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重疾保险哪家强?

想给自己和老公买重疾保险(包括早期重疾),附带全残和死亡,保额30万/人(各项不累计),重疾和死亡要保终身的,全残保到至少65岁。
我35岁,老公44岁,都拿EP,无房无孩。想买有现金价值的保险,貌似有两种选择:
1)life,保费一直交下去,好处是保额终身都有30万,坏处(我自己分析)是缴费年限长,投资部分的价值无保底,担心有点风险
2)交20年保费保终身,好处是缴费年限短,坏处是保额高于第一种,65岁以后保额会降低(也许那时不用那么高保额了?)

想请教下大家的看法,两种利弊如何。如有报价也可发给我看下,多谢啦!


不管是你提到的一直付款的life,还是付10、15、20、25年保终身的终身寿险,都涉及到你提到的分红部分,这部分是不担保的,但并不会影响到你的基础保障。这个投资是保险公司的投资,给客户的分红是多和少的问题,并不会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就影响到你的基础保障。除非你提到的这种一直付款的life是investment linked product(投资链接类保单),这里并不推荐,因为来到55岁及以后,你支付的保费可能还不足够覆盖保单扣除mortality charge保险的费用。

如果今天你的需求是30万保障,那么保险公司的分红对你们来说是景上添花的作用。

而你提到的第二种人寿保单,就是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带增倍利益的保单,65/75岁前提供增倍保障,用以保障我们退休前的赚钱能力。65岁/75岁之后没有增倍利益,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没有那么高的保障需求。

是否一直付费的这个出发点也是一些顾客选择保单的考虑因素:一直付费的保单虽然现在每一年付的保费少了,但因为需要付款的年限长,想起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退休之后,没有经济来源继续支付保费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而付一定年限保费保终身的保单,可以保证至少当退休来临的时候,不需要再去过多考虑要如何继续还保费了,退休生活的压力会无形中减小。

以上为个人建议,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报价参考如下:
太太:35岁,可以考虑付25年保费保终身的保单,或者付15年的。
基础保障:135k(保障死亡、残疾、重病),早中期疾病5万(非独立保障);或者早中期疾病保障10万到85岁,但保费也只用还25年/15年(独立的保障,不占用基础保障)。
【付25年】
65岁之前:死亡、残疾保障:378k,重疾保障310k500,早中期疾病115k;或者早中期100k(独立);
65岁之后:死亡、重疾:135k+红利,早中期5万;或者早中期100k到85岁。
保费为:4996.1/年,或者6787.6/年。(EP/PR/公民同样价格)
【付15年】
同样保障,保费为:6487.75/年,或者8998.25/年。

先生:44岁,可以考虑付15年或者10年保费保终身的保单。
基础保障:150k(保障死亡、残疾、重病),早中期疾病5万(非独立保障);或者早中期疾病保障10万到85岁,保费也只用还15年/10年(独立的保障,不占用基础保障)。
【付15年】
65岁之前:死亡、残疾保障:375k,重疾保障300k,早中期疾病100k;或者早中期100k(独立);
65岁之后:死亡、重疾:150k+红利,早中期5万;或者早中期100k到85岁。
保费为:8810.5/年,或者12747.5/年。(EP/PR/公民同样价格)
【付10年】
同样保障,保费为:11781.50/年,或者17001/年。

以上保障,死亡、重疾、早中期(非独立)保障终身,全残和绝症保障到65岁,早中期(独立)保障最长到85岁。


楼主,

您好!

1,如果第一份保单是Investment-Linked Plan,里面牵涉到某些Fund投资的话, 建议您慎重考虑。除了楼上elaine_xi同学说明的情况以外,更关键更重要的是关于基金投资的管理问题。首先,基金的选择是怎么定下来的?是您自己选的还是保险顾问建议的呢?严格的说,保险顾问是不具有推荐基金的专业能力的。总的来说,基金组合的构建,可能严重缺乏专业性。其次,关于投资基金组合的定期评估以及适时调整的问题,这些是由您自己来做还是依赖于保险顾问给予的指导呢?还是上面说的,保险顾问是不具有推荐基金的专业能力的。同样的,这样的评估跟调整,也会缺乏专业性。总的来说,不建议投保Investment-Linked的保障保险,除非保险公司提供类似于Portfolio Solution这样的投资管理框架。

2,关于短期付费的终身人寿,目前大部分公司都有翻倍的Multiplier保单,即在65岁以前,保额翻倍,以后保额恢复。这类保单属于传统红利型终身人寿保单,对于客户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管理。可以考虑。

