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交流:如何从小观察和培养孩子的性格

关于培养孩子,有好多话题,说不完。

最近观察,我儿子偶尔下棋,以前是玩跳棋,最近是玩围棋,不能输,一输,就爆了,大吵大喊,而且还悔棋,尤其输棋以后的样子,跟平日判若两人。我又着实惊了一把,感谢这种有点竞技性的小游戏,让我提早发现他骨子的另一些东西。

有点暴躁失控,争强好胜,任性,不守信用之嫌。

我跟他说,
首先,心态,输赢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享受跟人一起下棋的乐趣,这次你赢,下次他赢,大家开心,否则输棋打架,就不能再玩棋了。
其次,守信,要跟你一起玩的友好,(其实是要尊重对手),否则,你又喊又嚷,还悔棋无数,就没有人跟你一起玩了。
最后,爱惜,还要保护棋子,下完自己收,弄坏弄丢,下次再想玩,找不到了。

貌似反复教育了几次以后,好了一点点,因为怕没人陪他玩,所以勉强改善了一点。还在继续观察中。真是磨练耐性,其实我也是很急躁的一个人,每次我都不停提醒自己忍住,要平和。。。呵呵。。。

个人的感悟是说,一般成人,无论事业成就,家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乐观积极,享受生活;有的人挑剔,遇事消极;有的人完美,不停追求。。。
其实,性格,从孩提时代,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每个人的体内,遇到不同环境,随着孩子长大,生长发育。

我们都喜欢,积极,自律,勤奋,专注的孩子,这不完全是性格,但是性格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是否能够将来积极,自律,勤奋,专注。

大家有在孩子生活,学业中遇到这种类似的性格培养问题么,有过困难么?怎样应对的?有时间共同学习交流一下。


好强的孩子,小时候下棋,一般会输不起。
我家孩子,小时候下棋,输几盘小脸就憋得红红的,不赢回来,不让你停手。
培养契约精神,下棋是不错的选择。


我家的,和我们玩Monopoly,输到破产就痛哭流涕,伤心欲绝;赢了就双手抱胸,得意洋洋地一直嚷嚷‘我是有钱人’… ‘胜不骄,败不馁’还真是一样没占着啊。:L


我家比你娃大, 也还是这样.
现在是说话越来越大声, 话又多, 噪音指数超高.


男孩子,确实就是好斗好胜好强。


挺夸张的啊? 哈哈
也不能学他,学了他那样,他反而觉得得意。
让他跟其他孩子试试,多练,才会荣辱不惊?


你家宝,估计是一路来都是聪明又散漫,自由惯了,忽然上学,又被管教了不适应。
在学校憋坏了,回家释放一下。


我是鼓励孩子争强好胜的, 这是进步的动力。但是悔棋, 耍赖似乎与好胜心无关, 是手段问题, 还是要坚决制止的。不过呢, 孩子跟父母玩会耍赖, 没关系。如果跟同学玩也耍赖, 就要赶紧纠正了


女孩一样输不起。也会发脾气,嚎啕大哭。


从小看大。

我儿子在学校经常挨训挨罚(站着听课,没有corner play等等)。时不常跟他聊天,我问出来,他主要是交头接耳,东张西望,走来走去,因此受训。据说班里小朋友都受过挨训挨罚的待遇,只是多少程度而已。

接下来,我问他答。

问:那你觉得这老师怎么样?
答:不怎么样!
问:因为老骂你们?
答:对呀,害怕!
问:害怕还淘气?
答:管不住自己呗。(我觉得儿子挺实在)
问:喜欢这老师?
答:不喜欢!
问:老师有没有不厉害的时候?
答:有啊,会玩游戏,有时挺好玩的。
问:会讲故事吗?
答:我想想,会讲,讲的还都是好玩的。
问:那这老师也不是那么不好吗?!
答:还行吧
问:你少淘气点,看看每个老师好的一面?你那么淘气,我们每次都看到可爱的一面,对吧?
答:其实我挺可爱的,是吧?

