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美元大跌了,可以买了吗?

今天牌价1.348


这几天暴跌


有需要就买点吧


周一见 呵呵


1.39买的人表示很无奈


没关系 有跌有涨嘛


有批人买老李走后新元看跌的,都湮灭了


事与愿违,世界不围着自己转。


最近经济数据都不好啊,新加坡长远来看确实堪忧。现在新币就是对5块人民币,实际价值也是跌了不少。


长远来看谁都堪忧啦,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呵呵。


为什么你看新加坡长远有问题呢?现在的问题多还是1965时的问题多呢?
我怎么觉得新加坡现在面对的问题比以前的问题来看都是小巫见大巫呢?而新加坡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呢。


澳元兑新元曾达1.3, 现在快跌到平价了,下周如果能有机会跌到1:1的话换点澳元估计错不了吧


只要一条:克拉运河如果开启,新加坡就退居二流国家了。
这个我们不愿意看到,不代表不会发生。


这话说的蛮有道理的。


你还是担心地震吧,还有战争吧,还有海平面上升吧。。。克拉运河要泰国政府合作的,人家天天示威游行,总理常常换人,有心情挖河吗?


這條河是難免的,原因有二,

一,中國會越來越強大,這條河無論泰國想不想挖,“中國”是絕對想的。

二,技術進步使挖河越來越容易。


挖好了,搞不好新加坡都完全转型了。不需要靠港口了


不是对中国没有信心。想在泰国挖河,没有这么简单的。中国强大了也还有局限的,例如贪WU腐败问题,国内的分裂问题,外蒙古的统一部署。
甚至台湾问题都需要优先于去泰国挖河吧。


我也这样认为。


真正動工挖河,也就是十幾二十年的事,整個轉型,沒那麼容易的。

不過,無所謂,我對新加坡還是有信心的。

新加坡地方小,總能找到飯吃的。

反正馬六甲海峽總是在的,其地緣的優勢也搬不走,那就利用好了。反正無非是養三百來萬人,總有辦法的。


居安思危的精神是新加坡人性格中的一部份,所以運河的問題,遲早要計劃的。


港口立国的基础,就像龙脉,没了就走下坡了,承不承认也是这样的。


克拉克运河的事情,还远得很,先把现在的生活过好吧。新加坡现在的经济,难道很靠港口?


。。。知道为啥发展经济要先做基础建设吗?
现在很多东西表面上和港口没有关系,实际上没有传统的港口优势,很多东西都不可能发生,包口世界第一的樟宜机场。


这樟宜机场的世界第一和港口有什么关系? 机场第一是它的服务和设施好,和港口没有任何关系!!


同感
那运河就是真的修起来 修好运作起来估计也是20年后的事了


还用挖河? 以前很多人说在马来西亚JB弄个码头就可以copy新加坡了,后来码头弄了,世界最流逼得船公司在那停靠,新加坡受影响了么?
到今天还认为新加坡的发达是靠地理优势,那真的很肤浅


军事上,泰国是美国盟友。
中国如果挖那个河,最看重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军事安全上可以减少对马六甲的依赖。
你觉得美国能轻易让中国得逞么


哈哈哈,我希望楼上说的乐观的都是真的,未雨绸缪,变化来的时候就一下子,别期望别国可以保护你,尤其是美国,美国出卖盟友的事情多了去了,新加坡还是维持中立的太极地位。

至于说樟宜机场和港口没有关系的,我只能笑笑了。


事情迟早会发生,什么时候都说不准,只能希望不要发生在咱们这一代人,就算发生,做好自己吃饭的家伙最重要。


我跟你这么说吧,这个运河的事情,在很多年前我上大学时候就是一个话题了,直到现在…


重点没说到!

