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个想法,等55岁的时候回中国去养老,问题是本人已是新公民。请问各位,以现在中国的政策来说,有几种方式可以回去?不管见光的不见光的办法都行(偷渡除外哈)
第一代可以恢复国籍
这个回复让我太鸡冻了,请问金兄从哪里来的消息?有政府网站链接吗?
派厕所问的。
你找家人在你当地派厕所问问。。。
记得有一种是,如果你是独生子女的话,可以申请长期居留(五年), 以 回去照顾父母的名义。
现在不是有那个5年长期的签证了吗?再不行弄个一年多次往返的签证,最长停留3个月的,春秋在中国呆,夏冬在新加坡呆着
关键是有先例吗?哪里的派出所有过先例?
有钱养老一切都不是问题,本着省钱目的跨国养老根本不现实
中国绿卡。
申请条件:
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
楼主有正当理由吗?
老了想落叶归根 算正当理由吗?
我觉得理由不充分。
去马拉西亚养老可能更舒服吧
去养老院养老更实际吧。。。
没人想去泰国养老吗? 或者说老了每年去住段时间。
去马来西亚 买个房子 去养老 比中国舒服。 目前看来。谁知道20-30年后呢
那还不如长期居住在游轮上环游世界养老
打算回国还申请公民啊?
狼哥也想知道20年后
能去哪儿养老。
回国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刚刚从泰国回来,感觉那里还不错,可是没亲戚朋友很闷啊
可以恢复国籍。放弃新加坡国籍。很多以前来新加坡的妈姐,红头巾老人回去了。
我很喜欢那里, 以后有闲钱我就去普吉或者曼谷买房子, 等退休了开个guesthouse. 听说华欣也很好,可惜我还没去过。
朋友也是说泰国养老很好,医疗,住房都比马来西亚好很多,回新加坡也方便。貌似很多坡人都喜欢去泰国养老呢。
以前我也想着回国养老,现在觉得不可能了。这几年家里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幸免的偶尔也会进出医院,办个住院手续、医生交流病情、手术签字啥的都要我哥出面,想想我们以后老了也差不多这样。这边受教育的孩子不太可能回去工作安家,我等到老到走不动了还是要回到孩子身边,要不现在我哥做的事谁来替我办,保姆还是养老院?据说养老院的老人病了,养老院也是打电话叫亲属带去看病,或者是送到医院等家属过来接手,等孩子买张机票回去黄花菜都凉了,孩子们拿假呆在国内能呆多久,这些都是蛮现实的问题。
如果孩子大了,留在新加坡或者出国了,而父母彼时拿回天朝护照,留在国内没问题,出去其他国家又需要签来签去。20年,也难讲,说不定那时不用签了也没准。。。
考虑养老,要考虑到“老了那时候”的情况,而不是现在的情况。
我看很多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的。如果是他们马上要回去退休了,那我理解。但如果是距离退休还有好些年头,那真是说不定。
物价便宜:想想中国10年前的物价。然后再想想以后中国的物价。
回去和父母一起:想想退休的时候,父母大人已经多大年纪?照顾老人是孝顺的行为,但老人仙去了,如果下一代的子女还在新加坡,那么回国退休是为了什么?
主要是坛子里各年龄层都有, 说不到一起去。年轻人想着养老的问题, 有些人已经退休或是快要退休了。已经不是考虑而是正在实践了
中国几百万人口的三四线城市生活成本实在是低啊
确实很现实
既然你投了闪电, 就要相信闪电会给你一个幸福的晚年。别再跑了。那时候新加坡有1000万人口, 人人会很幸福的。
看到这里有点理解 父母对留在国内的 兄弟 百般照顾了 我们这些留在国外的还真是没啥用处啊 除非很快赚到钱 退休了时间才是自己的 不然工作,孩子 ,家庭 各个都走不开
去各地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问问吧,有相关政策的。
我就是刚刚从华欣回来,感觉很不错,从曼谷驾车三个小时一路平躺,那公路虽然比不上中国的,但比马来西亚好很多啊,人也友好,我老公的朋友几年前就花10万新币在那里买了一套公寓,准备老了就去那里养老,他们没有孩子。而且那里很多人都可以说还不错的英文,这个很重要,不要担心沟通的问题。
投谁都解决不了养老的问题,因为需要钱,大把的钱。
可以考虑去菲律宾养老啊
这话说的怎么像唱的..
