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低年级小学生玩Pokemon Go 大家咋办的

坡上这股Pokemon Go大风吹遍全岛各角落,无论去playground, 公园,到处是过来抓精灵的队伍,有的地方是人山人海的,都低着头伫立拿着手机,玩着同样的游戏。

坡上还不像国内,奥运会大家有各自爱好的运动,时不时观几场比赛,遇到像女排这样决赛恰好在休息日的,就是全民总动员的观战了。而坡上schooling 拿个金牌,沸腾一下,然后丝毫不影响Polemon Go的热忱。
家有低年级小学生,无论从学校,游乐场公园里,听到看到的都是Pokemon ,不停地要玩,这种“歇斯底里”的闹腾劲,也是前所未有的。

知道全城老少大家都在抓精灵玩,我只想问问,大家对娃玩这游戏是怎样干预的,效果如何?


正和女儿吃下午茶,顺便问了问她的意见。她觉得你的孩子这么好奇,可能是没有玩过,越不让玩,越好奇的关系。她建议可以周末找个机会领她玩一次,知道是什么后,反而没那么好奇了。我问她如果游戏玩上瘾,怎么办? 她说她们班超过一半的小孩玩过,但是玩了没多久,就不玩了。我家没有玩, 她也不想玩。
看来培华八班的孩子还很自律。


男孩跟自律真是差了八条街,应该是八十条街…..


男孩脑里只有一个字玩。

说半天道理,软硬兼施,最后还是,玩。只能看好时收掉。


要用用我的另外一种方法吗。 我会问问孩子,你最想要的奖励是什么?儿子想再去bindan岛去一次,想去钓虾,等等,我就用读书完成的量匹配愿望。比如读50本书去钓虾。每次谈好琴,奖励5分钟游戏。不是好方法,现阶段管用。


你怎么处理这种情况,说好玩多少时间,但孩子不自觉,继续玩?


这种正向激励的点分对应制,短时间有效果,上半年确实在这种积分导向下做了些家长给的任务。但哥们跟我摊牌说,某些事他是不喜欢的云云,导致我检讨了这种KPI式的玩法,不能完全养成自主的习惯,有分则灵,无分则散……目前这种法子,被半搁置状态…


对。很多时候要让孩子自己自觉地约束自己几乎不可能。感觉只有持之以恒的要求和提醒,让孩子养成习惯后才能解决。习惯不是自觉,但结果差不多。


以前我咬着后槽牙伪装得十分耐心地让他玩过些东西,结果是不停地讨价还价,最终都是以恶言相向告终。
看着坡国老少男女走在马路上,举着Pokemon 的样子,我怎么也不觉得一个7,8岁孩子能自觉呢?不


想探讨一下以下两种可能的作法,哪种长期看,问题更少:

1,家长扛住,就是不让在家里玩,慢慢这股风吹过了就淡了;

2,妥协,允许在家里玩但控制时间,叮叮咚咚一段时间,这股风吹过了就淡了。


我倾向于控制时间,让孩子有时间的观念。比如周末玩多少时间,平时玩多少时间。

时间到就开始,时间到就结束。没有什么好谈的。

玩游戏这个东西不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不需要motivate他/她。 如果想让孩子对体育活动多花点时间,一开始可以想想用些方法和孩子交换去锻炼。


以前我有提过我摔过一个直升飞机? 每天练琴是7:30-8:10pm, 老二对琴没有那么大的热情,每次都想玩乐高和玩具。 那段时间他和爸爸画了大概一周的时间用木头搭了直升飞机。 每次弹琴,把飞机都放在旁边,不停的玩。我第一次就警告会把飞机没收,他不听,第二次,我说,我会给你扔了。他还不以为然。然后第三次,我直接摔成碎片,挂在门上,一周,一周后,碎片就是我家常备装饰。从此,弹琴,主动把玩具放好,偶然我看看飞机,他自发自觉的把玩具放一边。当天是大哭一场,但是避免了以后母子冲突。
游戏,我用定时器订好时间,到五分钟,我让他把手头的玩完,都是小游戏, angry bird, bad piggie. 他们知道,沉迷游戏的结果是妈妈会把游戏当场删掉。
但是妈妈给的奖励绝对会实现,无论多难,多耗费时间。 所以答应之前要想清楚可不可以实现, 比如姐姐过五级优秀就去香港玩一次。


