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现有的制度不反对,但是对新提议也乐见其成,多拿点钱出来也是好的。简单来说,没理解错的话,在今年 55 岁的,CPF 最低存款额可以低至 80500*80%=64400,其它的都可以提出来。以后每年最低存款额递增 3%.
社会在变,现代人的需求不像以前那么单一,改革后会更加灵活,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就不应当再抱怨了,满足每个人的口味是永远做不到的。
账户有钱进总是好的
我是觉得留在里面好, 利息高, 如果提出来, 根据我的投资技术, 很快就蒸发完了
给闹腾的人一点甜头吧,明显是为大选造势。
比起目前的MS,最低存款额减少了8万,对急需用钱的人来说,8w可以帮很大忙了。
这8w是一直有的吧,要hedging 你的hdb,可抵minimum sum的一半, 但卖掉后要连本带利都还回去。
只变了多20%可取出和增加minisum的option?还要3%增加才可以?
本来有住房的MS可以拿出一半,现在MS降低一半但必须有住房,变化很大咩?
8万CPF是3个户头的总数吗?还是部分户头而已?我的OA里面一直是0左右,应付房屋贷款什么的。
改来改去,只是把本该属于你自己的蛋糕,分大块还是分小块而已
命要够长才能拿入息金。
我娘现在64了,退休工资已经拿了快20年了,当年早退的。 我命苦,活到我娘这个年纪可能也拿不到退休工资,入息金说1200是最低的吗?
MS 需要拿房子抵押才能拿出一半。这个不需要抵押。
不明白。举例来说,全额存款$161,000,如果有房产,CPF户头里只要留下一半,即$80,500,到了65岁,每月就能拿$1,200-1,300吗?
应该让会员选择到55岁时是全提出来还是留多少在里面, 不能霸占不给啊, 那不是他们的钱, 是会员的钱。
看来只有靠大选了, 唉…
650-700
1. 你可以选择80500最低存款,但是必须要有房产。
2. 或者不管有没有房产,都选择 161000最低存款。
3. 或者再 topup。
3种最低存款,每月拿的利息钱是不同的。
目前的 MS 是,只有一种最低存款 (2)。如果要套钱出来的,就要拿房子作抵押。
新的提议给了 1 和 3 另外2种选择。那些不想抵押房子又缺钱的人,就可以选择1.
我有时候庆幸新加坡没有出柯文哲这种只顾自己眼前爽,不计其它后果的神经病。
那就是没有额外的好处,只是多了几个选项而已。
55岁都拿出来吃喝嫖赌花光了可以再跟政府要,政府不给怎么办。。。
看来,只有靠大选了,唉。。。
多点选项,各取所需嘛。
会员花自己的钱干什么,是会员自己的事。你愿意别人管你怎么花钱吗?
不要假想会员拿了自己的钱会怎么样,如果靠假想蔑视会员,会员也会假想他们扣了会员的钱不给是什么目的,拿会员的钱去干什么,分给了谁,如何如何。双方这样互相猜忌,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非得扣着不归还,拿就要涨利息,年利至少5%以上。
会员想拿回自己的钱,咋就这么难?
主要版里的大多是有米之人,谁还指望着那一点cpf过日子叻。。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这是我的钱,你管我怎么花。
大美帝都要强制人民买这个险付那个税,你去让他们跟奥黑说说,这是我的钱,我就不买这个险就不交那个税,我病了我有钱看医生,不要看不起我;我饿死了大不了往街上一躺,不用你管。
这还要靠什么假想, 这都完全实践过的。以前能取出来的时候发生过什么? 不少老昂口把钱一次性取出,然后捐给八蛋岛的贫困小姑凉,不到几年花光了跑回来跟政府耍赖。新加坡就是被一帮拿着选票要挟政府的刁民搞坏了。。。
这种故事听说过,但你知道这样人的总数有多少吗?占多少百分比?他们这样挥霍自己的钱有什么错吗?其实他们钱花光了,回来找政府,政府完全可以不理,他们可以去投票反对,那是他们的权力,但他们得不到其他大多数选民的同情。
不能因为极少数人的行为,就假设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如果有些鲁莽司机发生车祸使人丧命,那新加坡是不是应该禁止所有人使用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现在有很少的新加坡人在新加坡的赌场输光积蓄,新加坡是不是应该禁止所有国人进入赌场?
