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新中政经不乐观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中肯

中新关系进入反思与调适期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1132?page=1

相比坡的狗屁不通的智库写的:
Can Singaporeans read?
http://www.straitstimes.com/opinion/can-singaporeans-read

Kishore Mahbubani 这种货色只懂吹嘘自己,selective的写,根本对Trump和Brexit全测错。
坡坡外交内政重用这种人,呵呵


中国社科院的文章–高, 不是坡国可以相提并论的。
谁都能感觉到,坡国近几年的表现,太小儿科了。


有点担心!最近新加坡的智库好像有点失水准!
特别是应对快速变换的米国,天朝方面


新加坡在LKY年代充满了华人智慧。
这是一个以贸易立国的移民国家。每个商人都是外交家。在永远不完美的年代
在中美之间的中间人,在台海之间的中间人,ASEAN和中美, 为坡赢得了巨大利益和远超体量的影响力

以华裔的特殊身份,LKY赢得高层的信任,赢得了中国百姓的亲切感
遗憾的是,在新一代中,这都岌岌可危。
大胆预测,在失去中国特殊关系后,坡对美英的作用也大大减低


新加坡的外交手腕在李光耀去世后是缺少了灵活性,小国的外交博弈是要务实,灵活的


“任性之前,先想想有没有人宠你”


严孟达:智者千虑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03:30 AM
文/严孟达
来自/联合早报
Twitter  Email

漫步

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日前在拉惹勒南国际关系研究院(RSIS)的新书推介会上致辞时,提及政府部门当中出现“集体盲思”(groupthink)的可能性,这是任何一个大机构面对的最大挑战。他指出,尤其当本区域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旧有秩序已改变甚至瓦解时,国家要持续生存,就必须准确辨识出下来会为区域带来重大影响的人、事、物与新趋势。

所谓的“集体盲思”,是指背景类似的人一同参与决策过程,常会因为想法一致而忽略看法上的盲点,因此作出具有偏差的决策,但却不能自知。“集体盲思”的困境可能在政治上和商业上带来致命的伤害。有鉴于此,现代商业机构和民间团体也通过“集思营”(retreat)和“脑力激荡”(brainstorming,中国也译为“脑力风暴”)的讨论会,激发不同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老问题和新趋势,以收集思广益之效。这也是一种预防跌入“集体盲思”陷阱的好办法。其成败在于机构团体是否认真对待,而不是沦为形式上的做作而已,而且下属是否愿意在上司面前提出不同,甚至颠覆性的意见。

政治的领导班子,必须有高度智慧和异于常人的战略眼光,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政府再怎么厉害也常有“移樽就教”的时候。民间的想法和专家的意见,给政府的决策提供不同的视角。政府智库之类的机构,不论是官方或是民间、体制内或体制外,对现代政府的运作越来越重要。美国的智库林立,数以千计,其中不少与大学挂钩,金字招牌不下50个,如Brookings Institution、Heritage Foundation都家喻户晓。这些大大小小,不同领域的智库,不只对美国决策者有影响力,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

新加坡是个小国,政府只能集中资源发展几个智库。因此,它们皆有各自的重要角色。如成立仅20年的RSIS,前身是国防与战略研究院(Institute of Defence and Strategic Studies,简称IDSS),于1996年在国防部的倡议下成立。已故前总统纳丹出任研究院首任院长时,当时还在新加坡武装部队服务的陈振声曾受委协助他。所以,借此20周年之际,由陈振声作为新书发布的贵宾,有其特别意义。他在讲话中谈及RSIS的特殊性,表示RSIS能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但同时又不像政府单位那样,受日常运作所局限,可展开独立思考。这是他对RSIS一句“温柔的提醒”。

在陈振声之前发言的RSIS国家安全卓越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比尔维尔星(Bilveer Singh)呼吁政府给予研究院更多资源。陈振声的答复则是:“ RSIS今天要思考的更重要问题是:它未来应如何定义它的成功?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研究院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资源不足;相反的,它可能会因为获得太多资源而开始分心,偏离初衷。”他对RSIS已不说客套话了。

自成立以来,RSIS已建立其品牌。在反恐怖主义的课题上,RSIS的专家学者古纳拉特纳(Rohan Gunaratna)曾经给政府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局势分析。如在2002年,他提醒政府注意恐怖分子正在把攻击目标,转移到餐馆酒吧等场所,几天后印度尼西亚峇厘岛便发生了夜总会遭恐怖袭击,200多人死的惨祸。

“集体盲思”之说,则是陈振声间接地表达了他对RSIS“有意见”“有想法”,似乎意味着RSIS在某些课题上做得不够好,或可婉转地说应该做得更好。坊间和网上也“敏感”地对此作出解读,从陈振声说话的上下文(context)来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新加坡与中国的外交风波。新加坡的对华政策是否因陷入“集体盲思”陷阱,而未能发现政策中的盲点?

