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为孩子设计的路(转贴)

帖子内容来自:http://bbs.wenxuecity.com/znjy/2057644.html
当读八年级的儿子跟我们谈起他将来想要学音乐,专攻打击乐(percussion)的那一刻起,我跟孩子的爸爸心里就没有完全平静过。
无数次设计过儿子的未来,我希望他能够做医生,或者律师,或者学商业管理,或者做工程师,任何一个职业都在我们的单子上,唯独音乐没有。
当时最主要的担心就是他将来要怎么支撑自己的生活?养得了家吗?他能够挣足够的钱让他妻子孩子过上满意的生活吗?虽然说出来好像很可笑,但是我们在给内心里给孩子画蓝图的时候已经在潜意识里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当然不管我们在意的是什么工作,最后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幸福满足,可以过上比较小康的生活。
儿子是个做事谨慎的人,他跟我说过他将来只想做个普通的爸爸,过安静的生活,养一两个小孩儿,不用很多的钱,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跟我谈起他的未来的时候是如此现实和平淡,让我简直哭笑不得。后来他又加了一个条件,有他热爱的音乐,他的生活就完美了。
最后我和他爸爸表示完全支持儿子的决定,并且尽量帮助他成功。儿子特意写了一封信给爸爸,说谢谢爸爸支持他的决定,因为他知道华人父母支持孩子做这这种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我们知道有一天他可能会改变想法,毕竟才只有十三岁,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考虑他的未来,有大把的机会做其他的选择。
关键是,在他做决定的时候,尤其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决定,如果这个决定跟父母心里计划的有不同,父母要如何反应,如何调整?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的重要性,更加明白好的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成功的垫脚石,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尽量少的弯路,选正确的专业,选合适的配偶,生活平顺,安稳,无忧。做父母的所有的这些苦心,都是爱的表现。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忘记了的,那就是把自己的青年时代的经历和孩子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
我是七十年代生人,自小就懂得上大学是独木桥,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路。所以读书,上进,努力,一直都在鞭策自己。成年之后,出国留学,不管遇到任何麻烦,都是自己解决,跟父母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实在扛不住就算去看心理医生也不愿意跟父母诉苦。
不是不能诉,一诉麻烦更多。父母说的,都是什么钱,前途,未来,至于你心里是否有平安,有喜乐,有对生活满满的感恩和知足,他们都不太问。因为他门认为,只要钱够了,工作好了,配偶好了,孩子听话了,当然就高兴了,自然而然嘛。父母用这种最简单的衡量方式确定孩子幸福了,只有这些条件满足了,那一定没什么问题,再有问题,那就是你自己精神有问题。
我不想对父母的想法品头论足,我只想说,其实,我作为孩子,最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他们爱我,他们爱我因为我是我。即使我不成功,没有钱,即使我没有让他们一提起来就觉得脸上有光,他们仍然能满满地接受我,并且能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懂得倾听,没有责备,好好引导,让我在孤独寂寞的时候知道有一个去处可以放松,有足够的空间去滋润自己。
我想,之所以不敢跟他们诉苦,表面上说是怕他们操心,实际上是知道不可能得到他们完全的接纳,尤其是自己失败了的事情,被责备简直是一定的,再加上他们的咳声叹气,所以何必雪上加霜啊。
绕了这么远,就是想说,做父母的,一定在心里留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就是当年的自己,不能因为现在认为爱情不过是昙花一现就告诉孩子说爱情不顶用,不能因为孩子有梦就说你那个梦就是痴人说梦。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领悟和状态,父母必须接受孩子的状态,并且让自己心里的那个孩子走出来,把自己的脚放在孩子的鞋子里,尊重他的思想,以照顾他身心健康为前提引导他的方向,因为孩子才是我们财富,名校不是,职业不是,他头顶任何一个光环都不是,只有孩子自己,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孩子上了哈佛大学当然父母脸上有光,那么孩子读了普通甚至社区大学是不是父母就得灰头土脸?我知道,潜意识里我特别盼望孩子各方面都出色,让我跟人讲话的时候可以有口可夸,然后再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啦,都没什么啦。这种做父母的骄傲,其实是一个陷阱,时时都容易掉进去的陷阱,它让我们忘记了我们不管多在意那些外在的光环,我们真正的想法是希望孩子幸福,喜乐。幸福的路不止一条,喜乐的心态却非常清楚,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洒脱淡然看人生上上下下,心里有眼光,做事踏实负责,这种智慧和情商,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与其说是我们爱孩子,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停教育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帮助,让他有一天失败了,跌倒了,第一个来找父母,在父母面前能够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所谓的设计之路,就是帮助孩子把他的潜能和兴趣都发挥出来,让他把生命中最好的部分给予出来,让这个孩子的生命丰富起来,尊重他,引导他,在危险的路口设好障碍,条件允许情况下,给孩子一个宽阔一点的天空。
我在college confidential一个网站上看过一个学音乐的爸爸帮助他女儿选学校的过程,特别特别让人感动。他特别提到要多带孩子去她感兴趣的大学校园里看,看他们上课的情形,学校设施好吗?练琴房是否光线足够?老师是否爱护学生?学校崇尚哪种文化?孩子去audition的时候要做什么准备?如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看到他洋洋洒洒大八条的时候,我真的要掉眼泪了。
不是在孩子没进top 10%的时候责备你学习不用功,不是在孩子打游戏的时候说你就知道玩儿,不是在孩子考试成绩低了的时候说你怎么这么不上进。他弹钢琴不是只为了给上大学提供extra credit,是要引导他让他喜欢音乐,学音乐不只钢琴一种乐器。他游泳不是为了一定得拿什么名次,在水里象鱼一样游着多么幸福。他打网球不出色也没关系,他在队里有那么强的荣誉感才更重要。
孩子很聪明,他知道我们的爱到底着重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爱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心里明白;如果我们只看重他的外在表现,他也都清楚。
为孩子设计的路,可以有很多种设计法。
我愿天下父母都更够给孩子最好的自己,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礼物,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修正自己,不停止爱孩子的父母。

