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请教Yale-NUS毕业生就业前景怎么样?

请教高人,Yale-NUS毕业生就业前景怎么样?女儿拿到Yale-NUS的OFFER,这是两年前才成立的学院,目前还没有学生毕业,不知他们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怎样?现在纠结是读NUS的Double Major还是Yale-NUS,请高人分析一下!谢谢!


先恭喜孩子。就业前景大的方面看专业,小的看个人的能力,两方面结合起来看。孩子优秀,创业都不怕,还怕就业吗?

我女儿说Yale的奖学金比较好拿,想请问是不是如此?您的孩子有申请吗?


弱弱地探讨一下,Yale-NUS的文凭受承认吗?我想中国教育部不承认这种文凭,当然孩子不回中国工作也无所谓的,既然有不承认的国家,文凭就打折了,在美国本土读Yale和在新加坡读Yale,完全不同啊!仅仅探讨勿怪!


谢谢回复!听朋友说YALE-NUS采用的是博雅教育,就是学生学习范围广,但学的不深,这样虽然是同样的专业背景,就业时就没有非博雅教育的毕业生竞争力强,不知是不是这样?作为家长的我们心里没谱,所以特来这里请教高人!
关于YALE-NUS的奖学金,由于还没决定去读,也就没有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不知道中国教育部承不承认Yale-NUS的文凭!中国教育部应该承认NUS,美国Yale的文凭吧,Yale-NUS是两所大学合办的,如果中国教育部不承认Yale-NUS的文凭,还真让人感到意外!


  是的, 有个中国导游,花钱买了一张中国假大学的假金融专业的文凭, 也助他获得了PR身份。看你文凭要干什么用了, 如果想申请教授, 人家会查严一下。


觉得不可能不承认的。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每个人都可以查证的。


Yale-NUs  拿的 是NUS 的文凭,中国肯定承认的。 基本上要求一定 住校, 新宿舍楼在建, 可能应该差不多建好了; 学费也高出很多,我觉得 还是读 double major 更有吸引力。 然后去yale 读 master更好


据了解,Yale-NUS的毕业生拿的是自家的文凭,既不是NUS的,也不是Yale的,像美国Yale那样,学生一定要住校,新宿舍楼也已建好!
如果从读研的角度讲,Single Major是不是要好一些?申请研究生主要还是看成绩,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读Single Major更容易拿到好成绩吧!


去耶鲁。我有朋友的孩子在读,很不错,而且你可以去任何一个校区读书,她就准备去欧州跟美国校区各一年,拿的是耶鲁文凭,绝对强大。


怪不得楼主这样纠结,Yale-Nus听着不错呀!跟藤校不差上下,是凭A level申请?还是同美国大学一样要考SAT?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与新加坡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合作,提供四年制的荣誉文学士和荣誉理学士学位教育。新加坡公民每学期学费为 6000美元,外国学生为1.2万美元。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校长伯里克利·刘易斯(Pericles Lewis)说,美国的博雅学院往往把重点放在西方传统上, 而这所学校的学生将获得东西方并重的教育。
“在这里,你有机会学习到西方和亚洲文明的主要著作,它们将以一种对话的方式展现出来,”刘易斯博士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课程。”学生前两年上综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等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最后两年主修经济、历史、环境学,心理学、生物、物理等文学和科学科目。 毕业生能获得文学士或理学士荣誉学位,达到一定条件的学生也可多修读一年,考取国大法学士学位或耶鲁大学的环境研究硕士学位。
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校运作,学生不能转校到耶鲁大学,但他们可以到耶鲁当一年交换生,而且也有机会转去那些已经跟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签定了交流协议的学校。刘易斯教授说,新加坡认可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证书,但该校不会走美国的正式认证流程。