我家学习时间不长,弹琴40分钟,作业20分钟,睡前讲故事,剩下时间都是玩。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点小诱惑,后来孩子形成习惯,给不给他都不在乎。 大瓜当初看书,也是50本出去玩一次,现在她自己都不记录了,小书虫一个。


不给这么小的孩子智能手机不就结了。诱惑还不是父母给的。我的女儿小一,儿子中四现在都没收机。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儿子看十分钟手机而已。家里电视几乎没有开,Ipad上学期间不给玩,习惯就好了。


这个pokemon的信息从老师,补习老师,同学全方面的渗透到孩子这里。越是不让玩越想玩。我们是有空了一起出去抓一回儿。回家了还是该干啥干啥。


抓到机会教育孩子效果真好。  不过父母要抓到这样的机会也真要功力。。厉害。
把家里的house rule立好并且执行好,真需要家长很强。。


看来各家都是经历了这样那样的斗争过程,有效果就是上策。习惯是日积月累的,我们也学习点经验,备用。


没手机给他。
确实如olive2005说的,无孔不入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崽子每天最近回来,就是较劲问,他怎么就不能玩?


坡国人太沉迷了,举国上下啊,简直都看呆了…

我没玩,木有空,错过了韩剧,宫剧,还有n多手机游戏…


没手机,所以没得玩。周末两天每天一个小时电脑游戏,平时视功课情况。两个小朋友各有自己喜爱的电脑游戏,不过算不上特别沉迷。至于同侪压力,我家两个孩子都是性子很独的人,这方面感觉特别迟钝,甚至会觉得自己能够特立独行和别人不一样很棒。虽然这种想法有点中二,但在跟风玩电脑游戏这方面不能不说实在是件好事。


完全不接受新事物,新科技也不好。
好奇心,是脑洞大开的原动力,各位不要一味地打压孩子的好奇心。


答应儿子一年下载3个手机游戏,目前他的配额已经用完,没得玩。


总觉得我家那小一崽,脑洞开太大了,速度快闪得他自己都承受不了…..

容我消化消化各位亲的建议,再看如何行动。


任何手机应用开发时,大部分用户的接受度和使用后的粘性,
你家的显然不属于大部分用户,哈哈

你可以少长两根白发….


配额制?
凡事有度……嗯


会不会每天玩很久,这三个游戏还玩不腻?


儿子好像不是特别爱玩游戏,在家玩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坐校车时也会玩。


我是支持孩子玩游戏,但不能影响到健康及考试。看过无数例子,游戏影响到眼睛,运动,及大考。家长一定得强而有力地控制住。

但从另一方面,从游戏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探索、计算、多角度分析,争胜负等能力。很多游戏真得对智力及音乐有一定得促进作用。


我:那你说说,你怎么就能玩??
他:那个xx每天都在玩。(班上爱玩的)
我:那个yy每天都在读书(班上成绩好的)
他:不要拿我和yy比。
我:那你也不要去和xx比,总之我们就继续当zz,该读书时读书,该玩时就玩。

我家就是功课做完,练好琴,你要怎么玩怎么玩。


别开玩笑了 玩这游戏的人纯粹是幼稚 没事海做


我们小的时候幼稚的事情做的多了去了。凡事有个度就可以。比如说吃糖果对我们的健康有害无益,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剥夺了孩子吃糖果的乐趣。


在孩子中学前,我是不会给他们办手机的,控制起来太麻烦,也谈不上不接受新科技新事物吧。家里有电脑,两个孩子都会用khan academy学各种编程和软件应用。确实不是特别热爱电脑的种种,学编程都是纯工具用途。玩游戏就是放松罢了。

