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有些道理。
上公寓是谁都想啊,要子弹够充足才可以哇。
有钱就买公寓 没钱就HDB
有钱一定要上公寓,千万别想着hdb了。以前从hdb到condo,然后租hdb这条路不错,现在有个三年限制,只有公民才能保留hdb住condo,所以这条路对新移民很难走。
即使是公民, 买HDB也损失了很多机会成本. 如果比较有经济实力, 还是直接上公寓吧
但是7%税收额外税收不改变的话,不是特别看好!
外国人有15%税, 愿意付钱的会想想看。
你的信息有点问题哦。以前印尼华人是新加坡外来购房主力,就算房价下跌的今天,也是很多马来西亚人买房哦,原因你懂的。 有钱人肯定直接上公寓啦,你看到论坛这个那个讨论hdb到公寓是因为中国新移民大部分属于技术移民,一开始没钱,现在慢慢有钱了,以后更有钱。从穷到自足到富余到不知道钱怎么花的过程。
怎么叫有钱啊?我还是犹豫呢,到底退了公寓买组屋,还是买了这个公寓算了。感觉还是住组屋空间大,价格便宜,成本低,存钱快,五年之后有钱还可以再上公寓。现在就上公寓了,充其量一个房产,虽说不是很大的单位68平米,但是现金也占了不少,能不能卖个好价格呢?不好说啊!退掉呢,我心里淌血。不少钱
房地产的政策应该已经见底了。接下来几年就是一点点放宽政策。新加坡房价不可能永远这么便宜。
非常赞成。
这个很有道理。达士岭组屋和同时期公寓相比增值幅度太慢了,达士岭从BTO到MOP结束可以卖,8年时间,8年也就翻了倍,同时期买公寓,8年时间远不止翻倍这么简单。那个时候能够买达士岭的BTO买家绝对有实力搞个小户的公寓的。
现在的形势和那个时候又不一样,现在组屋供应量太大了,接盘的人又开始少了,以后升值难讲了。福利是给有需要的人拿了,又想拿福利又想赚大钱,不可能的。
此一时彼一时,政策和法规随时在改变。
达士林那个我看谁接盘谁傻。
不过也不好说,我同事在义顺那边的hdb,最少三十年了,最近卖很容易就卖出了,接盘的还是本土公民,单身
为什么傻?自住,还是不错的。君不知,达士领周围的公寓,是什么价钱吧?
说破天这个也只是hdb,受到hdb条约管制,建筑质量,层高啥的都是hdb的水平。我有那个钱,郊区买个公寓更好。
当然,在附近有稳定工作的买这个我觉得还行。
偶认为买屋子,最最最重要的就是 ~ 地点,地点,还是地点。
地点是没错,所以我说在附近上班的可以买。否则,地点有啥用呢。生活方便?市中心未必有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