我在中国二线城市墨尔本和新山都买了养老的房子,但是目前看来个人觉得还是在新山和马来西亚住的时间会比较久。中国二线城市春天回去住住不错,不过孩子如果将来都在新加坡,觉得常住中国不现实,回去住个两三个月是可以的。墨尔本非常宜居,一年去住个一两个月也不错,不过孩子如果在新加坡还是不能常住墨尔本,而且墨尔本没有朋友,住新山就不错,新加坡太小了,待久了会闷,延伸去新山活动又多一些。主要在新加坡我买不起大的独立洋房,而且新加坡的独立洋房小区环境也远不如新山。新山可以住几百平米的大房子,平时可以逛街看电影唱卡拉ok钓虾按摩各种不同的餐馆吃吃,每周回新加坡待几天,周末带上儿孙去新山吃喝玩乐。有什么事一趟车回新加坡,感觉挺方便的。
我目前在新山的家是周末过去住,星期五晚上过去,星期天回来。如果孩子放假就过去住久一点。有时周末也带朋友过去住,在那边吃饭逛街看电影唱歌喝酒打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孩子们楼上楼下满院子跑。和邻居关系也很好。邻居是常住新山的新加坡人,他们在新加坡有半独立的房子,可是觉得还是住新山更舒服,妈妈每天早上开车送孩子进新加坡上学,白天去自己新加坡的家休息或者约新加坡的朋友玩逛街什么的,下午孩子放学了她一起接了回新山。
这个应该不是养老,而是孩子上大学后到自己75岁这段时间的退休或者半退休生活,大概30年时间。如果真的老得行动不便了估计还是得离孩子近点。到时如果孙子上大学了孩子能闲一点儿能带上老人家去新山走走住住也不错,总之那时得离孩子近。新山比较开阔,生活休闲多了,驾车在那边感觉挺爽的。至于很多人说的治安问题,长期过去那边的人其实很清楚那边的治安其实比国内城市的治安好,只要不去大马花园那些最乱的地方,在Bukit Indah等新区活动,基本没见过什么出事的。那边很多S打头的车
国籍法规定可以恢复国籍,既然没有先例,应该是没有什么人真的去恢复国籍。
话说,在中国很多小地方,外国人还是会被优先对待,至少政府部门很少会欺负外国人。。
所以你保持外国国籍,会有利于你在当地生活,不过,中国的物价会比新加坡便宜吗,等到退休的时候。
这是现在的情况,不过退休的时候是什么情况,还真不好说。
多谢各位亲的回复,看来很多人也有回国养老的想法。
至少泰国和马来西亚养老的问题,我觉得暂时不考虑,可能从我们那个地方的出来的人还比较保守,落叶归根的思想还比较重。
另外,国内的亲戚朋友也割舍不下。
当初也是被父母的LTSVP卡住,还有朋友们说的小孩子入小学的问题吓到,才入公民的。
总结起来,看来还真是得指望着中国的绿卡政策继续放宽。
去国内的偏僻小农村上个户口不是什么难事,即使回原籍恢复户口也不难。具体手续要看当地户籍政策,各地区情况都不相同。
这是很实际的一个问题。年轻的时候想不到,其实那时候身体情况是最实际最严重的一个问题。
到了五六十岁,一点问题没有的是极少数。严重的得病已经挂了,其余的多多少少有些毛病。所以,还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担心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甚至具体操作,想多了吧?这几十年无论中国新加坡世界会发生多少变化?
说得很对
你也说了变化很大,特别是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来说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万一几年内(我讲万一,以防万一,各位亲不要拿鸡蛋砸我)新加坡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非典或经济急速下行,像我这种没能力又没钱的屁民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
想去四川的某个小城养老… 因为好吃的多
暂时就想了这么多而已… …
加肥猫同学是吃货一枚,鉴定完毕
赞!成都环境更好,美女多,美食多,房价也不贵,还可以整天打麻将
如果小孩将来都留在新加坡,或者又去了第三国,有多少人真的还会回去离开了几十年的祖国?朋友同学说不定一半都没了,也几十年都没啥联系了,绝大多数人的父母也都没了,即使回去,那个地方也不是你期望的,而只是自己回忆里的地方,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在发达国家的医生基本上都是高收入人群,据统计美国人破产的的人里面大部分是得了重病。这一点来说中国做的还是相对不错至少我妈参与了政府的大病保险,基本上治病花很少的钱。
是我见识少吗?那位在新加坡有房的家庭妈妈天天早晨开车从新山送孩子上学?什么学校啊?几点出发?
