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新加坡圈2】沐浴液当酒对瓶吹,嗜酒如命的战斗民族也扛不住啊~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爱喝酒~~~

而且俄罗斯人最喜欢喝的酒是伏特加~~~

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ml的大杯子,直接用嘴对着瓶子豪爽的一饮而尽,颇有梁山好汉的感觉。此外,饮伏特加之前通常会把杯子放进冰箱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

在中国,我们喝酒时,与酒相伴的必有下酒菜。然而,俄罗斯人却没有如此讲究,一片面包,一口奶酪,再来一口伏特加,已是绝配。这可能跟俄罗斯人随时随地都会饮酒的习惯有关。不少俄罗斯人外出时,随身总带着伏特加,此时若强求下酒菜,怕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俄罗斯街头的小酒馆里,甚至可以看到人们围着小桌站着喝酒的场景。

俄罗斯人豪爽,崇尚自由,所以时间和空间不会对他们喝酒起到任何约束作用。他们不愿喝酒慢吞吞,基本上是打开一瓶酒就要当天喝光。
在俄罗斯最流行的饮法是“冰冻伏特加”。将伏特加冷藏,酒杯上会形成一层薄霜,酒水质地也会变得较稠,但不会结冰。饮用时,将伏特加倒入冰冻过的杯子的三分之二左右,然后一口灌下去,甚是爽快。

俄罗斯人的酒风自成一派,从不劝酒,而是习惯于自斟自饮,与朋友聚会喝酒时也不用劝,而是拿起来便一口闷,经常一喝就是一个通宵,一醉方休。喝伏特加酒时,很多俄罗斯人都有一起喝水和饮料的习惯,一方面这样不容易醉倒,可以将“过瘾”的时光放长。事实上,俄罗斯人虽然好喝酒,但酒量其实并不大,不喝则已,一喝就多。俄医学专家认为,俄罗斯人体内的一种酶对酒精的分解速度很慢,因此俄罗斯人比其他民族的人更容易喝醉。
俄罗斯人的饮酒情结自有其形成的道理。由于大部分地域位于寒冷地带,为了对抗严酷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把自己灌醉可能是唯一的消遣。
正因俄罗斯人嗜酒如命,
每天都有上百人死于贪杯!
成百上千的人住院!
俄紧急情况部的机动救护队更是疲于奔命,忙于抢救大量的酒精中毒者。
据了解,俄每年有4.2万人死于酒精中毒!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70%死于酒后驾车。

然而其实很多穷人买不起酒的~~

于是就把脑筋动到了这款含有甲醇名為山楂(Boyaryshnik)的沐浴露上

这种沐浴露被很多人当做酒的代替品饮用!味道有点山楂味!
其实俄罗斯人从前苏联时代开始,饮用替代酒精饮料,现在俄罗斯有1200万人因为贫困,保持这种习惯,饮用廉价的药品、沐浴露等替代昂贵的酒精饮料。

俄罗斯西伯利亚城市伊尔库茨克近日发生悲剧,这种沐浴露已经喝死了至少48人,另有16人生命垂危。中毒人的年龄大约在35-50岁。

据了解,沐浴液之前内含乙醇(酒精),但最近将酒精换成了甲醇。俄罗斯媒体介绍,当地沐浴精加入乙醇的原因是为了防冻。

俄罗斯卫生局表示,目前中毒的人都已被安排到重症病房,他们还说,酒精替代的中毒在本地很常见且是老问题了,但这次恐怕是最严重的一次。
当地调查部门说,这款沐浴露含有致命的化学物甲醇。当地警方启动紧急措施,下架这些产品,俄罗斯最高调查机构也介入调查,会针对沐浴露是否有涉及货物销售不符安全规范,进行刑事侦办。到目前为止,已有两人被捕。

伊尔库茨克市政府已经在19号宣布,全市进入紧急状态。
商家则指出,这款沐浴露,在标签上已经注明不适合饮用,但不少俄罗斯人,仍然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买来当作酒精的替代品。