对于您夫妻二人,我们有如下保单供参考:
1,您先生,44岁,建议考虑15年短期付费的终身人寿保单
PruLife Multiplier – 15 Yrs Limited Pay
基础保额:人寿重病保障15万,提前给付型早中期重病保障5万。(提前给付型的意思是说,这5万保额,是前面15万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独立的。)
65岁以前翻倍保障:人寿保障37.5万,重病保障30万,早中期重病保障10万。
65岁及以后:人寿重病保障15万+累积的红利,早中期重病保障5万。
保费:年保费:8810.50,月保费:748.90;15年总保费支出:132,158
预估保单价值:132,746 @Age69

2,您本人,35岁,可以考虑25年付费的终身人寿,或者15年付费也可以。
PruLife Multiplier – 25 Yrs Limited Pay
基础保额:人寿重病保障12.5万,提前给付型早中期重病保障5万。
65岁以前翻倍保障:人寿保障36.25万,重病保障30万,早中期重病保障12万。
65岁及以后:人寿重病保障12.5万+累积的红利,早中期重病保障5万。
保费:年保费:4564.75,月保费:388.00;25年总保费支出:114,119
预估保单价值:115,298 @Age65

如果是15年付费的话:
保费:年保费:5949.00,月保费:505.66;15年总保费支出:89,235
预估保单价值:115,298 @Age65

人寿险,保障内容有死亡,永久全残,末期疾病。其中永久全残和末期疾病保障至65岁就结束了。死亡保障是终身的。

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详细解释和保障规划建议,请联系我。


比较赞同楼上的观点,对于投资链接保单真的不推荐的。
我也给一个计划:
老公:基础保额12.5万, 65岁前保死亡和普通重大疾病还有TPD都是是31.25万, 65岁以后回到基础保额+红利。
           附加保早期大病10万到70岁RIDER
           付费期为15年
          总保费为 10369/年               保单价值180914@65岁    【断保价值86509】
          (现在是EP等达到PR后保费会降到8923.5/年)

老婆:基础保额15万, 65岁前保死亡和普通重大疾病还有TPD都是是37.5万, 65岁以后回到基础保额+红利。
           附加保早期大病10万到70岁RIDER
           付费期为20年
           总保费为 8215.5/年                   保单价值269168@65岁 【断保价值130876】
          (现在是EP等达到PR后保费会降到7112/年)

以上保早期的10万是ADDITION RIDER,不占用主保单的保额。TPD是保终生的。
报价仅供参考,如需详情可以站短。

     


根据你们的年龄和身份,首先要确定自己会在新加坡长期居住,这样可以考虑投保终身人寿险WHOLE LIFE,若将来居住地不确定,建议投保定期保险TERM LIFE.

若选择投保WHOLE LIFE, 目前市场比较受欢迎的是具有保额倍增功能的计划,赔付通常在65岁之前有保额倍增的功能,65岁之后按基础保额加累积红利作出赔偿。倍数高现金价值就少,倍数低现金价值理应高。保费支付的选择通常有15年,20年或到65岁,一直支付到终身的保单比较少,从设计上来说不科学。从保障需求来说,65岁之前的责任较大,一旦有事需要的财务压力较大;65岁之后有事发生基本没有收入上的损失了。具体投保额度多少,保费要多少,这需要结合你目前已有的保障,你的保障需求及财务状况来分析,之后才帮你设计具体的保单。


目前早期重疾保单基本都有理赔封顶,除非买同时两家公司的保单,否则要保早期到30万有点苦难。
阁下可选择:
  1:买一份保30万早期重疾的保单,但得一次早期重病可能只会理赔15万或20万;的多得一次不同的早期重疾方会索得100%理赔。
  2:买2份15万的早期重疾保单,必需是两家不同公司的;如此一来,一得到早期重病,就会获得30万理赔。
  3:可考虑早期重病不必买那么多,因为早期重病比较贵。可考虑只买大概10~15万的早期重病保障,然後再外加15~20万的普通重疾保单。

  目前我们基本不鼓励终生缴保费的终生人寿,最多选择缴到65岁就算很久了。在退休後依然缴保费,基本不值得。同时,就终生人寿来说,由于不是储蓄或投资类保单,我们不建议注意回报。终生人寿保单的目的是长期保障,也即是保到退休以後,一直到离开人世为止。若是从回报的角度看,买一个Term再追加一个储蓄保险会恰当一点。

  目前有保早期重病的保单种类很多的,有很贵但保障不会降低的(NTUC和ManuLife),有最高10倍保障到65岁的(Tokio Marine),有3.5倍保障到70岁的(Axa),也有最高5倍保障到65或75岁的(Aia)。要买那一个,就看自己的经济条件和保障需求了。