我也怎么觉得为了孩子上学都是尽量住学校近些呢?说一句
孩子读宏文小学,一个小六,一个小三,一个小二。她说他们早上5:30出发,孩子在车上接着睡觉,三个孩子澳洲护照,儿子没有拿新加坡PR女儿拿新加坡PR,为了避免当兵。妈妈新加坡人,爸爸新加坡PR
孩子1:30放学就接走了,基本一个小时到新山的家,车上孩子午睡
兄弟,都拿公民了, 回国难啊了。老老实实呆着吧!
好折腾啊
她家好像很享受的样子,周末和假期都住那边,平时半天也在那边。她说孩子的补习或者兴趣班都在那边学,很方便。最让我感叹的是她说孩子补习华文的老师是新加坡退休的老师,在新加坡政府学校做了三十年,专门收新山的新加坡学生来补习。那边住着不少新加坡的学生,很多马来西亚华人都把孩子送来新加坡读书,因为学校有学华文和英文,父母就到JB住。新山就是新加坡的一个后花园。
孩子每个星期都有CCA, 不同年级,下午的CCA时间都不同,她怎么做到三个孩子同时放学呢?
很多孩子每个星期还要两个下午需要在学校参加CCA或者其它的活动。
尤其是小六的孩子,需要准备PSLE, 时间很紧, 难道要配合弟弟妹妹一起放学和妈妈回去?
我觉得,住的近省时间是最重要的,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在路上, 孩子也累死。
出入关卡是最烦人的。
出入关卡有Mic,方便快捷一些。CCA她说孩子都不参加学校的,她接回新山由老师上门一对一的学习,学校的补习她也发信给学校说她不参加,得到学校同意了。她家大儿子好像DSA进了NJC,二女儿据说在班上是第一第二名的成绩,不过她口口声声说她不光看重孩子的学习,孩子快乐成长,有一个快乐童年更重要。她说是她的孩子喜欢住在新山,他们之前在新加坡的半独立屋子住了两年,说孩子们不喜欢。于是搬过去,她说去了新山她觉得三个孩子还不够,还想生第四个。
学校要求必须参加一项CCA,她家孩子都可以不参加,厉害
住在新山,也就是住在有地的大房子这一点好处, 孩子就更快乐?
有来回路上花的那么长时间,给孩子们出去疯玩, 不是更快乐一些?
哈哈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小学也没有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项CCA,这个例子中她的孩子骑马高尔夫好像都玩得不错。他们认为新山比较开阔,没有那么拥挤,也许是因为他们以前住澳洲的缘故吧。绝不仅仅是因为房子大的缘故,他们在新加坡的半独立的屋子也够住了。我不是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他家新加坡的半独立的屋子也没有出租,留着妈妈白天落脚的地方。他家停在院子里四辆车,算算他家有驾照的人就夫妻两人,难道那两女佣也配了车?生活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吧。
外籍身份在中国最担心的是看病
各人有各人家的喜好,没错呀。这个例子不代表多数的想法嘛,不然为什么新山的有地大房子还比新加坡的普通公寓便宜呢。而且,她在新加坡也留有住房,说明她并不是每天都非得回新山住的~
四川养老也不错
估计我是没办法做到这么折腾的,是我的话估计新山周末假期待待,平时还是就近比较巴适… …
人家有4辆车,新加坡有洋房,还有空生4个孩子。这是怎样的高度啊?
有4辆车有4个孩子,所以每天driver送孩子来回新山和新加坡to enjoy?
也许是接老师去而已。
我是在想,有些人是不是把养老和度假搞混了?觉得老了之后就像现在年轻时候一样,只不过有了大把时间,可以做年轻的时候想做的事情了,以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养老?
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身体足够好吗?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年老后还能满世界精力充足跑的,是少数,多数人根本没有那个精力,吃饱饭在住家附近打打麻将就足够了。
2. 医疗费用怎么办?别以为只有新加坡医疗费用高,我家三到四线城市,老人随便一个小病住院3k往上走,搞不好直奔万元,作为外国老人,收费必然是最贵的,没有任何补贴保险,能承担吗?