我也问过儿子要不要往IT这边发展,儿子直白说兴趣不大,他暂时还是对纯理论科学更有兴趣


这个我赞成,没必要无需智能手机。
可以自学如何盲打,做项目用PowerPoint, 电脑可以放前厅便于监控。YouTube 可以一起学一些知识。


小学好控制。到了中学,学习上离不开手机电脑,空间上得有私人空间,时间上不可能固定作息,外界接触上扩宽很多,心理和生理上成熟了很多。
要控制孩子怎么用手机电脑,太难了。我现在还找不到一个好的技术方法或者是可行的方法控制孩子不沉迷于手机聊天,上网乱看,分心不学习。


Pokemon Go 与 GPS的结合就是创新,精灵会出现在实景里,小孩子能不好奇吗?也许就是这小小的好奇心,会激发他对IT的兴趣。


不是开玩笑,我家儿子就是玩出对电脑的兴趣的。
看家长怎样控制引导了,只要不耽误学业,就该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


我不是提倡让孩子玩游戏,而是想说:别对孩子管得太紧,留一点让他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空间。


反正我给删掉了,耗时耗力也不太适合孩子玩!


支持。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这么简单,他玩是因为同龄人都玩 有攀比 别人比他级别高 精灵比他的好他就想更好 你弄个挂机系统给他用电脑挂机就好了 让电脑帮他抓 不耽误学习 也不耽误他的级别


我家老大小一,也是迷的不行。主要是我跟娃爸都在玩。。家里定好规矩,平时不玩,周末带着娃四处抓小精灵,限时30分钟。


小时候儿子在家就喜欢看电视,每个动画片都好看。 于是我晚上没事就领他出去玩,等9点回来,10点睡觉,一个小时的时间用在洗澡,读书,再怎么看电视就那么点时间。
家里就那么几个游戏在手机上,儿子有时觉得一次5分钟不够,(每次玩都上定时器)玩了一会,妈妈拿回来的时候总是不开心,还偶然飙一点眼泪。但是家长的态度温柔而坚决,也有一些威胁,闹的太过分,游戏会删掉。孩子自己知道底线在哪。
可能忙碌的父母在孩子睡前多陪陪孩子,用读书,家庭游戏,聊天把时间占据掉,等孩子睡着,在用电脑或者别的。这是我唯一可以想到的。


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折腾,经历了完全不让玩,接触一下然后限制,限制后翻腾,翻腾后闹腾,闹腾无果后萎靡,萎靡后腻歪磨叽等阶段,最终彻底删掉了游戏,进入到了一个像成瘾,断瘾的痛苦过程。

所以,我依旧坚持最初的看法,不应该开这个头,绝大多数孩子自控力都很差,娱乐第一,其他都是第二。进入了五花八门的娱乐空间,再拉回现实的生活乐趣和读书求知,真是难……

继续看有什么法子奏效……


5分钟太少了吧?还没玩完一局就结束了。。


游戏种类控制和时间上一定要控制死,完全没有例外。让孩子养好习惯就好办。

玩游戏对孩子的发现,计算和思考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候也容易交流。不玩游戏的孩子,少玩游戏,玩不好游戏的孩子,在学校融不进很多群,特别是男孩。


你手太慢了。
对愤怒小鸟, 打得快可以打4局,有广告打至少两局。
一面叫着孩子打游戏不停,一面替孩子抱屈,5分钟不够打一局。 父母心软,孩子会钻空子的。


孩子说,你上班,我学习,

你上网,我读书,
你锻炼,我游乐场,
你手机,我游戏。
不公平,55555。
5分钟分明就是让我哭啊。[cry][cry]


父母心不硬下来,不牢牢把握原则, 我怕…
你说的这些我都是孩子学习好,睡着啦,才会做的。最近玩手机多了点, 正在自责中。
我家基本没有补习,都是父母亲自上阵管四门课, 加奥科奥数,
晚上回来, 基本只有吃饭的时间, 签字,检查作业, 问问学校状况。 她做题, 我要检查当天的作业, 还要找多余的习题加强薄弱的地方。
拿手机当保姆,这事我不做。