挨训这事,变成一次对话。我了解了儿子的老师其实很厉害,调皮的孩子,或者不调皮的孩子在调皮的时候,都会经常性挨训挨罚。
我估计这种状况,上了小学,会更多。。。

我现在努力教儿子逐渐看到自己,也要换个角度看到别人的优点,减少对立和逆反,希望将来上学了,即使遇到不喜欢的老师,他也能有个不对抗的对待方式。

男孩,骨子里的争强对抗性很强,得转换为正能量才行。


我家的在幼儿园时代后半截(3岁后)基本没什么投诉,
遇到老师, 都是说聪明啊, 活泼啊, 能说会道啊..
幼儿园时代前半截(3岁和之前)还是有罚站之类, 不过也比较少.
和现在小一, 不停的收到老师complain完全不同.
以前夸的, 变成了现在complain的.
能说会道 – > 上课一直说话, 不守纪律
活泼 -> 屁股坐不住, 坐没坐相, 动作粗鲁, 整天想着玩, 什么都要玩
聪明 -> 不该说话的时候乱说话, 老师题目没念完就说答案, 影响别的小朋友.
总是不停的提醒娃这个不能那个不能, 实在好累.
他到不是怎么存心对抗老师, 主要还就是幼稚, 觉得什么都好玩, 什么人都可以一起玩.


继续说, 我的一点感触:
1. 因为幼儿园时代老师总说这些是优点, 所以我没上心, 没有及时调整娃的无组织无纪律性
2. 因为娃外向爱说话, 说多了总有几句显的成熟,就误以为娃真的成熟了, 懂道理了
3. 因为事事女佣做了, 所以娃对整理东西, 对整洁, 包括责任感, 都比较差


男孩子调皮活泼依然是优点。现在是幼升小,你们注意衔接。

平时在家里,要让培养多动的孩子至少能比较安静坐半个小时,
培养他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每天晚上督促他收拾书包,准备第二天的零用钱。
慢慢地,也要让他自己负责家庭作业,家长每隔2~3天检查一次孩子的书包和作业完成情况。
开始会遇到很多麻烦和状况,老师的投诉等等。
看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导孩子,父母可能总容易有盲点。
前几天看到一个八岁男孩,少年老成,温文尔雅,见到的人,都赞养得好。细问一下,带着他的不是母亲,而是姑妈。
男孩是台湾人,三岁送来新加坡跟着姑妈过,姑妈是师范大学毕业生,自己的孩子都已养大,现在是专心养这位小侄子。
感觉这小侄子就是她最成功的作品,看着我们夸孩子,满脸幸福自豪,眼里放光地问我们:”养得好吧?!”估计是把养自己孩子的经验教训,以及自己的专业学识,都完美地用到了这孩子身上。


学画画吧,能静下心很长一段时间,集中精神做件事,也不存在竞争跟胜负,培养观察力跟耐心。


老师投诉这事,说说我的体会。

我家儿子,小一小二时,从没有被老师投诉过,老师是个中年马来女老师,自己有4个娃。经常有家长对马来老师有些微词,但这个女老师,我有幸目睹过她和孩子们的互动,简单总结一下,不怒自威,举重若轻,出外活动班级很有序,但是孩子也会在她眼皮底下干点小坏事,其实她都看在眼里,事情不大就不追究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跟儿子聊过,他对老师有点怕,但不讨厌。

到了小三,换了个年轻华人男老师,挺有热情和干劲,非常认真,起初很是暗自庆幸,谁成想我时不常地接投诉的日子从此就开始了。从老师的叙述中,感觉有时班上被几个男生搞得已经是一锅粥的节奏,在教学任务要完成的压力下,老师很是焦头烂额,颇另人同情。我并不介意老师投诉,但我比较担心的是,儿子对这个老师倒是不怕,但很不喜欢。

中年马来女老师和年轻华人男老师,哪个更负责?哪个更有效?哪个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这是很值得玩味的问题。

体会和经验越多,越感到教育的高深和复杂。有些技巧,分寸和灵活度的把握,并不是老师们从教师培训学院能够学到的。
而作为家长,又何尝不是每天都面临着如何和孩子更好地互动的挑战呢?


孩子小的时候,老师确实影响比较大。老师说的,布置的事,老师的赞许,批评,在孩子那都是事。
还是得让孩子慢慢明白他们会遇到很多不同风格的老师,而无论怎样,老师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知识,培养他们成大树。不知道这个大道理,这淘气包类的男孩,何时才能明白。


这样的话,不如买光盘直接在电脑上点读,有的还附有小作业


现在亲的娃几年级了? 还是第2个老师教么?


不是啊, 我娃觉得, 老师的赞许,批评,(特别是批评) 在他眼里那都是不是事。


俺娃学习应该还行, 除了写字难看点..
叫他上电脑干点啥高兴的很, 不过3下2下做完了东西就打游戏去了, 所以我一般不干. 每天最多半小时.


是的,很同意,什么风格的老师都会碰到,什么样的人都可能遇到,生活的原貌就是如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