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一个普通孩子的GEP之路

家里的小蜗牛Boy在2015年幸运地考进了GEP。在这里写个记录,希望能够给后来的有想法的小牛蛙和牛父母们做个参考,从家长的角度了解一下,一个普通孩子是怎么‘被培养’进GEP的。

GEP的价值
GEP的价值不是简单的进好学校去拿好成绩,因为在好学校读书并不能保证孩子能考上好中学和以后有好前途。GEP对孩子的主要价值在于,提供一个更贴近孩子能力的教学方式,及创造一个互相促进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更自主的去学习,尽量地挖掘出自己的能力。
GEP的机会是平等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是新加坡对孩子不成文的分类标准,我们从来不信这一套。我们相信虽然有些能力是天生的,但大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很小,很多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它挖掘出来。基于这个理解,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可能进GEP,不必因为孩子或家长的背景问题就不敢去想,更不去试

家庭的背景
我们是比较典型的中国移民,一个做IT工作一个做华文老师,从中国普通大学和大专毕业。
两个孩子在家附近的一个普通SAP学校上小学,学校的PSLE水平和一般邻里学校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比较注重华人价值观教育。
两个孩子都是普通孩子,没有什么突出的特长和能力。我们从来没有期望他们考上藤校,或者拿着奖学金全世界大学任挑,我们只是希望能帮孩子尽量挖出自己的潜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最后能够考上本地大学的比较好专业就行。
姐姐当年过了GEP第一轮第二轮没过,小六PSLE跨线进了一所好的女子IP学校,正努力地向1%拼搏。我们对小蜗牛的期望也是考进这类IP学校。

教育的认知
我们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拿多少名,不会刻意地去准备考试,GEP甚至PSLE。我们只是要求孩子尽自己的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对,做好,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偷懒,不要放弃,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在孩子的培养方向上,注重综合素质,学术和副科并重,副科主要是素质培养,我们不会因为考试而放弃副科。
唯一一个例外是,我们极度重视小学二年级以前的教育。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的分流制度对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影响很大。小二分流可以说是决定了大部分人的以后十多年的学习进程。当然教育部新的改革会触动到这一块,但我觉得只要分流事实存在,大部分孩子的学习进程就会被它影响到。

蜗牛的爬树之旅
小蜗牛从小的听说能力发展得非常缓慢,两岁多才开始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家里语言环境复杂,家里只说方言,老的工人只说英语,新的工人只说印尼语,幼儿园里,英语老师只说英语,华文老师只说华语,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间点,四种语言围着他转,这可能是个原因,但不能确认,因为本地人,印度人很多都是在多语言环境中长大的,语言能力反而更强。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听说能力比同龄孩子差了很多。当小孩语言能力有问题的时候,你很难确定孩子只是听不懂还是不明白,只是说不出来还是没什么说。到N2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找专家评估智力和语言的发展,结论是理解力还行,但得加强语音练习及语言表达训练。直到现在,他说话速度还比一般人说话慢30%。

小蜗牛的特点
两个孩子的受教育过程基本一样,但教姐姐的时候还在摸索过程中,到教小蜗牛的时候就比较及时和正规了,可和姐姐相比,小蜗牛几乎方方面面都有差距。不过他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特点,很难说是长处或短处。写出来做参考。
学习计划
每天
九点半睡觉,六点半起床。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外,其余的时间按半小时的时间段来安排。
吃饭两个半小时,钢琴一小时,学校作业半小时,家里功课一个小时,运动半小时,看视频半小时,围棋半小时,自由时间半小时,读书半小时。讲故事半小时。家里基本不开电视。孩子没有看电视的习

自己的经验
英语一定要补习,中文背景的家庭很难辅导和提高孩子英文水平。

GEP的负面影响
因为鸡头和凤尾的原因,非常缺少培养领导能力的机会。
没有过多时间培养体育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完整原文链接


谢谢分享。希望更多的GEP家长们能够上来分享牛蛙们的特点。


很好的文章。谢谢。


我问女儿长大后要不要嫁给洋人,这样可以生个漂亮的混血宝宝。女儿说不要,还是要嫁给华人。女儿又说:“你也是嫁给一个人华人,不也把我生得这么漂亮!”妈咪只好哈哈笑。


感谢楼主的分享。


能问下,小蜗牛是年头娃吗?


