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否认中国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也不反对讨论这些话题。但我们讨论这些负面的东西,不是为了攻击和诋毁,而是希望国家更好,更强大。
作为一个从小受民族主义熏陶的中国人,我认同一句老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就有那么些人,嫌他妈没有明星好看,嫌他家没有马云有钱。还不厌其烦地罗列N条他母亲是如何如何的丑,明星又是如何如何的美,他家如何如何地不能开豪车,住洋房。在这种人眼中,曾经的家是人间地狱,托生在这个家是个悲剧,脱离了这个家是种幸运。有事没事骂骂曾经的妈是种消遣。
这样的言论其实并不陌生,大纪元常干这种事。无论是贫困落后,还是发展壮大,中国在他们口中永远是妖魔。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西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惜啊,从东欧,到中东,到非洲,欧美推崇的普世价值观处处翻车,非但没有给这些地方带来繁荣,反而使祸乱丛生,让IS崛起。再看看美国扶持下的亚洲,菲律宾,韩国,多少个总统今天下台,明天坐牢。台湾太阳花,香港占中这些闹剧,参与的人是为了社会公平,还是为反而反,每个人都清楚。
回到本题,新加坡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些人选择在这里生活的原因。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新加坡有致命的短板。比如没有资源,处处依赖外国。专挑新加坡的长处去比中国的短处,意义是什么。要是这么做,世界上比新加坡还好的地方多的是,拿人家长处比新加坡的短处,那新加坡也没法呆了。
虽然新加坡跟中国没有可比性,可有人偏偏就爱这么做,其动机无非就是哭诉他妈是如何如
何丑,他家是多么多么贫。
因为有些是偏执狂,才说中国如何差
不是说不能说中国差,看你出于什么目的。爱之深,责之切。说哪里不好是为了让她变好。而轮子之流是要彻底毁了她。
LZ其实不必心烦,一些人喜欢比较,让他们去比就好了。你想想强势与弱势的两方在一起竞争时,谁更愿意主动与别人去争去比?
所谓“言多必失”,那个帖子里不少问题还算客观,但是涉及到大义,也不难看出发帖人的水平。既然看到了水平,就不必去争论了
有道理,谢谢。
因为吃饱了撑
楼主说的好,那些已经是新加坡籍的又看不起自己祖国的,等到你们老的时候不要想着落叶归根!
那就是刷个存在感, 估计平时没什么人注意到他,所以出来刷一下。
看到回帖我就放心了。。。
举个例子:
杭州和西藏可以比吗? 为什么不要比较呢? 我们要决定接下来几十年要在杭州过还是西藏过,要决定我们的下一代在杭州过还是在西藏过。为什么不能比较呢?
我们是有能力选择在杭州过还是在西藏过的人。不是那个只能在西藏过的人。我们不比较,可以吗?
新加坡和中国不比较,怎样决定将来的方向? 我们是世界人。在哪里都可以过的。只是潇洒程度不一样。所以最好比较一下。找一个可以潇洒一点点的地方留下来。
如果全面地比较,或者仅就个人关系的若干方面去客观地比较,没什么不可以。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学习和借鉴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先进管理经验,比如公积金制度。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是,如果专挑一边的长处跟另一边的短处比,除了抬高一方贬低另一方,还有其他意义吗?要比就全面的比。
比大的,比疆域,比人口,比资源,比文化,比历史,比国力,比科技,比体育,比国际影响,比独立自主,比民族自强,比国民归属。
比小的,比生活,比娱乐,比艺术,比爱好,比舒适,比放松,比亲属团聚,比乡亲伙伴,比茶,比酒,比吃,比穿,比唱,比跳,比早上遛弯,比晚上搓麻。
比呗。谁怕谁。别的不说,就比比新加坡人最待见的PSLE,看看前面的都是哪来的。
一本新加坡护照,确实能让你方便地去很多国家旅行。可是别忘了,一本中国护照,可以让你在相当于整个欧洲那么大地方随意居住。
今天中国的众多沿海城市,越来越接近,甚至已经超越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事实上,希望到中国去工作甚至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中国跟外国都可比,自己国家地区之间有啥不能比?杭州和西藏,比风景,一个秀丽一个辽阔,比文化,一个华丽一个厚重,孰优孰劣,见仁见智。喜欢热闹舒适,你会选杭州,喜欢淡漠宁静,你会选西藏。事实上,到西藏定居的内地人远比西藏移居内地的人要多。
有钱去哪都是天堂,没钱在天堂也是孙子
新加坡的PSLE前面的都是哪来的?