总结本片中心思想:
孩子要放养~~~

欢迎要精养的来拍砖~~~

我怎么赶脚自己是乱养。。。哈哈哈。。。

如果我的财富足够孩子无忧无虑过一生,我会完全放养;否则,我只能在成绩保持中等的前提下有限度的放养。精养让男孩女性化,让女孩大妈化

哈哈哈。。大妈化。。。

在学期末的当儿看这文章真好。
昨天见老师后的烦躁,郁闷,焦虑在淡化。

60,70年代人是真正放养长大的,在今天精英教育制度下,放养孩子等待我的将是悲惨老年,不如现在选择做"虎妈妈"比较靠谱。

我不晓得我为什么没有家长会可参加呢,我没有收到通知。JC又是新的一组教师了,没一个认识的。教师们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老师,想着趁家长会时去认识一下沟通一下,可是没接到家长会通知书。
见了老师后你烦啥?不要给孩子压力。你自己都已经压力了,会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压力。

见老师这个没有正式通知,只是口头告诉学生,想见老师的自己网上预约。
昨天见了5个老师,突出反映我家女儿的两大问题,上课不专心听讲,爱跟同学讲话。可正式需要讨论的时候她又不爱参与。
我能没压力嘛,中学生了还要培养专注力

引用: 精养让男孩女性化,让女孩大妈化求后半句的解释~~~

我是放养的。
孩子什么时候报名的SAT我也不晓得,怎么注册的我也不晓得,他干些什么我都是最后一分钟才清楚知道。
他的事情,他自己做决定,他自己处理的。他也不需要询问我的意见,也不用劳驾我帮他处理一切事务。
当读幼儿园的时候,他就自己背书包。读小学的时候,他要自己上学,不要我接送,他认为丢面子。所以他在学校表现怎样?他的学校怎样和老师怎样我都没有机会去了解。小六了,填报考学校也是他自己填的,什么时候哪家学校有Openhouse我也是不知道,因为他自己知道,然后他自己和同学约起一起跑去DSA,DSA的资料也是他自己填。DSA完了以后我才知道。
这样子有好处,也有不好的。不好的地方就是他自己做他的决定习惯了,我的反对变成无效了。路,是按照他自己的设计在走,我没得设计和我的设计不起作用了。
我说:你不要去美国读大学,你就在新加坡,结果呢他一门心思还不是照样放在奔往美国大学的路子上?
我说:第三语言你不能放弃,怎么也得拿一个日语或者德语的来上课。结果呢,第三语言他啥都没有读。
我说:你不能把CCA看得很重要,你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成绩上。结果呢,他还不是照样星期六星期天都在参加CCA的活动。
我说:喝冰水不好,你要喝温水。可是他理都不理,就不喝温水永远都是打开冰箱倒冰水和冷饮喝。
小学的时候我说:你不把这几页小六会考资料做完不准睡觉。结果呢,他就不做题就把灯关了蒙头大睡,我拉他起来他不起来我也拉不动。

昨天俺作为老师接见家长
从早上8点见到下午4点
现在还在崩溃恢复中~~~

放养劳模~~~

你。。。你太不人道了
居然见了五个老师~~~
