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开个水贴,由IC号码引发的一点猜想,欢迎讨论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IC号码的组成方式是S/T打头,后面是7位数字及这7位数字生成的一个字母。

我的理解是,除了早期的以外,后续的号码都是有规律的,即,头2位数字为IC持有者的出生年份,后5位则表示该持有者是在这一年份出生的人里面第XXXXX位拿到PR/SC的,举个例子,我自己的号码是8877XXX,那么我就是88年出生的人里面第77XXX个注册成为PR/SC的(这也应该就是之前有人提到过的,通过IC号码可以大体上分辨出土生新加坡人和新移民)。

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在首字母和末字母是固定的前提下,每个年份的数字上限是99999。结合我自己及身边朋友的情况,88-90这几个年份,目前的注册人数都已经在80000左右,那么接下来会不会出现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上限不变的前提下,对应的空额越来越少,对应的审批也就会越来越紧,另一种是继续放开,在到了99999之后,将5位升至6位?


猜对后有什么用?


很难会出现突破上限的情况。

1, 新加坡现在每年基本批准30000个PR,小孩算30%的话,每年成人就是21000个。
2, 按照成人申请者主要年龄阶段来说,25-35岁是最多的。所以年龄跨度差不多是10年。
3, 平均一下,差不多同一个年龄的被批准申请者每年有2100个。
4, 按照你现在的上限说法,根据88-90年的申请者来说,需要至少8年后才会达到上限。
5, 8年后,88-90年的申请者就不再是申请者的主力了。
6, 年龄越大,申请本身机会越小,人数越少。35岁以上基本是事业固定,家庭较稳。相对地,移民的考虑就显得很苍白。少数钱多的毕竟不影响整体。


并没有什么用,所以标题里面已经说了是个水贴嘛


谢谢你的解读,很受用


很有意思的猜测。不过贡献个案例:我和我朋友都是90年的,拿到PR前后差了一年半,IC前四位一样后三位差了480个号码。2012年一整年只批了不到500个90年的PR是不是有点少?


假设申请时间是在2011年,如果是90年出生的话,申请的时候21岁,这个时候能够独立申请的绝大部分应该是Poly毕业后出来工作的(本科的大多数还没毕业),我是觉得500来个人应该差不多,虽然不知道5所Poly每年毕业的外籍学生人数,但是考虑到有回国发展的,或者是那些继续读书的,抛开这些人,这个数字不算离谱,就像2楼那位朋友说的嘛,毕竟25-35岁才是申请的主力群体


有道理


我也是瞎猜的,一通胡思乱想而已


同8877握手


年份之后的号码不完全就是按顺序,有分出生国家的貌似,比如中国第三位都是7,马来西亚的应该也是有相应一个数字


我是中国的移民,我的就不是7。


我的不是7


中国不是7吧?而且貌似没啥顺序,我先拿到的是8877,我老婆比我晚差不多两年,是8856。


哦?这样啊,那这么说就不是按照顺序排了,谢谢分享哈


我的ic里压根就没有7啊。。。。


我觉得号码在固定前两个的基础上,后面的或许是随机抽取。


我和我一个朋友的例子,我们都是88年的,他是11年8月拿的pr,号码是88768XX,我是12年3月拿的pr,号码是88774XX,相隔7个月,号码隔500出头,我觉得确实是有规律而不是随机抽取的


很难摸索,除非能够知道多一些号码和批准时间。不论是抽取还是按顺序,都在1-99999之间。


放心吧,有空号码的。


本地人可能连5字头都不到。外地的从7字以后算是可能的。就是说6或9是空着的。


本地人一年也没十万,差远了。不行还可以用字母,哈哈


原来是这样 谢谢受教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