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女儿三岁要去新加坡读幼儿园。当爸爸的真是舍不得

女儿在北京上幼儿园小班,当妈妈的要去新加坡陪读。就是觉得对孩子以后好。可女儿没有爸爸在身边陪着。能健康成长吗。以后会和爸爸有感情吗。


我们完全同您一样。6月份就到新了。好在孩子爸爸时间可以自己控制。打算采取3周国内+2周新加坡的模式。


我可不同意两第分居来这里读书,特别是这里的幼儿园,和国内特别是北上没发比,地方小大都没有院子,价格巨高


其实国内的一些双语幼儿园也是不错的,真的没必要来这边,再说那么小就要和妈妈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 不容易啊。
小朋友的这个年纪刚好是对父母最有依赖感的时候。

考虑清楚再来,还有你们夫妻的感情


  不明白有些父母怎么想的, 深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夫妻的感情需要呵护, 可能没得到的都是好的。


没有身份, 没有地位, 如果有钱还好, 孩子在没有父母健全的环境会幸福吗? 妈妈在这又很难工作, 可以试试一个月再从新考虑


以往的陪读妈妈,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普通人家,陪读妈妈即要照顾孩子,又得工作赚钱,很辛苦。
现在的陪读妈妈,越来越多是来自中国的有钱人家,到这边没有赚钱的压力,只是自己照顾孩子,比起在中国做少奶奶,还是要辛苦一点。这种情况爸爸一般可以时常过来,与孩子和妻子的感情,不会有什么影响。


来新加坡读幼儿园的好处是英文可以很自然的渗入孩子的思维,小时候学好语言和十多岁来学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底线还是夫妻不能分居,对孩子而言,只要父母在身边,什么都是好的


看到很多人老是用匪夷所思,难以想象的口吻质疑来带孩子读书的妈妈,可是,我们只是想让孩子生活再洁净的空气下,没有雾霾,不会生活在浓重的五六米开外都看不见的环境里,能有安全的食物可以吃,能碰到文明有礼的人可以感染孩子,不会整天担心孩子出什么意外,掉进无盖的井盖里了,突然在街边被精神病人暴打了,碰见人贩子了等等等等,舍弃家,大房子,舍弃安稳的生活,只想让孩子平安、健康、安全地长大。这就是妈妈们的心,没想要孩子读多么高的学位,抢占别人的资源,把辛苦挣来的钱贡献给这拥有美好的地方,大家也是觉得值得的。


我在国内做中学教师,给大家分享一下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日常,大家评判一下:孩子们需要在早上六点半出门,在不拥堵的情况下,七点多一点到学校上早读,八点上课,上到十二点。中午在食堂或者路边卫生状况不明的小吃摊解决午饭,没有地方休息,趴桌子上午休或者赶作业。冬天,一点四十就预备了,再上四节课。没有其他锻炼个人能力的课外活动,晚上回去机械的重复的抄写作业一大堆,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题可以用无良商人制作的拍题软件解决。有的孩子从小被父母扔在老家,缺少爱、关怀与沟通,我教的两个班都有孩子一个人生活的情形,让人心疼。家长们不重视读书,一门心思挣钱,钱吃了喝了不心疼,给孩子买书才心疼。孩子们终日一天九节课被栓在教室里,学校不敢举办任何集体性外出活动,因为怕担责任。不管责任在不在学校,家长都可以打一通电话叫着媒体来学校,最终所有的责任和压力都得有老师个人承担。长此以往,学校和老师谁也不敢,可耽误和毁掉的是孩子们的前程。一日,我去小学部看看,一层楼四间教室,三个老师都在高声呵斥孩子,一年级啊,六七岁的孩子,听得让我心里疼,如果里面坐了我的孩子,我更难过。所以,考试制度,成绩压力,责任重大以及低收入已经让老师们身心俱疲,有时候已经失去了为人尊者为人长者的风范。孩子不写作业你管,家长说我孩子平安长大最重要,你批评几句他说你精神伤害孩子,老师们太无力了。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是中国教育制度下残害孩子的刽子手,同事们都是这样的感受。无力又无奈。这就是中国普通公立中学的现状,以及一个小老师的无奈。我没有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决定离开。


你可能要反省一下为什么别人会质疑你。你说的这些真的让人想起以前来这里咨询留学的普通中学成绩普通的初中同学。


我们没有去看过国内的小学,据说没有课间时间,不响铃。孩子想去卫生间要举手报告才能去。
并且老师不鼓励孩子出教室。导致很多孩子一整天不喝水。还有尿裤子了也不敢说。


我们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里有小学部,据我观察(家里有姐姐家的小学生),相较中学,小学的基础教育还是做得不错的,知识学得扎实,习惯培养得好,课外活动也比较多,问题在于到了中学,开始出现断裂。小学生不让下楼是因为安全考虑,因为一旦出现事故,学校是承担不起的。不让上厕所,绝对不会。估计是孩子太小,有些不敢说。我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想辩论什么,陈述事实而已。大家都关注教育,都期盼国家的教育会越开越好。在哪里养大孩子,教育孩子,个人意愿而已,只是给一个参考。


