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一个中国房地产大数据的创业项目,求咨询

最近几个月辞职了,结果发现新加坡经济衰退,就业市场糟糕,并且遇到中年危机,一直找不到适合工作。 于是想自己做一个digital marketing的小公司,给海外的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中文的marketing服务。例如宣传材料的中文版,网站中文化等。毕竟中国高净值人群在海外购房越来越多, 海外开发商都挺重视中国市场。 于是联络了国内的一个朋友,我们认识10年了,没有信任问题。她在中国有一间中国地产的大数据的上市公司。这家公司的房地产大数据系统收集分析整理了国内1,2,3线60多个城市的房地产交易数据。覆盖了包括土地出让,房屋销售等非常有深度和全面的国内地产行业数据。他们的客户包括国内的很多大型地产商,例如万科,金地等,这些地产商购买大数据系统后用于项目评估。客户也包括银行,基金等。银行因为和房地产关联紧密,所以他们购买系统后,用于房地产贷款的风控管理,通过系统实时查看到开发商贷款客户的真实的销售数据,控制贷款风险。 我本意是想借朋友公司,以上市公司的名义,寻找海外地产商客户(新加坡,澳洲,欧洲,美国的地产商),做marketing材料中文化业务和网站中文化。因为自己设一间小公司前期没有客户积累,以朋友上市公司的名义,合作开展业务,拿业务单比较容易一些。毕竟朋友的公司从事中国土地,楼盘销售有30多年历史,资深专家,公司前年还上市了。 和朋友交流后,朋友认为Chinese marketing materialoutsourcing业务太小。我的想法是先把业务做起来,就当一份工作做了。不然在新加坡中年危机,生存压力很大。我还没什么存款。 朋友支持我创业,同意我以她的公司名义开展业务。 但她建议我不妨把她的房地产大数据系统向新加坡或海外开展一下。昨天我刚了解这个系统,里面有非常全面的中国房地产全行业的数据和各个开发商的销售情况。但这个系统是中文的。朋友说她国内的业务忙不过来,不会翻译成英文。要把整个系统翻译成英文工作量很大,估计找个翻译公司恐怕都得10万人民币以上。 朋友提到国内开发商都是直接购买系统,即会员账号。每个城市价格在15W人民币左右。她说如果海外开发商看不懂中文,不妨我这里可以挖掘整理一下数据,翻译成英文,以英文版研究报告的形式出售给海外地产商或金融机构。 因为是老朋友,比较信任。所以朋友同意我以她的上市公司合作伙伴的名义开展业务。但不会出资,因为是上市公司,对外投资需要公开,审批很麻烦。另外我这也是小业务,她没兴趣。 其实因为我资金很有限,没有什么存款。所以我想在新加坡找一个创业合作伙伴,不知是否可行?这个只是一个想法。 更重要的是,我想咨询一下,这个大数据系统,面向新加坡以及海外的企业客户,我应该去找那些客户呢? 金融部门: 投资银行? 具体哪个部门呢房地产:Capital Land在中国应该有业务,其他有在中国有业务的新加坡地产商吗?另外我如何找到在中国有房地产业务的海外地产商?其它和中国地产业有紧密关联的公司有哪些呢? 咨询公司,还有其它的吗? 我现在觉得是抱着一个金鸡,不知道该怎么让它下蛋。。。 另外这个系统是中文的,没有英文化,推广上是个相当大的麻烦。 请各位多多指教,寻求推广建议,也可以合作,谢谢!


明天我约了一位从事咨询的新加坡本地朋友,他是顶级商学院INSEAD毕业的。

向他介绍一下系统,听一下他的意见,看看能否和他合作或者让他帮我找一位合伙人。

他50岁新加坡本地人,会有一定人脉。


不错的分享,加油。


两个问题,1,海外发展商对中国房地产大数据会感兴趣? 2,既然都中年危机了,还没啥存款,钱都去哪里了?


好问题。
1,凯德地产在中国有业务。对一些中国有业务的发展商,这些数据对他们是重要的。
2,没有存款的习惯啊。


在中国有业务的发展商,有的是办法拿到这种数据。如果人到中年还没有一个基本的财务管理能力,连存款都没有,那谁敢跟你合作呢。


没有存款很正常,很多人把钱拿去做投资,买房,买股,买债券,再说人到中年,压力最大,上有老下有小,不容易存到钱啊


大型的房地产商估计对这些大数据不感冒,他们有自己的数据分析部门,其实对那些小的商家会对这些数据有兴趣,他们没有那么大的人力和财力去做这些分析的


我说的存款是指广义的,也就是可以动用的资产,包括股票,投资的房产等等。难道你自己的股票债券放着不动,然后拉别人出钱来合伙做生意?


楼主问的是创业项目 为啥你就抓着人家没有存款问呢? 是不是地球上每个人中年都是很都必须有存款?


关键还在Marketing!
新加坡市场没点真东西想要空手套白狼-难。


同意楼上的。


你如果要和一个人合伙做生意,但是你的合作伙伴人到中年却没有任何的存款,你觉得此人的可信度如何?


弱弱的问问,
LZ好象还没有找到下家,就匆忙辞职了. 这好象比较草率.
象在下好些同事虽然各种难受,还是顽强着坚守自己的岗位. 反正现在这行情40多岁作家绝对是弱势群体.
就当找点事情做; 不然这么热的天气, 在家里闷着多无聊啊.


