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EC,现在完全私人化。但比lakeshore/centris还是便宜好多。想买个大的来自住。大家帮忙点评吧。多谢!
我自己的看法: 1, 大;2.离买菜的地方近,方便家人 出入;3.周围组屋,方便孩子玩耍。
1399尺的不错,大,正对泳池,缺点是在两个地铁站中间,去哪个都要走10分钟+
楼主发帖的目的,是已经看好房子了只是来求个认同的,还是真的来问优缺点的?
咨询别人的看法,比如价格,升值空间等。每个人的看法不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希望能从别人那里看着自己忽略的地方。
ok,那我就实话实说。
大的确是个优点。
缺点是:
1. 紧邻着mrt轨道和boon lay way,四栋楼很少有不受噪音影响的单位。
2. 房子虽然大,但是小区小,四栋楼围着小小的泳池,外面还有一圈是走车的,你想想还有多少空间活动呢。
3. ura上看交易价格,在jurong west,lake side这个近几年火热的地方,成交价只有700多,价格也说明了这个盘质量不是很高。
谢谢。
我忽略了小区。
面积大,不贵。
户型印象中不是太好,有些房间有斜边。
刚好在lakeside和boonlay之间,感觉挺尴尬的地段。好像学区刚刚被划出了rulang小学一公里。房子看着非常像祖屋,比旁边那块空地新建的祖屋还要丑一些。
便宜都是有道理的。。。
不过买在那里过个10年20年可以坐等en-bloc了。。。
:)哈哈哈
买房子,地点是第一,不管是组屋还是公寓,影响房价的首要因素就是地理位置。
地点好,交通方便,不管组屋还是公寓它们的房价都是贵的,租金也是高的。为什么?因为不管是自家还是租客,他们都会看中这一点。于是就很抢手。于是卖的时候不愁卖,出租的时候不愁租。
看这个公寓,因为地点不好,所以它的尺价就不高,想高也高不起来。自己住,出入不是很方便,做出租,租客也会嫌弃这一点。所以,就冲着在两个地铁站的中间,前后不挨的,就不要考虑了。
如果实在是想在有限的预算里面住比较大面积的房子,那么就再看公寓里面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设施。该公寓盘小,生活设施有限,房子不是很美,所以又打了折扣。
再来,地面地铁轨道的噪音,就再扣分了。
综合起来,这个公寓放弃吧,不要再想它了。
一个地产会不会升值?有多大的升值空间?要看它是否具有某种优势。是否有人抢?没人抢的地产,就不会有升值的空间。就好像人吃饭吃排长龙的,买股票买很多人买进的,买涨不买跌,买抢不买抛。
第3条我不赞同。
真正住公寓了,就不会再愿意邻里是组屋区,而是希望四周全部都是公寓或者洋房,因为它会带动和提高你公寓的房价和租金。
真正住公寓了,就不会再想着孩子还要跟组屋区的孩子们一起玩儿,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是跟一帮住公寓或者洋房的孩子一起玩儿。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朋友圈的问题。
个人见解。
谢谢鼠姐分析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