你说的就是新加坡小学的上课情况阿
每天只有一次课间休息,其他时间没有课间时间,要上厕所就申请


这里也这样吗?同样,我们也没去看过新加坡的政府小学。
不太了解。
感觉这样不太符合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那我告诉你一下新加坡小学什么日子:

早上6:30出门上学,那是唯一一次课间休息,要和一大群小朋友在食堂抢着买饭,很多油炸的东西,健康不健康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就希望能吃饱。关键手脚慢的小朋友每次都吃一半扔一半,然后就要饿到下午2点到家才能吃饭。国内这样家长要闹学校去了吧?

没有课间休息,近视眼比例全世界名列前茅;说到环境,新加坡的烟雾你没见过吧?N95口罩卖断货

而且孩子和爸爸分开,这样和国内留守儿童有什么分别?一样没有完整家庭。

如果你说这些你都能克服,你就是来吃苦的,fine, 但是读书最关键最基本的一条:学位!外国小孩没有学位,政府学校上不了,只能去私立!外国人已经不能挑学校教育质量这些了,有个学校收你你就要千恩万谢,你说你图的啥?新加坡私立可不是主流,国际学校的私立国内不能上?这才是我觉得家长们要带孩子来新加坡读书不可思议的原因


新加坡的小学几乎全部都是这样的。

6:00 起床
6:10 吃早餐
6:30 楼下等校车
6:55 校车到达学校
7:00 全校学生在大礼堂集合,唱国歌
7:30-10:00 上5堂课课,一般半小时一堂课,没有课间休息,学生要上厕所自己举手。
10:00-10:30 课间休息,家长每天给孩子两块钱,孩子可以在学校食堂买食物饮料,我儿子买一盒麦禄和一包薯片,不健康,可是同学都买,他被影响了。
10:30-1:30 上6堂课,同样半小时一堂课,没有课间休息,学生要上厕所自己举手。
1:30 放学


我有个国内2年前派来的同事他小孩3年纪插班,两年前学额还没有现在紧张,他根我说政府小学都是剩下最差的,所以他送孩子去了CIS.
想不通现在EP的孩子都不能保证zf学额,国内的人干嘛还要送孩子来这里上学,有钱的话直接进国际学校或是去美英的学校那里学额可比这里宽松很多!实在不建议父母分开来着里,说到英语如果不去国际学校的话,基本上就变成singlish, 我因为工作缘故来着里,女儿上了快1年幼儿园,英语是比以前流利很多,但是就是singlish,纠正她也不听,老师和同学都是这么说的:L


同意,烟霾不说了,一年也没几天,忽略不计。

和爸爸分开也不说了,有钱人任性,可以经常新加坡中国两地飞。

孩子吃不上早餐也不说了,大不了妈妈辛苦一点儿,在家吃。

可是关键就是学位!政府学校现在基本上不可能给外国人学位了。今年不是很多DP都没有学位吗?过来读了三年幼儿园,却无法读小学,那岂不是很糟糕?

OK,从国际学校一路从幼儿园读到高中的情况就例外。


在新加坡身份很重要,小学学位现在就是一位难求。:Q
不是PR的话,基本上就是碰运气。


可能没试过,心里才保留着幻想吧。孩子小时可以来试试,觉得不行再回去,不耽误孩子小学报名。也只有这样了。


singlish我倒是觉得不必纠结,有了英文基础,长大以后,singlish/english加点练习还是可以自由转换的
没有singlish不能融入不是么


告诉你问题,你还是选择忽视,个人选择别人也没法干涉
但是来了不要天天各种抱怨,指责政府压榨,because you are well informed and it’s a known decision
你可以先去陪读版感受一下浓重的怨妇气息


全家移民就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是早都接受了singlish,听了那么多年毕竟比澳洲人的英语好懂,但是最接受不了把3叫tree,所以听到女儿也叫tree时我还是想尽量纠正她,还好她现在可以不说tree了


纠结于Singlish, 纯粹是舍本求末.

难不成你们都是北京来的? 自己一口带各种方言味道的华语, 也没见你们去纠正一下啊.


北京话=华语  ?


是不是陪读版被合并过来了?感觉最近都是这类帖子。


非常感谢。了解了。


哈哈。。。还真是。改变了 3tree 还真改变不了什么。大环境就是这样。
曾经很羡慕有新加坡同事讲一口好听英语,就想也许俺的孩子也可以,但到学校看了看,邻里学校校长老师同学全讲Singlish.
从国内的小学来到这儿,能开口说话就很不错了。孩子Singlish过关后,俺才敢讲些励志故事,什么某某人语言能力很强,可以跟
antie讲singlish,一转身跟英国同事讲english等等 - 给孩子一个暗示希望她有机会可以学english.