做进大公司很难吧。如果可以做成收费app把这个资源分享给巨量的个人买方投资用户做,在服务端做一些数据筛选过滤,让非专业人士容易上手,不知道可行不?但这个主要还是针对国内市场。目前个人用户从透明房产网上(就是和销控联网那个政府平台)或链家得到的数据其实并不完整,有些东西被刻意隐藏,这是痛点之一。还有就是天朝的预售制度,如果中途遇到一些股东纠纷或官司,楼盘被拖的烂尾,这是消费者最大的痛点。如果你的数据还可以加上房产公司的一些股东情况和土地历史信息等尽量降低消费者风险,那或许更好。坡的普通消费者购买国内房产并不容易,一是资金量问题,国内房子相对这边来说已经很贵了;二是国内楼盘的外销证,贷款等问题。我在这边打出来的银行流水国内只有招商银行认,但不是每个盘都和他签约。如果连这些痛点都有办法解决,那这生意好做了。  愚见,见笑


corgi别和这头”千股x停”搭话,它脑子不好使,坛子里过街老鼠。你想想,它炒股得套多少进去才会取这么傻x的名字来自慰啊


一段时间没上论坛踩到地雷了 哈哈


不好意思,昨天没上论坛。这么多回复啊。。

简单解释一下,1,我今年上半年刚回新加坡,换了一份工作工作裸辞,的确冲动。当时没想到就业市场这么差。我走后,那份工作公司找了两个人接替我,可见我当时的工作强度,累的我心脏都不适,老板挺压榨人的。
2,合伙创业不是什么问题吧?很多公司不都是几个创始人吗,往大了说Google, Apple & Airbnb等等。cash flow差一些有问题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
3, 40岁大叔确实伤不起。才发现。以前没注意到。这次职场教训深刻。所以借机能自己创业也是一条路。现在平均找到工作时间是5-6个月时间,我已经4个月了,新加坡和国内各种账单,只进不出,开销大,压力确实大。
4,真东西当然有了,为何要空手套白狼呢?我有系统的截图已经贴上了。现在我要研究一下如何market和销售,以及如何做产品转化。至于我国内朋友的上市公司的介绍,朋友昨天发给我了,但我没办法贴在这里,34页PDF,首页就说明禁止公开传播。
5,你如果要和一个人合伙做生意,但是你的合作伙伴人到中年却没有任何的存款,你觉得此人的可信度如何? 我只能呵呵了,问马云去吧,当年他找了18个人呢。
6,大型的房地产商估计对这些大数据不感冒,他们有自己的数据分析部门,其实对那些小的商家会对这些数据有兴趣,他们没有那么大的人力和财力去做这些分析的。 你这个是错误的,我肯定告诉你。万科自己想搞大数据,没搞成,最后还是来我朋友的上市公司购买数据。
7,其他还有哪些问题? 不一一解答了。 我和INSEAD做咨询的朋友本来约在周三,他临时有事,改在今天下午。他的意见对我比较重要。因为他是顶级商学院毕业,50岁新加坡人,经验,资源,人脉等。


拿马云做例子不合适。马云毕业三年后就开始折腾创业了,创办阿里巴巴之前,已经赚到了不少的钱。事业已经有眉目了,所以蔡崇信才会跟着马云干。

如果一直在创业,折腾到中年没有存款,这可以理解。但是之前一直打工,到中年还没有任何的存款,突然要拉人创业,这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我很好奇你咋知道这位“顶级”mba开的是啥车?约人会面,难道你是等在停车场,或者你们谈的投机,你送他去停车场话别?


第一次会谈时,我们谈完后直接分开。今天是第二次会谈,两次会谈都是他亲自驾车来到我住的附近。在Railway Mall的Coffee Bean.下午会谈结束后,因为他没有收我咨询费,亲自驾车从东部过来还给我买coffee,我非常感谢他.

所以会谈结束后我们一起出门。我送他上车,目送他开车离开。表示对他的尊重。

至于会谈地点在Railway Mall的Coffee Bean,是在最边上,和停车场紧挨着。他的车停靠Coffee Bean旁边。

另外,所谓顶级朋友什么的,没必要特意强调。 我比较认可他的品质(因为他得了一种慢性绝症,以后的生命是有限的,可能还能活5年,10年,都不好说,所以第一次见面,就劝我不要那么拼,成功不是幸福的唯一标准),品行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商业经验,识别人的能力,基本上一次会谈就能立刻对对方做出判断。我不知道我这么说你是否能理解? 就像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刚毕业的小孩,我和她提到商业资源,她竟然我问商业资源是什么?我只好给她解释一下,她还是没听懂。

我基本上是这样的,第一次遇见一个人,会谈5分钟我就能立刻对对方做出一个大体判断,因为我非常敏锐。包括对方的品行等等。主要是通过各种综合判断,例如面相,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面相能透露一个人内心的品质。对方的眼睛,眼神。 谈吐气质,举手投足等等细节。我没系统总结过,但我的确有这个能力。基本上如果我判断对方品行不好,那我不会和对做真正的朋友,因为这种人不可靠。

另外,我强调顶级商学院INSEAD(不是顶级朋友),是因为他足够专业,经验丰富,在新加坡有network和business resources, 这些都是我非常非常需要的。毕竟我3月份刚回新加坡,不熟悉新加坡市场。这是我要找partner的关键因素。

更正一下,打错字了,驾的是宝马I523,不是X5.我打错字了,因为X5是SUV.
对了,你的问题以后我可能会简单回答。不想再大篇幅解释了,请谅解。


支持楼主讲真实的“故事”,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最喜欢楼主这种表述方法了,复杂问题叙述给标上一二三四,这样简短几句话说明一个要点。读者看到的第一感觉就是条理清晰。

在前期的业务方向选择上,可能很多人没有什么意见可以发表。但到接下来具体的执行问题的话,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经验。


本主题帖商业信息量比较大,且含有一些个人隐私信息。

计划明日删除,谢谢各位网友关心。

具体执行项目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届时再来请教。


看版规第四条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