小蜗牛绝对不是普通孩子 :)


下半年的。


存着以后用


看得出家长对孩子的用心,写得很详细,我女儿今年小二,没有补习,因为小一成绩还不错,最好的是英文,虽然我只跟她说华语,看了你的一些经验之谈,受益非浅,今年的目标是分去好班,明年也不会刻意去拼gep, 像你说的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家长的配合,普通孩子说不定也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呢!


一年级就去学奥数,去TLL学英文,很多家长比不了。


我不明白家长为什么有这样的迷思。年头年尾到小三时差异已经很不明显了。

最近ICAS考试,去南华做义工。帮忙收卷子核对孩子们的信息,我接手的班小四到小六的GEP都有,每个GEP班里都有相当一部分十一月十二月的,甚至有一个第二年一月一日的。也有一些年头的孩子在班上成绩和综合表现都倒数的。


谢谢楼主分享,真是难得的好帖子,赞一个。


1.哈利波特不是考GEP必须要读的书,关键是孩子要爱看书,什么书都可以。
2。年头年尾真的不重要,GEP班也有很多12月出生的孩子
3. 补习不是必须的,花时间补习不如好好学好学校功课,成绩提高更快。


感谢楼主分享,很受用!


这位用心的爸爸也不是别人补得起的,超级赞。


这位用心的爸爸也不是别人比得起的,超级赞。


年头年尾的孩子差别并不大,差别是看谁下的功夫多,谁的学习态度好,谁的求知欲高。


我就是四岁上学,没觉得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我看下来感觉就是补习要早阿。

我女儿三年级了, 没有上过补习班。我觉得学校教的就挺详细,把学校内容搞懂了,再另外做些题。考前收到老师通知再按老师要求帮他把习题复习一遍,基本上考的不错。
还有兴趣班要上,没时间去补习班。虽然今年有GEP考试,我们基本没给她任何要求,只让她把SA1SA2考好,GEP能考到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放在心上。

明年四年级了再考虑上补习班。 我已经力不从心,没时间教她。


GEP有些实实在在的优惠,1.家庭作业少 ,主流班到小四小五会让你做些无聊的作业,小六又天天试卷伺候,搞得学生家长很烦。2.小六DSA有优先权。

所以GEP还是值得去争取的


GEP实在是令人羡慕的。 我只要她踏踏实实学习,如果能考上当然是意外之喜, 考不上也不担心。我没让她上奥数班是觉得她本身数学并不太好,把学校里的弄懂就好,不想增加她负担,不然难度太大打击她信心。
前两年数学都不开窍,有些题目都读不懂,遇到就脑子一片空白,今年感觉进步很大,开窍了。
英文这两年自主阅读量也挺大,虽然没有读Harry Potter


好学校。


GEP向来都是Project多, 等小四蜜月期结束, 大家谁都别羡慕谁。
其实主流好班实实在在的优惠也不少,你的成绩好,每次比赛老师都会惦记你。人生有很多东西,错过GEP的自然会在别的地方补上。已经没有1%的选择,就好好享受99%的乐趣。


RE: 一个普通孩子的GEP之路

英文论坛上说读哈利波特对小三的孩子比较难。

我对这个小说没有发言权,但如果用中国的小说来做比较,要小三的孩子,即使是中国的孩子去读原版的西游记是很难的。读小孩版的还行。


鸡头和凤尾对夹心层来说从来都是一个无解的题,走出去就不要再想了。


孩子去学校目的都是学知识。gep和主流班只是侧重点不同 。gep更注重孩子思维的培养 学得更深更宽。其实两者都有压力。 主流班每年都面临分班。gep里的孩子: 资质高 强手如云 竞争也是激烈的。每年都有一些孩子无法成功dsa。