如果一次过归还会员的钱他们太心疼,至少可以分批把会员的钱还给会员,比如每5年给25%,20年给完。同时他们自己少拿点,多给会员分点,提高公积金存款利率,使公积金存款在理财市场上有竞争性,努力通过搞利率使会员把钱留下来,而不是拿走。
照你的逻辑,新加坡不需要政府。每个人自己决定怎么挣钱,决定怎么花,然后自己承担后果就好。但是我个人不反对政府强制每个人储蓄到一定的年龄以供养老。4%的利息我也觉得是合理的,可持续的。那些一张嘴就承诺10,20%回报的大多是骗人的。强势的政府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决策是正确的。。。
奇怪,为毛老觉得这是新政府独有的事?美帝做得比这个更狠更绝的多得是,也没见你们愤愤不平嘛。
我也支持公积金这种存入方式的强制性,人在身体好,能工作时,多存点,没错;但对于这种非常强硬式的,霸占式的,挤牙膏式的退出方式,我感到很不解。
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他们努力提高公积金回报,比如搞到5%以上,而把是否保留在公积金账户里还是全部提出的权力,还给会员。
401k 只是养老金,不能直接用来买房或者看病。
CPF 的很多功能被美国人用各种名目分散到其它的强制性税和保险收费去了
人家收 federal tax, state tax, city tax,从上到下一层层的皮扒下来,你能不交吗?
人家收失业保险金,残障保险金,你能说我不会失业,我不会伤残就因此不交吗?
收了这么多,这钱看得着摸不到。
要看病,自己再去买医疗保险;
要买房,自己再去凑钱,要不就跟自己的 401k 账户借钱。我差,我借我自己的钱,还得付 10% 的利息。这还有天理了吗。。。
要不,你们俩替美国人民去喊喊冤?
如果可以自由提取,就不叫强制性的了。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人没有自制力,没有很强的能力规划自己的养老,这种情况在低收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更大。我就知道收入2000多的还敢买车的。这些人自由支配的结果就是早早把钱花光然后找政府,找子女,给社会增加负担。强制性约束支出就很必要。至于cpf回报,实际上你的退休户头利息已经接近5% (4+1%)。 你觉得投资要作到保本然后稳赚5%很容易吗?反正我觉得4-5%的固定利息已经很不错了。。。
新政府要是把 cpf 里的非养老部分都剥离出来,放到税里面去。然后把 cpf (养老金)退休后全都给你,你就高兴了?这不是一回事嘛。
美国人用强制的税和保险来支付你退休后的国家支出。
新加坡用CPF里的最低存款来支付你退休后的国家支出。
1 块钱买个苹果你嫌贵,10块钱买10个你就觉得占便宜了?
看半天也没看懂, 改前就没弄明白, 改后更乱, 反正还年轻, 政策在不断改变,到55岁再说吧。。
我不明白,美国人被强制交那么多税和保险,他们又有什么自主性了?
简单来说,今年54岁的人,如果觉得自己理财更靠谱,就可以把CPF账户的钱(普通户头+特别户头)都提出来,只留下 80500 即可。而之前,则要留下 MS 规定的钱大概 16w。
等到他 65 时,他可以再提取 20%。
然后从65岁开始,国家就根据剩余的钱有多少,每个月发钱。从几百到2K。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超额部分, 以前还不清楚是否可以向政府多买年金呢。 因为政府的年金比较划算一些。
多一些选择, 灵活一些总是好一些。
不过, 也发现,最低公积金241500,领取的月薪并不是3倍于最低公积金80500的月薪650,少了300呢
终于明白了, 谢谢兄才。。
你没看明白吗?以前是要拿房子抵押才能提取8w CPF,现在无需抵押。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手续上的简化,但是,一般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吧。
很好,多一些选择,政府给力。
我也是实在无法理解你和某人的思路,把管理个国家说得像过家家一样容易,钱货两清,谁也不欠谁的?
CPF户头钱越多每个月领取越多。我关心240,000.00 如果人不在了遗产会留下多少。求解答。
cpf 遗产不是一直是留给配偶或者指定受益人吗?
我的意思是240,000.00 如果人不在了会留下多少具体数目给下一代。
懂点金融的人,都知道那些税,那些保险,那些养老金都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天到晚就盯着cpf不放心,老是觉得它骗你了;换个名称换个做法你就觉得那是很高大了?