很多年是多少年前:)


顶一下


今天 1.34多了吧。。


今天美元回弹了一些,1.353


个人认为美元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美国的经济在目前世界大环境下是不是有那么好就是见仁见智啦


马士基和长荣。

第二年就哭着回来新加坡了。


主要货量都还在那里吧
只是现在航线都是多个船公司合作,也要考虑别的船公司的运输网络设计,所以有些船会靠新加坡


三哥果然在1.39进美金

姐不是顶着臭骂提醒:最近美金会向下调整, 同时给出应对方案- 用PA赚高息, 不兑换,或较好汇率换?

不相信, 以为姐忽悠害大家–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 必将继续证明, 姐是给网友们带来正确信息的……. 嘎嘎嘎嘎


那郑姐说说接下来的走势吧,大家都搬小板凳排排好。

呵呵,好多人都问要不要买呢。我也在想要不要把我们家孩子十年后读硕士博士的生活费也换了。囧。


赌输了
大不了拿着美金去美国玩喽:):)


外汇市木有所谓顶和底的, 有时间段的限制, 目前兑美金的底是1.19, 顶是1.81, 换汇投资的效率是最低的
5-10年之内, 美金还是最安全的, 希望通过换汇来盈利, 就不现实了, 即使你在1.34换到,也要1.36才平衡啊.
4-6月, 新元会相对强一点


过两年南海的海军基地都快建好了。还挖那个河干啥?


关于那条运河嘛,一位物流届老叫是嗤之以鼻的,当然这是他一家之言。

1。这个说法已经起了很多年,以现在的事态,他估计活着看不到(他看样子应该是60+)
2。运河的开凿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条河牵涉到两个国家,这其中就很多微妙的东西了。钱谁出?泰国出不起,中国出就不怕泰国变卦?真变卦你还把军队开过去?
3。他懒得说了。。。。我也不敢继续问了。


又被审核了。。。哪里又来敏感词汇了。。。


太敏感了,不说了,我不该引出这个话题哈哈哈


这运河玩意儿并不新鲜,几十年前就有了,东南亚国家除了新加坡,没这能耐的,否则泰国就不叫泰国了


小丽,往年4-6月新元走强是因为4月MAS都会发布收紧新元政策。

你确定今年也要收紧?


第三是开运河的国家都被物权国打过。

英国因为苏伊士打过埃及,美国打过巴拿马。


你确定每年的新元4月都收紧? 为啥呢?
和新财政年度开始关联更大点
在经济欠佳的时候结算期,新币偏软, 反之就偏硬, 你懂的?!


新元检讨就在眼前了。 估估这次是松还是紧还是不动?


你的四月十号爬高预测是on 还是off
等着买呢


on的。

不过听说小丽是专家,俺是丢骰子的。 输赢自负啊。


我简要看了下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的历史。
还挺复杂的。
因为涉及到很多利益,加上建筑年代比较久远。国际形势啊技术啊和现在都不一样。也不能简单地来类比。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现在要动武解决问题是越来越难了。

在别国土地上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能够长期稳定,这真是个大问题。
尤其以现在泰国的政局。。。。


那我听小丽的 输了还可以 逼她赔点东西 说不定


那是,她能给的俺给不了。


不光中国有兴趣,日本也有兴趣。如果能建成中日都受惠。

但中日意愿再强,工程还是在泰国的土地上啊。

这又不是一届政府内能建好的。中国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投资哪怕人工成本已经上升了很多?因为政局稳定不怕变天啊。
泰国?


俺觉得应该跟着邓爷爷的理念走。。
50年不动摇!!!


新加坡国家战略上应该是已经将克拉克做为必定项目来考虑,不断弱化港口在经济中的比重。

并且将没有石油和技术基础的新加坡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石油中心。

这使得即使克拉克通航,油轮也不得不来到亚洲炼油及交易中心 — 新加坡。


又不是谁他阿公的路 想挖河就挖条河啊


克拉克对新加坡的伤害没有那么大。

1. 马六甲的船运量不是100米宽运河能承载的。即使建成,也只有3成船只能走克拉克。

2. 新加坡为什么赚钱? 为什么水道更长的马来西亚不赚钱? 这个要扫扫盲,赚钱的不是水道是港口。

什么意思呢? 新加坡是亚洲集散中心,不是一个路边站。

船不是从欧洲运了货到上海卸货的。船从欧洲和澳洲装满运往亚洲的货物开到新加坡卸货,再分成去上海,去东京,去首尔,去雅加达的货,分装在新加坡到各终点站的货船上。 欧洲的船再装载亚洲出口欧洲的货物走了。