能跨进GEP已经足够让人羡慕,让父母骄傲一下了。


哈里波特不是GEP的神典,小孩子(低于小五)看这套书是追个热闹,对于复杂的故事情节并不是很了解。


我们也是去年幸运地进了GEP,她幼儿园在little wings, 玩得很开心,因为实在不教什么东西去外面学了大半年phonics,小三的时候2月到10月上了Mind stretcher的英文课,不是针对高才班的那种。我女儿当时是特别迷哈利波特的,里面的人物关系、情节、咒语都清清楚楚,她爱看书,但都是故事,非故事类的几乎一本都没读过。数学只有学校老师要求买的一本书。平时下楼疯玩比较多,我比较尊重她的选择与想法,很自由那种。


去了GEP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老师,很不一样,视野不一样,方法也不一样。很开放很包容,而且幽默,同学也非常好。我觉得跟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三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外的。


女儿小二时囫囵吞枣地读了一整套哈利波特,当时不是很迷,现在小四又重新读了两遍,这次可是废寝忘食,走路时都在看,还时不时突然发笑。估计这次是真读懂了,以前的是懵懂。不过她也喜欢看其他的书也顺利进入高才班。同楼上观点相似,她觉得这里更快乐些,同学也很活跃。
说到讲话,女儿不到一岁就很会讲了,可是儿子现在两岁了,还是不想开口。她喜欢的东西和女儿小时候也不同。长得极聪明伶俐的样子,告诉他什么也都明白,就是不说话,我们也焦虑了一阵子。希望他真的像别人说的贵人语迟。


你的孩子聪明是绝对的。但是数学仅靠学校的一本书就能进GEP是否有点太夸张。孩子的聪明,家长的努力最后成就孩子进GEP。若是真心分享就如楼主一样,大方的分享家长为孩子做了些什么。若不愿分享,请不要这样误导大家。


每年4、5百GEP娃里总有原生态的


为什么不可能呢?有的孩子数学上就是有天赋,而且GEP考试的数学也不算难于上青天吧?
以我的经验,一本书上GEP完全是可能的。


忽然想起以前有人曾经探讨过,纯自然天才,不用推,直接被海选筛走了;后天培养的,家长推了推,也幸运进了GEP。
所以,GEP里既有推进去的也有没推的。

但是究竟小学几年下来,孩子们适应的怎样,家长们疲于应对各时段问题时,也很少有人回过头来,再去看当年小一的事,小三的事,小四小五的事,因为大多数更关心当下结果怎样。

所以,做家长的,看看听听别人的经验,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纠正下路径,至于说哪天路更对,很难讲。对于每个孩子每段路,都不可逆,怎样让他们适应,管理好自己,快乐地进步,是每个家长的课题。


能分享下买的什么书吗?


对啊,跪求此书。


看家长的反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和见识。数学书我跟很多家长推荐过,on sponge,我觉得很好。我孩子强在英文,年级第一,也许是她进高才班的主要原因,所以我说“幸运”,当然数学也没很差,总评也在前三。


记得  briefing 上说,现在的  GEP 的录取率是 1%,而早先几年的 GEP 录取率是 0.25%,那时应该是完全没有针对性的补习的。可见有 3/4 的 GEP 孩子是可以靠外力推上来的,这也是补习社大行其道的原因,因为确实有效。


我只是针对那个买了一本书的妈妈情况而说,不表示我跟她一样的情况。我并不知道她买的什么书。
我能告诉你我们一本书都没买吗?


那就分享一下这本无字天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吧?
无字天书绝对比这本 On Sponge 的武林秘籍厉害很多。


每个孩子不一样,我们更注重把学校功课做好。


数学在学校的进度和难度和GEP考的有很大差距。如果你的孩子只做了学校的作业就能考进GEP,那是真是无师自通的天才。仰视ing。。


无需仰视,反正网络上你我都不认识,我也不需要这种“虚荣”。

其实只要对自己孩子有用,纠结补习还是不补,看书还是不看有什么意思呢?


