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谈谈新加坡新式组屋的顶楼

在这里经常看到网友们发贴询问住顶楼好不好。由于本人现正住在新建组屋的顶楼,于是以亲身体会来谈谈新加坡新式组屋顶楼的优缺点,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谈顶楼这个话题前,必须先强调顶楼前面的两个定语,一个是新加坡,一个是新式组屋。这里谈的是新加坡2000年以后建的新式组屋的顶楼。所以请不要把在中国或其他国家住顶楼的经验拿到新加坡来,也不要把在新加坡住旧式组屋顶楼的经验拿到2000年以后建的新式组屋来,否则就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同时,由于本人是住组屋顶楼,不知道公寓的顶楼情况是否有不同,所以这里也不讨论公寓的顶楼。
先大概介绍一下新式组屋。大多数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也有其他不同的房型。基本上卧室的窗口不再像旧式组屋那样有朝向走廊的设计了;客厅和卧室也预铺了网线;厨房里也基本上通了天然气;垃圾槽也移到电梯旁边,不再像旧式组屋那样在厨房里了;有些有小阳台,提供了晾衣架,不再像旧式组屋那样把晾衣杆插在墙外的孔里。还有其他的不同,就不多说了。

那么新式组屋的顶楼有什么优点呢?1. 不会有来自楼上的吵闹声。2. 晾衣服不会被楼上湿衣服湿拖把弄脏。3. 厕所和厨房的天花板不会有裸露的下水管道。4. 比组屋普通楼层的标准高度2.6米要高约0.2米,会觉得比较宽敞。

优点1和2是公认的优点,没什么好说的。优点3和4可以上几张图对照一下。
普通楼层和顶楼的厨房对比。

普通楼层和顶楼的厕所对比。可以看到现在新式组屋厕所里的下水管道都是被一层塑料盒包裹起来,看不到下水管道,但会降低部分天花板高度。从窗户的位置可以看到普通楼层厕所里冲凉间的天花板有多矮。

普通楼层和顶楼的晾衣架对比。为了让晾衣架都是一个高度,顶楼加了这么一截铁架。这就是顶楼比普通楼层高的部分。

以上是顶楼独有的优点,还有一些算是高层共有的优点,如:5. 风景相对较好。6. 空气比低楼层清新,废气较少。7. 比较通风凉快。8. 如果靠近大马路,噪声比低楼层小。
对第8点有疑问的朋友,在这里简单地对楼层和噪声的关系做个科普,请看下图。

声音在空气里传播是随着距离增大而衰减的。如果楼房靠近大马路且没有遮挡,理论上是低楼层听到的噪声最强,最高楼层听到的噪声最弱。但通常路边都会有树,而树能非常有效的吸收噪声,所以低楼层听到的噪声反而比较弱。而楼房中层部分由于没有遮挡,听到的噪声反而比较强。所以在靠近大马路且有树木遮挡的情况下,噪声按楼层从低到高呈现出弱-强-弱的特征。因此,说顶楼噪声比低楼层小,可能不太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高层噪声比中层噪声小,和低层差别不大。