所以省那几百公里水道可以说是徒劳。 新加坡并不怕克拉克,而是上海港,香港港的集散能力。

3. 克拉克水道主要战略意图是石油。 那就更徒劳无功。 中国的石油是从新加坡进口不是中东。新加坡是亚洲炼油和石油交易中心。 油轮不会过了克拉克再转道来新加坡吧?


香港也不行 大船开不进去 水不够深 上海不知道


在中国的筒子们不明真相还可以理解. 在新加坡还有人弄不清楚克拉运河是怎么回事, 就只能说…..

请打开世界地图.


打开了 然后呢:)


上海港的处理量超过新加坡了。 主要是中国进出口量大的因素。

但上海主要削弱对象是香港,陆路运输横跨整个中国不现实。

但上海对新加坡是协作作用。 新加坡是中转站,上海是终站。两者不同意义。

刚看了一下,克拉克课题上,国内评论多数就简单划条线,并不清楚新加坡是怎么运作的。


应该是中国的筒子不知道新加坡是怎么运作的。不是地图上划条线这么简单。

俺回复被没收了。等放出来吧。


倒是炼油这个新加坡未来如何很难说。

1。成本问题太严重。贵贵贵。
2。技术其实也不在新加坡手上,大油企想走就能走。
3。新加坡的多数产业都和其物流区域中心有一定的联系。但正因为这种联系大,一般不会轻易变动,但一变动就非常大。
4。新加坡已经有很多产业迁出了。原因基本都是1,2条涵盖了。说实话没见有很好的产业尤其是实体产业补进来。


又被审核了。。。
我只担心我的发言见识不够
从不担心有什么敏感的东东
但还是被审核了。。。


金老貌似错了  中国的原油应该主要还是中东买的


油是中东的,但是向新加坡购买的。

http://cn.wsj.com/gb/20141028/fin072602.asp


金老的链接看不了啊


然后找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看看他们的经济价值,
如果没有苏伊士运河, 就要绕整个非洲大陆.
如果没有巴拿马运河, 就要绕整个南美洲.
再把目光放在克拉地峽的位置. 自己琢磨.



价接近数年低位之际,中国在全球石油市场大量采购。

据知情的新加坡交易员称,10月份迄今为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的贸易部门已经在公开市场购买了36船原油,单月购买量创纪录高位。

石油采购反映出中国正在利用能源供应充裕的时机储存用于汽油和柴油等交通燃料生产的石油。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这也不同于中国通常的购买模式,因为中国政府一般通过固定价格长期合约来满足石油需求,很少在新加坡现货市场上大量采购。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石油贸易中心。


琢磨了头皮抓的血道道 也不明白啊
:)


不是说很少在新加坡采购么


具体不晓得,我也是看新闻。

这里有炼油厂和石油贸易的,业内应该比较清楚。


这个打得开不?

http://sg.nanyangpost.com/2015/03/30_43.html


会不会中东买了原油到新加坡加工了产品油再运回去

就像到布装买了丝绸 再去裁缝铺量了裁了做成旗袍再拿回家穿
一个意思?


差不多这个意思。

所以国内只把新加坡当水道是不了解。 如果只是水道,那富的是马来西亚


新加坡的深海港战略地位还是很牛逼的 你看看东海岸十几吨的大船可以开到多靠近岸边 水面平静入镜 其他地方的海边浪花飞舞沙滩美丽就是因为太浅 香港要上个船得搭乘渡船开俩小时才见船影子


其实新加坡现在就是东南亚的中转中心,中国去欧洲的货在新加坡中转的不算特别多,所以跟上海不是直接竞争。


今年初换了两笔都站在1.38-1.39的山岗上。还好不着急,美元本来就算避险货币,就算常年对新币贬值也是值得考虑持有一部分的。


上海是终站港,新加坡是中转港,直接竞争不大。新加坡80%以上货柜是中转,而且速度超快。平均货柜滞港期是2-3天,巴生港是一周。北上很多货柜也是在新加坡配送


换了美金大家不会就这样放着吧?