讨论这些东东的目的是想找出到底有多少种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对于什么特点的孩子要用什么方式去教育最适合。

这样,新来的牛父母可以参考以前人的经验,更加准确的认识自己的牛蛙,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看你这样说,你的孩子是正版的如假包换的大牛蛙,每个父母都期望能有一个这样省心的孩子。你不会也不需要虚荣,但不能阻止我继续仰视ing。


这个贴子变味了,原味天才越来越多,越来越玄了。我们只能膜拜了。楼主的用心我们懂的。


一朋友夫妻都是本地医生,父亲是自己开诊所的,忙得不行,他们生了六个孩子,真的没有任何时间送孩子上补习,他女儿从小成熟聪明,后来进了GEP。他们家孩子都很聪明,这个特别聪明。


真正的大牛娃年头年尾估计影响不大,但对于一些资质还不错但还没有到大牛的,我觉得年头的孩子在小时候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学校那点功课还真是Peanut. 如此普通邻里小学也至少每年有近20个学生考进GEP了,因为至少有20个学生是认真做学校功课并保证完全能够驾驭学校功课的。


这样想就不对了,不然就没人敢回帖了。大家说自己的情况而已,不是为了什么炫耀。拿我家的来说,他确实不上任何补习课,就做做邻里小学的作业而已,这就是事实,也确实没什么秘笈可分享。至于他考上了 GEP,你说他是天才我挺高兴,说他是瞎蒙的我也无所谓。我看着他每天都很高兴的去学校就行,term1的 GEP 非学业综评表全部都合格,以前做邻里小学课业没问题,现在做 GEP课业也没问题,说明他能适应。


这种家庭孩子小一肯定直接进名校,跟我们这种家庭的孩子全靠GEP转名校家庭基础没有可比性。


那要看如何算是”保证完全能够驾驭学校功课的”,如果是邻里小学,我的标准是至少年级前三吧。年级前三也差不多可以考上GEP了。可能你觉得年级前20都算”保证完全能够驾驭学校功课的”。


哪一所普通邻里有这么多考进GEP?


女孩读的圣尼格拉女校,考上GEP后据说女孩很不想转学。他家男孩读的好像是英华。父母35岁前就生完六个孩子了。我想想六个孩子都头大。家里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妈妈下班后光给这六个孩子签学校的各种表格都不容易。爸爸基本每晚十点以后才能回家,星期天还一大家子去教堂。我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很多邻里小学几乎没有什么家庭功课。


我想说,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别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不要预设立场,不要树立假想敌,学会放松,不然对自己的孩子来说你就是个可怕的怪物。GEP有它的好,但也说明不了什么,考上很好,考不上就多么可怕吗?还真别说,我身边考上的都跟我孩子情况差不多,反倒是拼命补习准备多年的没考上。你尽可以去怀疑,你的孩子考上考不上跟我没半毛钱关系,我也不需要靠这个来证明自己孩子聪明,聪明无需证明,不聪明无需懊恼,她好不好我都接受。


赞一下。 可惜我太忙, 否则和你并肩作战。


呵呵,这可不是开擂台,看谁的孩子聪明,谁的父母厉害,谁的运气最好,谁笑到最后。

我是希望大家分享下孩子的特点和教孩子的经验,看看有多少不一样的孩子,家长和方法,这样大家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孩子及怎么做才能对孩子更好。

孩子之间,父母之间差别挺大的,大家不需要说下围棋的就是比下象棋的厉害,弹钢琴的就是比拉小提琴的有感觉,跑步的就一定比游泳的身体好一样,这些都是不同维度的比较。不必非要分出你输我赢。


你需不需要我换个ID和你辩论, 免得说赢了,伤了版友的心。


GEP的孩子并不代表就高人一等,他们有些只是比较早开窍。我儿子从小一在一个默默无名的邻里小学,后来考上德明GEP班,班上大概1/3的孩子是小学GEP上来的,据我儿子说他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其实考不考上GEP并不重要,是金子在那里都会发光的。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无意冒犯任何人