、 一20]3年开课的耶鲁一新加坡国大学院(Yale_ – NUS News


是Yale-NUS College文凭。


[转载]吴俊刚:耶鲁大学的博雅学究已有 968 次阅读 2012-4-9 18:14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耶鲁大学 3 color
        由国立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联办的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Yale-NUS College),从数年前由新方倡议开始,就一直面对耶鲁大学部分教职人员的强烈反对。  几经波折,双方终于达成共识,签了协议,学院也定在明年正式开课。然而,持反对立场的人仍然不肯罢休,在日前以100对69票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学院必须尊重和支持人权及政治自由。  决议内容主要是表示关注“新加坡一路来缺乏对民权和政治权利的尊重”,同时也要学院维护校园以及新加坡社会的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Richard Levin)反对有关决议,但无济于事。虽然决议没有约束力,动摇不了两所大学已成定局的合作,但是,却是很煞风景的事。  更令人感到不适的是正如该大学信托人之一的著名报人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 )所指出的,反对者表现出一种近乎沙文主义的偏狭心态。可笑的是这些教授都是自命自由与开放的知识分子。  耶鲁-国大学院是所谓的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成立学院的概念始于2008年,当时,“扩充大学教育研究委员会”建议设立一所博雅学院,国大也提交有关设立学院的报告,并从2009年起与耶鲁接触。经过几年的探讨洽谈,学院终于成立。  这一努力说明新加坡正力求在高等教育上求变和进行多样化的尝试。找耶鲁合作,明显是要向这所美国名校取经。国大负责人不可能不知道博雅教育是怎么回事。美国人时刻把自由和人权挂在嘴边,他们肯定也知道。换言之,他们是睁着眼睛去的。博雅教育的定义  所谓liberal arts,现在媒体比较通用的译名是博雅教育,也有人称之为大学文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这一词条的解说是:“旨在传授一般知识及发展一般智能的学院或大学课程,与专业的、职业的或技术的课程形成对照。       中世纪大学的文科‘七艺’是语法、修辞和逻辑、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现代大学的文科包括文学、语言、哲学、历史、数学和科学作为普通教育或文科教育的基础。有时大学文科课程被认为是三个主要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人文学科(文学、语言、哲学、艺术和历史)、物理和生物科学及数学以及社会科学。”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其实也有所谓的“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用现代的说法是德智体群美齐备的“全人教育”。这和现代大专教育的分门别类、专精一门是大异其趣的。  欧美的博雅教育其实只是从专精向博通的回归。专,容易有成,比如三四年内就可以培训出一个会计师、工程师,但太过专就容易流于偏狭,造就出来的人可能某方面的专门知识很好,但却可能完全不通情达理,识见狭隘,也无法开拓全局与高远的视野,于是有求于博雅教育。  新加坡政府其实早已觉察到教育方式上的一些严重缺点,如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人文教育不足;学校过于注重灌输知识,应付考试,偏离德育等。因此,当局这些年来也不断在设法改进,如少教多学,强调创意和思考,着重全人教育等等。在大学的层次上,博雅概念的提出,显然也是此一教育反思的结果。必须尽量做到专而博  对较有可能在毕业后在公私部门挑起管理和领导职责的大学生而言,博古通今,见多识广,加上能独立思考,全局思考,批判辩证,都是做好管理人或领导者应具的条件和能力。在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加坡的整体竞争力要提高,加强和提升大专毕业生的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殊为必要。单单专已经不够,必须尽量做到专而博。  这样的努力,应该受到耶鲁的博雅教授们赏识、支持和鼓励才对。遗憾的是,有为数不少的教授眼中只看到自由与人权,甚至逾越了学术,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入政治。即便在校长等高层负责人亲自来新加坡考察和实地了解情况,得出肯定的结论后,他们还是一味坚持己见,这不免令人怀疑,这些博雅大学的教授,是否只是博雅的学究?  这有如一些政治学的教授,课堂上或许能说得头头是道,政治理论也背得滚瓜烂熟,但对现实中的政治却是一窍不通的。  据报道,国大与耶鲁之前已就学术自由及非歧视的议题进行广泛讨论,双方也达成了共识。耶鲁-国大学院将致力于维持学术自由和开放的原则,而学院的入学标准、学生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政策和判断,都同国大与耶鲁的非歧视原则一致。  对于耶鲁教授们的决议,国大副校长(大学与环球联系)江莉莉教授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国大对耶鲁教授最终决议通过表示失望,因为这没有体现博雅教育与跨文化合作所应有的开明和互重精神。        其实,耶鲁学究们不止欠缺开明和互重精神,更糟糕的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还好我们的大学生也有不甘示弱者。一名国大生在大学学生报上撰文驳斥了耶鲁学究和学生们批评新加坡的言论。  他指出,这些学者和学生,不管有没有来过新加坡,显然都是通过有色的眼镜看世界。他们的言论根本无助于促进文化交流沟通和相互了解,讽刺的是,耶鲁-国大学院的设立,为的正是要达到交流沟通和相互了解的目的。  毫无疑问,诸如耶鲁、哈佛这样的美国大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对外界的批评,我们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但是,我们也应有基本的自尊才是。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 前国会议员