谢谢大家给的详细中肯的意见,信息量有点大,我要慢慢消化。 不过看下来似乎第二种倍增利益的保单比较合适,想问关于早期重疾/重疾/全残的定义,各家保险公司是一样的吗,还是略有不同?谢谢


按照规定应该统一执行新加坡保险协会重大疾病标准。


对于重大疾病的内容,基本上所有的保险公司都采用Life Insurance Association的统一规定的37重大疾病的定义。

对于早中期重病的内容,则是每家公司自己定义的,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是总体方向是一样的,就是相对于上面重大疾病的情况,定义了一些早期跟中期的情况。

永久全残,叫做Total and Permanent Disability,通常是说:
1,完全失去工作能力;或者
2,两只眼睛和四肢中,有两项失去功能。

有些保单也定义了早期情况,Early Stage Disability,在日常生活有障碍的情况下就有赔付。

总的来说,早期的保障保费会较高。所以对于整体保障规划还要根据各方面分析定制,要考虑到保障需求,也要考虑到预算方面。


谢谢大家,我还有两个问题想请教:
1)前面有位前辈说,如果不确定会在新加坡长期居住,不建议买Whole Life Plan,能知道为什么吗?据我所知保障内容(早期重疾/重疾/全残/死亡)是保全球范围的,难道是因为索赔需要相关机构证明,国外的证明比较不容易被保险公司认可?终身保费支付应该不是问题吧,可以网上转钱。
2)不太明白大家说的 Investment-Linked 的保障具体是指哪种。我现在在看的一个plan,保障金额是固定的,和投资收益没关系,但若干年后(比如65岁)的保险现金价值取决于投资的收益。计划里列了一高一低两个收益率,但没有保底的guarantee。投资配比好像是70(高风险高收益)/30(低风险低收益的)。我因为对投资比较外行,所以不知道这个风险有多大,担心辛辛苦苦交了几十年保险,到老了保险现金价值低到亏。不知道这种plan算 Investment-Linked 的保障吗,是不是应该避免?先谢谢大家!


1,我觉得投保终身人寿没什么问题,就像楼主说的,保障是全球的,保费也可以转账,只是会有汇率差异,或者在本地留一个银行账户,或者找朋友帮忙,都不是问题。如果遇到索赔的问题,需要索赔人来新加坡办理手续,大医院的相关检查报告也没问题。我曾经提交过北京某医院的报告,而且还是中文的,也没说需要翻译件。

2,这个得看具体产品,你可以说一下这个保单的名字,这样我们基本上就知道是什么产品了。


1.其实这个看个人,像我也有客户或者朋友,即使不确定以后会在新加坡呆多久,但他们觉得新加坡的whole life plan不错,性价比也比国内的好,他们会更愿意在新加坡投保。只是可能以后索赔,主要是重疾方面,新加坡有的保险公司需要新加坡的注册医生的诊断报告,因此会带来不方便。付保费方面完全不是问题。

2.如果你能给出这个保单的名字,我们就能知道是什么样的保单了。
Investment-linked的保单保障金额也是固定的,但是它的Benefit Illustration后面会有一个Mortality Charge的表格,这个表格一般的传统分红类人寿险是没有的。
你提到的一高一低两个收益率是MAS的给出的指导值,只作为预期收益的参考。


我看的plan是AIA的Family First Protect,这个算Investment-linked的保单吗?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有点担心。我们将来也许不一定一直呆在新加坡,不知道哪家保险从国外理赔更方便(比如:不需要新加坡注册医师开的证明、不需要亲自来坡办理赔)?谢谢啦!


我相信人在国外索赔的程序应该查不多,经纪本身不能保证不会让到指定诊所检查,只能说海外的医疗报告可以用于索赔。决定权在CLAIM部门。你的这个问题我最近才问过的。CASE BY CASE.

AIA的保单呼唤小五解答


Family First那份保单是投资保险。


那这样看来这个plan不大适合我们啦


不是特别推荐这一份。
要比较好的灵活性应该是买term再自己投资。


请问大家知不知道 AIA Guaranteed Protect Plus这个计划怎么样?我看了brochure好像也是倍增保障的,不知这个属于Investment-linked的plan吗?另外,和市面上其他的倍增计划(如:PruLife Multiplier)相比有何优劣?多谢各位赐教!


我是axa的,建议楼主本人可以选有early stage ci的保障的保单,我都可以帮你做到最优化的组合,只要你信得过我!


是倍增型的终生人寿,非ILP,倍数比保诚高,而且可选择加倍到65或75岁,比Pru Multiplier好一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