斑竹比较中立对版面好。
如果你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另一个ID是不错的选择。。

把你的观点说出来,你就赢了。这里的家长们会感谢你的。


没有人能够代表别人。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不用声明。
大部分GEP孩子就是被标签化的普通人。到考大学,大家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觉得一个小三的考试就把孩子分成凤凰还是鸡有点过于太早,这里还包括没有参与竞争(罗杰斯), 三心二意参与竞争, 或者不知道竞争的人。 为了孩子1%, 失去了童年,在各个补习中心奔波真是悲哀的事。明天整理版务的时候顺手申请一个ID, 作为一个妈妈优先, 对于小五以后还在学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问个明白。有时候也要表达强烈的观点。不想因为不同观点伤了版友的心。谢谢。


楼主谦虚了,能考上GEP 的孩子都是很厉害的孩子。无论是推的还是没推的。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就是如此,小一甚至更早就有危机意识,能入好班,能进GEP是再好不过了.谢谢楼主分享


感觉以前的GEP 的孩子几乎都没有补习,现在好像多起来了,家长怕输好像是主因!


这个问题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这是新加坡分流政策的直接后果,很多时候不是家长自己想选就能选的。如果这里不分流,像中国一样,从小一一直上到中学毕业,你看家长会给孩子那么多压力吗?

第二,以前孩子都是走路上学,现在都是坐校车,更多的人是坐私家车,为什么?孩子可以睡更多时间,更舒服,孩子更容易专注在学习上。时代改了,当同样聪明的孩子都在补习的时候,自己的孩子不补习,你觉得孩子真能考得比别人好?差一分就差了400名,很容易就落到另一个你不想去的学校。

个体总是在体制内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走下去。很难说个体是错的。


这点我同意。得先是块玉石才能雕琢。


正解。

在坡县小三就开始分流的政策下,当差一分就落后几百名的情况下,真的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还能坚持不补习,不推的家长,真让人佩服。一直怀疑是否真有这样自生自灭的GEP牛娃,现在看了帖子才赫然发现,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根本就是很多呢,厉害。


不上补习班不等于“自生自灭”。

很多孩子从小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爱阅读,父母也抓的紧。自己的经验就是,小孩子学习抓一抓分数就上去了,放任自流很快就掉下来了。


家长自己推比送补习累人,小学只是开始,把时间拉长到中学,看这几年中学生英特儿奖得主搞的科研,真是军功章有你一半也有爹妈一半,补习班靠边站。


呵呵,以前也以为不上补习班,就得家长自己推。但现在看了帖子,才发现确实有一批不上补习班,家长也说自己不管不推,靠孩子自己轻松就上GEP了。那不就是自生自灭还能上GEP的大牛娃吗?


不上补习班,家长多少要推一下,有的推得少,有的推的多。孩子才上小学,自制力肯定没那么强,爱玩是天性.所以这么大的孩子肯定要家长的教育引导,做人做事学习方方面面


中科大有个女院士,有两个儿子。女院士绝对自信,绝对忙碌。两个儿子纯天然放养,结果一个最终读了技校,一个上了中专。


俺家妞资质平平,怕输妈咪放弃工作,放弃爱好,和她一起学Phonics,学一二三,学汉语拼音。笨鸟只能先飞,妈咪抓紧一点,希望女儿能够平平安安地上个大学。


个人评估:如果智商上到150有求知欲,不补课跟着普通班随便上,想不进gep都难,进了gep学习也轻松。第二轮大量GA题目主要是评估IQ,其它题目评估英数学习的程度。比较需要家长操心的是智商130-140之间的孩子,他们在gep门口徘徊,针对性的教育能把孩子送进gep的大门。资质再低的就不要操心gep了,通过大量刷IQ题侥幸进去了可能有害无益,在主流班更有利于身心成长。


用什么样的标准题目来衡量IQ呢?