你的孩子没告诉你么
要有上限,上限啊~~~

后来,我也就懒得过问懒得管了,我只能时时敲打他:人生是你自己的,前途是你自己的,你要怎么走,你自己看着办,父母亲照顾得了你一时,照顾不了你一世。好自为之。

有些孩子是不让你虎的,就不吃这一套,越虎他们越反抗越叛逆。
看人了。

我都不惊讶为什么我没有得到口头通知。。。。。我家小子回来啥都不跟我说,可能是他不愿意我去见他的老师们,也可能是他的脑袋装着事情忘记了给我讲,他虽然静静地好像没做什么可是他的心里在想事情。他是个有事情放在他自己的心里的人,不像我。

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5个老师。
最多几个呀?我可以要求我要见每一个科任老师吗?

做为老师,我的家长会在6月底,每次都是星期六。我不会说很多话的,我只想快点结束。我现在正在赶PTC的PaperWork。
已经写了156MB的PowerPoint了。

最好的是
一个都不见
我就是这样的~~~
想见所有的老师
看看你儿子学校什么系统
我自己的学校发信给家长
让他们填写自己来的时间段
儿子的学校是自己上网预约
但是,每个老师所见的家长有限
先到先得
所以,试了一次,想见的全都爆满,一个也见不上后
我就再也不去见了~~~

这帖子越看越欢乐了,米版好多感慨哦。

还好啦,好过我一个朋友去见了一回老师后出来被孩子抱怨问题幼稚,以后再没有家长会的信息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每次开家长会我儿子从来不陪同。他在家睡大觉。他不会去的。他说去那里无聊还不如睡觉来得实在。他说是开家长会,我又不是家长。

嗯,他们学校是网上预约,自己选定时间段。可是都没有说几时开家长会我怎么预约呀?

哈哈,春版,我不好意思了
关键这不是中一嘛,成绩出乎意外的差,再网上看每个老师只给10分钟,这跑一趟当然能多见就多见几个了。再说老师这10分钟不给我用也是要分给其他人的,况且我决不拉时间,10分钟绝对走人。
儿子四年级我就去直接拿了report book 走人

鼠版就是来让我羡慕嫉妒恨的
如果女儿能凡事安排好,我也想做个轻松的家长。昨天为了赶点儿见老师午饭都没吃,五个老师都在不同的楼层,1楼到5楼跑了n趟,累的我啊

这个在美国可以实现,在亚洲难!在美国,扫垃圾的都侃侃而谈,非常自信,就象在新加坡,读POLY的也很牛一样。

即使我不成功,没有钱,即使我没有让他们一提起来就觉得脸上有光,他们仍然能满满地接受我,并且能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懂得倾听,没有责备,好好引导,让我在孤独寂寞的时候知道有一个去处可以放松,有足够的空间去滋润自己

其实主要还是“要会放养还有合理引导” 放养简单 但大部分家长没有足够的引导能力 不怪家长因为从小到大我们没有学过 只有书香门第或大户之家有这种底蕴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