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小一入学:1公里内从A处搬到B处

关于今天报纸上刊登的新规定
“a child who gains priority admission into a school through his/her distance category is required to reside at the address used for registration for at least 30 months from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1 registration exercise on 2 July 2015”,

我刚才打电话问了MOE:
问:如果30个月内,搬到离学校1公里以内的另外一个地址,是否允许?
MOE答:搬家到离学校1公里以内的另外一个地址,属于“更换地址”的情形。因此,如果MOE知道了地址更换的情况,会评估这种情形,并且保留要求孩子转学的权利。

结论:30个月之内,最好不要变更用于登记申请小学的地址。否则,即使是同样位于一公里以内,仍然有被要求转校的风险。

当然,上述仅仅适用于“a child who gains priority admission into a school through his/her distance category”。


我觉得:如果真的搬家离1公里以内,有合理的原因(例如申请入学的时候是租房,后来在1公里以内买房),应该不会被要求转学校。不过,还是得谨慎一些比较好。


还有个问题, 换地址是否可以事先申请?


一公里内换地址这种情况估计是政策制定者没想到的情况,可能后续有跟进补充。


你的意思是打算换地址的时候就先和MOE沟通确认吗?

我估计答案是:你可以换,换了以后让我们知道,我们REVIEW CASE BY CASE,但是我们保留要求换学校的权力。


我原来打算先租6个月/1年,确认进去了之后,再在同区(1公里以内,离学校步行距离)购买,所以会出现1公里以内换地址的情况。

如果直接购买,又出现抽签的情况,风险确实比较大。
问题是,不是每年都存在抽签,很难讲。


估计,政策设计原理上是不让一公里内A换B。

因为政策设计主要打击学童租房申请学校。 如果允许A换B,那对租房求学更本没有威慑力。 政策就失效了。

但case by case是,例如1km 2km居民幼童上学较吃力,我买了个学校旁边房子。 这不存在抢占学额的“企图”。但不让搬就太不合理了。


好像不对吧,这个政策打击的是租房在一公里以内,拿到学额其实居住在一公里以外的情况。因为学额是靠距离获得的,所以要确保申请人距离这个因素要保持30个月。
一公里内换地址我觉得应该被允许。


nono, 政府就是不要你为了求学跑去学区租房,占用居民名额。 就算你打算长期呆也是不允许。

1公里内可换房,对租户是可实现的。 1公里内30个月不可换房,对租户是不容易实现的。

如果开放1公里换房,家长不还是一样跑去学区租房抽签,哪里起到限制作用??


即使1公里以内能够换房,那些原本不住在1公里之内的,还是要继续租或买,才能保证仍然位于1公里以内

即使开放,也不可能明文开放吧,我觉得政府对于这个问题,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什么都说RESERVE THE RIGHT。。。


我也觉得理论上应该被允许,但是不敢冒险,万一教育部REVIEW之后不让,要求转校就麻烦了。


租户保持30个月我觉得不是很难吧,只要事先签合同的时候注意条款就行了。如果怕被敲竹杠,那就租公寓好了,别租hdb。


如果真打算在那里住6年(不单单从入学角度,而且也从孩子上学方便的角度),估计还是买比较划算吧。

我昨天还在算数呢,是买一套220万的划算,还是租4300/月的划算。如果打算住至少6年的话。


如果人家求着你租,条款你随便立。

别人要来租我的房子,还立什么特别条款。 要不就是钱给的我喘不过气,这大神还是去找别家吧,肯定是找麻烦的。


如果要立条款,肯定是对双方都要公平,如果加上房东提前终止合同要赔剩余租期的钱,那么租客住不满也要赔剩余租期的钱。这样的话,房东预先锁定今后几年的租金,除非是房东打算敲竹杠,否则我不明白这种条款为啥是找麻烦的。
另外,并不是有房子租就是爷,对有些人来说,要是房子租不出去几个月,恐怕就成孙子了,因为贷款全靠租金顶着呢。


是呀,现在房子租不出去空置的多了去了。租金也在一直下降。
之有个租客来,要求加家具,要求这个那个,我们没有理会,中介还说现在租金市场不好,租户要这个那个很正常的。


买的话ABSD的钱都能租到孩子中学毕业了。呵呵


如果没有ABSD的情况呢(就是在入小学申请之前已经没有任何房产在名下)?车神觉得那样是租好还是买好?


买你又不能笃定进。现在没有房子就租吧。确定了再买吧。假如说是ACS附近的房子,那边交通好累啊。很不喜欢开车经过那边尤其在高峰的时候。


车神,你说得太对了,住ACS附近的房子,早上开车去上班的时候的交通真心累。要不是为了小学,我们不会打算买那里的房子。

问题是,买了也不是100%进,万一抽签没抽上,白买了不说,而且三年之内卖还得交SSD。

降低风险的方法:原本打算租一年,然后确定进了,再买。可是教育部这个30个月内不得更换地址的新规定,又把我的计划打乱了。

如果确定进了,我们肯定是打算会在离ACS步行距离的单位住至少6年的


为何纠结在ACS?有这么值得进吗?新加坡小学都不错的。主要是中学。


唉,我理解的。不是我纠结,因为娃的爸爸爷爷等等都是ACS,但是不是这个ACSP,所以。。。


那就让他中学考acs. Independent 考不进、 barker rd 的也该能进吧。


话说ACS Independent 比ACS SECONDARY (BARKER ROAD)的难考进吗?


难太多了


学习了!

这个ACS,  小学有ACSP和ACSJ, 中学有ACSI和ACSS,   真是复杂。。


acsp在barker rd那边才是比较正宗的。我的认知。


自己有房的再租房的就根本不应该给予优先,明显投机行为

应该只能按照自己拥有的房子地址来报小学。

小孩到读书年龄的还没房子的本地人,绝对是少数,不知道有没有0.1%,不存在没钱买房的就不能读小学的事情


说正宗,是那个BARKER ROAD的ACSP源于1851年的ACS。
ACSJ设立于1951年。
至于哪个好,众说纷纭,呵呵,ACSJ的学校设施更新更大,但是没有那个GIFTED PROGRAM。


小孩到读书年龄的还没房子,我觉得也很正常啊,一直租房也大有人在的。


新加坡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都会考天才班。考进的话就能选要去那个有天才班提供的学校。


如果是外国人那正常

本地人,几乎从未听说过小孩读书了还租房的
你确定你认识这样的家庭?


新加坡有结婚后就能买hdb或者bto的情况,这相当于是一个助推器,除非是穷的连饭都吃不起的,赌博恶习缠身的,否则结了婚还不买房的真是不可理解。再退一万步说,不买房和父母挤在一起的也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出去租房的真的就是不可理解了,这行为等同于把钱往水里扔。


这倒是 一般情况下 年轻人得结婚才能买bto 政府就像催婚的家长


租房子30个月很难


其实中小学这个层面上,学生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好坏,老师的作用相对比较小。家长们争抢名校,不知道是在抢些啥?


说得很实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