新加坡有多个政府认证机构可以测的,费用七百多新币,听说过一个孩子二轮没考过拿着测试证明appeal进了gep。有很多父母带孩子上课补IQ题考mensa,忘了干什么用了,实际通过率仍然只有2%。做这个父母和孩子要有心理承受力,人一生IQ水平基本固定,通过训练只能短时间人为拔高一下,如果被证明IQ不高的话大人孩子都受打击,对大多数人来说带着幻想自我激励对家庭更有益。信心很强想证明一下的的除外


我根本不相信IQ的测算结果。

这个测试如何排除语言的障碍?我做中文的测试和做英文的测试绝对得到不同的分数


准备考gep的小孩应该储备了够用的语言,自己在语言测试项上自己估摸着加点分呗,心理医生肯定是按卷面成绩算分的。能进第二轮的孩子在做GA题的时候语言肯定不是个大困扰,IQ题普遍和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挂钩,和语言能力关系不大。我相信IQ的差异,这解释了学霸学神,疯玩高能等情况,gep小孩的一些现象也表明智力差异是明显存在的。当然我绝不否定后天教育对孩子的巨大帮助,这两部分我会分开看


我老公自己用网上流行的IQ题测试过他自己,每次成绩在70~80左右。正常人在100左右。可是他16岁就考上名牌大学,高中三年每期成绩都是全县第一,当然也是他们县的理科状元。之后顺理成章读硕士,出国读博士。工作后也在大公司里成为数一数二的技术骨干。所以IQ高并不决定一切是吧。


儿子IQ在130左右,可是学习不踏实,贪玩叛逆,虽然斩获不少奥数奖牌,但是小六会考数学居然没有拿到A*。


我的老公就是IQ低过正常人,可是勤奋踏实超过正常人的普通人。IQ高低不重要,勤奋踏实及坚持可以逆袭人生。


今年底我们全家订好行程与日本10天自由行,老公怕语言不通,怕迷路,怕买不了饭吃,自己下载学日语的软件,在家苦学日语,还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这就是一个低IQ的人的思维方式及执着。


你先生无疑很聪明并且因为聪明而取得了成功,但他的聪明好像和IQ测试无关,这点是你要表达的。至于为什么网络测试分数低我不知道,如果他去做专业认证的测试或许不一样呢?就算有人的聪明和IQ数值看似毫无关系,但也不能以此完全否点IQ和聪明的正相关性。陶哲轩智商230,6岁自学编程,8岁半读初中,13岁最年轻的IMO金牌,20岁普林斯顿物理学博士;克里斯多夫·平田智商225,13岁最年轻国奥物理奖。金恩荣210,两岁读写日英德韩,15岁获物理学博士;霍金164,这些测试数据也不必否认


只是旁观,
觉得EQ在进入社会比较重要, 而且EQ可以改进的。
老实肯干的人不会吃大亏, 不过该加薪升职时也要去要的。


到日本后租辆车,装上自由行必备神器GPS,想走丢都丢不了。


但是这样的老公很贴心,不是吗?为家人做了这么多, 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这些准备肯定比买份礼物要打动夫人的心。下回去日本, 我会租个GPS的, 谢谢啊


很欣赏你先生的学习刻苦。并不想宣扬智商优越论,智商高低和体能差异一样客观存在,有人跑半马两个多小时,我可能一辈子跑不了半马,成人应该不会因为跑步或跳高达不到优秀就觉得有什么大问题,总体健康就好。后天努力可以补足很多先天不足,但先天是个重要的基础,要说普桑跑撒开了跑能超过高性能跑车那是扯淡。十六岁考上大学从智商理论来看就是十六岁起码达到十八岁的正常智力水明,加上考名牌学校的难度系数,一家之言,你先生实际智商不可能在130以下,可能他只是不适应IQ题目表达方式吧。


他是古代人,不懂现代科技。其实就算迷路,打辆出租车不就全部解决了。不会讲日文买饭,还不会用手指,不会看图片么。他就是个死脑筋,愣加倔,有什么办法,让他一个人折腾去,他乐在其中。他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准备准备没有坏处,说不定就用上了。老公做门萨的IQ题,几乎错到完,对于那些奇奇怪怪的图型从来没有碰对过,是真的笨。可是他从中学到大学也斩获无数竞赛奖牌。在大学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一等奖,因此他的名字被截入大学校史。他说笨没有关系,笨鸟先飞。


