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学车而言,新加坡及其它一些我了解的国家都是一人一车,教练与学员是一对一,学员只需在约定时间来到驾校,约定的练习时长完全都是在实际驾驶中,根本不需等待,有效利用时间。中国则不同,几个人甚至10几个人一辆车,一个人驾驶时,其他人就得等待,轮流练习,效率极其低下,有时在驾校一整天累计驾驶时长也就一个小时左右。难道相关领导的脑袋与其它国家的相比较不够精密?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子?还是大锅饭时代的思维方式延续至今,顽疾难除?
其实中国驾校这种模式也有好处,学员在一起共处一段时期,可以认识朋友,也有一些乐趣.。不过像新加坡这种分秒必争的社会,却不能像中国这样,耗不起啊!
这你也懂?哪来的数据?
中国的不知道,新加坡的驾校,很多老师也是混,混过考试就好。
“身体到三格半的位置,就开始打满方向盘”,类似的记住,来应付考试。
而实际中,付出的白花花的银子的代价,是好事,算幸运的。胆大学艺不精的,还得付出血的代价。
驾校毕业的第一台车,除了右面是好的,前后左右全刮,懒得修了都。
http://news.qingdaonews.com/shehui/2015-04/18/content_11016930.htm
我在两地都有亲身体验,当然知道。也许中国现在进步了,与我当年学车的情形有出入,不过从以上链接,可以大致了解目前中国考车状况。
管中窥豹,牛,
等的时间多不是在练车场等,都是约好时间去,到点走人。。。
也许是部分中国人觉得交了钱,学一整天比较划算。效率是浮云而已。
人那么多,有什么办法呢。
我2011年在中国考驾照时,一台车就有16个人。一整天在车上都呆不了1个多小时,还要在差一站路边忍受风吹雨打。
怎么我学的时候(2010年)也是一对一的教学呢?和教练越好时间在哪里等,然后坐教练的车去练车场,只有一次是两个人对一个教练:o:o:o
因为你是美女嘛!
不同的公司,教练的态度也不一样。PCDC(教外劳) 和 SSDC(教本地人)差别很大。个人感觉就职业而言,在新加坡驾车并不好,车辆太多,尾气污染严重,对身体不好。在面积广大的发达国家跑长途比较好,路况好,长途车辆相对稀少,尾气污染也会轻很多。
制度在那,除了遵循还能做什么呢?
发达国家学车的也很多,却能有条不紊,很有效率。新加坡、香港等城市车辆并不比中国大多数的城市少,却没有严重的塞车。这是管理规划问题。
你那边条件也够差的。我当年学B照,9个人一辆车,只有倒桩在场内练,其它就是在路上跑,轮流开,一个人开,其他人则坐在货斗里,跑出很远。还有两个女学员,感到挺新鲜,女孩子怎么会来学大货。其中一个女学员邀我到她家玩,她妈对我说要给她女儿买房子,似乎有点那个,毕竟都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一次驾校食堂有炖兔肉,我想尝新鲜,就买了一份,看上去不新鲜,吃了以后就拉肚子,现在想想真是后怕。中国这食品,真是个大问题。我不会套近乎,送礼,却比较有悟性,考试第一个过。而几个平时和教练貌似关系不错且表现较好的学员却没有过,最后的及格率大概是一半吧。我那时考官教练二合一,我的教练就是我的考官。记得不太清楚了,貌似我们几个学员还帮教练家干过活。
看教官,有些还不错,有些就是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