一些人会说什么善意恶意能比不能比全面片面的,但其实因为爱国情绪,也就是不爽快不想听中国被外国人或者被居住在外国的国人批判比较,就这么简单。
说什么爱国情绪,扯高了。我就是个普通人。普通人就有普通人的情感。你应该去看看某人比较新加坡和中国的贴子,一个整天鼓吹赌博嫖娼的无赖,如此糟蹋中国我自然不爽。
要是反过来说中国哪里比新加坡强,我随便能整出一堆,这有用吗?能不能每整一条,就把新加坡政府骂一顿?
分析愿原因:咸的,淡疼。
都是无聊人没话找话。
“事实上,到西藏定居的内地人远比西藏移居内地的人要多。。。。“
你以为是因为西藏人爱西藏,所以不想出来吗?事实上是大多数西藏人没有能力去杭州这样的地方生活。不是因为爱国。
这些去不了杭州的西藏人,整天母亲啊母亲的。留在西藏。他们中很多都是农奴出身,虽然解放了,但还不是统治阶级,(也许一辈子做不了统治阶级)没有什么资源分配给他们,西藏再大,也跟他们无关。还要母亲啊母亲的过日子。
好大的西藏,也没有钱去看看,更别提去其它地方看看了。每天就努力工作,才能养家糊口。取笑杭州人不爱西藏,取笑去杭州生活的人不爱西藏。。。你为什么不笑笑自己?
楼主是正直的人,饮水思源不嫌母丑确实是应该的。不过爱国和爱党爱政府是不一样的。当年党和爱国人士们不是也吐槽社会垢病,甚至是猛烈抨击政府。其实中国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综合实力是新加坡远远不能比的。然而一手好牌却没被打好。其实即使是马来西亚,其资源和实力都远胜新加坡。可是由于其政府的能力和意识形态,我看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新加坡。
你去过西藏吗?你以为西藏还是刚解放时候吗?你怎么知道大多数西藏人想去杭州?我什么时候嘲笑去杭州的人不爱西藏?我笑你浅薄,单凭自己的想象去推断。
众所周知,北京人只要是在三环以内有自己的房,理论上都可以投资移民去美国。可是有几个人真这么做?你也许不恋家,不等于别人都这样。
有意思的是,马来西亚人加入新加坡籍的并不多。
没错,因为他们还是相信马来西亚的综合实力。也许也有乡情的因素。然而马华应该很少有人会爱那个政府,更不会把其政府比做母亲而含泪忍受其母亲的错误。爱国和爱政府是两回事儿。那片土地那些乡亲那些人民是乡情的根源。其实对社会弊病和政府错误的吐槽并非坏事,起码让政府看到人民的不满有所警醒有所改进。难道你不觉得如今老百姓们有更多的渠道听着和诉说,政府主动被动的受到更多的监督,从而更多的作为了吗?
某些入籍国外的精神上的非中国人其实脆弱的很。。。。。这也就是它们找各种不同理由攻击中国的原因
动不动就爱提升到爱国的高度。
请问:孙中山先生爱国吗?
