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打算买老房子用于过渡,培群一公里供孩子报名小学,打算一住五年就买公寓,组屋出租,想法很书本,慢慢才想到有一些现实问题。
到孩子上小学时,二手组屋将住满约四年半,离学校一公里范围内目前只有一栋公寓,周边有块要建新公寓的地紧挨道观,似乎还坐落在十字大马路的路口,有所忌讳。假如买其他地方的公寓,就要面临孩子上学不方便的问题,而且一坚持就要长达五年!要么就要继续住组屋,一直到孩子小学毕业,要住好久,心里不甘心。
买那个一公里内的公寓,一步到位,压力就很大,可以等一年看看市场,但是能跌还是不能跌都是未知数啊。
想听听版上达人的意见,有什么好办法呢?
借此贴更新一下,收入超过CFP GRANT上限一点点,可以APPEAL拿津贴哦,俺家的成功批准啦~~供参考!
通常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话在理,如果实在想不通,就眼下该怎么就怎么吧,以后的事情再说了,没有什么是不能坚持的。
学区房的想法通常不靠谱,孩子是公民也要抽签,PR连机会都没有。
您的意思是不要看学区房看得太重,影响买房的规划哈,今年培群没有抽签,一公里内的公民孩子全进了,但是不保证每年都是这样,那么就仅从理财的角度思考吧。
政府不是都说了,新加坡的每个小学都是好小学。虽然我也只能是呵呵。
我个人觉得,作为父母考虑学区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买房要考虑的重点之一。但是,不是唯一,很多事不是两全其美的。
谢谢理解,买到学区房一公里是基本的要务,至于能不能进就看运气了,在一切不明朗之前,我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计划,还是按原计划进行吧,人家都能在孩子报名后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30个月,我们这是自己的家,有什么不能住的?嗯嗯,这样想想就舒服多了。
综合考虑吧,生活便利性,交通,上班,上学。
住房以满足生活为第一考虑,如果买房只为了不确定的名校,到时候还没抽中,你不是更郁闷?
是考虑了生活的便利性为第一,成熟组屋区交通是比较方便的,日后出租性价比也不错,学区算是顺带满足的,买在任何学区房附近都有不确定的问题,所以这就不是问题了,不足之处就是舒适度不高。
其实呢, 人生苦短, 一切以方便舒适为上
投资界有个基本观点– 用别人的钱投资, 用富裕的钱投资. 任何勒紧裤带的投资,都不是好的投资, 任何和生活舒适方便相悖的追求, 都不是好的追求.
没有以前的勒紧裤带
哪有现在宽松裤带呢 哈哈
嗯嗯,谢谢指点!勒紧裤腰带上公寓的想法就做罢了,昨天冒出来一下,现在给它灭了,我会在现有能力范围内寻求舒适方便的那个解吧。
培群自那个校长嫖妓后,成绩一落千丈,买培群不如买爱同,爱同周边公寓很多,价钱也比大爸要便宜。
还有这样的事啊,我查了下,爱同小学在AMK,一公里范围内的中签率高吗?
名校,主要还是血统。。。移民不建议太过纠结名校。 名校多集中在 5极芝麻。。。。房价根 勿节 差不多。
哦,那个不能考虑的。
政府说的是对的,每所小学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家长非要自己去发疯而已。
我只是想先选定一个学校而已,并没有什么错啊,能上不能上看运气,周边环境的方便性也是我要考虑的,将来出租的性价比都会考虑,这不冲突呀。
那就不用考虑太多了。。。。新加坡的名校基本都在那里, 其他的 邻里 小学,基本上是时好时坏,因为他们的师资力量根名校不是一个档次的。 所以,成绩根本不稳定,你看到的好学校,过几年也许就不行了。
培群和爱同不算邻里小学呀,应该算比较好的学校吧,再怎样也比邻里小学的师资力量强些吧,邻里小学只能做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呀。
我原先住ntu附近,正好有两所小学,一个叫醒南,一个叫啥忘了,我觉得醒南就足够好了,另外一个主要是华人比例相对低,不喜欢。
所以对我来说,名校都是浮云,只要是华人比例高的中小学,就足够了。
谢谢精精妈的回复。
关于那块地,道听途说风水不好,修德善堂是个庙吗?庙宇旁边的房子还是有点忌讳的。
另外很高兴听到kheng cheng也不错,那样就可以备选啦,今年培群确实一公里公民全进了,很意外,当然几年后就不好说了,另外我知道marymount convert也在附近,校风很好,也可以备选。
也不纯粹为学区考虑,大巴窑附近的房子出租价格还是很可观的,房龄老价格便宜,性价比算好的了,我现在住附近,对这片熟悉,都是我选择的因素之一,没有太多精力全岛找。
2009年的公民孩子比2008年少,相对来说2b, 2c的压力小很多. 我边上后港小学每年都是1公里公民抽签,今年1公里pr抽签。chij本来是公民抽签,今年2c都没收满。南桥去年2b1公里内抽签。今年1-2公里抽签。还有很多女校也是2公里外抽签。所以,如果孩子出生年的公民人数多的话,不能只用今年做参考啊。
2010和2011比2009和2008少很多。2012的公民出生率就出现了一个飞跃。这年的话入学竞争应该很激烈。
嗯,是的,我宝宝是baby boomer,估计到时候一定要抽签的。学校横向间比较,相对容易点就行了。
恩。还要考虑万一落选后第二选择是什么。做好两手准备。最好附近还有不是非常差的小学在2cs可以选。
是的,那应该是个道观。小女申请小一时,也很是纠结了一番呢,因为如果培群抽不中的话,擎青也没有位置了。(以前擎青比较多学额的,只是最近几年,擎青边上建了私人组屋和公寓,学额就开始紧张起来了。)又不能同时报二所学校,当时也就是一赌吧!因为培群离我家更近些。但如果抽不中,只能上大智小学或光洋小学 了。我一同事也住在培群附近,孩子几年前没抽中,只能上Marymount。
住大巴窑习惯了,感觉还挺方便的,只是公寓价格不便宜!
