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亲子

浅谈心理学

浅谈心理学序最近翻看了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介绍,对我来说是个盲区,但寥寥几段话也点醒我不少,让我有兴致重新整理已经学过的与大家分享。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狭义的心理学从科学的研究方式上就被局限在“科学”的范畴里了,而广义的心理学则融合哲学、宗教、科学、社会学等等人文领域。那么人文领域中,何者至上?我不确定,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就留给研究者去定义吧。生活中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即使你不注意。倘若再学习一些理论指导就事半功倍了。心理学分理论和应用领域,前者好像学功夫的心法,后者好像招式。我着重理论领域,可能因为只是爱好吧,理解心法,转化和演绎出属于自我的招式,即便不正宗,过程也让我享受了。何况我不是专业人员,不必钻研招式了。以下是对理论领域的几个分支的认识,我多用自己的招式来诠释。第二章 心理学分支2.1 认知心理学先对一个小孩问:你喜欢让妈妈送你去幼儿园吗?小孩答:喜欢。再对另一个家长问:你喜欢送你的小孩去幼儿园吗?家长答:喜欢。上面的两个人的回答在行为上是一样的,但是有常识的人一定明白答案背的后理由是不同的:小孩更想说:喜欢,因为有小朋友一起玩。家长更想说:喜欢,因为可以给我的孩子正规教育。不过可能另外的理由更让你吃惊:小孩其实想说:喜欢,因为在家里很闷,爸爸妈妈不理我,所以我想去幼儿园。家长其实想说:喜欢,因为有幼儿园帮我看小孩,我就有时间工作,干别的了。看看,一个行为,两种认知,却有两种长远影响,你可以忽略认知吗?认知心理学是在近50年,当电子计算机普及后被重视起来。计算机经过运算后可能给出的结果就是“YES or NO”,但是我们更重视背后的程序,类似人类的认知过程。应用心理学也对认知普遍应用,就是研究一个人为什么会那么做,甚至联系到人的成长历程、知识背景、生活习惯、已经周围的人事等。心理医生的谈话疗法就是要了解病人的这些背景知识,但又怎么可能呢?所以要配合行为治疗来尝试。认知过程最终归宿为逻辑的“YES or No”,在生物界也归结为神经元的“连接or断开”,或者生物电的“On or Off”,这和电脑又惊人的相似!怪不得这个分支如此盛行。再举其他例子:小孩子刚开始学习认图时,你教他对着苹果告诉他“这是苹果”,他会看到就说“这是苹果”;那么你指着一只兔子问:“这是不是苹果”,他会摇头。可以奇怪的是,你并没有教他兔子不是苹果!。。。这就是逻辑系统的自然反映。推而广之,如果学习应该是对逻辑的两面都看到后才算真正学到。比如你教小孩子不要乱吃东西,会生病的。他不知道什么是生病,这句话要想孩子听就要让孩子先体会生病(这个思维有点二吧)。再或者不让孩子吃辣椒,因为你认为一吃肯定辣哭,但是如果从来就没尝试,孩子肯定要吃,就算你说它辣也没用。。。这是不是说以后要让孩子学习社会做坏事、再做好事后才能学到怎么做好人?理论上是。当然,学习不一定通过尝试,观察与共鸣也可以,因此不必悲观。2.2 行为主义心理学新婚丈夫对妻子信誓旦旦,妻子感动,不过日子久了,兑现的没多少,所以丈夫说什么妻子也不太相信了。另一对夫妇,丈夫经常和老婆说些男女的昏话,搞得妻子哭笑不得、甚至恼羞成怒,不过行为上关心体贴、始终如一,日子过的很稳。所以老到的夫妇总结为:不要看他说什么,只要看他做什么就行了。这是行为主义的典型例子,就是忽略想什么,通过行为认识事物。认知主义之前,行为主义盛行了几十年,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治疗。似乎很有哲学意味,事物发展是多元的,倘若时间推回到过去某一点,会有另外一个历史局面或思想局面;然而真实的发展又是必然的,因为不论如何多元,只有一个结果出现。有些思想家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论述这个必然性,有点事后诸葛。但是历史唯物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时间不能倒流,发生的已成事实。行为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思想应用,通过观察承认事物的客观,并肯定行为发生的必然性。这个必然可能是概率,也可能是客观的因果关系。再举其他例子:有人认为:在有家暴的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将来的家暴倾向比较大,这个没有根据,但是观察数据概率上是这样;再有在单亲成长下的孩子将来的婚姻观可能受阻碍,同样如此。行为主义有时候看似悲观,因为能发生的行为即便是一次也隐藏必然性,所以从小就很霸道的孩子,长大了即便学的文明懂礼,那种不安分的野性时刻想个定时Bomb让人担心。反过来,它也能给与人希望。对于跨物种的研究,那更是行为主义的天下了。2.3 人格心理学最个性的弗爷爷的精神分析学,把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动机归结为性欲,并对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看得出来他从另一个纬度避开了思想和行为辩证区别,同时引入“潜意识”巧妙地解释了很多现象。读弗爷爷的思想很过瘾,就好像心理学界的一缕春风,不论其他分支的大厦建立的多么雄伟严实,总让这股风在其中来去自由,还感觉凉爽。