他不是一般的勤奋,6岁上小学,寒暑假时,别的孩子在玩,他在家学习预习第二学期的功课。他老爸是军人出身,文化程度不高,脾气不好,老公小时候考不到满分就被吊起来用鞭子沾水抽。功课从来都是自己弄明白,那时候可没有补习,何况在一个小县城里。老公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溜进新华书店看书,人家看他不买赶他走,他一会儿又溜进去。小学跳了一级加上那时小学只上5年,所以16岁就出去了。在新加坡也泡遍了所有图书馆,看遍了所有与专业相关的书。还时常上网下截最新的相关知识来自学。他虽然笨,但是却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你女儿应该继承了爸爸基因,而你在借鉴你老公的成长经验。。。

但无论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适合孩子的能走通的都是路。

而且,路不止一条;方法也不止一种。。。


除了北海道和农村,在日本就没必要租车。
停车费也很贵,不合算


没比较过,从东京一路奈良、箱根、宇治、姬路、京都、大阪,还拐去看了一休寺,全部开车,没坐新干线。


恭喜小蜗牛! GEP是再出发的新起点,学生在进入GEP后无论是学习内容模式要迅速调整适应,家长也要协助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调整。


楼主的帖子这么长,先赞一个。


1.语言能力正常,但发育迟缓,就是说话晚的小孩子,很多是聪明过人的。 2.版面上有个帖子是gep 的妈妈的学历,这个是大多数人都认同的大概率事件。但是经常会有小概率发生。只不过习以为常的大概率,不如小概率让人津津乐道。3.对于学习考试来讲,大概率智商是硬伤。智商高低在网上测试是没有用的。普通人看智商,打游戏打牌超好的人智商都不错。小孩数学超好,智商也不会差。智商测试,一部分就是数学能力。4.有智商,没情商都白扯。5.学生时,一路奥赛下来,排名靠前的总是那么几个,没有凡人。当老师后,教了几千学生。确实有不聪明但刻苦得成绩上去了,但是太少。教几个题就知道什么水平。聪明但是贪玩影响学习的,看住了,很少有成绩上不去的。以上没有绝对,都是大小概率的问题。


谢谢楼主分享~


你的分析很客观。。


能问下on sponge这本数学书在哪买呢?我去popular没有卖


Popular现在不代理, 你直接网上买, 加10块, 送上门。 有些小学书店卖, 但是不一定所有的都卖。http://www.onsponge.com/shop/thinkingmathshop


再提一下,小四数学以前太简单, 小四以后买就好了。我等不及, 买了一本大纲变了的书,也没觉的啥。 有一本essential的答案是和题分开的。 容易弄丢。


谢谢这位热心的朋友


是的,标准奥数题人人都可以刷,岂不是打乱了招生初衷?他们要找的对象是素颜颜值高的那种


当初决定补数学的目是为了小二分流,完全没有考虑过奥数GEP什么的。只是听说Math Hub数学教得还好,教的和学校不一样就去报了。上了一年的普通Math,老师说程度好,可以去Fusion Math,于是转了过去,那时不知道这个课程是以奥数为目标,也没有拼奥数的想法。小三进了最好班后,为了给孩子减轻压力,就把这取消了。

一直以来觉得数学学得好,不是靠补出来的,而是靠孩子自己的天分。补习只能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在考试的时候相对容易点,如果孩子没有天分的话也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小蜗牛和姐姐的经历,觉得尽早和持续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还是会有一点用处,但还是觉得这只是量的提高,并不能让孩子的数学思维产生质的变化。等八年后再回头看看这个判断对不对。