有的,marymount convert据说校风很好,可以在2cs阶段上。
Marymount怎样?
大巴窑是个好地方,刚成交的一套5房式组屋,95万成交的,吓到我了,跟Pinnacle的价格可以相提并论了。
Harry好多年不来投资理财版了
大巴窑哪个BLK呀成交了95万??
blk 154 TPY Lorong 2 #22-24楼其中一层
书看多了,左想右想就成了秀才造反。先买来住着,舒服了,心情更好了,挣钱也就轻松了,买公寓也就没那么大压力。买了公寓,还愁孩子不能转校?想多了,反而睡不着,更耽误明天做工。
我也是老婆考虑到孩子上学的问题,刚刚买了toa payoh的房子,多谢铜牌大哥一家的帮忙,等待first appointment 中。培群,擎青都是一公里,至少有2个选择。爱同根本进不去好吗,你可以看看今年小一报名爱同超了多少人。
我家就是2012的龙宝宝,竞争激烈啊
说的好,谢谢你,我妈也说我想太多了,被鄙视中。
请问哪儿可以看公民出生率啊?我宝宝是2014年底出生的,不知道到时候上学好上不。。。
5月时我要抽金文泰的BTO,我老公就不乐意。我说那边有名校,我老公又是一百个反对,说女孩子上邻里学校学的差不多,以后能上大学,安安稳稳的就好了。。。正好我也没抽到金文泰,算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就算上了名校,父母也要好好管教,不可能丢给学校和补习老师
嗯嗯,都是这么说,要看家长怎么辅导,怎么监督,真是不理解呀,孩子读书不都是要靠自己的么,不会的问老师呀。我长这么大,我爸妈几乎从来没有辅导过我,现在面对新加坡的教育环境,看来要调整一下思路了。
咱俩宝是同年的,婴儿潮啊!出生率老高了!以后竞争压力要大s了。
也要看孩子本身的, 有的孩子很自觉,有的孩子就是需要父母监督的。
给你看个数据,新加坡新出生人口数,龙马年,好种田,你懂的。。
这样看起来,2009和2008的差不多啊,俺家俩娃都是低潮期出生,误打误撞啊,希望以后读书报名竞争不要那么大
2008和2009的小朋友不是已经小学报完名了吗?
中国的名校好歹是考试挑选进去的,这里的名校师资是一样的,学生是住的近进去的,什么义工进去的,爹妈当年上过继承进去的,师资和学生都没啥特殊的,凭啥是名校?谁能解释一下?
我是针对你们说今年报名比去年报名的少说的
今年是2009年出生的娃报名小学
看公民的出生率比较准一点。还有,2008竞争太大,可能也把一部分人吓到了。田忌赛马效果,直接去报第二目标了。
师资没啥区别,区别的是学生和家长素质。名校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校友进去的。真正靠住家地址进去的很少。
这个话题教育版讨论很多次了。最近的一次是:
http://bbs.sgc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769008&mobile=2
新加坡这里,真的不可能丢给学校不管的,我上司的女儿就上了新加坡最好的小学之一,还不是什么都不会。。。
这一点国内的学校更过分,老师用电话或者短信指挥家长,检查辅导作业,教这个教那个,把家长耍的团团转。我同事相当的愤怒,说这老师把自己的工作转移给家长,恨不得抽死这傻逼老师。对高学历家长这一点更加恼火,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自己的能力都比这些老师强好几个数量级,但是现在孩子成了人质,自己搞的好恼火,但是又不能公开和老师叫板,现在老师的素质不敢恭维,怕报复孩子。
女儿上了大半年Marymount,感觉非常一般,老师的管理方法很生硬,另外学校的毕业成绩也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