用你的理论,他一点也不爱国。但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有孙中山,现在还是满清政府。当然,你可以说,满清政府也不错的。
能想去杭州的人不多的。能想出国的北京人也不多的。不是你有钱了,你的思想就能解放的。很多人只能做土豪。即使很有钱,也是土豪。罢了。
你这就是抬杠,孙中山爱国不爱,跟我帖子有毛关系吗。自始至终,我提过爱国两个字吗?在你眼里,中国人比你有钱,就是土豪,没你有钱,就是土鳖。喜欢高大上,外面玩去,我这懒得搭理你。
我只想说,要比较两地,需要全面客观地看。我在中国长到28岁,在新加坡呆了24年,新加坡哪长哪短我会不清楚吗?中国的人口是新加坡的三百倍,地域是新加坡的一万四千倍。内忧外患,各种意识形态,文化,地域,种族,宗教,帮派,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矛盾冲突,千头万绪。治理起来肯定要比新加坡复杂得多。李光耀算是能人,新加坡治理得不错。可他到了中国,一个苏州工业园都让他叫苦不迭。
新加坡太平不假,不是也有抢银行的,杀人分尸的?放大几百倍看看,事情大不大?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啥治国之道不妨讲出来,能让国家从不好变好,真有道理的话人家会点赞。真本事屁也没有,就靠骂街,要不就是吹牛逼说自己能赌赢赌场,这种人找骂。
你无法理解就算了。
不多?看来你还没真正的了解新加坡。。。。
每天问自己三件事:你想干啥,你能干啥,你在干啥。 这个世界的话题基本上逃不脱这三件事。
没理解错的话,楼主50开外了。还有这疑虑,很不应该。
+1。很中肯。
就你提到的这个公积金,就说明比较两国的差距,并不是一个傻逼行为。
政府的官员比较了两国的公积金制度,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向人家学习,改进了。
老百姓在网上比较一下,发发牢骚,无非是恨铁不成钢,那么好的资源,居然很多地方输给一个弹丸之地。
你不如割掉身份,回国去报效祖国,教育子民,帮助国家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比留在这里教育个别人,有更高的意义。
我教育谁了?你看过他发的内容吗? 是不是傻逼看看再说吧。
就事论事,我只看了你的帖子。为什么要比较中国和新加坡。
几个人的回答都是,为什么不能比较?
你自己的回答,也是肯定了,中国政府有比较,也有改进。
至于别人在另外的帖子里说了什么,你可以去那里教育他。
你自己开一个新帖子,就要接受别人说话。
行啊,你要比就比呗,我说过不让你说话吗?
也就是说,你承认了。
为什么要比较中国和新加坡。
是一个不恰当的题目。
题目有什么恰不恰当的?问为什么比,你就说为什么要比就是。玩这弯弯绕有意思吗?
我不是说谁跟谁就不能比。我就是看不惯那种挑着比。然后借题发挥,把中国贬一通。
比方说,中国跟巴西。别的都不比,单比足球,然后就说,中国人如何如何笨。你能接受吗?
我要是这么说,新加坡喝口自来水还得求人,有啥可牛逼的? 肯定很多人听了也不舒服。
把国家比作家或者母亲这种比喻我是不认同的
呵呵 你拿的水来做比喻不恰当 现在新加坡在朝自給自足的方向走
我可没这么比。
我还特意强调这是打个比方。说如果这样说会让很多人不舒服,还是有人要较这个真。
非要较真的话,新加坡时至今日,水的自给率才六成,还远未到宣称用水自己自足的时候。
东欧没啥问题啊;中东非洲的乱局与普世价值观联系起来有点牵强;下任总统上任,前任坐牢有法可依啊,并且有强大的威慑力,使当政者不敢胡作非为;港台的运动也是民主的体现,有力地牵制当政者、、、、、、我觉得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政者缺乏制约,党大于法,造成平等的缺失。极端的权利并不好。专制无约束的权利的好处是高效,当然,做好事高效,做坏事也是高效。民主的缺失也使中国对动荡免疫力低下,因为全民参与的国家治理显然比专制政体治理基础要稳固得多(因为接地气,接地气的东西往往比较真实和自然),不会陷于政局乱则国家乱的境地,甚至政府关门,社会一样平稳运转。当然,没有完美的制度,我并不喜欢民粹。既然如此,选择最不坏的制度自然就比较明智了,据说民主制度就是人类社会现阶段最不坏的制度。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民主制度真的有那么好吗?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一直很疑惑。世界上现在有太多的民主国家,但实际上人民生活水平不低的并不多的样子
在我看到的是,大部分现在很富有的民主国家,在成为民主制度之前就已经很富有
美国就不用说了,世界大战期间就战争财就发了不要太多
欧洲那些国家二战后要不是马歇尔计划估计也很难翻身
而本来就很贫穷的国家,后来在种种原因下成为了西式民主国家,似乎很难见到有几个翻身的
这只是现象而已,当然背后的原因也许很复杂,我不知道不了解
而中国和新加坡却都是成长飞快的
中东国家和文莱则有其特殊性,靠石油
所以我其实觉得什么样现实情况适用什么样的制度,不是说哪一个就绝对的好,好和不好是相对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
你侧重的是经济方面,价值观却不尽限于经济,特别是物质有了保障之后,人们会有更高的追求。
是吗?是物质有了保障以后才追求的吗?你的意思是印度阿三吃饱了没事干,开始玩民主?