儿子幼儿园老师是红毛,小学前都是说English ,上学后在学校多半是讲福建英语。每天基本上有一个小时泡在YouTube看English,原本不想让他看,考虑到语音问题也就让步了。


我虽然不是北京人,但是由于家庭的缘故,父母只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现在是只会讲普通话,不会讲任何方言。我也没有嘲笑singlish,但是你难道不从老外那里特别是英国或是澳洲人经常嘲笑singlish的口音吗


你想当然了, 实际上只有英文不好的中国人会嘲笑Singlish, 英国人是绝对不会嘲笑的.  

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讲标准普通话的, 会去嘲笑那些带口音的普通话吗? 至少受过良好教育的我们是不会的,

你如果觉得别人嘲笑你, 更大程度上可能是缘自于自己的自卑,

另外再多说一句, 澳洲人也有口音的. 美国人口音更重, 都不是女王英语, 他们谁嘲笑谁了?


我不想当然,在YouTube 上看到很多本土新加坡人嘲笑singlish 的段子。


当然自己可以嘲笑自己, 这叫自嘲。


来了就得上真正的最好私立幼儿园,贵点也值得,也值得你们的辛苦了。


我一直想妈妈们在饭桌上听孩子们说一口地道的singlish会是什么表情。


对新加坡的英语教育,我是很有信心的。
话说我家儿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让他去定居美国的一位亲戚家度假。亲戚是中国名牌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在美国也生活了许多年。亲戚一直嘲笑我家孩子的英语口音。但是,亲戚带孩子出去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博物馆时,亲戚对有些介绍看不懂,听不懂,我家孩子却能懂,还解释给亲戚听。事后亲戚告诉我,我因此对新加坡的英语教育产生信心。
现在我家孩子的英语程度,在美国与任何人讨论任何领域的话题都无障碍,而亲戚还只是停留在日常英语的水平,看新闻播报有时不明白,还得找华语台去求证。
我无意攻击国内的教育,也许我的亲戚读书不够优秀。我只是想说,口音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英语你能掌握到多深的程度,能不能进入到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的最高知识层面。


那时孩子还小,英语的语言能力,还是学校教出来的。


  中国: 社会没有道德底线,官员逆淘汰, 越往上越黑,但是空间大,虽然已经被折腾得乌烟瘴气的。
  新加坡: 比较和谐, 节奏慢,政府廉洁, 不用担心社会安全问题,是个生活地方,就是空间太小, 外国人学费贵。


说到点子上了,语音不是问题,关键是语言能力。


常常听到对国内的各种不满各种抱怨。俺却无法引起共鸣,不由得常常反省,问题出在哪儿?

俺也在国内工作了好几年,孩子也在国内读过小学,却不曾经历过传说中的各种 “黑” “乌烟瘴气”。
尤其是孩子读了三年的小学挺快乐,还很留恋。

也许是中国太大,各地做法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或许在于每个人在当地的社会地位 ,经济状况不同造成经历感受不同。
比较上层的接触到 “黑” “乌烟瘴气”的几率大,有钱的人对于腐败了解比较多。咱平头百姓没啥机会接触到上层,
没啥余钱搞腐败, 没了这些想头,日子倒也简单。可以傻乐。


  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 没有自己的钱, 是最下层的人,孩子还没有大到各种潜规则影响他前途的时候,如果还生活在帝都,你也不会有太多困扰。

   随着阅历增长, 就能体会到各种“黑”, 相比较,腐败不算什么


澳洲,美国的口音重到可怕好吧,为啥子中国人不去嘲笑他们?


说句不好听的,陪读只适合已离婚或者丧偶且不差钱的家庭,反之,用两地分居交换来的文明国度,干净空气,代价太大了。


youtube上没有看到中国人嘲笑哪国的口音,有段红毛学舌,看看学得怎么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VKZmWfVw


同意这个,语言学习其实就是工具的掌握,对大部分人来说如何灵活运用这个工具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口音,什么华丽的词藻,真得那么重要吗? 至于口音问题,其实只要能在不同场合适当注意,根本就是小问题,嘲笑别人口音的行为,本身就不礼貌,更何况网上的段子还有放大,搏眼球的效果。 观察我家小一的孩子,在show and tell时的口音和平时同学们在一起时的口音就不一样,说明老师还是会教正确的发音。至于孩子们如何来转换,完全是自家的个体问题。 当然了,如果要真成为语言学家,作家,播音员,那就要自己下功夫了,不能依赖大环境的。


个人觉得新加坡的教育质量,除了那几所顶级名校,大部分都很差,为什么要忍受家庭分离的痛苦来这边?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就是这个理,国内的教育使得国人对”标准口音“这事特执著,说得深一点,这也是”大一统“的社会体制造成的后遗症之一。

中国有所谓标准普通话。美国有吗?为什么没有?说到底英语有所谓全球都认可的”标准口音“这回事吗?