至少政府机构会强力吸纳,他们认为是稀缺的人材,前几届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应该不错。以后一届200多的学生,社会也容易消化。


科普了这么多,就觉得博雅的英文原意,是偏文的东西,理科也学,所以不文不理,是复合型人才,是不是跟美国的文理学院相同呢?到政府部门适合,不然不精于一样东西,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呢?


应该就是引进美国的文理学院,与一般注重专业培养的大学不同。


美国文理学院[编辑]

美國文理學院(英文:Liberal Arts Colleges,又譯博雅教育學院)泛指所有在美國提供本科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它們為學生提供四年的課程,最終畢業生會獲得文學士或理學士的學位證明。相較於綜合型大學,美國的文理學院通常沒有研究生課程。[1]特点[编辑]文理学院旨在通过提供内容广泛的课程,使学生获得渊博的知识储备,并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道德观念、思辨能力、领导气质等综合素养,而非提供单一学科的知识或职业技能,这种教育方法又被称为“博雅教育”。很多美国教育学家认为这种通识教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教育,也被认为秉承了中世纪欧洲贵族教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的传统。大多数文理学院仅仅提供本科四年教育和学士学位,具有课堂容量小、师生比率低、课程灵活而全面等特点,课程设置仅有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大门类而不细分,文理学院的学生在接受了四年的通才教育后,往往进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因此,文理学院又被称为美国菁英教育的精华所在,教学质量甚至超过许多综合性大学的本科。美国优质的文理学院,如威廉姆斯学院、安默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维斯理学院、西点军校、曼荷莲学院等,大多以历史悠久和学风严谨著称。


如果孩子有领导才能,进博雅学院熏陶几年,也许可以走得更远。
偏科的孩子,还是上一般大学比较实际。
博雅教育从小就该贯穿教育的始终。


我孩子是读IB 的。申请Yale-NUS 是一定要考SAT的,下面是去年Yale-NUS 的SAT入学成绩要求:

Yale-NUS College Class of 2018 at a glance:

Number of students                                               177
Number of nationalities                                         35
Percentage of female students                              54%
Percentage of male students                                 46%
Acceptance rate (including students
admitted for matriculation in 2015 or 2016)         3%
SAT – Critical Reading (at 75th percentile)            760
SAT – Math (at 75th percentile)                             780
SAT – Writing (at 75th percentile)                         760

还有请问前面你说Yale-NUS的文凭不受中国教育部承认,这是从哪里看到的?因为孩子将来可能会回中国发展,所以我比较在意这个!


是这样的,我也想孩子将来所读的大学和科系能在中国和英美澳加和坡发展,所以我查了中国教育部的文凭认证,大学这块只能有南大、国大、新大,还有五所理工学院,受承认,可以进公务员和国企吧!其它的名单里没有,如果归国认证的话,不是一个认证渠道。你再自己确认一下,问一下大使馆也行的,他们很明确归国文凭认证的事!


SAT 2300以上,美国很多名校都可以报名试一试。
楼主的女儿很棒!


楼主女儿这么厉害,念Yale nus 真是委屈了。NUS和许多学校有合作,最后很多都不了了之的。这个Yale_NUS刚在初期,看起来师资并不是那么强。


解密美国大学奖学金制度(转载)
除了世界领先的教育质量,美国大学吸引全球最优秀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丰厚的奖学金。我们每年都会看到一些国内学生拿着价值一百多万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的消息。但是美国的奖学金有哪几种?分别是如何评定的?申请奖学金需要什么条件?奖学金和助学金一样吗?…下面我根据美国奖学金制度,结合中国的国情,给大家分析一下美国的奖学金,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定位和选择。

  在实际申请过程中,本科(高中毕业申请美国本科)和研究生(有本科学位,申请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的奖学金体制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我分别对本科的奖学金和研究生的奖学金情况进行说明。

