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年来退休年龄又得延迟,很多人都在为自己忿忿不平,又得多干几年才有养老金……然而,在新加坡却不一样。他们最怕就是退休,因为退休意味着他们没有工作,没有工作意味着什么?这个小编就不多说了,平时我们在一些餐馆吃饭,或者去商场购物,甚至在大马路上散步,都少不了会看到有一群60多岁以上的老人在工作,甚至有的老人已经听力不大好了,还是得继续工作,有时候小编看着可真觉得心痛。
其实,在新加坡生活的老人,他们都不是这么称呼的,而是叫做“乐龄人士”,所谓的乐龄人士,是指他们已经到了要享受快乐的年龄了,同时也是寄寓着人们对他们的一种祝福吧,而这个群体一般都是60多岁以上的老人家。“养老”是个世界各国都必须面临的难题,而在新加坡也是如此。新加坡现有人口420多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20%,是名副其实的老人社会。
新加坡主要采用“轻福利政策减轻政府养老负担”!你没有看错,是减轻政府负担!看到这有些小伙伴估计要惊呼了!怪不得新加坡有那麼多老人,都皱纹爬满脸了,还在工作。 在新加坡,最主要的养老保障为中央公积金体系(CPE),相当於国内的“三险一金”,只不过新加坡进行了统一称呼。 CPE为强制储蓄,主要提供包括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综合性的保障服务。
CPE一般分為3个账户:一普通账户可用来购房、购买CPE保险、投资和子女教育;二特别账户用於养老及购买相关金融產品;三保健账户则用於支付医疗费用。 而一旦会员达到退休年龄,政府则会為其设立一个新的退休金账户,符合要求者可在65岁后按月领取退休金,退休后账户要求有最低存款额,达到要求的,在65岁后,每月便可以领取1200新元的退休金,一共可以领20年。但往往到了退休年龄,新加坡的老人不愿意退休!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走在新加坡大街上会发现老人员工非常之多,这和国内绝对是天壤之别!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薪金
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龄是62岁,重新受雇退休年龄是65岁,但越来越多的新加坡老年人过了这些年龄后,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去年,65-69岁年龄段的新加坡人中,有超过40%的依然在工作,这个比例相较於2006年的24%,多出整整16个百分点。而老人就业增加,正是得益於政府政策、就业市场紧绷和人们的寿命和健康年份延长的诸多因素。 新加坡规定:员工的重新受雇年龄為62岁到65岁。而目前,几乎所有到达62岁的员工都获得重新受雇。而且,只要重新受雇者工作职责不变,他们甚至也没被削减基本工资。2014年,62岁以上的就业老人的98%没有被削减薪金,有10%还获得加薪。 二、年龄
新加坡每十年人均寿命就会增加3年。2014年,新加坡男子的平均寿命為80.5年,女子為84.9年。由於寿命延长,人们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钱的继续应付退休生活,因為新加坡的退休金职能领20年。老人有了收入,就能在财务上独立,无需依赖子女。 三、鼓励
政府本身推出政策,鼓励企业聘请年长员工。年龄超过60岁的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担任的工作包括清洁工、机械操作员、服务和销售员工。如果企业聘请超过65岁的员工,政府也会津贴企业。年龄超过60岁的员工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从2006年的1160新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000新元。这样一来,企业觉得聘请年长员工其实很划算。同时,由於新加坡收紧外国员工的流入,导致劳动力市场紧绷,雇主也开始认真考虑聘请年长员工的课题。去年,65岁以上的新加坡人中,有25%受雇。而2006年,这个比例只有13.8%。有人预言,未来10年,老年人就业率将很容易达到30%。 四、心态
很多人老人明白,老人就业、哪怕兼职,也能让老人与社会进行互动,正是因為有这种互动,老年人就不会不被禁錮在家庭内,反而能够享受相对丰富的老年生活。而且延迟退休还都是民意所為,随著人均寿命的逐渐提高,新加坡曾多次延迟退休年龄至62岁,2011年通过返聘条例,员工在退休后可在自愿的基础上继续工作,雇主须向符合健康条件的62岁以上员工提供三年的返聘合同,增加了退休年龄的弹性。同时,积极帮助中老年人提升就业能力,鼓励他们干力所能及的工作,40岁以上的员工参加培训费用全免,50岁以上的员工在岗位上干满6个月可以获得政府奖励的工资,出租车司机可以干到70岁。值得注意的是,工运领袖最近多次提议,把重新受雇年龄上限提高至67岁,让更多人儘量延长受雇,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现实民意。 而為了避免老年人在职场上受到歧视,政府今年修改规定,宣佈从2017年7月1日起,取消允许雇主為年满60岁员工减薪的法律规定。该规定是新加坡政府在1999年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2岁时提出的。在该规定下,雇主可以在延长员工退休年限时為其减薪最高10%。这一规定的取消為老年人重入职场畅通了道路。 五、老年计划
