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少一人工作的家庭中,家庭收入
中位数:8290 (2013年为7870)
平均数:11143(2013年为10469)
这个是否包括了雇主给的cpf?
平均数/中位数 增加了。 说明贫富差异继续在扩大。
我家拖后腿了
因为家庭的概念是婚姻双方却不包括子女的。
一个家庭,假如父母都是50岁,总收入在12000。而他们有三个20多岁的子女都未婚,收入分别是3500,2500,2000的话。
那么这个家庭的收入为12000。
但是这5个工作人口的收入中位数为3500,平均数为4000。
统计局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和平均数是给两口子做参考的,个人收入中位数是给未婚的单身人士做参考的。
而且在大龄的(40-60)单身工作人士中,很多男士因为收入原因而单身。这些人不会影响家庭中位数和平均数,却会拉低个人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
报告里的月收入包括雇主cpf 以及年终奖金的十二分之一
看各个percentile的收入增加情况也是很清楚
中位数薪水含CPF 3770新币,以家庭为单位平均下来每人中位数薪水含CPF2380新币,还有更惊人的数字,底层10%薪水494新币
底层10%494新币
还有11-20%较底层月薪没超过1000新币,看图
最低收入的这些 很多应该是老年人、残障人士 打点小工有收入但是很少 也要算进来的
不能这么说,这是劳动人口的20%,不都是老年人,残障人士
自己国内横着比竖着比,包不包括 cpf 都没关系呀,反正就是一个标准,所有人都一样。
要是跟其他国家比,还是要调整一下的,譬如跟美国比,
美国人的 take home pay 是扣除了各种乱七八糟税的;
新加坡的 take home pay 也应该是 合约收入 – 个人 cpf 的医疗户头和特别户头 + 雇主 cpf 的普通户头 – income tax。
cpf 的普通户头可以用来支付房贷,应该算作收入的一部分。
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复杂化了,简单化,平均薪水5900新币,中位数薪水3770,20%的薪水低于1000新币
审核了,不只包括CPf,还包括加班费花红各种形式的佣金
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收入如何,个人冷暖自知。另外给大家提振一下信心,如果你有3000美金的总资产,看清楚是总资产不是月收入年收入哦,你就已经比全球的一半人都强了。这么一说的话,是不是大家都有横着走的感觉。
没有。。。只有不知道有多少个3000美元的贷款。。掩面泪奔中
呵呵,不能这样想,你付出去的钱,都被房子给兜住了,连本带利一分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保值增值。
其实还要看年龄段吧,单纯的看中位数,并不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80到90这个坎是真大啊。。。
总的来说,新加坡经济还是不错的,家庭收入增加很快。
如果加上cpf,那我一个人就够了median了,哈哈哈,数据水份多多啊
这个收入专指薪金吗?其他像房租股票薪金以外的投资收入包括了吗
很多人家,老人还在做工,子女毕业了也开始做工的, 这个数字再正常不过了。
两口子的,有孩子的,孩子毕业的,
有钱的,没钱的,收入平平饿不死的。。。。
觉得还应该包括家庭里面参与统计的工作人数才行。
无论是平均数还是中位数都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啊。。大家还讨论得这么激烈。
看了这个打击更大!
个人收入中位数3270,就这个靠谱!
拖国家后腿了
人均收入含不含cpf为什么差那么大?
月收入六千一下的CPF占比37%,个人交20%,公司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