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同时语言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核。。。 想清楚这些事,就会明白单纯追求口音是多么舍本求末,而单纯从口音推断一个地方的英文教育水平得是多耽误事啊!


我觉得口音嘛,木有啥关系啊,只要能跟别人交流顺畅,又不是当英文老师,我的中文也不是那么标准,但是读书、工作、结婚、生娃,木有感觉有啥影响啊


因为中国人的英文口音也是被嘲笑的对象。
其实很多地方的英文口音都是被嘲笑的,sjp的已经算是很好了。
阿三,棒子,鬼子的英文更恐怖。。。


个人觉得还是”听说“
我也是“听报纸说”,好像sjp的学生学习能力排第一的。


中国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吗?


第一语言不可以有口音吗?


而且xjp第一语言就是singlish啊!哈哈:)
关键还是要自身强,不做语言专业的话,口音真不是个问题。


看看,太祖,高祖的第一语言都有口音,没问题滴!


我觉得你的概念有问题,第一代讲的以方言为主。等同于本地的福建话。你能听懂第一代的话,因为四川与两湖方言是北方语系。


中国人没有zhi chi shi zi ci si不分的嘛? 四川人连男生打篮球都说不利索吧? LN完全不分啊。


那我退一步说,你觉得哪里的英文是所谓的正宗的呢?


是伦敦的吧?:lol


那么其他区域的有口音的人怎么办?
有口音啊!怎么办啊?怎么办?


  那就多听听伦敦口音的, 尽量学习呗


你是认为以前没有普通话吗? 那我问问你, 清朝有没有广东省的状元? 那广东的状元来到京城, 跟皇帝也讲广东话吗?
事实上, 官话历来都有。但是随着皇帝在哪里会跟着变化。可能秦汉时陕西腔就是标准官话。元明清三代在北京, 所以现在的普通话是北方方言为基础。
但是伟人的湖南腔四川腔, 我们真的没有谁歧视它。


你终于开窍了,Singlish 是新加坡的官话吗?


你真的以为Singlish 只是口音问题吗?


我来这边快5年了,真觉得Singlish简直是对英语的一种侮辱每天跟local说这种不着调的英文,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都被他们拉低了好多好多。。。
绝对不能接受我的孩子接受这样的英语教育
好吧,精英主义作祟。。。


能理解。就像自己讲一口纯正京腔的普通话,不能忍受从老家接回来的儿子,满口地方方言那样,觉得儿子咋变得那么“土”了?!
问题是如果自己能带在身边,就不必当初把孩子送回老家养呀。

道理一样,想让孩子学出什么口音,就自己先在那里安家立业。
英国移民不容易,美国就算你能做到安家立业,也许到时又不能忍受,孩子上学怎么只是玩耍,怎么华语这么差。
新加坡的教育,总是让人垢病:英文不正宗,华文水平太低。可就是在这不断的挑剔声中,新加坡能够亮出漂亮的成绩单。联合国最近的报告:70多个国家评估,15岁孩子数学科学能力,新加坡第一。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双语教育,新加坡算做得最好的了。
华人的孩子,如果即要保留华语的传承,又不想让他在国际舞台上处于劣势,在新加坡受12年教育,应该是首选。


当然不是口音问题, 是心态问题


就是,另外我觉得首要是夫妻最好别分开,然后孩子最好别跟父母分开。我是因为老公来工作,不得已才和孩子一起来挤这一位难求的小学。

至于口音,我们在美国待过几年,多年来一直在外企,也去不同国家旅行,发现口音真不太重要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深度最重要,口音只是表面的。沟通没问题,就能过得很好,比如印度人在英美的地位就比较高,哪有人诟病他们的口音啊?相反中国人很多口音不错,但表达和运用基础不行,还是不方便融入其社会。


是可以尽量学习,如果你喜欢,但是不歧视其他口音。我比较喜欢美国腔,表示纯正的伦敦腔有点难懂,可能我的基础比较差


纸上是英文,口语singlish,就是xjp口音,一点问题都没有,至少跟所有英语国家的人交流不存在任何问题。


你的耳朵不是一般的强。儿子说小一的时候,同学将singlish他基本听不懂。


至少我认识的所有英国人,美国人,欧洲人都说没问题。所以不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


从小一的视角看问题的话,我只能呵呵了。


谢谢大家答疑了我心中最大的纠结。也许我对生活要求的太高了。什么都想要,想女儿有个很好的环境,又想陪着她每天开心健康的长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