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一半的中产阶级是从政府那领得工资的
在海外中国购物团的刺激下,很多人似乎都已经忘记了中国(尤其是中国人)有多穷的事实了。
在最近的一篇报告中,高盛指出,根据税务数据,中国只有2800万人的收入高到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income tax)。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月(42000元/年,约合6700美元/年)。换句话说,13亿多的中国人,大约只有2800万人的正式工资高于3500元/月。
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同比增长10.1%;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844元,同比增长增长9.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搜狐财经注:统计局未公布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约等于人均收入减去各种税费)
高盛承认,2800万人的数据,显然低估了中国人的实际收入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有5000万户家庭户均收入超过9000美元/年(约合56000元/年)。
高盛估算,在中国月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约合6200元/月)即属于城市中产阶级,全部劳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可归类于此,而公务员和国企员工就占了其中的50%。
换句话说,中国一半的中产阶级是从政府那领得工资的。
我朝数据从来就没有真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要高点
这个,看看当笑料就好,我同学在国内事业单位,2006年,基本工资才700多吧,拿到手的从未少过6000,他们各种发钱的明目只有你想不到啊
而且是4、5线小城市呢
根据税务数据
;P;P;P
同学国内2线城市公务员,基本工资800,各种补贴8000-9000。
从馒头到兔子腿到洗发水啥都发。隐形收入多。
“高盛指出,根据税务数据,中国只有2800万人的收入高到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income tax)。”
高盛的意思是看看多少人逃税。。。替海外同胞呼吁一下,别盯着海外同胞的口袋啊,在异国他乡生活不容易,又不占用中国国内的资源。政府差钱先收好国内的税。
是这样的。
上次和国内某会计师事务所的人谈过了,国内这种低工资高补贴的收入结构,就是为了逃避公积金之类的要求。
不关我的事,政府要是想打海外华侨的主意,那就果断入籍,让政府连屁都收不到
原来如此啊。那到底真实情况是怎样的,13亿人里,就算一半人在工作,是6.5亿人,2800万人只是其中的百分之4多点,而且补贴这些如果是现金的话,显然也是算在收入里的啊。
估计新一轮的吹牛逼大赛要开始了,什么同学的同学,朋友的老乡,8线小城市公务员一个月补助xxxxx元。。。
天朝的数据可信么?举例初中同学群里至少80人,就没人低过这个数的,估计全部上五千,其中各行各业都有
我只知道刚刚她才跟我们抱怨她们这次三八妇女节发了4000加4天省内游,因为去年三八节发了6000
除非你没有这种同学,至少我大学同班同学女生10人中家中有关系的4个女生毕业就都进了这种又稳定福利又好的系统,相对女生来说,工作时间也好,还能兼顾家庭,收入还不错
外资银行的调查都是来搞笑的吗
我的同学一部分在国外当屌丝,一部分在北上广当屌丝,极少数在家乡当屌丝。还真想不起有人进了体制当公务员。
大妹子,这数据太假了。
你应该把表格的金字塔做成倒的。。做大的在上面。。:lol
全国大繁荣,富翁漫天下,多吉祥;P
可能我的同学没你的同学厉害吧,毕业后很大一部分都回去家乡城市,进这种所谓的政府、事业单位至少一半,北京上海的几乎没有,广州深圳的最近几个都在回流家乡城市
都在外面当屌丝,还厉害个啥。真要是能回去在这种地方拿不错的收入,不用背井离乡,那我也立马奔回去。
有时候暂时的背井离乡不见得是坏事,人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
如果每个人都那么看重落叶归根,那黄河边都住满了,因为黄河是我们祖先的发源地。
只有第一代移民会看重落叶归根的事,你的儿子孙子不一定会想回中国。
可以在新加坡买公寓,做屌丝我也认了。
这2800万指的是交所得税的人?
那确实太少了。
我认为虽然结论有点骇人听闻,但是很有可能就是真的。除了规范的外资企业遵纪守法,民营企业那是合理不合理的避税,公务员就更是明补暗补。我的朋友刚在上海拿到一个offer,互联网企业,业界小有名气,年薪30w左右,面试的时候就说了,以后工资啥的,公司合理避税,按最低的来。
高盛这种高大上的投行,没有咱们这种在前线干活的会计师知道得清楚。
除了前面我说的一种情况,合法的避税避开公积金要求。还有一种:
开工资的时候,要求员工拿发票来抵数。比如某员工工资3000,员工收集发票给公司,公司入账的时候,就变成是费用报销,而不是工资了。
哈哈哈
看来这里真的和戈壁有点距离哦–这个帖子是从戈壁抄来的, 两边的讨论重点完全不一样啊,
关于数据, 高盛并没有错, 是天国zf自己的数据, RD/ZX讨论都在用的
似乎2800万是统计局自己的数据
政协委员贾康也引述了: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309/025921674067.shtml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呢,我想他的原话说明了一些问题:
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只有2800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2%。这就说明个税已经相当边缘化了,如果再提高起征点,还有多少人能交税呢?如果说得直率一点,现在中国个税的发展已经明显不健康,甚至带点畸形特征了
原帖自己看: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309/025921674067.shtml
时报:您认为个人所得税应该如何改革?