现在在GEP班上,因为有了其它孩子的压力,怕和其它人拉开差距,这学期开始报了个学校的补习班,因为没有拼奥数的想法,就没报外面的奥数班。但愿以后不会后悔。

对于IQ的问题,我不知道IQ考得多还是数学考得多,哪个更重要,问孩子也问不出多少。
在孩子考试前,我的理解是GEP主要衡量IQ和语言。考后,总结论坛讨论和孩子的反馈后觉得是这样。
在第一轮考试里,主要考英语及数学,这个主流考试的方式区别不大,但难度偏高。词汇量大,学过奥数肯定有帮助。
在第二轮考试里,主要考IQ和思维能力,这个考试完全和一般的考试不一样。也是MOE的GEP保密最严的一块。思维要广要深,IQ很重要,英语理解力要强。奥数在这里估计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其思维方式估计有一些间接的影响。虽然很难说出GEP具体用什么形式考这一块,但找一些IQ题给孩子做,孩子至少见到奇怪的问题和答案不会怕,思维不会被局限在传统的题目类型里出不来。据孩子说,在平板上用的那几个应用有一些帮助。

至于为什么三年级才给孩子练IQ题,主要原因是,之前让姐姐和小蜗牛试过看下IQ题,但孩子很难理解,要跟他们解释清楚也不容易。到三年级后,孩子才开始明白这是什么东西。所以在之前都没有推小蜗牛,只是三年级开始后才逐步让他自己去抓起来。这可能也是MOE把GEP考试定在三年级的一个原因。


我只记得考第二轮那两天我没睡好


能剧透一下吗?


我是拿到通知后睡不着。去还是不去,去要做什么,不去要怎么办?斗争了几天。


有为了考GEP专设的补习班,想知道如果GEP最终没选上,那些补习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吗?


具体你可以参考下这个帖子,问一下补习过的孩子们。

GEP补习调查

学习这东西,不怕吃多,就怕吃少。英语,数学的补习肯定对以后的学习有用。


我不需要了。主要是希望更多过来人能够分享下经验和细节造福本版的小小牛蛙们。


第二轮的数学是不是比第一轮难很多?要怎么准备GA?教育部的信上说第二轮有三个paper,英文数学和GA,GA是第二天考吗?GA是mcq还是问答题?


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过第一轮,还是忍不住操心一下第二轮…


有些补习学校在你还不知道第一轮结果的时候就知道你是否过了第一轮,然后就会发补习广告给家长,让孩子去报名第二轮的强度训练班。我不知道效果如何,得等去过的家长分享一下。

第二轮的考试是真正的选拔,难度高很多,题型完全不一样。一些孩子考完试后是哭着出来的,这些孩子从小到大没碰到做不出来的题,在学校又都是数一数二的,突然发现一张卷子看不懂几题,看懂了也做不出来,真的着急。家长还是不要给孩子过多得压力。
再说孩子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会做不等于做得对,做对不等于比起他孩子对得多。不会做,不等于做不对,做不对不等于别的孩子能做出来。家长得对孩子说话的真实度和实际水平有一定的判断。认可之前一个家长说过的,准确率比较重要,对于难的题,对一题是一题,能够保证做对几题难说就过了。

至于要准备什么,我真说不上来。IQ是必须的,英语数学都是平时积累下来的。
考试形式比多选难,是多对多选。10个空20个答案这种。

说了那么多,到这个时候,家长真的做不了太多,让孩子休息好,吃好,玩好,心情好,难说就考过了。
总之,加油。为孩子的孩子将来也能够拼爹拼妈而努力。


过第一轮就很好了。1%不值得给那些GEP预备班送钱。给孩子期望太高,孩子也会痛苦的。可以推一下,但是推太狠,不是好事。


谢谢斑竹分享!我读了去年的gep考试帖,发现家长们说孩子考了GA1 和2,难道有两个GA paper?还是今年考试改了,只有一个GA paper?感觉两天考4个paper真是很辛苦,特别是坐不住的孩子,简直是煎熬!


我家的第二轮下来只有10-20分钟检查时间,不会坐不住。考哭的没听说过。


记得是两个GA,一天一个。不算煎熬,跟学校考试差不多,跟自己的同学在一个新学校一起考试可开心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