3. 住房怎么解决?全款买房还是到老了还租房?自己在坡的住房一旦租出去一次,就彻底废了,再回来住怎么办?
这位童鞋讲的很有道理啊,虽然我对第三点还有点保留意见… …
养老和度假是两回事啊… …
其实这个例子很容易理解的啊。没看都是妈妈和孩子在跑,当丈夫和爸爸的男子呢?男人拿PR,多半是澳洲人。我以前在澳洲公司上班,老外其实很注重家庭的。
男人估计在新山有工作,估计应该是高管。男人没有时间来回新加坡马来西亚跑,那么肯定是老婆孩子和男人住在新山,但是他们一家又觉得新加坡的教育比马来西亚好太多,所以只能麻烦老婆孩子每天跑新加坡了,反正老婆没工作时间多的是。
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为什么大家要选择在新加坡居住。有人以此例子当做新山更加适合居住的,那是搞反了。如果真觉得马来西亚好,那么何必每天跑回新加坡上学?
我觉得是想把两边的好处都沾到,为了这个目的,只好委屈自己天天跑了。
那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一次华欣。
我很喜欢曼谷, 买买买, 吃吃吃, 按按按, 感觉很爽就对了。觉得老了每年去那住几个月应该非常不错的。
有飞机直达吗?还是一定要从曼谷转啊,三小时的车程虽然不算长但是也有点累人的说
也想去体验考察下
明显是男人在马来西亚工作,老婆小孩不得以要跟着去的例子。除了工作原因,住马来西亚有什么好处?无非就是生活费便宜。为了省生活费来回折腾?那是穷人的想法,不是有钱人的想法。
我不知道有没有直达的, 还没去过,貌似从曼谷转的多啊, 好多从曼谷包车去的。
拿了澳洲永居就可以在新西兰工作或者定居了,想想又有点心动了, 一箭双雕。
way版说得很有道理。。。。即使猜的不对。
老人想念孩子,尤其是孙辈。还有饮食,吃不方便,给钱,有时都吃不到嘴。老妈回家半年,我每天打电话,大都是报喜不报忧。中秋,好友买的月饼和葡萄去看望。而我在这里,什么都帮不上。
把夫妻双方的老人接到新加坡和新山住。两边的老人刚好能错开住,看孙子也都方便。过节都去新山,那边房子大,能住下一大家人。周末带着孩子去新山。那边弄个有地的房子,老人可以种菜养花。老人想到新加坡走走接过来也好方便的。冬天的时候中国冷,把家里舅舅姑姑之类的也接来避寒,老人还有伴了。那边的邻居也很容易就熟悉了。老人在新山以及在新加坡都有朋友了。如果年轻人没时间去接他们过来,他们自己想过新加坡来就搭巴士过来。一个小时的巴士,也还好。办个Maci自动通关,很方便的。一年也就30马币。在Bukit Indah的Giant门口有巴士直接到裕廊东地铁站/文礼等地方。
如果都要在新加坡住,就要考虑买两套公寓之类的,才能安顿下双方的老人。也行。
签证怎么解决啊?
老人有新加坡的长期签证的话马来西亚给一年的签证。30马币做个MACI能用一年,通关很方便。
马来西亚离小坡近,饮食和语言方便对我们来说更亲切,对将来要变成老人的我们来说确实离孩子很近。万一身体不适,孩子不需要看着飞机航班时间赶过来,直接驾车或公共交通工具24小时内随时可到。但是治安的确是个大问题,到了晚上几乎不能出门单独行在马路上,一两个伴儿也没啥安全系数,这也影响现实生活的乐趣;
泰国是个旅游国家,满大街到处都是金发碧眼,民风淳朴百姓友好,物价低廉,治安方面相对大马是好很多。缺点:虽然路途不太远,但来去还是需要坐飞机;语言也有障碍,万一有个啥事看医生也是个问题(本人曾经在日本和泰国经历过看医生无法说明清楚的尴尬);公共设施也有些落后,一阵暴雨就能让首都淹水。。
马来西亚感觉比较靠谱;如果没病没灾的话泰国幸福指数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