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Juying报名的排到多少号了,boon lay garden 的已经排到100多号了
我同时上午到三巴旺刚给他孩子报名,是W的名字的学校,申请号是20*,但听我同事说是整个申请学生的,今天上午才来了几个报名的。
哇,看来我们选的学校太热门了,140个左右报名
我刚才也把这个消息给我的同事了。我同事也担心他之前是否听错,过于乐观了,不过他说上午没有看到几个家长来,应该不可能上午在他之前就有200个报名,他坚持认为目前总共报名人数才20*,招生210,他孩子中的可能比较大,看他运气了,呵呵。
和boon lay garden半斤八两。
就近原则吧,反正已经走完程序了,就看MOE了,毕竟咱们是歪果仁,完全服从坡国政府的安排,不管上山下乡,给个学校就不嫌弃!
亲,不热门的,本地人都不报名的地方, 西部就一个juying一个boon。
2c阶段还有好多名额的,今天上午juying至少都130号,真心无奈呀。
哎,互相通知下好消息吧,只能说rp了。
这边报名很多印度人啊,不知何解?
juying在剩余名额较多的学校里,教学质量是非常不错了。
怎么感觉好多印度人呀。。。。
昨天也有去,西部两所学校今年印度人真的很多,不知为什么[sad]
说明政府近年引进了许多印度IT人材?
中国人成本高了。
能判断他们大多是PR还是EP?
pr不用来了,早就入学了。
哎,印度成本低不少,英语还无障碍。
大人无法判断,孩子一定不是PR。
有些学校虽然不是名校,学生的成绩却也不差,尤其是新兴的富人区和高学历人才聚集区。比如说位于新加坡西部的醒南小学和聚英小学,走过壹個过街天桥 就是南洋理工大学校园,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博士后,他们的孩子往往进入这两所学校。而壹些留学生读书时租住在附近,毕业后移民新加坡,买房也喜欢买在已 经住熟悉的这壹带。因此附近的组屋区就成了高学历新移民密集区。南洋大学在1980年关闭后,在老南洋大学校门牌坊附近的云南园造了壹大片的洋房,住的都 是富人。因此醒南和聚英小学有较多来自高学历或有钱家庭的孩子。
明白了,
新加坡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在减弱,但是sp/ep的总数仍然在增长,多出来的人只能是印度人了。按种族比例来说,印度人应该只有10%,但是外面看到的印度人远超过这个比例。印度人增加对上学和申请pr并不是坏事。
我排在123号,后面还有二十来个吧!这是上午报名情况,下午回来了,不懂下午还有人去报名?我就不知道了
这话怎么理解呢?“印度人多了对入学和申请pr都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