新加坡总人口為547万,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接近13%,而且由於出生率持续低迷,近年来,一名老人对应的工作公民已从2004年的7.6人下降到5.2人。这意味著目前新加坡仅有不到6名工作公民负责供养一名老人,而且供养的老人还在增多,而工作的公民在减少,反差不断加大。然而,单纯依靠政府提供养老显然会造成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新加坡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帮助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包括组屋套现的补贴计划,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参与养老组屋补贴计划,兴建针对老年人的乐龄公寓等。
组屋套现是指拥有组屋的居民可以通过屋契回购计划、大屋换小屋以及出租组屋等方式每月获得额外的收入,这主要针对经济困难的居民。政府近年来不断提倡和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作為福利性质供应给本地居民的组屋,就在设计建造时专门设计了适合几代同堂的户型,并在购房价格上给予优惠。这种户型类似打通了的两套住宅,以客厅相连接,两户既分又合,使长辈和晚辈能够和谐共处。另外,对於愿意与父母住得近的子女家庭,在购买政府组屋时政府会提供高达4万新元的现金减免。而单身人士购买组屋若与父母同住,也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仅仅是解决了养老的问题还不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才是更加关心的课题。事实上,新加坡社会的养老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了,从日常生活上可以说是最适合老人居住的国家之一。例如,多数公共交通工具均可以实现轮椅上下,司机和乘客会耐心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车;每座组屋都為老人和儿童设立了活动区,还设立有食阁和公车站,屋主下楼就可以吃饭,而从家门口到车站均建有封顶的绿色廊道,方便居民雨天出行,这也大大减少了老年人滑倒事故。2016年3月,新加坡又针对老年人推出了“幸福老龄化计划”。政府将投入30亿新元,推动涵盖医药保健、退休、就业、住屋和交通等12个领域的超过70项计划。
从该计划披露的内容来看,新加坡政府在关怀老人上真正做到了周到细緻。首次在完整报告中出现的新计划包括,将在非尖峰时段,把地铁车厢门的开关时间延长2秒至6秒,让年长者有更多时间进出车厢。此外,巴士站和的士站将更换成装有扶手的座椅,助年长者起身。人民协会将借助现有设施和社区网络,在健乐项目下提供医疗服务、推广保健教育和乐龄学习,目标是在每个社区打造一个健乐中心。
这种关注细节的做法也体现在政府近年来修建的乐龄公寓的设施上。例如,楼梯和走廊两侧添加了扶手,在所有改变方向和高矮的地方用显眼的色彩提示。考虑到老人弯腰驼背,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等设施的位置都适当降低。老人视力、听力一般都不太好,因此公寓房间的照明度是普通住宅的两倍,煤气等各种开关上的字很大,报警系统的音量也适当提高等。此外,每个乐龄公寓都设有邻里联繫站,老年人可以到这裡来参加各种唱歌、读书等活动,也可以相互之间聊天打发时间。
对于不住在乐龄公寓的人士,新加坡的每个选区也都设有民眾俱乐部、社区联络所以及康乐中心,这些场地由政府拨款并承担部分营运经费,定期举办文化、社交、休閒活动,并提供健康检查、信息諮询、日常护理等服务。此外,新加坡也有日托养老和各类社会养老机构。对於无暇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新加坡成立了“三合一家庭中心”,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老小孩”和“小小孩”共同生活。老少集中管理,即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
原来在新加坡65岁还要工作的原因是新加坡的福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