下面谈谈新式组屋的顶楼的缺点。1. 下楼坐电梯的时间比较长。对爱忘东西的人来说,往返一次就要花几分钟。住得高都有这缺点,爱忘事还是多用记事本吧。2. 如果电梯坏了,上下楼很不方便。其实一栋高层住宅都会有好几部电梯独立运作,几部电梯同时坏的概率很小。不应该算是缺点。即便算,住得高也都有这缺点。3. 紧急情况下,如地震失火,逃生会比低楼层困难。这也是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应该算缺点。更何况,万一出了紧急情况,住顶楼和住顶楼下面几楼又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4. 水压低。这似乎是旧式组屋的缺点,至少本人在新式组屋里还没发现有水压不足的情况发生。据说现在新式组屋的不同水箱是分别供应不同楼层的,而供应高层的水箱供应的楼层数较少,所以不会出现很多用户同时用水导致水压不足的情况。这个本人没法证实,如有误,请指正。而且据本人亲身体会,高层的水箱似乎还有增压,即打开水龙头,正常出水几秒,水压突然增大,有时还得把水龙头关小点。所以,现在新式组屋已经没有这个缺点了。5. 不接地气。关于这点,涉及到信仰问题,本人不想多说,因为改变一个人的信仰是很难的。反正本人是不信这个的。如果有人要是觉得这是缺点,那就算是吧。
以上几点其实不是顶楼独有的缺点,应该算是住在高层共有的缺点,而且还不一定算是缺点。但下面这几点就是顶楼独有的了,至于是不是缺点,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6. 很热。7. 容易漏水。
这两点是很多人对顶楼敬而远之的最主要理由,所以放在一起说。是的,新加坡有些老式组屋的顶楼的确很热,因为阳光会直射在顶楼的天花板上。而且每天长时间暴晒,也容易老化出现缝隙,下雨时也容易漏水。即便后来铺了一层防热防水层,效果也不够好。不过那些至少是2000年以前建好的组屋,2000年后建成的新式组屋,一般顶楼上面还有一层隔层,防热防水的效果大大提高。要知道厨房和厕所的隔水层是有使用期限的,组屋时间久了,每层楼都有可能会漏水。如果漏水了,要HDB来修补,费用是HDB付一半,剩下的一半由楼上楼下平分。而且楼上的住户还得和HDB约好时间来修补,万一一下子找不到问题,要做各种测试,还会影响楼上住户的上班和生活。楼下漏水,楼上住户要为楼下付出金钱和时间成本,那么楼上住户愿不愿意配合,那还得看楼下人品了。如果楼上住户不愿意配合,由于这种事情不是违法行为,算邻里纠纷,HDB工作人员只能采取调解劝说的方式,事情往往会拖很久,楼下住户会饱受漏水的折磨。不过据说2015年HDB终于出台了新政策,有权强制楼上住户配合楼下漏水维修。这政策出台得太晚了,要知道在新政策出台之前,这里有些朋友,受了不少楼上不配合之苦的。
然而住顶楼就没有这样的困扰。首先就算漏水,也是先漏到顶楼上面不住人的那层隔层,而那一层因为不住人,防水层不会有人为损耗所以比较耐久,等到真正的顶楼天花板漏水时,说不定比其他楼层的漏水发生得更晚。但即便顶楼天花板漏水了,也没关系,HDB全权负责维修,顶楼住户不用付钱,也不会有征求楼上住户同意和约定时间的问题。
顶楼和顶楼上的隔层。因为通向天台的楼梯被锁住了,上不去,只能远远拍个照示意一下。红线是顶楼的高度,蓝线是隔层的高度,可以看到隔层不算矮了。

那些中意顶楼下面一层的人们,心里想的不就是:既要住得尽量高,又有楼上那一层隔着,自己那一层日晒就不会热,下雨就不会漏水嘛。好,现在新式组屋就给你多做一层,但不住人,就是用来隔热隔水。所以,住新式组屋的顶楼实际上就是住老式组屋的顶楼下面一楼,但又没有楼上住人的各种烦恼。所以,新式组屋的顶楼不再有旧式组屋顶楼热和漏水的缺点。可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愿意选新式组屋的顶楼?其实就是本人前面说过的,把在中国或其他国家住顶楼的经验拿到新加坡来,或者把在新加坡住旧式组屋顶楼的经验拿到2000年以后建的新式组屋来,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最后总结一下。一栋楼房除了顶楼,其它每一层的楼上都会住人,所以顶楼是稀缺资源,一栋楼就那么几套。如果有机会能买到新式组屋的顶楼,房型可以接受,朝向也不错,本人的建议是:抢啊!


原创。欢迎其他住顶楼的朋友补充。


长知识了。朋友住大巴窑的顶层,可能是老房子的原因,下午去他家,热得要死。所以真心怕顶层


顶楼主的呕心沥血之作。
图文并茂的原创大作,我加高亮加精华了。


写的8错,给楼主来按个赞!


谢米版


我家组屋是97年的,也已经有额外的隔热层,隔热层相当高,做得也很好,应该可以防漏防晒,而且似乎每隔几年还会全面翻修
我家在16楼中的8楼,但是对面的组屋只有6层,所以从我家可以清楚地看到隔热层,可惜现在组屋出租了,不然可以拍张照片给大家看


过些天我搬进去以后,也来补充一下公寓顶楼的情况。
另外,第八条不同意,噪音是往上走的,要是朝着马路边,高层不会比低层噪音小,说不定更大


电梯时间长这个要看情况,如果遇到多人到不同楼层,那的确比较耽误时间。不然的话,上17楼30秒,8楼大概15秒,人生也不差这15秒吧


多谢楼主,号码不够前面,抢不到顶楼啊


很好,可以拿给我家领导看看。再次说明,选顶楼的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顾虑太多。


说的很对,声音是向上走的。


厕所和厨房的天花板不会有裸露的下水管道这一条,对公寓就不成立了,因为公寓的都跑在天花板上,false celling一盖,都看不到的。当然,好处还是有的,楼上排水的声音对顶楼就不存在。

另外,hdb普通层高度是2.6,顶楼我觉得可能还超过2.8,因为以前我在盛港看过一个顶楼,天花板我觉得比2.8要高。


还可以补充一个潜在的缺点,就是顶楼上面如果是水箱的话, 如果有任何问题,HDB来修理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噪音。


