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有谁知道PR以后到了50-60岁进入半退休状态还能保持PR吗

有谁知道,如果不拿公民,PR以后到了50-60来岁,想过休闲一点的生活,进入半退休状态,工资很少或没有,靠兼职工作,加上以前的积蓄与投资收益(比如房租、股市等)生活,那样还能保持PR吗?现行政策是怎样的?


不知道,而且现在的政策也不适用于以后,政府可能说翻脸就翻脸,只能风险自己承担啦。


PR是永久的。。。只是那个re entry permit是5年续一次, 那个是你出国用的。就算没续上,你只要不离开新加坡就行。


这个道理都明白,可是靠完全不出国来保住PR,不太现实吧


不会的,肯定会给你REP的。
虽然目前没有多少这种例子,但保留PR的非中国人太多了。个人觉得不是问题。
而且你都买了CPF的退休保障,难道很能逼你走人,觉得不太可能在新加坡的法律社会出现。当然,如果那个时候新加坡问题很多,那也可能。


这个真不一定,有REP不续的。。。当然原因个异。 至于中国人的问题,不用太担心。。。政府更顾忌的是马来人口,一旦有国难发生,穆斯林一定是根华人敌对的。维持一定的华人人口基数是政府的底线。


呆在这里好像没有不续,香港的,马来西亚,印尼的。跟人没什么关系,都老了,还能充什么数啊。呵呵
55岁就强制加入了退休计划,65开始拿钱。如果莫名其妙的退了,政府还得跟你算钱。。。不麻烦吗


这个确实要看情况了。。。真的有可能改,新加坡人口老化,本来就劳动力缺乏,资源也少。老人其实是社会的负担。。这是个很现实,当政府无法照顾这些老人的时候, 当然会先从外国老人开刀。。。其实有些trend了,比如40岁之后的人,基本拿不到PR等。


那是很可能的。这个不确定


嗯,不过这些人其实不占用什么资源。唯一能拼得是他们或多久:)
PR基本上没什么好处吧,政府津贴很少,几乎没有。只消费无好处。


其实占用,他们根一个新加坡老人,占用的资源差不多,虽然会少一些。 主要还是医疗,住房,交通。。虽然PR的医疗均贴比较少,但也是个赔钱性福利。 这3点都是新加坡老人主要问题。


40岁以上基本拿不到PR了?


根据去年的人口白皮书来看,10个PR里面有4个的年龄是65岁以上。所以保持PR是肯定的。具体方法就是在续REP的时候要么选择子女担保,要么有一份差不多的工作。


不一定,看具体的条件。


少多了,而且一般PR都会买自己的商业保险的吧。


公民也要买,不过我也停佩服新加坡政府的,能养这么外国公民,就是PR, 要是那天政策变了,也不奇怪。


我说的是商业保险。公民很多人是不买的。新加坡政府医疗开支是很大.PR的待遇本来就和公民差一般吧。如果有商业保险的,基本上花不到政府什么钱。他们也是缴税的,


公民怎么不买,你需要了解下,一个公民入院,如果没有商业保险,需要交多少钱。。。。你没入籍把?


公民津贴高,另外,没钱的住院花不了当时钱。
因此PR买的比例必然高吧


其实不是津贴谁高的问题,是多高。。。。你住5天医院,如果只是打个吊针什么还好,几百块 (公积金扣),年轻人不怕。 但老人就不一样了,体弱多病,有些人还常年在医院呆着。 公积金花完了就要现金给。。。每次至少要几百,甚至上千。  你就想想你自己,你还年轻有收入,动辄出几百上千,你受的了么? 何况是没有收入的老人。


几百块,公民只要付几十块,PR就要几百了。
要是几十也付不起,可以免。PR好像不能免


再好的人生规划,如果依赖于一个朝令夕改、暗箱操作的机构,那都是白搭


公民的保险也是必须的。
去年经历自己住院+手术,今年娃住院,只能说还好有保险,
要不然一套房子首付都快搭进去了。


政府对公民和PR的津贴比例只差10%-20%(这还是c级病房的差距)
其他类型的差别更小,私人医生直接没差别,因为都没津贴。所以你的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哈。


不会吧。大部超过30%


重要的是有商业保险,这些就无所谓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