贾康:走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道路,突出综合的特征。这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下一步一旦要动,就必须把“综合”体现出来,把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在一起,都覆盖进入超额累进机制中去。这样做就可以解决一些富豪不给自己开工资就不用交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现有体制下,超额累进机制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如果一旦个税覆盖所有收入,大富豪们肯定都会被征收最高一档45%的边际税率,这样就合理多了
说到底,还是监管不力,真要收,一分钱都漏不了。
之前在中国的外企工作,连发个电影票都要纳入收入收税,为啥,税务局盯得就是外企。
朱元璋创立明朝之后,立下规矩,朱家子孙世世代代享受皇恩,换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从摇篮到坟墓都是国家财政支持。生得多补贴多,朱家子孙繁衍速度相当的快,到了明末,已经成了无法承受的负担。而这一切并不是无代价的,李自成一来,这场两百多年的盛宴终于结束,那个被李自成用大锅和鹿肉一起煮掉的福王,不幸成为买单的一个。
现在的公务员比例,比起当年朱家子孙恐怕是只多不少,就看这场盛宴到底谁那么不幸最后要买单。
我党英明的很,只要牢牢抓住枪杆子,政权就会永远在手。只是如果每个官员都不贪了,都真得高大上的为人民着想了,那是不是要出很多有想法的人,这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啊,真是进退两难哪。
差别在于:
公务员可以精简,但朱家子孙不可以。
朱家子孙只能吃皇粮,不能干别的。所以政府没钱的时候只能饿死。
而公务员要灵活得多。
减少油水,减少福利,低层次的公务员自然而然会另谋出路。
不用扣那么大的帽子,正常不正常也不是我能关心的,天朝的现状摆在那,我只是一个上班带俩娃的untie,只是从作为一个带两娃的上班妈妈角度来看这种工作挺适合女生,别的又关我啥事呢?也就是回去聚聚的时候人家都觉得我的日子过得苦点吃饭都不让我掏钱,她们可以报销而已
现代社会,买单应该不至于付出流血的代价。但是混迹体制若干年,社会谋生能力等于零的时候自谋出路,这也是一种买单呀。
国内的叔叔伯伯,阿姨啥的听着挺亲切。untie,uncle,我觉得在这边有很重的贬义,听着极其不舒服。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吗?
这个可以没有。
高盛的东西信一半
哈哈,入乡随俗,结婚那天,朋友带她侄子来参加,直接就“叫antie!”,我这新娘子当场石化,现在早已经麻木了
这个真的太假了
目前在中国大城市打工的近亿农民工工资没有低于5000的,京沪保姆工资很少低于4000的,中国各大按摩院、妓院、洗脚房、KTV数以千万的小姐平均月薪10000元。也就是现在在中国月薪要想低于5000,必须是满足以下4大条件的:1甘心做农民、2体弱多病、3初中以下学历、4甘愿受穷、死要面子、不做低级工作的城市小白领。如果不符合这4种条件的,很难做到月薪低于5000元。我一小老板朋友,在北京搞装修,手下20几个农民工,月薪没有低于8000的,有个农民工带老婆孩子一起上,老婆身体也好,儿子20出头血气方刚,在我朋友手下接活做泥水工,一个月全家收入接近3万,这种收入还不是临时性的,是常态,也就是去年12个月,月月如此,当然也是比较辛苦的,全家全年只在春节休3天,其余时间全年无休。
哪天中国政府说要实际收入交税,多少中国人中招!
42楼没去环球时报的话,真是可惜了。
我一个亲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小行长,他说一个月工资才3500,但是每个月都会各种奖金达3-5万及以上,过年会再发二十万。
沒,他本來就在CCAV外宣部工作。呵呵。
在别版看到一句大实话: 要转,值得转:
“中国最幸运最有钱的人永远是我朋友 我亲戚 我同学……”;呵呵。
既得利益者,不会自己来说自己得利了。
在中国,自己永远是最憋屈的那一个。
股票最悲催的是哪只?自己手里的那只。
股票最强的是哪只?别人买的,自己刚卖的,关注但是还没有买的。
因为中国人谦虚,一般不直接说自己如何如何牛,所以喜欢说我同学,我哥们,我亲戚怎么怎么样,正所谓物以类聚,同学朋友都牛成那样了,自己也不会差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