不过没有坚实的科学数据作基础,知识通过对人物背景的不断认识,似乎盖不过认知心理学了。再举其他例子:人的伪装就是潜意识的典型,明明不喜欢这个人,却开口夸奖;明明不喜欢这份工作,却说服自己在发展事业;明明讨厌学习,却硬着头皮说只是可贵。伪装的负面影响就是心理压力,过度了就出问题了。认识到这点,我和异性朋友的交往往往更坦白,即便有点所谓龌龊的思想也可以探讨,说的对方有时候惊讶或者害羞,但是换来的却是一种踏实和信任。度的把握也很重要,装得像“超我”,说的是“本我”,做得是“自我”,不然要么是伪君子,要么是禽兽。另外,专注性欲而忽略作为“本我”的其他本能驱动,又使人格分析显得片面。我更推崇后面提到的“进化心理学”,它也是让我最感到平静的分支。当然,人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不同研究而形成发展心理学,这是个涉及面广也很实用的心理学,我个人归到应用心理学领域了,不做探讨。2.4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是认知的先驱,里面的几个观点我很兴趣。它把认识事物的整体看成新的事物,而不是元素组成后的集合物或者逻辑推导后的结果,这就超越了心理学的针对性试验。举例来说:音乐如果只听单音符,什么都不是,但是连起来就成了曲子,美妙无限;每个人都用音乐的天赋,听个曲子就能重复哼唱出来,甚至改变到其他调都可以,而认识单音符却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可惜的是,音乐的学习都是从元素开始,枯燥难懂,那是不是说以后会有音乐教学的革命呢?图画也是这样。那么,了解格式塔是不是对艺术和大脑开发有作用呢?不错,格式塔派正是推崇创新思维,相信任何一种有用的事物都有它最本质的容易被人接受的一面,只要思维角度正确就行,那么这样的学习自然是有趣而且长期记忆有效;看似没有用的事物如果细心发现,也可能内有乾坤,比如20秒内记忆一串数字1491625364964,并长期保留,对于普通人很困难,但是如果发现这些数字的规律后就很容易了(什么规律呢?)。有人创造科学记忆法中把数字比做小动物或者小物品,将他们串联在一个故事中,这也是思维的一个角度,但是如果纯粹为了记忆而去思维就浪费资源了。顿悟也是格式塔提倡的。如果学习的过程复制,那就不会有进步,但顿悟可以产生新的思维,这才是学习的目的。那么在给小孩子买各种玩具的时候,可能他们的玩法不是玩具本身的玩法,比如拿着洋娃娃往地上摔,或者小白板附带的数字符号仍得到处都是,但是他们在学习,慢慢会认识到这些东西的用途(更让大人吃惊的是,这些用途可能真的很创新!),所以孩子玩耍的时候我通常不打扰,除非孩子要求我和他一起玩,这时我也会展示本来的玩法来引导。2.5 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或者生物心理学,就是把人当作普通生活看待,超越高级动物的认知体制,那么就要还原到生物的基本体制:生存防御体制;觅食体制;繁衍体制;社交体制。我这里只详细解释生存防御体制。生物受到威胁的时候会有生理反映,比如心跳急促、全身紧张等,也带动心理反应。不过多数事情不是真正的威胁,而是预想到的。比如某人工作没做好感到焦虑,问题是工作没做好对生存没有威胁!这个人会说有,因为做不好工作影响工作表现,那么可能减薪或者失业,然后就断粮了。可是这种事一定会发生吗?这只是预想;还可能的理由就是遭到老板批评,批评让一个人感到被攻击而不舒服。不过批评对生存有威胁吗?没有。所以,没有必要焦虑!如果能够辨别什么是真正的威胁,很多人都能自治。人非圣贤,做到这么理智很不容易,固定环境的刺激产生的结果往往超出理性控制,比如你到厕所蹲马桶很容易就方便了,但是现在让你蹲在一种华丽的床上,或者干脆盖着被子躺着方便,即使有人告诉你不必承担之后所有邋遢的后果,你也不会自如方便的,因为环境没有给与刺激。所以,理智判断威胁后,也需要通过一定锻炼舒缓当时的不安情绪,比如通过冥想,但这需要合适的时间和空间,那么最有用的就是:闭上你的嘴和眼,深呼吸几口,这个很容易做。这里有个现象即便在人本心理学领域都不能满意解释的:自我实现欲望。这个欲望是超越生物基本欲望,但又是固有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日子过得明明很滋润,总想在做点什么来充实自己,而且不是为了钱;再比如很多亿万富翁他们的财富和名誉已经封顶了,为什么不停下来享受生活,却还要辛苦工作呢?单从“自我实现”来解释?那么实现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其实,这里用防御体制就很容易说明:防御体制就是为了生存而固有的,当系统不再受到威胁时(就像上面这些人一样),那么防御体制是不是就不需要呢?不是!如果是这样,人的生存为瞬间毁灭,所以生物本身就会产生威胁,这就是为什么要继续焦虑、继续自讨苦吃的原因了。由此也能设想,如果不能产生自我威胁,那么这样的人估计要轻生了(听说有这样的例子)。跳过觅食体制,对于繁衍体制,这是生物固有的,我预见:不生育的夫妇将来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和社会体制没有关系;同样,生育越多的子女,这样的家庭也越幸福,即便年轻时承受很多烦恼。起码的是:只要生理没有问题,要生育,不论是否结婚(这个思维是不是有二了?)。尾寥寥几笔,给坛子充充血,如果能帮到大家就更好了。也欢迎有兴趣的一起讨论。

本科是读心理学的
但是现在已经忘得7788了。。。
老公最近才说我是不是该把我学的东西整理整理,看有什么能帮助孩子成长的。。。

可见我当年读书都是凑合着过日子的。。。

哪里哪里,你是正统,我是业余。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