  本科

  对申请本科的孩子而言,咱们常说的奖学金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助学金”(Financial Aid,我们习惯缩写为FA)。美国大学为了尽量做到教育的公平,对于就读大学的孩子会提供FA。这里面会分成两类,考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need based和不考虑家庭经济条件的merit based两种。后者比较好理解,就是基于学术成就,直白地说,就是申请人的实力,谁最优秀给谁,不管你家里是亿万富翁还是一贫如洗。前者复杂一些,是专门给穷孩子准备的。就是在学校认为你的学术能力达到了学校的需求之后,会根据你家里经济条件的情况来决定给不给你,给你多少。所以学校会要求学生提交家里的财产情况,包括父母的收入情况,家里的资产情况。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除了有美国绿卡或者公民身份的中国学生,都是国际学生),美国大学的态度可以粗略的分成两类,一种以很多公立综合性大学(公立大U)为代表,明确说不给国际学生提供need based FA,只有少量的merit based scholarship(这就可以叫做奖学金了);另一种是以不少私立文理学院(LAC)为代表,同时给国际学生提供need based和merit based两种FA。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有些学校咱中国学生申请的时候拿FA的比较多,而有些学校基本没见过。而且在这两类学校中,不同学校的执行政策,力度会不同。比如,同样是提供need based FA的学校,有些执行的是need blind(不考虑你有没有钱,只要录了你,你需要多少FA,学校都会满足你,也就是全奖了) 和need aware (会考虑学校能否满足你的FA需求,如果满足不了,就可能不会录取你)两种政策。

  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我无法在这里做详细的说明,所以在这里给出一些大的原则,帮助大家确定自己的方向,以免一开始就决策失误。个性化的问题大家就可以进一步根据自己的情况研究和选择。

  1.根据家里情况和实力决定要FA的量

  如果自己实力超强,自信在来自中国的申请者中绝对拔尖,可以打动美国名校的招生官,那么就可以不考虑钱的问题,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这些学校,就是need blind。

  对于绝大多数申请者,建议按照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客观决定要多少FA。如果家里有实力全自费,而且不费力,那就别要了,一方面对自己申请不利,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钱给真正有需要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和家长会把拿FA当作一种面子和实力的象征,所以不管自己是不是需要,都会申请。(2010年北京理科高考状元,人大附的李同学之所以全部被拒,这绝对是造成其申请失败的原因之一)而且根据我们的了解,即使是像上述那些执行need blind政策的学校,事实上,也会观察学生FA的申请情况。

  2.根据FA需求量决定选校类型

  除了那些绝对优秀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需要知道,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那么可以考虑选择学费便宜的公立大学,或者LAC。LAC学费虽然贵,但是在FA方面总体来说会比大U慷慨。所以如果预算不充足,那么就看看学校的学费情况,以及学校可能提供的资助情况算一笔总账,根据自己的其他对学校的需求来决定申请什么学校。

  研究生

  和本科不同,到研究生层面,美国大学基本不会提供need based FA了,只有merit based一种。所以我们可以把研究生阶段的FA定义为奖学金。对国际学生来说,奖学金有这么两类:一类是全奖,有Fellowship,Teaching Assistantship(TA,助教),Research Assistantship(RA,助研)。另一类是Tuition Waiver,Scholarship。

  Fellowship,比较爽,不需要干活儿,白拿钱,系里给交学费,然后生活费,自给自足是完全没问题了,带上媳妇儿也问题不大,稍微节省点,估计一两年就能买车了。TA是系里给交学费,然后给生活费,但是要干活儿的,一周20个小时左右的工作,上课或者改作业之类的,具体看学校的要求。RA一般是招学生的教授自己从项目经费里掏钱帮学生交学费,给学生发生活费,虽然官方要求也是2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但具体多少,就看导师的要求了。

  还有些学校在申请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力,为了吸引学生,会给出Tuition Waiver(从1/4到全免都有),或者一些小的Scholarship(多在几千美元到1万美元)。这些奖学金的具体叫法各个学校不同(比如有些学校就把一些几千美元的小奖叫某某Fellowship),大家看录取通知书上的具体解释,根据我说的内容

  总体来说,由于近两年申请人,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生数量暴涨,所以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下目前的现实情况,供大家参考:

  1. 研究生奖学金基本不需要额外申请

  因为是merit based,所以大多数学校在评审的时候,会自动根据申请人的实力决定是不是给奖,给多少。很少需要单独提交申请。

  2.新申请时,全奖基本只给博士生,硕士生很难拿到。

  由于经济危机,美国大学的经费情况不如以前,所以早些年出现的硕士全奖现在基本绝迹了,除了一些特定的硕士Program(比如TESOL,或者牛校的一些MPA,MPH Program;个别商科的硕士项目有可能能给出接近于全奖的资助,完全能覆盖学费的奖学金极少极少)。所以现在学校和教授都愿意把有限的经费给能够给学校和教授带来更多贡献的PhD学生。因此需要全奖的硕士生基本都只能考虑加拿大了。更多的硕士学生只能拿到一些学费减免或者一些小奖,渐少部分花费,再通过勤工俭学解决一些留学费用问题。所以原则上建议至少要准备出一年的费用,这样才有可能把学位读下来(美国的硕士Program多是2年左右的)

  3.不同奖学金考察点不同

  虽然全奖基本是给PhD学生的,但是在具体评定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区别的。Fellowship作为最难的一种奖学金,对学生的硬件实力(GT、GPA、学校背景等)和软件实力(学术相关的成就,科研经历等)都会有很高的要求。而TA和RA因为出钱对象不同,所以基本可以理解为:TA更看重硬件,尤其是语言水平(托福或者雅思),有些学校明确说,申请TA的话需要参加口语测试。而且TA多数是系里出钱,软件背景由于很难量化,所以当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时,容易量化的GT、GPA、论文数量等这些因素就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可。而RA是教授自己掏钱,教授更看重学生的背景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软件部分更重要一些。

  当然,我上面说的是整体性规律,而不是绝对的。因为竞争激烈,各个学校在实际执行时会有变化。比如,有些新教授刚到学校,没有多少科研项目,系里为了帮助教授开展项目,所以我们会看见有些学生通过套磁,和得到教授的欣赏后,拿到的是TA,而不是RA。而且有些学校会用TA和RA组合,让学生进行一部分TA工作,一部分RA工作,拿两种奖学金组成一个全奖。