价值观没有高低之分,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穿西装就高贵。
不喜欢这种比较,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个人可能比较悲观。总觉得像现在这种和平时期不会太久,或说世界性的乱世不会太久。 如果真到那时候,别的国家不好说,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注定是必争之地,所以…
你假装不明白我的意思。我表达的不够清楚明确吗?!
确实,你的表达能力很差。
不是你的曲解能力很高吗?!
怎么不可以比呢?新加坡也是独立的国家,跟中国一样,五脏俱全啊!
你的逻辑混淆,才容易被人曲解。原本我不想跟你争论,因为这偏离了我的标题。但是你一再在这里标榜西方民主。我就不得不指出你逻辑上的错误。
你的问题在于,先入为主地认为西方的民主就是最好的,是比其他治国方式高明的,先进的。从你说的,生活头保障了,就会有更高的追求就点明了你的观点。不仅是你,整个西方还有他们的追随者都有这种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可惜,西方民主并不是万能良药。
你前面说了,中东的乱局跟西方牵涉一起是牵强的。这个话连西方人自己现在都不好意思说了。阿拉伯之春,如果不是西方推波助澜,甚至直接出手,干掉了卡扎菲和萨达姆等政治强人,阿拉伯世界怎么会变成阿拉伯之冬。
现在连美国都承认攻打伊拉克是基于错误的情报,那么杀死萨达姆,推翻合法政府,几万平民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就是你说的更高追求?
叙利亚,西方国家点明让人家总统下台,否则就继续支持反对派武装的叛乱。数千万的难民由此产生。这难道跟西方没关系?
我不是说西方民主不好,但是西方政客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傲慢与狂妄,把自己当成救世主,把不同于他们的制度当成愚昧落后。而当他们一手造成恶劣后果时,却推三阻四,含糊其辞。
回过头来看看亚洲,四小龙,印尼,菲律宾,在七八十年代都处于一党专治的铁幕时期。可偏偏k就是这个阶段,是各国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段。一旦进入政党轮替,经济就开始萎靡不振。看上去很荒谬,其实很简单,因为轮替的政党只顾眼前,光想着选票。不可能树立长期发展的目标。台湾就是这样的典型。新加坡之所以尚能保持繁荣,很大程度上在于一党执政。这个政党的地位暂时无法动摇,可以比较专注地推进长期的发展目标。
我们讨论一种制度的优劣,不能不顾现实环境,不计社会成本,一味地宣传和夸大其合理性。却忽略强烈的社会变革给整个国家,甚至整个区域带来的不确定性。叙利亚的难民潮产生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德法这些欧洲民主国家。前车之鉴,谁能保证十三亿人的中国忽然变轨不会导致人类的灾难?
最可笑的是西方的理论家们,还在纠结,我给你们民主,你们为什么就不接受这类狗屁问题。
新加坡从以前就有许多马来西亚人。每年移民新加坡的两万新公民以马来西亚人占多数。
李光耀会让苏州工业园的整的叫苦不迭。那是因为他对中国和这些地方官员没有管理权。
这就是中国现实的复杂性,在新加坡,一条政令可以一捅到底,李光耀可以说一不二。可是到了中国,李光耀每次去救火都是直接捅到江泽民那里,希望靠江的一句话,就能把苏州工业园的竞争对手,苏州工业新区关掉。
然而在中国,任何地方都存在条块分割,利益分配,县官不如现管,连总书记都不可能事事说了算。
李光耀始终不了解其中的复杂性,每次回来都信心十足,没问题了,我跟江泽民谈了,他会处理。事实是,江的话往往石沉大海。
最终,李光耀终于失去耐心,把苏州工业园的主导权退还中国。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个失误,后来的苏州工业园发展很好。
李光耀败在太相信法律和合约精神,并且误会中国人和南洋华人一样注重信誉,也以为现在的共产党官员和他以前遇见的共产党人员一样有理想有志气。
你这就是胡说了,你了解苏州工业园的事吗?早在苏州工业园项目启动的四五年前,苏州工业新区就上马了,几十家外资企业已经在新区落户了。李光耀的意思是让人家新区关门,让所有外资企业都集中到苏州工业园,按照当时的价格,新区土地的价格远低于苏州工业园,而且起步早,条件比苏州工业园完善。有什么道理新户开张,却强迫老户关门?强迫外商搬家,再多掏钱?这难道就是尊重合约精神?