老祖宗有个成语叫 朝三暮四,你去查查它的典故。
你去看看全文就知道了。只要你有用CPF支付过房贷,就可以。无需抵押。
有些人律己甚宽,律人甚严呀!
65 岁不能挂,还要90岁呢。如果有好投资超过5%是不是比放在CPF里面好
据说CPF不是取到死 自己户头的钱取没拉倒,是吧
听说过有个名词叫“终身入息”吗?
但是自己户头的钱取没了,没的拿了,没人说还可以保证每个月领多少
不要岔开。我只是回复你说的“不是吧,新的也要抵押。。。”
至于左边进右边,这不是废话吗,哪个国家的哪个公积金、税金,养老金制度不是这样的。
不管什么制度,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在你年轻时强制你存钱,等你老的时候用,多少减轻一点国家的负担。在一点上,所有国家都是没有“自由性”的,你哭着喊着我的钱还给我啊也没用。
我都告诉你这个名词了,你就连去google一下,读一下它是什么意思都懒得做?
自己户头里面的钱10年左右就取完了,以后可能每个月会给你很少的几百块而已. 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户头取完了,每个月还可以拿多少.
CPF每年顶限2014年$30,600.00 从2015年开始起了1%。也就是$31,450.00.如果薪水高花红多一下子就满了。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新的提议通过,只要你用 CPF 还过房贷,就自动获得资格保留最低存款额。而在目前,你需要抵押你的房子才能多提取8w。
我靠,现在混BBS都是些什么人啊。google 第一页就是一大堆终身入息的说明,都懒得去看,非得一个劲的在这里表达自己猜想。
http://mycpf.cpf.gov.sg/NR/rdonl … rial_18Oct21Oct.pdf
http://mycpf.cpf.gov.sg/NR/rdonl … ineselife_FiNAL.pdf
我靠,现在混BBS都是些什么人啊。google 第一页就是一大堆终身入息的说明,都懒得去看,非得一个劲的在这里表达自己猜想。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新的提议通过,只要你用 CPF 还过房贷,就自动获得资格保留最低存款额。而在目前,你需要抵押你的房子才能多提取8w。
我从没觉得讲中文也这么费劲。
从没关心过这个cpf退休计划,谢谢分享
这你又假想了,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凭什么说低收入人群不会理财这样结论性的话, 身边的一个案例? 你是基层领袖, 政府部门还是做社区工作的? 请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
原来公积金制度的制定是”零存整取”, 很好; 可到现在的零存零取, 甚至死了都也取不出, 是不是人道? 霸占着会员的钱, 想方设法地不还, 还冠以为会员着想的美名。
顺哥又调皮了。。
其实 只要一翘辫子 孩子们就可以零存整取了。。。:)
挑战什么呀?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自己不看,非得在 BBS 上卖弄自己可笑的猜测。
[size=10.000000pt]
那90岁之后,每个月取多少啊,数额不变吗。你懂不
东哥, 我自己想零存整取啊, 救救兄弟吧。
那就是保证每个月都能取1200直到死。
我就是基层领袖,怎样? 需要给你看我的grassroot leadership证明吗?我见过的底层民众比你 多多了。以前有过很多一次性取出公积金被滥用的情况,这在新加坡早已不是新闻了。你非要说那样的没几个,那你这算不算假想?你对政府不满可以去投正兰,这是你的自由。。。
兄弟们,别无谓的打嘴仗了,还是争取熬到95岁。
新加坡现在的政府为了迎合所谓的民意, 一直在耍小聪明, 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如果你认真去想, 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些精算师在工作, 而不是政治领袖在发挥他们的智慧。
92,别跟2009吵了,一家人。
小算盘打精了,百害无一益
有位著名的伟人说过一句名言
不要总是埋怨政府会让你从账号里提出来多少,先看看自己账号里面放进去了多少!
这种事情要是让一个政治人物一拍脑袋就决定了,那才是国家的悲哀。
无所谓,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反正也不差那点钱。只要钱还在我账户上,不要无故消失就行了。
难道不是具体某人决定的,?
联合晚报[出气筒] 25-02-2013 星期一 农历癸巳年正月十六
各位朋友,早上好!