  综上所述,大家在申请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各项奖学金的评定思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美国留学哪些学校奖学金不可轻易申请?(转载)美国留学选校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最困难的抉择。选校时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除了学校排名和地理位置,还有美国奖学金的发放情况。美国奖学金发放的慷慨程度不一。一般而言,排名越靠前的学校,奖学金的竞争越大。更有部分高校的奖学金申请会对录取结果有影响。以下是全美Top100高校中申奖影响录取的高校介绍,供申请本科的学生参考。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5  Stanford为国际学生提供有限的need-based的美国奖学金。申请人如果第一年没有申请FA,则以后也不能再申请。此外,申请EA则不可以申请FA。据统计,一般拿到FA的学生,其家庭成员中有不只一人正在学校读书,可见学校的发放FA时十分严格,并表示,如果学生有支付能力,就不要申请FA。可见FA的难度之大,也可以推断出申请FA会影响录取。学校申请难度很大,FA申请可实现性极低。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  CIT为国际学生提供有限的need-based的美国奖学金,竞争十分激烈。和Standford一样,如果第一年不申请奖,以后也无机会重新申请,申请奖学金也会影响录取。(这是CIT在录取国际学生时,和本土学生录取规则中最大的差异)CIT同时表明,如果学生有支付能力,则不能申请奖学金。申请EA的学生不能申请FA。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要申请FA,只能选择申请RD。此外,在申请FA时,并不是学生家庭收入越高就没有机会申请FA,学校要考查学生家庭整体状况(纳税,家庭成员,在读家庭成员人数,日常支出等方面)来做审核。学校申请难度很大,FA申请可实现性极低。     · 宾夕法尼亚大学 U Penn 6  need-based的美国奖学金,但是数量非常有限。尽管学校表示会满足学生100%的财务需求,如果家庭需求,会满足学生整体四年的学费。但是这种FA发放是建立一定FC的基础上发放的。此外,第一年如果不申请FA,以后也没有机会再申请,而且学校表示,如果有能力支持,则不要申FA。有些学生有支付能力,但却申请FA,最终被拒后再向学校提出可以不要奖,这种情况学校也不会再给予考虑。如果学生申请FA,最终也不会得到没有FA的录取。事实上,学校已经表明,申请FA会影响录取。可以看出,Penn的FA政策和CIT,Stanford很相近。有一点不同,就是学生在ED/RD都可以申请FA,不会受到ED的限制,同时也为转学生提供奖学金。但Penn作为长春藤之一,商学院声誉极高,申请热度和难度一直居高不下。  · 杜克大学 Duke 8  申美国奖学金会非常影响录取,如果第一年不申奖,以后三年将也没有机会再申奖。且不为国际转学生提供FA.      · 芝加哥大学 Chicago 8  学生如果第一年不申请FA,以后也再无机会申请,也就是说如果有FA需求,必须的申请时提出。此外,申请EA,则不允许申请FA。学校建议那些有支付能力的学生不要申请FA。如果申请FA,被放在另外的pool里,不够qualify可能直接被拒掉,因为一旦录取,学校就会满足学生100%的财务需求  ·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2  西北大学只为一小部分first-year international students提供need-based奖学金。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在申请时单独进行审核,也就是说,申奖与否会影响到西北最终的录取决定。而且,西北大学明确表明申奖的学生录取率比那些不申奖的学生录取率要低。该校还强调只有那些在第一年已经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得接下来几年的财务资助,对于那些申请ED和转学的学生来说是没有资格申请financial aid的。 西北不为国际转学生提供FA支持,申请ED也不能同时申请奖学金。  ·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14  每年能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非常有限,竞争也异常激烈。学生要明确家里确实无能力申请,才鼓励申请Need-based奖学金。而且成功拿到FA录取的学生都要具备在学术上有杰出的表现潜质,并能在其它领域为校园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可见Cornell在发放奖学金时十分谨慎,学校在网上的表明也是让广大学生清楚申请FA的客观事实,暗示申请人尽可能不要申请FA,否则也会影响录取结果。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5  国际学生可以申请need和merit-based奖学金,但是数量非常有限。JHU对国际学生采取的是“need-aware”奖学金政策,意思是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考虑是否发放奖学金录取。JHU不会录取那些他们不能认为不能发放奖学金的申请人,也就是说申请奖学金可能会影响到录取。如果学生必须要申请FA才能支持学费,则不能申请ED。由于FA数量有限,学校只会在FA可以满足学生需求时才给予录取,而且需要每年重新申请。通常每年只会有10%左右的国际学生可以获得FA资助,金额在$25,000左右,可见竞争特别激烈。一般不建议学生申请。  · 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18  只为有限的国际学生提供need-based奖学金。学校建议学生在申请时准备充足的资金,并对于可以提供充足资金的学生,学校在录取时给予优先考虑。在RD中申请FA的学生会单独进行申请审核,可见申请FA会影响录取。学校在发放奖学金时会考查申请人的学术潜质,奖学金需求等因素,学校也不为国际转学生提供奖学金。Vanderbilt每年只有两个全奖名额,不只针对于国际学生,可见竞争激烈,获取难度之高。此外,国际学生会自动被考虑merit-based奖学金,但是也非常有限,很少能cover住学费,一般只有2%的新生可以获得,并且对于他们的学术背景要求很高,merit-based的奖学金每年都会随着学生的课业表现发生变化,要想保持住此奖,也需要在学习上付出很大的努力。总之来说,Vanderbilt给奖情况并不乐观。国际学生申奖时需慎重考虑。      ·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7  该校无法给国际本科申请者提供nee-based financial aid,但是可以申请merit-based scholarships。因此,申请奖学金的机会是有的,不过依然要完成资金证明表格的填写。同时,该merit-based scholarships申请的难度很大,数额不多,要求高,易影响录取结果。  · 维克森林大学 Wake Forest University 28  该校每年只能够为低于5%的大一新生提供merit-based scholarships, 因此虽然有获得奖学金的可能,但是难度很大,曾获得人数很少,而且还会影响录取。  · 理海大学 Lehigh University 35  在实际的申请中,被录取者仅有少数同时获得录取与need-based financial aid,多数申请财务资助者通常会被学校拒绝,或者列入Wait List。  · 杜兰大学 Tulane University 51  该校为国际学生发放财务资助和奖学金的政策一向是非常好的,如果硬件条将能够达到学校的要求,一般都可以满足申请者半奖以上的需求。但是如若有全奖需求则不应考虑该校,因为申请者依然需要完成资金证明表格和提供银 行存款证明,过多的提出奖学金需求,也是会直接影响录取结果的。       · 克拉克大学 Clark University 80  在这个排名档次的学校很少能给国际学生提供Need- Based 奖学金, Clark就算是一个。但是学校还是明确的说了,学校不可能提供全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明确的指出对于奖学金的申请会影响到录取。  学校的奖学金需要单独申请,近年平均资助金额约为$20000。学校还有Merit Scholaeship还有Global Scholar Program,是奖励给那些展现出很强的领导才能的大一新生,平均奖金是$12000。  第一年的大一新生,83% 的学生都拿到了scholarships,85%以上的国际学生 received some form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但是金额都很小。  美国奖学金申请需要一定技巧,像以上这些学校,同学们可以提前咨询,了解学校现阶段最新政策与奖学金申请事项后,再具体申请。