如今区域局势波谲云诡,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因特朗普即将坐上美国总统宝座,而为整个世界局势增添变数;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两岸形势也在酝酿变化中。新加坡要如何适应变化而作出长期的战略调整,都在考验领导人的智慧。这也凸显作为政府智库的机构诸如RSIS、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东亚研究所等对今后新加坡发展的重要性。陈振声形容智库是“煤矿中的金丝雀”。煤矿中的金丝雀因为会在瓦斯浓度过高时而啼叫,及时提醒矿工逃命,可见政府已寄予智库更高的期望。

过去在外交课题上,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在1990年退位之后,出任“内阁资政”,以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精准的判断力和战略眼光,继续为政府提供宝贵的脑力资源。新加坡进入“后李光耀时代”,在外交上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新中外交风波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在大国势力消长中,能够灵活应变、摆正方向,才能维持新加坡在国际上受人尊重的地位。

智库们,任重而道远矣!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有道理!
以前,杨荣文是知中(文化)派,diversity 很需要


现在的新加坡一味地向美日澳倒,殊不知自己毕竟是个小红点,与中国闹


与闹拜了也就大大降低了其价值


不知道那些精英是真傻还是过于自信优越,国际形势在变,思维没变


无论新加坡是什么外交政策,中国都是最终的大赢家


这种文章叫中肯? 楼主太搞笑了吧?


对你而言亲中叫中肯 亲美叫?


中国还是比较难伺候的,自尊心比较敏感。菲律宾那个大嘴把美国骂成那样,美国也没有什么大动作


能有这样的评论发出来我觉得新加坡就不那么令人担忧,毕竟经济状况不是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世界的影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能正面面对并尝试解决比遮遮掩掩来的重要多了。


新加坡的长期策略是 美国必须留在这个区域, ASEAN抱团顶住, 加强美澳日新联系。
这绝对符合国家利益,我举双手赞成。

不过形势变了,坡有一群无法控制的队友:
美国优先,TPP死了, Trump说坡抢了美国药厂的工作,北美自贸都要Review,与智利,坡的更会影响。
ASEAN被中国分化了,泰买中国的潜艇,Malaysia和中国热恋了,买中国的军舰,菲利宾更是180度大转弯,
狡猾的越南一把手刚去了中国,东盟已是一盘散沙
这个时候坡强出头,和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杠,只能理解成小船也难调头,对外交团队赫赫了


1.美国啥叫没大动作啊?已经暗地动手搞菲律宾政变了,一定要成功了,才叫大动作吗?
2.各自国家利益有啥辩解的,真的有国际共产主义?
3.只不过有视野高下之分而已


也许美国给新加坡特权的H1B1工作签证也不一定维持下去。这个就是新美自贸协定的一部分。虽然去美国的新加坡人不多,但是里面中国大陆背景的可能不少,而且基本都是中高端能够抢美国工作的人士。


参会不算。没有双边会谈没有发表声明,没有成果。


目测再就业年龄会接着推后.
大势所趋.


新加坡也是讲政治正确的国家。讲理?得了吧,得被洗脑多严重才会相信这个话。


看看海峡时报的文章,Ravi Velly和其他人的评论,比BBC,CNN,Foxnews,NYTimes对中国更敌视
早报倒向中国的评论是给中国国内看的。
坡的成功在于实事求是地看问题,一边倒的言论有害

Trump赢的前兆
精英难道永远只能亡羊补牢?


只有在中国人眼里是敌视 在很多其他国家眼里并不是


同样这组人预测了希拉里,让政府大规模投入TPP
成功的集体迷思


马后炮谁都会说,如果真的是能预测到川普赢,不要说2011年,就是提前一两天都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大财了。


灌水谁都会,投资可不是
某些人说好的Trump选上的大跌变成了美股狂飚, 在资本市场上发大财,呵呵


在投票日之前,市场的预期都是希拉里当选股市会涨,川普当选会跌。所以如果有人能够预料到川普当选,那么就应该倾家荡产卖空美股,然后投票日当天买回获利。
而不是现在跑出来说2011年就能看出川普当选了。


    川普当选,容易被洗脑的人会倾家荡产卖空美股,不懂不要误导别人


“任性之前,先想想有没有人宠你”______我想知道出自谁的名言金句?


元气少女缘结神 : 任性之前,先想想有没有人惯着你。。。。


事实上 希拉里获得的选票的确比特朗普的多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信息,在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询问,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决定归还此前扣留的新加坡装甲车,是特区政府独立作出的决定还是中央政府的授意?-华春莹回应时说,新方装甲车在未申请许可证情况下运入香港,违反了特区法律,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对事件进行了处置,具体情况特区政府已作出说明。华春莹也说,“希望新方配合特区政府做好后续处理工作,并引以为戒”中美激烈对亚太会是灾难性的。


香港的名誉已扫地了 就算大家都相信她在这这事是独立的 但这港府的效率。。。


sun814 发表于 25-1-2017 16:37
只有在中国人(某些英校新加坡人)眼里是敌视(香港的名誉已扫地了)在很多其他国家眼里并不是


中国非得说是敌视那也没办法 反正对中国来说 不站在中方这一边就是敌视了 不管中国做法合不合国际法 国际外交惯例


我的意思是都要穿在别人鞋里想想
中国人愤青玻璃心当然不好, 坡的类似也没好到哪里
何况大国可以内视,小的不行


文章的主旨是是说:和中国打交道,需要把中国当作小女人,要像菲律宾一样对中国说好话要哄着点,不能像新加坡一样对中国讲道理讲法律,中国不开心了就要买包包(误)会把新加坡当作外人。


理由谁不会说,能自圆其说才是对的。空心菜还说自己最会沟通,谦卑(前辈)谦卑(前辈)再谦卑(前辈)呢。
一切跟结果对不上的理由都是耍流氓。比如SMRT的各种理由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