昨天在面簿朋友Sandy Lim 的页面得到一个讯息,她认识的一位兄弟刚刚满55岁,公积金普通户头里的钱就已经全数自动转到退休户头。结果,组屋的房贷还没还清,又不能再用公积金的钱付房贷,搞到必须每个月用现金支付房贷,生活负担莫名其妙无端端加重了。
我听到这样的消息吓了一跳,因为我一直以为我离开退休的日子还很遥远而不加留意房贷的情形。什么时候公积金改了这条例?我相信很多新加坡人也是不很清楚这个条例的存在吧?希望快接近55岁年龄的朋友们要注意了。
我和姐夫谈起这件事,姐夫就说他已经在他55岁之前把公积金普通户头里的钱都用在组屋了,所以他现在并没有房贷的烦恼。难怪姐夫几年前突然搬家,而且是公寓式换五房式,现在我明白了。
🙂
2个人的政治理念不是一家人。。。
他们的智慧就是请那些精算师。。。。。
”凭什么说低收入人群不会理财这样结论性的话“
就凭他们低收入没财可理。。。。
为什么是一拍脑袋? 也可以是深思熟虑啊。
当初开创性的创立这个公积金制度, 就是老一辈政治人物的智慧, 现在这些微调, 显然与政治智慧无关, 是在算小帐。
不寄望公积金能带来多大收益,也不期望能一次全数拿回。账面上看得到的数字,未必全在,我相信政府拿了大部分去投资了,所以分期付款给人民对政府资金调度比较有利。
我会选右边的。:)
人生只有一个55岁啊。
我会选右边的,无疑!
既然是会员,就要遵守会规
然则,你可以退会
然后
以后有任何差错
不要找会长(会员)寻求帮助
美国,包括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税负是超重的,与之相比新加坡完全是低税负国家。这是因为两个地区政府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税可以调节贫富差距,用富人或者有收入的人缴纳的高额费用去帮助那些失业者,退休者。可是凡事都有利有弊,这样的后果就是养了很多懒人,养了很多游手好闲的人。李光耀当初就不倡导高福利,他鼓励人人自己养活自己,提高技能和生产率,降低失业率。让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提高责任感,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工作,而不是直接给钱。当然弊端就是没有有效调节贫富差距,人人都是靠自己的收入比例来养老。低收入者到老还是低收入者,国家没有统筹。不过必要的时候政府还是不会坐视不理的,毕竟还是有缴税。
关键还是数据,有具体多少像你说得那种(很快花光积蓄并找政府麻烦),占提取公积金总人口多少比率,因为你的“关于公积金不能全提取否则就会被很快挥霍并且这些人一定会找政府麻烦”的论点就是基于此,所以请亮出你的论据。一个政策应该为大多人制定,不能应为少数人如何就说政策应该为这小部分人考虑就放弃大多人的利益。否则,你的逻辑就是,看见司机酒后驾车,就应该禁止所有人驾车,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的观点一直是,把公积金全提还是留在里面的权利,还给会员。
底层? 我就是在底层穷人堆里的一穷人啊。
米版,我俩根本没有吵,只是对这个政策发表不同观点,大家都很理智节制。毕竟这世界有很多不同的人,不是所有人都与他们一样。我一直尊重所有人的观点,但很多不能同意啊。
其实呢, 公积金是一种制度, 欧洲的高税率,退休福利, 也是一种制度
孰好孰坏?见人见智, 每人看法不同.
众口难调, 政府难搞. 事不关几, 高高挂起.
其实呢, 有闲钱的,帮下政府,帮下社会, 帮下贫苦者, 善莫大焉
个人的斤斤计较,比负责任政府的精打细算,容易的太多了. 信口开河就更简单
散了吧, 都散了吧:P
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深思熟虑”就可以决定路线或者政策了吗?那还要技术官僚干吗?那还要各种调研咨询公司干吗?
全世界最善于“经过领导的深思熟虑后”就决定做一件事情的,那是北朝鲜和西朝鲜。
公积金本质上不是什么创新,它只不过把西方由来已久的福利税收制度捏在一起再打散重新包装了一下,而这恰恰就是出于你所不齿的技术官僚的推算,才能制定出复杂的CPF体系。你以为几个政治人物喝杯茶打场球就决定了比例如何利率如何?拉倒吧。
姐一看就一大富姐,今天豪宅明个私幕的,根本没把那点公积金当回事,也许压根就没有公积金。
我一穷人,一不靠政府,二不靠别人,苦巴着过穷日子。本来他们说好55岁就还给我的,可现在说不给就不给,我还就指着那点公积金过日子哪。
俺就是木CPF, 也不知神马是CPF.