美国大学申请方式ED/EA/RD区别(转载) 把握好美国大学的申请方式,提前做好考试培训安排规划及申请资料的准备,对拿到美国大学的录取offer有重大的意义。(1)提前申请
  提前申请是有最多讲究的一类,也是让申请美国本科的同学们最摸不着头脑的一类。常见的提前申请主要分为:提前决定Early Decision (ED)和提前行动Early Action (EA)。提前申请的截止时间一般是11月1日,有的学校是11月15日,还有少数学校有不同规定;提前申请发布结果的时间一般是12月15日左右。

  一、提前决定,英文是Early Decision,简称为ED。比较权威的英文解释是这样说的:Early Decision is a type of early admission process for admission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nlike the regular admissions process, early action usually requires students to submit an application by November 1 of their senior year of high school instead of January 1. Students are notified of the school’s decision by mid-December instead of April 1.
  Early decision is a binding commitment and if accepted, you must attend that school. This is not recommended unless you absolutely know for sure that this will be your first choice school.
  要正确把握Early Decision,需要记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 Deadline。一般来说,ED1的截止日期是11月1日,ED2的截止日期是1月1日。
  2. 和一所大学的捆绑承诺。申请ED的同学,只能选择一所大学以ED的方式申请,在申请时必须签署Early Decision Agreement(需学生本人,学生家长,school counselor三方签字),一旦签署,意味着你做出这样的承诺:该大学是我的第一选择,如果该学校录取了我,我一定会报道入学。
  3. 绝对唯一。当同学们申请ED的时候,在任何时间段,你只能有一所正在进行的ED申请,也就是说,你不能同时申请两个ED的学校。
  4. 时不同,性质同。部分大学的ED有ED1, ED2之分,意即,你若被A大学的ED1拒绝,你可以再申请B大学的ED2。无论ED1还是ED2都遵循ED的绝对唯一和捆绑承诺的原则。2009-2010提供ED1,ED2的大学有:Emory University in Atlanta, Georgia;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n Pittsburg; Tufts University in Massachusetts; Brandeis University in Massachusetts; Lehigh University(P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NY);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NY);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DC)等。
  5. 可与EA巧妙同步。很多同学问:既然我不能申请多个学校的ED,但我又不甘心提前申请只递交一个大学,我能不能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EA?大多数大学的ED Agreement只说明同一时间不能有第二个ED申请,并没有明确说明不能进行其他学校的EA申请,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EA,但一定要是非绑定的EA。
  6. 与常规兼容。学生申请ED的时候,可以申请别的学校的常规录取,即RD。但是,一旦你被ED录取以后,你必须立即撤回正在进行的申请,也不能进行任何新的学校的申请。
  7. 反悔条件。也有同学问:我现在是认定A大学就是我的第一选择,可是人都有变化的时候,如果我真被A大学的ED录取了,我真就没有任何机会反悔了吗?答案是:可以反悔,但只有一个条件下可以反悔:只有当你申请了需求奖学金(need-based financial aid),但学校没有给你所要求的奖学金,你因为缺少资金而无法入学的条件下,你才有权利拒绝学校的ED录取。
  8. 严重后果。被ED录取的学生,必须入学报到(可以以申请Gap year等方式延期入学)。违背ED协定的情况,比如同时申请了2所学校的ED,学校有权利取消你的ED资格甚至入学资格。
  二、 提前行动,英文是Early Action,简称为EA。权威的英文解释是这样说的:Early action is another type of early admission process for admission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Unlike the regular admissions process, early action usually requires students to submit an application by November 1 of their senior year of high school instead of January 1. Students are notified of the school’s decision by mid-December instead of April 1. There are two types of early action programs: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and 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Restrictive EA allows candidates to apply to only one early action institution and to no institutions early decision, while, as the name implies, there are no such restrictions on 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Regardless, the applicant is still permitted to reject any offer of admission in both types of early action.