其他方面楼主都分析的很好,但是有两点需要根据本人个人经验补充一下:
我的邻居住顶层,明显比次顶层闷热,室内温度也高接近一度,是2000年以后建的屋子~
另外,同意马三哥观点“噪音是往上走的,要是朝着马路边,高层不会比低层噪音小”


如果水箱在楼顶,那么所有楼层都没有水压不足的问题了。
至于楼上说的顶楼比次顶楼热,这个也有可能,和周边的环境有关,可能因为高度的原因,太阳有只照到了顶楼的情况。

至于到底啥情况,还是等我用测温仪详细测一下房子各个方向朝向墙的温度,还有天花板和地板的温度。事实来说话。


号码在BTO的中间,去选的时候顶楼早就没了。可见新加坡人早就知道顶楼好了。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楼层和噪声的关系。这里简单做个科普,请看下图。

声音在空气里传播是随着距离增大而衰减的。如果楼房靠近大马路且没有遮挡,理论上是低楼层听到的噪声最强,最高楼层听到的噪声最弱。但通常路边都会有树,而树能非常有效的吸收噪声,所以低楼层听到的噪声反而比较弱。而楼房中层部分由于没有遮挡,听到的噪声反而比较强。所以在靠近大马路且有树木遮挡的情况下,噪声按楼层从低到高呈现出弱-强-弱的特征。因此,说顶楼噪声比低楼层小,可能不太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高层噪声比中层噪声小,和低层差别不大。


所以我特地声明不讨论公寓顶楼嘛,就等你搬进去再补充了。
组屋顶楼至少高2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会更多。但我家就是2.8米而已。


刚好不久的新组屋,这个情况还没遇到过。能听得到修水箱的声音,那声音是不是也太夸张了点?


公寓呢?有很大不同吗?


下次有人再抱怨漏水,顶起来后悔死他,哈哈。


公寓顶楼基本都是Penthouse,也就是说,要看方位。有些真的没开空调受不了。


原来如此。


我看有些公寓顶楼还能上房顶上去,似乎是私家阳台


谢谢楼主分享,长姿势啦


补充一点,有朋友反映,有老鼠从顶楼跑进房间。不知会不会蚊子虫子从顶楼进房间。
楼主不要生气,我自己选的也是顶楼年底拿钥匙,担心中,决定养只猫或狗在家抓老鼠(这个决定作出后,最开心的是我的孩子)。


我不生气,反而谢谢你又帮忙找到一条住高楼的优点:少蚊虫。

相比高层,较低楼层似乎更容易有老鼠蚊虫吧。我目前还没发现家里有老鼠和蚊虫,倒是底楼的垃圾桶旁有时会看到蟑螂尸体。


养只狗抓老鼠??


楼主的噪音原理是对的。
但是我觉得高楼有个问题是,多点噪音源汇集。所以大分贝的噪音可能没,但是小噪音应该大。。。
低楼和中低楼被其他建筑等阻挡了部分噪声源。
我自己感觉的,不懂。。。。


楼主的噪音原理理论上是对的,但是实际情况有很多种。行道树并非那么密集,也不都是茂盛的,所以遮挡效果很有差别。

噪音还有一个问题是建筑物反射。

所以要搞清楚一个楼的噪音情况,除非装上N个传感器进行长期的检测,否则只能是个大概。


顶楼就怕防水做不好,6,7年一过哭死你


按照声音在空气里传播是随着距离增大而衰减的原理,不管怎样,距离噪声源远的高楼层听到的噪音应该是弱的,即便有其他建筑物反射噪声,因为反射的声音传播了更远的距离而变更弱。而距离噪声源近的低楼层如果要想噪声弱,是要有各种遮挡等等前提条件的。所以一个是先天就弱噪声,一个是满足一定条件才弱噪声,显然高楼层还是有优势的。


“首先就算漏水,也是先漏到顶楼上面不住人的那层隔层,而那一层因为不住人,防水层不会有人为损耗所以比较耐久,等到真正的顶楼天花板漏水时,说不定比其他楼层的漏水发生得更晚。但即便顶楼天花板漏水了,也没关系,HDB全权负责维修,顶楼住户不用付钱,也不会有征求楼上住户同意和约定时间的问题。”

我觉得原文中这一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正常逻辑,顶楼的防水层应该是做得最好的,至少也不会比普通楼层差,因为在旧式组屋中顶楼漏水这块是重灾区。你总不能老担心其他楼层防水层杠杠的,就顶楼防水层烂这种小概率事件吧?