俺的银子不是斤护给的但俺还是帮助斤护, 帮助社会
木有斤护,木有社会; 我等弱势群体, 木法生存啊
李光耀跟你说的,到了55岁就还给你?
呵呵 想起了邓丽君:
“把我的爱情还给我。。”
:):):)
诱使长者投资高风险债券 前经理判监11个月
2015年02月05日 1503
|
(联合早报网讯)为使销售额达标和赚取佣金,年轻经理以担保本金为饵,诱使原本想把钱存入定期存款户头的年长者投资高风险的债券基金。被告杜金财(31岁)前后诱使三名年长者投资117万元,并且使用银行的信笺伪造担保信,谎称本金获得担保,以博取三人的信任,让他们放心。被告从中赚取1万0620元佣金,却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今天认罪后被判坐牢11个月。被告拥有澳洲墨尔本大学商科学位,案发时在大华银行担任关系经理。他是一名破产者。三名受害者,其中黄美芳和陈美英都是60岁,前者是家庭主妇,只有小四教育程度,后者则是退休人士。另一名男子赖钟华67岁,只有中二的教育程度。他投资了100万元。被告在2012年7月到2013年9月间犯下案件,导致银行蒙受10万2000余元损失,包括银行付给被告的佣和赔偿三名受害者的损失。不过被告案发后把钱全部偿还银行。(人名译音)(本报记者:侯启祥)
这是今天早报的一篇新闻。我只是想说,低收入者/低受教育者 往往是最容易被误导,被欺骗而蒙受损失的群体。报道里还是正规银行,更何况其他那些投资公司,timeshare,黄金投资等等。对于理财能力低的群体来说,把一大笔钱一下子给到他们手里让他们自由处理,还真不如存在公积金里给他们以后养老用。不要根我要什么数据,因为没有人去统计那个数据。但他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一大笔钱花在巴淡岛的,拿去赌场的,被黄金投资公司骗的,传销的。。。如果不是这些占到一定比例,政府也不会修改政策。这个话题我跟你讨论到此为止,如果都不能说服对方,就保持自己的看法吧。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realtim … thash.ELTkRwZs.dpuf
我屬于不會理財的,所以每年還巴巴地往CPF中另外填錢。
可惜有上限,不然,我都恨不得每年往裡填個幾萬的。
不知道具體CPF利息有多少,但總好過放在活期中的,一年十幾二十萬的,到年底好像也就百十來塊錢吧。靠,真受不了。
至于老了,希望回中國養老啊,呵呵。到時候一個地方住上兩三個月,慢慢開銷剩下的時光。
如果希望回去养老的话,那不应该把钱放CPF里面,应该放国内的理财,很多都比CPF的高。
同理.很多国家对投资都设了门槛
如最自由的美国,投资私募的, 有教育水准和收入要求
投资也有分级的说法,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任意投资(坡县也开始学了,如银行卖投资产品,要先对客户做风险分析)
大部分人都要通过401k计划投资
这个算不算限制投资自由,算不算大家长的行为呢?
我不懂, 也不知7先生懂不懂啊
你的例子举的很好,使本版很多人不再轻信“银行”的什么理财产品。给大家提个醒,多谢!所以大家要多上理财版增广见闻啊!
但实在没看出这个例子与公积金有什么关系。公积金有无提取,这种金融骗局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每时每刻都有人上各种当受各种骗。如果说人会瞬间得到一大笔财富,也不是非要从公积金处得到,比如卖个房子,也会大发。
國內?看到那么多帳戶中錢不翼而飛的情況,覺得沒必要去淌這個渾水。
反正我是窮人,一個月有個坡幣一兩千塊退休金,就已經夠了,所以,也懶得理財。
不像這裡的,都是有錢人,也有大把時間可以去研究投資理財之類的。
401k并非强制性。
孩子取不出来,还是会在公积金里。
同样,多给了,反而获得的更低
100.00%200.00%80500161000241500 84.62%169.23%65012001750 85.71%178.57%70013001950
这问题本无需争论,一开始订立了55岁,即便能活到120那也得让人家在55岁时就领取,这不属于个人的看法问题,是原则问题。
应该可以吧:):)
http://mycpf.cpf.gov.sg/CPF/my-cpf/Overseas/LivO5.htm
很简单的查证一下就可以。
很多人就喜欢闭着眼睛胡乱猜测。
哪个国家的法律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现在的cpf提取最低额度限制从1987年就开始了,你我都没有资格说什么当初答应可以完全提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