昨天果断1.355吃进


金管局怎么做, 俺的确不知道, 俺的看法是(如果他们征求俺的意见), 目前最好的做法应该是保持现有政策, 扩大波动区间–斜率照旧, 幅度加大


隔三差五会拿出来看看。擦抹擦抹


我打算放个半年再看看汇率情况


姐让老公买美元, 他就在股票账户里直接买了美元.
有谁知道这缺点是什么嘛?


汇率差啊。


会嘛? 他还得意洋洋的和我说汇率比银行(当时)好


你老公开心就好啦。哈哈


上周booked 的1.3600,Exercised, 如今 rate 如下:


姐夫真真任性


弱弱地问一下,请问什么是PA?


1. 泰国运河的深度很难超过新加坡海峡的深度。
2. 新加坡靠的是转口港, 不是自己的出口入口。
3. 新加坡现在靠得不只有港口而已,去年新加坡港务集团占新加坡GDP才多少啊?大约1%而已吧。


活活,新加坡根本不需要担心克拉克,而是要担心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这个才是中国重头戏,习大大必将亲临瓜达尔!

往后,一大部分的油气将直接运往瓜达尔,再直通瓜达尔到新疆油气管道。

海峡你们随便掐吧!


看到巴基斯坦这名字就觉得比泰国那个靠谱。。


不妨事. 只是伊郎的油通过那里拿管子往新疆送. 和新加坡这边没有竞争关系.


也就是从中国和到中国的航线,要走新加坡,到日本的商船大部分不走新加坡,新加坡以东还有两条国际航线。
巽他海峡,实际上到中东和欧洲更近,不需要走个S型,绕道安达曼群岛,只是20万吨以上巨型轮船有困难。
另一条,巴厘岛附近的龙目海峡,通过望加锡海峡,海面宽阔,可以航行任何船只。超大型油轮,澳洲到中国的大型铁矿船都是从这里过。
只是印尼政府太笨,基础设施跟不上。新的AIIB可能会对印尼的基础建设有投资,特别是港口。新加坡的出路可能就是在赌场上。


战略上来说主要是石油不能掐在海峡咽喉。

中国的一带一路对新加坡地理优势的弱化很大。

中欧陆路走廊,货物可以通过高铁运输。

西部油轮以后只会到巴基斯坦。


商船影响较小,但中欧陆路走廊药分掉一部份。

油轮打击最大,瓜达尔是深水港,距离伊朗72公里。届时瓜达尔将成为中国西线石油运输中心。 伊朗的管道石油和中东油轮都在瓜达尔卸货,再通过中巴石油管道输送至喀什


货运高铁还在研究,高铁货运优势不大,大宗商品还是船运有优势,不过现在船越造越大,巴西铁矿就因为巴拿马运河的缘故,不能用大船运,提高了成本。

现在大型油轮也不过马六甲。以后印尼的巴厘岛,龙目岛将会出现大型港口。
日本因为要避开南海航线,也会选择龙目海峡这条航线。
胡总到马六甲还是视野太小,习总干脆绕过新加坡,直接到印尼。
印尼也有这个迫切要求。印尼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就看这个国家能不能把握住。


中国的石油布局现在有俄罗斯,中亚的,缅甸的,伊朗经巴基斯坦到新疆的也在策划。
管道运输是成本最低的,海路油轮也是一部分,不过份额在减小。
亚洲的基础建设投资潜力巨大,能发展到欧洲的一半,就不错了。
比较看好东南亚的高铁,其实都明白,不采用中国的技术以后的和中国接轨有困难,
但是对于小国来说,太快他们也受不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