酗酒带来大量社会问题有人说,俄罗斯人为了喝酒什么都不顾。确实,无节制地饮酒给俄罗斯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俄罗斯男子平均寿命排在全球第136位,酗酒是继自杀和交通事故之后的第三大元凶。据俄罗斯卫生部的统计,俄罗斯1/3的成年男子和1/7的成年女子“喝酒上瘾”。

在俄罗斯的新闻节目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与酒有关的新闻。或者是因为喝酒过多露宿街头冻死,或者因为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等。因为喝劣质酒中毒,喝替代酒精饮料而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许多长期大量饮用伏特加的男子,到四五十岁便发生各种心血管、肝脏和脑神经疾病,寿命也因此缩短。
在工作时间饮酒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机械操作事故及交通事故频发,纪律感和责任感下降。一些好酒的人在上班的时候还是清醒的,等到下班的时候已经醉得差不多了。这样酗酒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藏酒的地方,别人发现不了。利用工歇时间,两三个人拿出酒瓶来,一人倒一杯,喝掉,然后再悄悄地溜回去。

走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喝得酩酊大醉的醉鬼。警察碰上了就会上前询问。假如这人神志清醒,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警察会放他走。如果已经喝醉,站立不稳,警察就会把醉鬼带走,在警察局坐一夜,第二天酒醒了,再放他回家。如果没有遇到警察,那就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事实上每年冻死的大量酒鬼中并不都是无家可归者。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富裕的居民,由于一时酒醉,在俄罗斯严寒的冬天,几个小时的室外睡眠就足以把他们带到另一个世界。

禁酒历来是摆在俄领导人面前的一道剪不断、理还乱的大难题,有人形容说“不管谁当政,俄罗斯人永远都是被伏特加劫持的人质”。俄历史上曾发动过多次禁酒运动,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次禁酒都会在民间遭遇强烈的反弹,禁酒措施越是严厉,假酒越是泛滥成灾,陷入了一个“越禁越滥”的怪圈。
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从而成为俄罗斯(原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下令禁止饮用伏特加的领导人。没有料到的是,禁酒随即导致全国性的食糖短缺。人们抢购白糖是为了在家里私酿白酒。乡村的私人酿酒更是遍地开花。这种私人的烧锅技术设备简单,许多有害的物质不能过滤干净,对人体的损害很大。
为了解馋,甚至有人开始饮用古龙水、洗甲水等含有酒精的有毒液体。最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禁酒令。在电视上,他给支持禁酒令的人讲了一个笑话:人们排起长队买伏特加,有一个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说:“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仍在排着长队的人问他:“你杀他了?”他回答说:“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

禁酒之所以难以实现,除了因为俄罗斯人实在是太爱喝酒之外,还有着背后的利益因素。俄酒类市场潜力巨大,伏特加在俄国内的销售额每年高达90亿美元。
2003年全国共卖出22亿升这种烈性酒,相当于全国老少每人喝掉15升。在过去5年里俄罗斯的啤酒销量翻了一番,达到每人年均64升,难怪有人说:“酿酒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俄罗斯人干杯的速度。”生产伏特加的工厂一般都控制在当地政府或有势力的人手中,成为巨大的财富来源。
就连AK-47的发明人、著名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也生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伏特加酒。制酒业的高额利润也吸引了很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于是假冒伪劣的伏特加便充斥市场,资料显示,将近一半的伏特加来自地下酒厂。
俄黑社会组织也乘机插手私酒的酿造和销售,导致大量税款流失。

这次大规模的假酒中毒事件再次给俄政府敲响了警钟。
俄政府高度重视假酒集体中毒事件,俄总理弗拉德科夫日前责成相关部门要在3天内缓解危机,查出并惩办有关犯罪人员。
俄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日前指出,应该实行烈性酒精饮料的国有专卖制度,由国家统一收购和销售酒类。
最近俄罗斯官方还出台了一项政策,专门为那些不喝酒的人进行登记。
如果一个年轻人不喝酒,就很容易找到担负一定责任的工作。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当前的困局不久可能得到缓解,但是,俄罗斯与酒的斗争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好事情,把这些俄毛子喝死最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