倒是新加坡,承诺建设100+平方公里,只因为中方不能答应他们的垄断地位,只开发了5%就撤出了。这是尊重合约精神?
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别动不动就瞎分析。
你在自己的帖子里胡说也就罢了,还跑这来发泄,只要有机会,你就要发泄一通。
新加坡在苏州工业园亏钱了吗?即便是部分撤资,仍然保留了35%的股权。以苏州工业园今日寸土寸金的价值。新加坡的投资回报还是很可观的。
你一向是逢中必反,枉顾事实。这点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不用那么麻烦,你去查查李光耀回忆录。以上我说的,是当初新传媒对李光耀做的访谈内容。你要是觉得还有别的新加坡人比李光耀更有资格发言,去找出来。
实情不是这样的,不然苏州工业园就没今天的成绩了,中国的确是使用手段迫使新加坡放弃多数股权。
国人最喜欢在事后替自己找理由甚至颠倒黑白反咬一口。例如东南亚排华,例如sars,例如割让领土,等等等等。
我就看过李光耀回忆录。你说的根本就是断章取义,李光耀怎么可能气愤不满却在访问中编排自己不是,你要是觉得不服,就把当初新传媒对李光耀做的访谈内容找出来。
你太无聊了,我有提到过西方两个字吗?民主是西方的专利吗?不要轮换,那就恢复帝制喽,那种长期利益是你的吗?不想改变,那就维持现状呗,击鼓传花,鼓停的时候就是共产党走入历史,国家衰亡的时候、、、、、、
嫌无聊你可以不要回帖,只要你有选举权,你想怎么选就怎么选吧。
你说的倒是事实 这件事前因后果在好多年前被一些了解其中来龙去脉的政客提起过
李光耀回忆录当然不会编排自己不是,他的回忆录里针对苏州工业园,说那是一次惩罚性的实验。原话:蘇州五年,讓我們見識了中國一層層行政機關和易變的經商文化的錯綜復雜。我們對中國的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會怎麼繞道而行,回避各種路障,爭取部份成功,而不是徹底失敗。
导致李光耀最气愤不满的是一件事,苏州市政府当时接待外商时,公开提到外商投资不一定非要经过苏州工业园,也就是可以投资到新区。这件事让李光耀大为光火。认为中方在釜底抽薪。这个事是李光耀在电视访谈里自己说出来的。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搞苏州工业园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引进软件,而到了苏州地方政府,则更看重这个项目为地方带来多少实惠,比如投资规模,还有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两个工业园,手心手背都是肉。新区是一只已经开始下蛋的鸡,怎么舍得说杀就杀。可是李光耀搞不清中国这种复杂的利益格局,只想通过走上层路线摆平。他认为江泽民应该过问到底。事实证明,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够通过行政命令来解决。
其实,新加坡决定撤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九八年那场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当时全世界都对经济唱悲观论调。而苏州工业园的核心是吸引外商,自然也受到很大冲击,前景似乎不妙。所以,收缩投资规模也是自保的一部分。
编造事实的是你吧?至少李光耀还给苏州工业园项目打了70分呢。要是像你说的,苏州工业园是彻底的失败,双方怎么可能还又开发天津和广州两个新工业园?
http://bbs.tianya.cn/m/post-news-3625-1.shtml
至于你说被什么共了产之类的,我权当你是放屁。
你自己都说了 苏州当局背信弃义了 还大言不惭
我有咩?你指出来在哪说的?
呵呵 你当然没直接这么说 你只是懂得粉饰和扭曲
那是你自己理解能力的问题。事实上,扭曲事实的事是有的。在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孰先孰后这个问题上,有人刻意去淡化,给世人造成是苏州阳奉阴违的错觉。
新区的上马比苏州工业园早四年这个事实,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如果要怪,只能怪新加坡当时考察环境时疏忽了,或者无视了可能面对的竞争。
前面还有人强调什么尊重合约精神,可悲的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李资政选择相信行政命令而不是合约精神。
呵呵 那为何之后工业园又能成功? 这不就恰恰证明了他们用了这种下三流的手段吗?
你的意思是新加坡退出后,苏州工业园应该一败涂地才合理?你的逻辑成立吗?
