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新加坡紧急加入货币大战 新元创3年半最大跌幅
文 / 王维丹 2015年01月28日 09:00:16 5
新加坡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非常规日程的会议上意外宣布,降低新加坡元(新元)汇率政策的斜率,下调通胀预期。在国际油价暴跌影响下,新加坡采取了货币宽松的措施。新元此后跌幅一度创逾3年半新高。继去年以来12家央行先后降息后,又一家央行主动加入货币战。
金管局同时宣布,将维持新元名义有效汇率(NEER)逐步温和升值的政策区间,政策区间的宽度、斜率和中点都将不变。金管局公告称,自去年10月发布上一份公告以来,通胀前景发生巨大变化,油价下挫是主要原因。公告称:“政策立场适度调整与2015年通胀上升更温和的前景一致,对保证中期价格稳定也是适宜之举。”
金管局原定今年4月才举行货币政策会议,此次突然开会已属意外之举,而主动下调汇率斜率更是使金管局成为近日又一家推出宽松措施的央行。上周除欧洲央行公布将启动购买债券的万亿欧元QE外,加拿大和丹麦的央行均意外降息。
据彭博报道,研究机构CIMB Research驻新加坡经济学家Song Seng评论认为:
“金管局实质上是尽量在定于4月进行的政策评估以前先行一步。我们已看到多家央行降息,新加坡此举并非常规日程的举动,这必然是在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所为。”
面对国际油价暴跌和欧洲央行万亿欧元的QE,全球其他央行不得不明确将采取何种立场及如何应对。华尔街见闻上周文章提到,去年年初至今,已有12个国家的央行步入降息周期,只有巴西、俄罗斯和新西兰因国内通胀和本币贬值等因素困扰,仍处加息通道。
过去三个月,新元对美元汇率已跌去接近6%,在彭博追踪的11种主要亚洲交易货币中跌幅排名第三。金管局上述货币宽松措施发布后,新元对美元汇率急速走低,美元兑新元一度升78个点至1.3473,新元跌幅一度达1.3%,创2011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 新加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6个基点至1.924%。
新加坡經濟基本面疲弱 新幣恐續貶5% (圖: AFP)2014 年新幣兌美元貶值達 5%,分析師預測由於新加坡經濟基本面疲弱,加上未來新加坡央行 (MAS) 可能執行寬鬆貨幣政策,今年新幣恐會再貶 5%。根據《CNBC》報導,由於新加坡經濟基本面差,當地內需市場蕭條、通貨緊縮和生產成長率低,新幣恐會再繼續貶值下去。匯豐銀行 (HSBC) 資深分析師 Joey Chew 認為,過去幾年來 MAS 一手主導新幣升值,所以目前新幣價值依舊被高估,且目前新幣還處於全球外匯市場風險升溫的情況下,就算有反彈也無法持久。Chew 預測若MAS願意趨緩對美元外匯交易的干涉,就可能讓新加坡名目有效匯率在 2015 年貶到谷底。新加坡的匯率政策主要透過 MAS 來釘住其它貨幣,使其能控制匯率走勢,從 2010 年起 MAS 就主導新幣升值,希望強勢貨幣能導致通貨膨脹並刺激經濟結構調整,淘汰經營不善的公司,讓資源能分享給更高附加價值的企業。Chew 也不排除未來MAS可能執行寬鬆貨幣政策,若 MAS 在 4 月宣布寬鬆,新加坡的浮動匯率波動幅度就會從原本的正負 2% 加大到正負 3%,貶值幅度恐怕會更大。麥格里集團 (Macquarie Group) 的外匯和固定收入策略主管 Nizam Idris 對新幣的走勢則沒如此悲觀,預估第一季由於美元強勢和 MAS 可能寬鬆,新幣兌美元將貶至 1.36-1.37 美元,但第二季開始趨勢將會反轉。Idris 預測新幣第 2 季會開始反彈的主因有兩個。第一,市場會重新判斷聯準會 (Fed) 的緊縮政策,美元將微幅下跌。第二,MAS 對於寬鬆政策最終也只會按兵不動。以過去經驗看來,在經濟改革時 MAS 都會傳遞一些能穩定市場的訊息,但整個經濟改革的重點在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只需保持穩定就可以,所以 MAS 執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機率偏低。
加油啊。跌一跌好换车啊
几天前另外一个理财帖里有朋友说现在利率不好,应该不应该等涨回来一点再换成人民币去吃大陆的高息理财,现在这真是世事难料……
晕倒,我的车是环保车,还污染。
这是神马道理, 新加坡制造车?
车价不是应该涨吗?都是进口的,新币贬值了,需要拿更多的新币买了,薪水又不涨
车神一直在往这边搬rmb,新币下跌车价长的不够快的话对车神来说不就算是降价了?
这,,这不是给剪薪水吗
刚收到新 给了5八仙的常年加薪。
没了
你在新加坡生活影响不大
待着吧 躲
这你是无法体会的。拥有了才能知道。
恭喜,我们才3.5%
呵呵呵,车子是有净化过滤器的。你走在路上,要达到这个效果,我看只能戴防毒面具。
新加坡的车不都是进口的吗?跌不应该涨价吗?
哪怕你是从国内般钱过来。。。。
acer车神挣的是美元和人民币。。。
特斯拉来一发。。
搞怪,搞怪
想买,但是新加坡没得买.
前几天看到tesla的insane mode. 乖乖。。。。。太有贴背感了。
看了星展银行的报告。
貌似不是主动加入贸易战。 这几个月mas 在维持新元币值中消耗300亿美元,占10% GDP. 可谓相当巨大。
并且新元持续突破设定下限。应该是弃守比较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