  提前行动Early Action可分为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也有大学叫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
  要充分理解Early Action,需掌握下列关键点:
  1. Deadline。一般来说,EA的截止日期都是11月1日。
  2. 无捆绑承诺。申请EA的同学,无论是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还是restrictive early action/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在申请时,无需签订协定,因此也并不要求学生做出保证报道入学的承诺。学生一般要求在每年5月1日前答复是否接受此学校的录取结果。
  3. 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没有任何排他性,即不限制你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提前申请,比如芝加哥大学的EA,乔治城大学的EA就是non-binding;但如果你选择的其他学校是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或Restrictive Early Action(REA),比如耶鲁大学,你就必须遵守耶鲁的约定,不能再申请芝加哥大学的EA了。
  4. 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和Restrictive Early Action是两种极其特殊的提前行动,是具有排他性的,即限制你申请其他学校的EA和ED。因此,你一旦选择了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和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就不能再申请其他学校的ED、EA了。
  5. 巧妙保底。一般,我们在申请ED时,都选择的是自己最钟情的大学,是属于自己的Reach校(即,你要十分努力,外加三分幸运才能够得着的学校),而EA,我们可以非常巧妙地选择自己的Match校(即自己的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差不多能够得上的大学),一旦录取,这个学校可以成为我们的保底校,有了offer做保底,心态是绝对不一样的。
  6. 当EA被拒后,你可以申请第二轮的ED II以及RD。
  7. 学生申请EA的时候,可以申请别的学校的正常录取RD,当你被EA录取以后,不必撤回正在进行的其他申请、也可以再做其他新的学校的RD申请。
  (2)常规录取Regular Decision
  一般来讲,常规录取的截止日期是次年的1月1日,得到结果的时间是次年4月1日。权威的英文解释如下:Apply by the regular deadline stated (normally January 1st) and you will be notified in April of the decision. If you are deferred from Early Decision or Early Action, you will be placed in Regular Decision。
  常规录取无任何关于捆绑承诺和唯一排他的性质,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的常规录取,录取后,可自行决定去或不去。
  (3)滚动申请Rolling Admission
  滚动申请,即,在有空位的情况下接受申请。先到先审制;以循环方式,入学申请没有一定的截止日期,申请资料随时寄到就随时开始审核,以录满当年的名额限制为准。
  Rolling admission applicants are often notified of their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within a few weeks of applying. A college with rolling admission typically accepts applications for as long as spaces are available.
  滚动申请也无绑定,排他限制。


Yale NUS 录取率低是因为在申请Yale时,表格问你是否同时申请Yale-NUS. 导致申请人数超多。
另:有些外国人喜欢Yale-NUS


弄错了,更正一下,本地学生凭A/IB/Poly成绩就可申请Yale-NUS, Yale-NUS网站上列出的SAT入学成绩截止点很高,应该是有很多国际学生申请而把SAT抬高的吧!令人费解的是怎么有这么多国际学生会对尚在襁褓之中的Yale-NUS趋之若鹜?对于美国的常春藤系列学校,我孩子只是申请了Yale,没有拿到!别的学校像圣路易斯华盛顿,加州洛杉矶到是早早就给了Offer, 这里想探讨的是,SAT成绩是美国藤校录取学生的主要指标吗?圣路易斯华盛顿是一般的学校,但从这个2015U.S.News美国综合大学排名榜上看,http://www.zinch.cn/ss/us?page=1    其SAT入学成绩要求比一些藤校还来的高!


SAT成绩应该只是进入遴选程序的必备条件,并不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SAT满分被刷下的例子时有听说。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孩子初院前两天来了纽约大学的招生官,他说在报考纽约大学时,可以同时把上海纽大给填上,而且可以选择一边读一年这样子,问题是上海纽大是联办大学,不是纽大的分校啊!糊涂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