带女儿去超市买牛奶,碰见她排球课的同学,拿着手机在捉小精灵。她们班上蛮多小朋友都玩,我问她是否想玩,她觉得如果我少玩手机iPad ,多陪她,读书或做手工什么都好过她捉小精灵。
到哥哥那种年纪,家长可以甩在一边了,游戏的吸引力比我们的陪伴大多了。

很多游戏一旦开始玩,它的各种关卡设计,升级方式都会让人无法自拔地沉迷,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时间,还是一开始就避免接触比较好。


别家孩子还希望多玩会( 包括我家), 你女儿说出这话,让人刮目相看。


像你这样每件事情你都争个输赢,你孩子每次能预计到的结果就输。这可不利于孩子的自信心啊。呵呵。特别对于男孩子,得创造些机会给他赢几次。


上星期听个讲座。老师问,以前你们是怎么长大得啊?然后说,跳皮筋,打单子球,摘野花,抓蟋蟀,家长有没有管过你们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玩法,都是玩,玩得不一样而已。凭什么你要阻止孩子玩游戏啊,如果真阻止了,孩子要么躲着你玩,要么自己玩其他可能更难管的。说家长不应该做警察,而应该做和孩子一起玩的玩友。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我觉得这老师说得对。

对于上瘾的孩子,也是得引导。还有就是nansyxu的方法,每天把孩子fully occupy,孩子想玩都没时间,有时间都没力气玩。想得出用这招对付孩子,真厉害,佩服。


现在还有人玩吗?我家是开始热衷,老公和孩子(JC)学,女儿三分钟热度,不玩,老爸接着,在女儿的教导下,学会改定位系统,可以在家坐沙发玩,精灵差不多都找齐。糖果也是,现在老公玩2个账号,都到头了,强到没有朋友。女儿在同学面前超有面子。
我是吃瓜群众。


家里规矩的红线一定得画出来,但红线内的东西,很多管不了,也没发管,就像小孩子的游戏,大孩子的聊天。
按照那个老师的逻辑就是,孩子有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大人的不一样,如果你不进入孩子的世界去影响孩子,结果就是你只能远离孩子。因为孩子不可能跳回30年前你熟悉的世界。
当然如果家长跳进一个新的世界也跳不出来了,要么说明新的世界就应该这样跑,要么说明,家长的家长没有教育好家长,家长自己还得加强自身的修炼。


根据你的观点,孩子玩手机上瘾,妈妈也手机上瘾,这符合当代生活形态。

好的做法是为了避免用手机解决等候的无聊,可以随身带本书,或者和孩子家人互动聊天。
同意进入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所面临的问题。比如社交媒体,社交平台,对一些不良的网址要提前封锁。其实YouTube 在搜索也会推荐一些不适合孩子的东西,有些孩子看上有色读物,就是不小心随意点开了YouTube 的链接。


手机上瘾对大人和小孩已经是事实。不需要用逻辑来讨论,这个问题就像赌场开遍世界一样,虽然这是病态的。这个问题,我会再开个帖子讨论。


好啊, 我最近担心使用手机使用过多的焦虑, 看你有什么好方法。


虚拟世界的场景变化,缤纷色彩,挑战升级等等,都是以增加用户粘性和深度使用为基础的,桌面游戏和手游开发也有很多研究消费者心理的环节,对于玩家来说,喜欢上瘾就是商家的目的。对于家长而言,我们不太希望孩子过于沉浸在这种太过虚拟的世界里,因为他们还没有相对的自控能力,辨别能力,还有通过自然界或者真实世界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单纯通过电脑。这是我一路以来,不太愿意让他们过早接触连成人都不能从成瘾中拔出的境况。


同意你的观点。 其实成人用微信多了,也会上瘾。 我自己有时候无意识的拿起手机,直接就打开微信,有时感兴趣的时候,孩子叫我都会没有反应。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