你可能没有仔细看楼主的文章,也没有看到另外一个漏水的帖子。
漏水并不可怕,不管你住在顶楼还是下面的楼层,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关键是一旦发生问题,非顶层的用户就需要楼上用户的配合,鉴于实际情况,不可能一漏水就让楼上用户把卫生间或者厨房全刨了重新做防水,所谓的修补,只能是有限范围的修补,效果如何就不好说了。更何况还有无赖根本不配合,那才真的是要哭死。

而顶楼一旦漏水,hdb或者物业修理起来没有任何顾虑,大不了整个楼顶再做一次防水,还有啥搞不定的,不需要任何人的配合,防水胶直接一灌,顺着缝隙就下去把缺口堵住了。各种材料技术日新月异,防个水真不是个事。


解释得很好。


楼主有时间总结一下一楼吧


如果有机会选择, 选顶层还是次顶层?


我非常看中2米8的层高,到底宽敞, 有选择我肯定选择顶楼


看完本帖,你依然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对你个人而言,我还是建议你选择次顶层。因为你心里舒坦比住得舒坦更重要。


打电话问HDB的工作人员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任何人为的措施都无法隔挡新加坡太阳的直射。

纠结中… …
下星期就轮到我们选了,看趋势选的时候顶层肯定还在。


如果顶楼上加盖的一层人为措施都无法隔档太阳对顶楼的直射,那么顶楼也算是一种人为措施,是不是也无法隔档太阳对次顶楼的直射呢?
你的经验主义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建议你直接选次顶楼,不用纠结了。


赞,有理有据还有图。


我家就是住高楼。我的感觉,高楼最大的问题就是噪音问题。声音在空气中随距离衰减是没有错,但是住30楼和住10楼距离噪音的距离其实并不大。

但是因为30楼高,遮挡少,搜集噪音的源头就多,我家经常有时候听到很大的噪音,好像某个小区跳健身操的喇叭声,然后中元节歌台等等,其实真的去找,会发现离我们非常远,距离至少超过500米,但是在我家听起来还是好像就在楼下放一样的。如果下个10楼左右,在我们楼里就听不到了,因为被前面其他建筑物挡住了。


ni住哪一带?


我们搬过三次家了,分别属于不同的区,因为家里那位的偏好,一直住高楼。
不管住哪里,高楼噪音问题都一样。


18年年底去看房的时候,有一间盛港13年TOP (房龄才5年)的18楼顶楼的厕所顶漏水发霉严重。。。


哇,楼上这个照片有点吓人了这个HDB不负责吗?


目前在哪一带?


只是盛港这样?


我家楼下就是儿童游乐场,每天晚上孩子们的玩闹声,随着电梯的降低,声音明显变大,当电梯一打开,尖叫声铺面而来,震耳欲聋,可想住在低楼的人所受的干扰。而在顶楼,声音也能听得到,但基本上可以忽略。

这里我说的是近处的声源,而且没有遮挡的情况下,低楼比高楼吵。至于远处的声源,由于我家没有对着大马路,更远的大马路基本听不到车的噪声,所以没法比较。

至于有的低楼有遮挡,这是个运气的事情,不是每间组屋都有遮挡的,而且也不是什么噪声都会被遮挡,万一噪声来自遮挡物和低楼之间呢?你可以想象一下中元节歌台旁边组屋低楼和高楼听到声音的区别。

所以,例外肯定是有的,不能推而广之说高楼比低楼吵。


这个组屋质量太差了吧。这个情况HDB应该会免费负责维修的。令人安慰的是我帖子里所说的那样,不需要征求楼上同意,也不需要和楼上约定维修时间,还不用付钱。想想那些天花板漏水,但楼上不配合维修而导致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都解决不了的居民,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还是那句话,例外肯定是有的,不能推而广之说顶楼不好。


其实我的感觉是顶楼虽然风大,但是好像室内温度不低,阳光的照射更强,且热空气上浮。
当然也要看房子的朝向。
其它都很好。


你的感觉的确是你的“感觉”而已。顶楼室内温度不低的时候,顶楼下面几层温度就低了?阳光照射强的时候,顶楼下面几层就能免于日照?热空气上浮时,不通过下面的楼层,直接浮到顶楼?而且就停在顶楼不再上浮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合逻辑的想法呢?建议你实地考察,亲身体会一下,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对了,还有,比较要有合适的参照系。要比较顶楼和其他楼层,应该在同一栋楼的同一房型里比较,而不是把别人的顶楼和自己的家来比较。


能感觉到你很用心做的帖,谢谢你的分享。
我呢也只是分享自己的感受,无意争论对错,所以没把高楼和顶楼细分。
有借鉴就开心一下,没同感就一笑而过,是不是更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