduled registration day. Parents or a person authorised by the parent in writing (letter of authorization (35kb .pdf)) is to submit the registration form and required documents at the school of choice.
Parents of non-Singapore Citizen (SC)/ non-Permanent Resident (PR) children should note that vacancies are limited as only vacancies remaining after allocation to SC/PR would be allocated to non-SC/non-PR children. MOE will publish the list of available primary schools for parents to register their child in this phase. MOE will thereafter centrally process all the applications and the posting outcome will be released to parents by 14 November 2014. School posting will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factors such as availability of school vacancies and ensuring a good spread of students. MOE posting is final and no appeals will be entertained. Schools will also not entertain any walk-in applications for placement or transfer

看来,如果2015年延续上年政策,只好选择这样的流程:
1、5月在北京注册幼升小,6月到划片小学报名
2、8月在新加坡注册申请P1
3、9月在北京入学小一
4、11月查询新加坡P1申请情况
5A、新加坡P1 OK, 准备2016年新加坡P1入学
5B、新加坡P1 not OK, 继续在北京读小学,准备2年后新加坡的AEIS测试

各位亲,帮看看是否可行?


2014年各阶段报名政策:

http://www.moe.gov.sg/education/admissions/primary-one-registration/phases/


也只能这样了,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而且是情况越来越坏的思想准备。


2014年,MOE在其网站上列了27个地区的177家小学(不知是不是都是公立),不知道2015年最终有多少小学,多少名额剩给DP,祈祷吧~~~~


MOE网站上的小学都是公立的。
去年留给国际学生报名的小学有60所
2014年(For2015年)小一报名明细表(第3阶段参考学额)


其实DP不用考AEIS就可以直接找学校插班入学的,只是因为这一次小一被拒的DP比较多,申诉的人也比较多,教育部又没有一点松动,才使得DP不得不选择考AEIS这条路来拿入学的门票。目前DP小二以上的收生权还在学校,由学校测试孩子的水平,决定分在哪个年级。报读小二,分去小一的不少。

所以我说,家长不要放弃联系学校,学校有空额时,努力的家长可以先得到学额。


没有。
表格列的是第3阶段还有学额的学校,在2C结束后的报名情况,这也是教育部最后公布的资料,我是拿来给第三阶段报名的家长参考用的。
第三阶段只公布学校,没有公布学额,录取也是内部操作,只给报名者发信,录取还是不录取,录取是被分去哪一所学校,没有对外公布结果。
25%的比例只是江湖传言。是指国际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有些学校总学额是100-200,第3阶段还剩100多学额,但是实际招的学生应该不多,具体数据没有去统计。如果去调查一下2C后剩学额多的学校,现在小一学生数,应该能算出第三阶段招生人数。学校和教育部均不透露这些资料。


看来楼主已经下定决心了。


难道楼主是做TBM的?好像国内过来做地铁项目的中国公司,做的都不是很好。刚中标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已经做了一两年的,做的不是很顺利。


这个帖子这么长了,赞一个


联想当年建设赌场的时候 批了很多绿卡 政府现在会不会基本不给从国外过来干工程的人绿卡了 干完了 挣了钱 就走人行了 大家说说看


前提是首先要有政府学校分配给你。。。
我家的今年P1悲剧,所以在小孩读书上还要有两手准备


我家小孩今年P1没书可读(政府学校),还好是08年11月生,所以准备回上海读小学先。
另外PR是一个完全不可预计的变数,所以这两项是需要权衡一下,但可能运气成分也大。
其他的因素对LZ来说不是问题…


拿DP的小孩上不了政府小学很多么?可能有些个案,譬如择校等,应该不是普遍现象吧。登陆论坛都是有解决问题需要的,所以显得这个话题比较突出了吧。

我孩子今年上的小一,去年8月报名的,11月中旬收到教育部通知(说目标学校满额,调配到一间远一点的学校,特别声明此次不准转校等),紧接着就接到那间小学的电话,确定是否愿意报名入学。因为所居住的地点周边1公里内只有一间小学,据说还很平淡(不好),所以尽管调配到了另外一间远点的小学(比近的那间似乎还好些),我们第二天回电话想学校确认愿意入学,此事了了。

现在小孩坐校车上学,每天也挺高兴的。
可能年纪大点对很多事看得淡点,基础教育都差不多。小孩若真是块料,小六会考等后面机会多多,今天高兴就行!

正所谓:名校里也不见得都出名士,儿孙自有儿孙福。:)


小学东盟国家300+,其余560,初中700多


新加坡的政府小学每一个都好吗?政府的跟私立的除了学费的差别,质量有差别吗?


人这辈子还是要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不然将来后悔
楼主在北京已经有房(虽然还要还贷)而且以你的资历相信也积累了不少人脉 退一万步说两三年后如果再回北京也并非世界末日
相反如果劝你不要来你心里一定有那么一个结 所以还是来看看吧 当然也要作好应付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


你们在北京的生活水准已经不错了,如果生活水准要差不多的话,8K是不够的,你们状况和我当时来的时候状况基本一致,初衷也一样,但是那会至少孩子上个政府小学还是可以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