2001年开始,国际经济复苏强劲,苏州工业园的需求出现反弹。与此同时,上层的压力终于迫使苏州向园区全面倾斜,如今的政策是,只有被苏州工业园拒接的项目才允许落户新区。这种近乎垄断的待遇,成了苏州工业园成功的关键。园区经过增资扩建,面积增大了四倍。从2001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开始实现盈利,此后也在逐年产生收益。作为第二大股东,新加坡也得到稳定的回报。
那么,如果新加坡不撤,中方仍然只占35%的股份。中国方面从中央到地方,还肯不肯下那么大功夫去促成此事,那还真不好说。用李光耀的话说,在商言商。用中国话说,谁的孩子谁心疼。这有啥可指责的?
苏州当局当时暗中接触苏州工业园吸引到的外国资本,以同样的条件更大的优惠更低的要求抢过来,
并且在事情被揭发后,迫使新方让出苏州工业园的多数股权,新方为了顾全大局而委曲求全是事实,
这事我们当初在苏州工作过的都知道,如果新方一句话就让中方答应条件,又何必让出多数股权,难道嫌钱多?
不过现在祖国强大了,一些国人不能接受以前的事实,对许多事开始涂脂抹粉一番,在所难免。
商务活动总是趋利的。投资者如此,苏州也是如此。一家是只占少数股权的合资公司,一家是完全控股的公司。在商言商,你觉得苏州会向哪边倾斜?前面我说过,苏州方面确实对投资者说过不一定选择工业园的话,正因为如此,才触怒了李光耀。这点用不着粉饰。
商场上的竞争,利字为先,当时新区的成本更低,园区的设施更好,各有所长,投资者自然有自己的选择。别说这些投资企业未必是冲着苏州工业园来的,即便是如此,谁规定人家来了就不能再选别家?
谁说了新加坡一句话就能让中国答应条件了?要是真能如此,李光耀何必一次次往苏州跑,还把事情捅到江泽民那去?
说穿了,苏州工业园的事情就是中央拍板的政策与地方具体利益矛盾的体现。苏州方面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确实没有多少积极性去配合。以姑苏的黄金土地,以低于山东的地价,以少得可怜的税率,以牺牲自身投资利益的方式来推行上层的样板工程,你能指望地方政府有多少积极性?李光耀事后感叹,通过这件事,了解了中国层层管制的复杂性。
此楼已经歪的离谱。回到原题,我举苏州工业园这个例子,不是想说谁是谁非。而是想指出中国之大,层次条块之多,事情之复杂,远非新加坡可比。我希望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如果各位想继续深入讨论,请另外开贴。
我也吐槽一下,特别看不惯身边一个入籍的没多少年,可是一入籍话锋就变了。只要一有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的负面新闻,就可劲儿在朋友群里的说中国人的素质,blabla 仿佛ta 不是吃中国米长大的,好像ta的父母兄弟都不是中国人似的。每次TA讲的唾沫横飞的时候,其他人都不说话了。更可笑的是,有些ta帮忙传播的负面新闻其实是被恶意抹黑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这里讨论这么多也改变不了华人对外人比对自己人更包容的现实,还是那句话—自己人再错都是对的!像100年前的英国人那样,即使政府组织全国去亚洲贩毒,也是一片赞成。因为对他们来说,对别国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国人犯罪,现在的英联邦属国如小新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传统
什么英联邦附属国? 你连这都都能搞错 还谈历史 应该是前英国殖民地或现在共和联邦国家 (commonwealth nations)
呵呵 觉得中国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法接受别人的批评
不明白你说的。你是觉得我们中国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吗?
我打个比方,原本几个好朋友都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一起到城里打工,后来ta 户口迁到城里了,然后ta开始说他们农村人怎么滴怎么滴不好,各种嫌弃各种贬低。
ta说的一些是实情,但是一部分是道听途说被人恶意抹黑的(证实是被恶意抹黑的),你觉得ta的人品如何吗?ta忘记了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忘了除了ta之外的亲人都还生活在中国土地上。
我想表达的是,人需要真心接受批评,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但是!我无法认同曾经同为中国人几十年的人,入了籍,立马就以歪果仁自居,可劲儿的传播不好的新闻,抹黑中国人。
你跟一开地图炮的费这么大力气做什么啊。。。
是,要这样解释挺累,谢谢理解
国家和国家既然都是同一属性,当然可以并列比较了。
可是新加坡和中国的政体不同,国情不同,很多性质都不同,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大家喜欢比较大概都是华人主导政体下的不同的国计民生。
个人观点,新加坡和中国是没有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